1
|
从释读的静态文字学到当代书写的动态文字学——论启功先生文字学的特点 |
王宁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2
|
歧义容忍度对中亚留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 |
张全生
刘欢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3 |
2
|
|
3
|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描述法的辨析 |
牛士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3 |
1
|
|
4
|
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中的归类与评估研究——以葡萄牙零起点学生的错字为例 |
牛士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1 |
2
|
|
5
|
笔顺偏误分析与法定笔顺的合理使用 |
卢永芳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2014 |
0 |
|
6
|
高校师生常用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在张家港市的三所高校为例 |
刘泽江
|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简化汉字60年 |
苏培成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8
|
古文献数字语料库的异形字处理 |
王东海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9
|
“隶定古文”及古玺印释文问题 |
莫小不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5
|
|
10
|
电写汉字是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 |
石锋
及转转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4 |
2
|
|
11
|
“手写”与“电写”对汉字学习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视角 |
崔希亮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4 |
0 |
|
12
|
清末“切音字运动”新探——中国“汉字拼音化”思潮史反思之一 |
曹念明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3
|
电打汉字开路,笔写汉字跟进——革新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汉字教学模式 |
陆俭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4 |
1
|
|
14
|
小学语文课堂汉字规范化书写策略分析 |
桑胜德
|
《中国标准化》
|
2023 |
3
|
|
15
|
从《康熙字典》古文看古文字的隶定方式 |
白俊骞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6
|
汉字拼写26字母新方案 |
赵定烽
赵理超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7
|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认写分开”的再认识 |
李云龙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 |
金立鑫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4
|
|
19
|
听写任务下儿童汉字输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栾辉
舒华
张大成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20
|
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及修正过程的个案研究 |
安然
单韵鸣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2006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