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文性与后现代的真实观——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柯倩婷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本论文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的互文性方式、用意与效果。本文指出,小说拼贴了大量历史文本,融合了多种文类,设置了多重对话的动态开放结构,批评单一视角的历史叙事方法,解构了那些被认为权威的历史文本;小说通过与精... 本论文研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别名格雷斯》的互文性方式、用意与效果。本文指出,小说拼贴了大量历史文本,融合了多种文类,设置了多重对话的动态开放结构,批评单一视角的历史叙事方法,解构了那些被认为权威的历史文本;小说通过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对话,重新确立了格雷斯作为事件主体的位置,并以重新追寻她的真实身份为主线,挑战了知识话语对女性的误解和偏见;小说又通过格雷斯不断自我解构的叙事来凸显叙事的主观性,营造了变化、跌宕的文风;这部小说也具有理论性小说的特征,它反思了写作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展现了后现代的历史真实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名格雷斯 互文性 女性的声音 历史真实
原文传递
从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看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 被引量:5
2
作者 缪春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3-67,共5页
长期以来 ,妇女一直在情感、意志、个性、才能上遭受到压迫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正可作为研究女性现实处境的理想场所。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的许多作品正是以此为突破口 ,一改十九世纪初把婚姻作为小说幸福结局的传统模式 ,探讨了女性在... 长期以来 ,妇女一直在情感、意志、个性、才能上遭受到压迫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正可作为研究女性现实处境的理想场所。美国第一代妇女文学的许多作品正是以此为突破口 ,一改十九世纪初把婚姻作为小说幸福结局的传统模式 ,探讨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妇女文学 婚姻困难 小说结局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论《妇女声》与中共早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人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妇女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妇女刊物,它紧密结合革命的具体形势和党的要求来做妇女工作,把妇女解放与劳动者的解放结合起来,开展最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声》与中华女界联合会和平民女校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以中华女界联... 《妇女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妇女刊物,它紧密结合革命的具体形势和党的要求来做妇女工作,把妇女解放与劳动者的解放结合起来,开展最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声》与中华女界联合会和平民女校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以中华女界联合会为根本,以《妇女声》为宣传阵地,平民女校则为二者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声》 妇女解放 中华女界联合会 平民女校
下载PDF
身份越境与自我重构──论林芙美子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谱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本明 董春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9,共6页
林芙美子因女性书写而知名,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符合近代日本"贤妻良母"的文化规约。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阐释框架,以《放浪记》《河沙鱼》《晚菊》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出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内在... 林芙美子因女性书写而知名,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符合近代日本"贤妻良母"的文化规约。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阐释框架,以《放浪记》《河沙鱼》《晚菊》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出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内在的关联性,分析"芙美子""千惠子""阿欣"这三位女性是如何凭借身体表象僭越男权规约并重构自我的。通过考察三位女性对男权秩序的身份越境,指出了林芙美子女性形象谱系书写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谱系 女性话语权 女性意识
下载PDF
沉默女性的有声反抗——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站在这儿熨烫》 被引量:2
5
作者 姬蕾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家苏珊·兰瑟(Susan Lanser)有关叙述声音模式划分的理论,这一较新的视角来解读美国著名犹太女性作家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的代表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I Stand Here Ironing),分析了奥尔森作... 本文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家苏珊·兰瑟(Susan Lanser)有关叙述声音模式划分的理论,这一较新的视角来解读美国著名犹太女性作家蒂莉·奥尔森(Tillie Olsen)的代表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I Stand Here Ironing),分析了奥尔森作品中出现的不同声音模式。为了让边缘母亲作为一整体在主流文化圈中树立起"话语权威",奥尔森通过多种叙述声音模式相结合,将普通边缘劳动母亲这一群体从沉默中解脱出来,使她们的沉默心声得以展现,达到颠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奥尔森作品中的边缘妇女已成功实现了"话语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模式 边缘女性 个人型叙述声音 集体型叙述声音
下载PDF
从私下到公开:中国女性电影叙述声音及话语权威的流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田秋生 王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0,共8页
在女性电影蓬勃发展的当下,文章以叙述声音为切入点对经典影片展开文本分析,探讨叙事话语如何通过各种叙述声音得以表征,形成的话语权威又与社会现实之间有何关联,从而梳理中国女性电影叙述声音及话语权威的流变。历经作者型叙述声音的... 在女性电影蓬勃发展的当下,文章以叙述声音为切入点对经典影片展开文本分析,探讨叙事话语如何通过各种叙述声音得以表征,形成的话语权威又与社会现实之间有何关联,从而梳理中国女性电影叙述声音及话语权威的流变。历经作者型叙述声音的围城、个人型叙述声音的破壁与集体型叙述声音的萌发,中国女性电影叙述声音由单一走向多元,叙事话语的权威亦随之从私下到公开。目前中国女性电影虽然仍以作者型叙述声音为主,但叙述声音的多元与叙事话语的公开对女性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述声音 话语权威 女性主义 叙事
下载PDF
上海沦陷时期女性杂志比较——以《女声》和《天地》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涂晓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沦陷时期的上海有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刊物,即佐藤俊子主编的《女声》和苏青主编的《天地》。通过具体分析苏青与《女声》编辑关露的关系,发现《天地》与《女声》杂志都以追求女性本体意识为宗旨,但《天地》是一份有闲妇女的文化消遣杂志... 沦陷时期的上海有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刊物,即佐藤俊子主编的《女声》和苏青主编的《天地》。通过具体分析苏青与《女声》编辑关露的关系,发现《天地》与《女声》杂志都以追求女性本体意识为宗旨,但《天地》是一份有闲妇女的文化消遣杂志,而《女声》则是大众妇女启蒙杂志。这两份以女性为主导的媒体在扩展女性话语、开辟讨论女性问题的言论空间上有其各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声》 《天地》 新女性 启蒙
下载PDF
论党早期宣传政策与女性报刊实践的互动——以《妇女声》为中心
8
作者 赵蓓红 李淑悦 刘丹丹 《都市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293-308,共16页
《妇女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首份女刊,也是近现代政党女刊的源头。《妇女声》的创办是遵循并积极服务于党的早期宣传政策的结果。《妇女声》的实践,则为党的女性出版物制度基础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使其在探索和合法化协... 《妇女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首份女刊,也是近现代政党女刊的源头。《妇女声》的创办是遵循并积极服务于党的早期宣传政策的结果。《妇女声》的实践,则为党的女性出版物制度基础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使其在探索和合法化协调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同时,经由《妇女声》观察到,早期宣传制度创制过程中,党对女性的关怀和赋权,为女性言论的生产与再生产提供了保障,也为后来的女性报人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妇女声》的实践与党的早期政策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实然世界的经验方法,完成了对应然规则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政策 女性报刊 《妇女声》
原文传递
农村女性终身学习的认知和需求研究——以山东农村女性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洪英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
以山东农村女性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终身学习的发展承受着内外阻力,但农村女性终身学习的愿望强烈,目的明确,知识需求讲究实用性,内容多样化,时间具有选择性,以一年中的冬季和一日中的晚上为宜,地点选择上以近便为原则。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体系 农村女性 声音
下载PDF
论《诗经·国风》中女性声音在先秦至汉代阐释中的变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瑞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先秦时期,女性的声音获得了进入主流话语领域的机会,《诗经·国风》中的部分诗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经过春秋至汉代的阐释,掌握了话语权力的说诗者从"用诗"开始,逐步忽略了其中的女性声音,最终体现为《毛诗序》中... 在先秦时期,女性的声音获得了进入主流话语领域的机会,《诗经·国风》中的部分诗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经过春秋至汉代的阐释,掌握了话语权力的说诗者从"用诗"开始,逐步忽略了其中的女性声音,最终体现为《毛诗序》中有意识地用男性政治化阐释策略,彻底将女性声音的主体性从《国风》的意义系统中剔除。那些诗篇也从此成为被男性社会言说的材料,充分体现了男性统治秩序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完全贯彻到话语领域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国风 阐释策略 女性声音 男性统治
原文传递
改编电影和原小说之间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转换研究——以《小妇人》(2019)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昂昆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9-85,共7页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兰瑟将文本中虚构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型叙述声音3种类型。2019版电影《小妇人》中的叙述声音在文学文本与电影剧本之间频繁切换,以实现作者型和个人型叙述声音的转换。原版1868年小...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兰瑟将文本中虚构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型叙述声音3种类型。2019版电影《小妇人》中的叙述声音在文学文本与电影剧本之间频繁切换,以实现作者型和个人型叙述声音的转换。原版1868年小说是自传性文学,其叙述声音在虚构主角乔和现实作者奥尔科特之间切换,使得个人型叙述声音双重化。小说和电影的其他女性角色集体发声,与小说作者、电影编剧一起构成集体型叙述声音。因此,以兰瑟叙事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三种叙述声音相交互而形成的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叙事,以期拓展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妇人》 女性主义叙事 叙述声音
下载PDF
僭越传统的女性言说——凌叔华《花之寺》中的叙述声音
12
作者 舒凌鸿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8-103,共6页
对于女性作家而言,作者型叙述声音有碍于女性以女性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有助于女性形成文本的叙述权威。凌叔华对既有的文本常规和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既合作又反抗的姿态,在其代表作《花之寺》中巧妙建立属于女性的文本叙述权威。小... 对于女性作家而言,作者型叙述声音有碍于女性以女性身份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有助于女性形成文本的叙述权威。凌叔华对既有的文本常规和主流意识形态,采取了既合作又反抗的姿态,在其代表作《花之寺》中巧妙建立属于女性的文本叙述权威。小说传达了女性人物内心的希望与失望,描写女性内心获取了读者对女性的同情,而深入男性内心则体现了对男权制度的批判。《花之寺》中的文本具有在表面上遵从传统而实质上僭越于传统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花之寺 女性作家 叙事风格 作者型叙述声音
下载PDF
“笼中鸟”的歌唱与远望——《他们眼望上苍》中属下女性的声音与视觉
13
作者 耿礼行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0-92,共3页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再现了在种族、阶级、性别差异下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在反思父权文化和种族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中,表现出作者对弱势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思考。小说将一位黑人女性而非男性设置为小说的中心人...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再现了在种族、阶级、性别差异下黑人女性的生活状态。在反思父权文化和种族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中,表现出作者对弱势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思考。小说将一位黑人女性而非男性设置为小说的中心人物,使被遮蔽的女性声音与视觉成为社会关注点。本文从菲勒斯中心主义出发,消解其对属下女性的桎梏,揭示属下女性主体间性的构建并非单纯依靠拥有说话的声音,还需要拥有与白人平等看待世界的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眼望上苍》 属下女性 菲勒斯中心主义 声音 视觉
下载PDF
女性意象、族裔传统与性别观念——论大凉山彝族诗歌中的女性话语
14
作者 张耀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3-18,24,共7页
大凉山彝族诗歌中的女性创作相较其整体而言受关注较少,女性话语呈现出某种被遮蔽的状态,但纵览大凉山彝族的女性诗歌创作,仍能整理出相对重要的三条发展脉络:一是传统女性意象的族裔复归,即“彝女意象群”的书写;二是具有反叛意味的彝... 大凉山彝族诗歌中的女性创作相较其整体而言受关注较少,女性话语呈现出某种被遮蔽的状态,但纵览大凉山彝族的女性诗歌创作,仍能整理出相对重要的三条发展脉络:一是传统女性意象的族裔复归,即“彝女意象群”的书写;二是具有反叛意味的彝族女性意象创造,即强调个体性和解放性的女性话语表达;三是以情感与身体为主题,独属于彝族女性的私密体验表达以及相关的性别观书写。这三方面构成了大凉山彝族诗歌女性话语中的主要部分,为今后彝族女性诗歌如何在愈发多元的社会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山彝族诗歌 女性话语 女性意象 族裔传统 性别观
下载PDF
《葬花吟》——“男子作闺音”的千古绝唱
15
作者 岑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0-52,69,共4页
中国古代诗词中自屈原始就形成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男性文人在角色的假借转换中或表达对女性的同情,或借此作比兴言心中难言之政治隐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最特殊的现象。曹雪芹《红楼梦》中众女儿的诗词,虽是"... 中国古代诗词中自屈原始就形成了"男子作闺音"的传统。男性文人在角色的假借转换中或表达对女性的同情,或借此作比兴言心中难言之政治隐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最特殊的现象。曹雪芹《红楼梦》中众女儿的诗词,虽是"男子作闺音"的产物,但却有塑造人物的作用。在这些诗词中,《葬花吟》一诗旖旎婉转,轻泣低吟,千回百折,把一个对生命和爱情感到绝望的弱女子的内心世界完美地展示出来,成为《红楼梦》中最经典的情节,是为"男子作闺音"的千古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葬花吟》 男子 闺音 绝唱
下载PDF
Women's Voice in Mass Media
16
作者 XIAO MING LI JIE 《Women of China》 1997年第8期6-7,共2页
IN May of 1996, Women’s Media Monitoring Network was set up in Beijing. The organiza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commemorative convention for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Capital Female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aiming ... IN May of 1996, Women’s Media Monitoring Network was set up in Beijing. The organiza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commemorative convention for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Capital Female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aiming to open women’s eyes and discover their voice in mass media. Just one year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the Network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voice in Mass Media
原文传递
《洪疫之年》中的女性叙事技巧
17
作者 王彩霞 田祥斌 《三峡论坛》 2011年第5期77-80,148-149,共4页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著名女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2009年发表了她的最新作品《洪疫之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在未来的时期,由于人类大肆追求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及自然与其他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最终导致人类几乎整体灭亡的...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著名女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2009年发表了她的最新作品《洪疫之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在未来的时期,由于人类大肆追求经济利益,完全不顾及自然与其他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利,最终导致人类几乎整体灭亡的悲剧故事。小说的故事梗概与她2003年出版的生态预警小说《羚羊与秧鸡》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羚羊与秧鸡》是由一位男性在讲述,而《洪疫之年》则是由两位女性在交互性叙述。这两部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基本一致,并有着相同的名字,但小说家在《洪疫之年》中采用了不同的叙事角度和技巧,其女性叙事声音无处不在,很好地表现了女性自我觉醒过程和女性话语权的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叙事声音 女性自我觉醒 话语权
下载PDF
荒芜世界里的希望——《女声》儿童栏谈片
18
作者 毛宇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48-51,共4页
《女声》是上海沦陷时期的女性杂志,它在创始之初就关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在严酷的言说环境中,《女声》的儿童栏通过各种儿童文学体裁来关注儿童生活,进行儿童启蒙教育,影射沦陷当局。这种特殊历史场景中的文化坚守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丰... 《女声》是上海沦陷时期的女性杂志,它在创始之初就关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在严酷的言说环境中,《女声》的儿童栏通过各种儿童文学体裁来关注儿童生活,进行儿童启蒙教育,影射沦陷当局。这种特殊历史场景中的文化坚守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而且为抵抗日伪当局的殖民统治提供了可贵的言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声》 儿童栏 沦陷区文学 反抗
下载PDF
现代女性散文中的个人声音建构
19
作者 刘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29,共6页
中国现代散文与自叙传共同追求"真实"的文学观念为女性个人声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女性个人声音在20世纪早期的日记、书信等文类中萌生,曲折发展至世纪末形成了女性随笔的创作高潮。女性的独白彰显了女性独立精神的不断丰富... 中国现代散文与自叙传共同追求"真实"的文学观念为女性个人声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女性个人声音在20世纪早期的日记、书信等文类中萌生,曲折发展至世纪末形成了女性随笔的创作高潮。女性的独白彰显了女性独立精神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虽然女性个人声音不具有权威性,但它在文学史、思想史和史料研究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散文 个人声音 独立精神
下载PDF
“冤家”姊妹篇中的“孪生隐含作者”——《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与《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中声音的权力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小莉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文通过对《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和《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两个文本的探讨,提出"孪生隐含作者"一说,并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对两个文本进行合一阅读,挖掘"孪生隐含作者"在此"冤家"姊妹篇中的立场与观点,... 本文通过对《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和《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两个文本的探讨,提出"孪生隐含作者"一说,并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对两个文本进行合一阅读,挖掘"孪生隐含作者"在此"冤家"姊妹篇中的立场与观点,从而进一步探讨文本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里亚·内勒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 《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 孪生隐含作者 声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