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食用菌研究开发浅析及建议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素蕊 罗晓莉 +1 位作者 刘蓓 桂明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分析了20多年来我国野生食用菌的研发情况,重点从野生食用菌资源及分布、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目前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研究与开发 建议
原文传递
四种野生食用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4
2
作者 魏磊 郑朝辉 +1 位作者 侯成林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鳌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和棕灰口蘑Tricholoma myomyces等4种食用菌的粗多糖进行了抗... 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鳌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和棕灰口蘑Tricholoma myomyces等4种食用菌的粗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4种真菌粗多糖均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氧化活性。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中,棕灰口蘑和蜜环菌表现出很强的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1.35 g/L、1.53 g/L;棕灰口蘑和蜜环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要优于其他2种食用菌,其EC50值分别为0.65 g/L、0.78 g/L;棕灰口蘑的铁离子螯合能力明显优于其他3种测试菌,其EC50值为1.69 g/L;在还原力方面同样是棕灰口蘑活性最强,蜜环菌次之,其EC50值为1.05 g/L、1.3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多糖 生物活性 自由基
原文传递
4种珍稀食用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娟 郑朝辉 +2 位作者 刘磊 侯成林 范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09,共6页
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铁离子鳌合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方法对4种野生珍稀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松茸和印度块菌的粗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4种真菌粗多糖均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氧化活性。印度块菌对DPPH... 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铁离子鳌合能力和还原能力等方法对4种野生珍稀食用菌美味牛肝菌、羊肚菌、松茸和印度块菌的粗多糖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4种真菌粗多糖均不同程度地具有抗氧化活性。印度块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螯合能力最高,其EC50值分别为0.86 mg.mL-1和0.63 mg.mL-1;羊肚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38 mg.mL-1;美味牛肝菌的还原力最高,其EC50值为0.85 mg.mL-1;松茸清除DPPH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最低,铁离子螯合能力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多糖 生物活性 自由基
下载PDF
五种野生食用菌干品营养及鲜味成分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于文清 彭艳芳 +1 位作者 许迎迎 李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76,313,共7页
对野生松蘑、牛肝菌、白蘑、鸡爪蘑、肉蘑五种食用菌子实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等鲜浓度(EUC)评价方法,对五种野生食用菌的营养和鲜味进行评... 对野生松蘑、牛肝菌、白蘑、鸡爪蘑、肉蘑五种食用菌子实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等鲜浓度(EUC)评价方法,对五种野生食用菌的营养和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野生食用菌的AAS、CS、EAAI、EUC存在明显差异。白蘑营养及鲜味最好,其余依次为松蘑、鸡爪蘑、牛肝菌,肉蘑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氨基酸 呈味核苷酸 营养 鲜味 评价
下载PDF
云南4种红菇类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殷建忠 周玲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3-136,共4页
对盛产于云南的4种红菇类野生食用菌,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水分、无机元素、维生素等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并对传统烹调加工方法对VB1、VB2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 对盛产于云南的4种红菇类野生食用菌,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水分、无机元素、维生素等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并对传统烹调加工方法对VB1、VB2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食用菌 营养成分 烹调加工
下载PDF
云南野生菌维生素B_1、B_2含量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殷建忠 周玲仙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关键词 云南野生菌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C 荧光法 烹调方法
下载PDF
大杯蕈原生质体菌株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智华 曾广文 寿诚学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对野生大杯蕈 (Clitocybemaxima)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及再生菌株的构建进行研究 ,以纤维素酶、溶壁酶、崩溃酶、β -葡萄糖苷酸酶的去壁效果最好 ,而新生酶 ,几丁质酶 ,蜗牛酶的去壁效果较差。 2种以上的酶液混合使用能提高去壁效果。酶... 对野生大杯蕈 (Clitocybemaxima)原生质体的分离再生及再生菌株的构建进行研究 ,以纤维素酶、溶壁酶、崩溃酶、β -葡萄糖苷酸酶的去壁效果最好 ,而新生酶 ,几丁质酶 ,蜗牛酶的去壁效果较差。 2种以上的酶液混合使用能提高去壁效果。酶解液在 0 .1%~2 .0 %浓度范围内原生质体释放量随酶解液的浓度升高几乎呈直线上升。酶解 3~ 5h释放的原生质体最多。酶解液pH值在 5.0~ 6.0范围内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渗透压稳定剂以MgSO40 .6mol/L及甘露醇 0 .6mol/L处理原生质体释放量最高。培养 2~ 5d的菌丝酶解后原生质体释放量较多。培养基对原生质体释放量的影响不明显。大杯蕈的原生质体再生成活率仅 5%左右 ,所得 9个原生质体再生克隆菌株中多数菌株生长慢于对照 ,且菌丝体颜色较淡白 ,只有P0 4菌株无论母种、原种或栽培种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均快于对照 ,且子实体的单菇重、菌盖重、菌盖直径、菌盖厚及盖柄比等均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杯蕈 食用菌 原生质体融合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安徽省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能树 沈业寿 王建琴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各地的近百种野生食用菌、药用菌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特点 ,为我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菌。
关键词 安徽 资源调查 野生食用菌 野生药用菌 自然资源 资源分布 资源开发
下载PDF
干巴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亚萍 邱开雄 +3 位作者 陈亚娟 张雁丽 付继军 李玉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干巴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干巴菌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025,1.69 mg/mL.结论干巴菌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比芦丁(IC50=0.063 m... 目的研究干巴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干巴菌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025,1.69 mg/mL.结论干巴菌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比芦丁(IC50=0.063 mg/mL)抗氧化活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巴菌 野生食用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云南省18种常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严明 高观世 +3 位作者 游金坤 汤昕明 杨璐敏 吴素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19-124,127,共7页
为了解云南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对云南省18种常见野生食用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矿质元素以及风味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于6目7科10属的18种野生食用菌,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含量... 为了解云南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对云南省18种常见野生食用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矿质元素以及风味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隶属于6目7科10属的18种野生食用菌,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方面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相当。粗蛋白含量高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所有样品含有的铁,干巴菌的硒,黄白蚁伞和双色蜡蘑的铜,盾尖白蚁伞和粗柄白蚁伞的钙、镁、铜均远高于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所测样品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以及酪氨酸6种氨基酸总和为0.355~1.548g·100g^-1,其所含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6种氨基酸平均总含量最高的为离褶伞科,其次为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粗柄白蚁伞所含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6种氨基酸总和均较其他野生食用菌高,并远高于人工栽培食用菌。可见,云南省常见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野生食用菌 营养成分 分析
下载PDF
我国北方三省(区)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于传宗 郝丽珍 +4 位作者 庞杰 张福金 张凤兰 李国银 慕宗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8-313,共6页
为了解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本实验以我国北方三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群众喜食的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为材料,与市场上常见的平菇和香菇作对比,以比较不同食用菌间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11种野生食用菌在灰分含... 为了解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本实验以我国北方三省(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群众喜食的几种常见野生食用菌为材料,与市场上常见的平菇和香菇作对比,以比较不同食用菌间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11种野生食用菌在灰分含量方面大大高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综合评价方面平菇(CK1)和香菇(CK2)高于吉-2、吉-3,低于其他地区食用菌。在多糖、粗纤维方面,平菇(CK1)和香菇(CK2)处于中等水平。总体来说,尽管野生蘑菇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但与栽培食用菌相比野生食用菌开发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营养成分 北方三省
下载PDF
贵州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恩菊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共4页
贵州地区是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野生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渐成为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新的发展增长点,同时也为促进产业扶贫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贵州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贵州地区特有... 贵州地区是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当前野生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渐成为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新的发展增长点,同时也为促进产业扶贫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贵州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促进贵州地区特有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区 野生食用菌 可持续开发利用
下载PDF
云南省常见野生食用菌13种矿物质元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佶 孙灿 +5 位作者 段志敏 徐丹先 白斌 闭增辉 魏蓉 宋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41种常见野生食用鲜蘑菇中13种矿物质元素分布情况,建立矿物质元素含量表及数据库。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13种矿物质元素(K、Na、Ca、Mg、Fe、Mn、Zn、Cu、Se、L i、Sr,N i、F)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 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41种常见野生食用鲜蘑菇中13种矿物质元素分布情况,建立矿物质元素含量表及数据库。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13种矿物质元素(K、Na、Ca、Mg、Fe、Mn、Zn、Cu、Se、L i、Sr,N i、F)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1个品种的新鲜野生食用菌中硒(Se)、钾(K)、铁(Fe)总平均含量较高;而其他10种矿物质元素含量与茎、叶、苔、花、瓜类蔬菜持平。结论:云南省41种常见鲜野生食用菌矿物质元素含量广泛,是典型的富硒和高钾低钠型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野生食用菌 矿物质元素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与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文春玉 徐明 +3 位作者 杨云礼 张姣 聂坤 张健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1期1-10,20,共11页
野生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大众的青睐。近年来,随着野生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野生食用菌相关的基础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1999年~2020年5月国内发表的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测... 野生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大众的青睐。近年来,随着野生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野生食用菌相关的基础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1999年~2020年5月国内发表的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测定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野生食用菌相关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等含量特征;列举了野生食用菌的主要测定与评价方法;从野生食用菌采摘等管理制度、野生食用菌样品测定分析方法标准体系、野生食用菌特殊营养成分的提取与加工以及野生食用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互联网+下野生食用菌网络营销创业新途径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江文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18,134,共4页
电商的兴起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市场营销基本架构,而互联网+的出现又让电商营销从单一的互联网环境向'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且一体化'发展转型。这样就进一步地让食用菌这种传统的农副产品有了全新地增加其商业附加值机会的同时,强... 电商的兴起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市场营销基本架构,而互联网+的出现又让电商营销从单一的互联网环境向'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且一体化'发展转型。这样就进一步地让食用菌这种传统的农副产品有了全新地增加其商业附加值机会的同时,强化了食用菌销售,特别是野生食用菌销售的'品牌化效应'。让消费者与农户之间的确形成了'无缝式链接',在这个过程中也为借助新业态、新环境有效调整农业产业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野生食用菌 网络营销 资源整合 品牌效应
下载PDF
野生食用菌国内外市场前景及云南食用菌定位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鼎珊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3-38,共6页
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估计有 670多种 ,目前已开发 1 0余种 ,另有 5 0余种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 ,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市场行情和前景 ,提出存在问题并建议重视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云南野生食用菌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估计有 670多种 ,目前已开发 1 0余种 ,另有 5 0余种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 ,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食用菌市场行情和前景 ,提出存在问题并建议重视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建议抓好乡土优良菌种选育、引进良种和人工促繁 ,使食用菌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市场前景 云南 定位分析 国内外市场 国际市场
下载PDF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物质转化与主要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翁伯琦 郑浩 +1 位作者 王义祥 江枝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46,共7页
综述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产量及其营养物质吸收、转化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草料替代木屑、麦麸等原料栽培食用菌可以明显改良食用菌的品质,降低食用菌子实体中Cd、Pb、Cr重金属的含量。合理调控菇类生长的环境因子,营造... 综述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产量及其营养物质吸收、转化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草料替代木屑、麦麸等原料栽培食用菌可以明显改良食用菌的品质,降低食用菌子实体中Cd、Pb、Cr重金属的含量。合理调控菇类生长的环境因子,营造适宜的pH值、C∶N比值、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提高食用菌子实体产量。生产实践表明,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要注意特定工艺技术研究,尤其是最优C∶N比值的草粉专用配方筛选以及温、湿度调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野生草 食用菌 物质转化 调控技术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野生食用菌特征提取识别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楠 王娜 +3 位作者 李卓识 陈晓旭 张波 田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19,共9页
为快速有效的识别野生食用菌,保证其食用的安全性。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和机器视觉技术,提出改进的颜色空间融合形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Retinex算法增强图像,通过中值滤波进行去噪完成图像预处理,其次提出两种改进的颜色空间量化方案,... 为快速有效的识别野生食用菌,保证其食用的安全性。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和机器视觉技术,提出改进的颜色空间融合形态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Retinex算法增强图像,通过中值滤波进行去噪完成图像预处理,其次提出两种改进的颜色空间量化方案,在HSV颜色空间特征提取的基础上与3个形态特征参数融合,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对识别结果进行量化评价,进行特征提取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颜色与形态特征的融合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有效缩短特征提取的时间。图像特征提取的平均时间达到29.30ms,速率提高3.51ms,综合评价指标识别率达到90.78%,可以较好的识别野生食用菌,为食用菌种类的识别发展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HSV颜色空间 特征提取
下载PDF
野生食用菌保鲜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晓莉 朱立 +1 位作者 张微思 郭永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综述野生食用菌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提出保鲜关键环节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野生食用菌 保鲜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相关技术与主要物质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波 刘朋虎 +1 位作者 王义祥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7,共8页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菌草代替常规的栽培料可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改善食用菌的品质,有利于提升食用菌的可食药用性价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内因和外因(环境)两方面阐明影响食用菌生... 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菌草代替常规的栽培料可以提高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改善食用菌的品质,有利于提升食用菌的可食药用性价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从内因和外因(环境)两方面阐明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宜的生长条件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总结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品种、栽培模式、生产方式等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今后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草 牧草 食用菌 影响因素 栽培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