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Superhydrophobic Contact Angles and Wetting Transi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Nan Gao, Yuying YanDB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Gl 2RD, UK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335-340,共6页
It is well known that surface roughn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superhydrophobicity.The Wenzel and Cassie-Baxter models,which correspond to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wetting respectively,are currently p... It is well known that surface roughness has a very important effect on superhydrophobicity.The Wenzel and Cassie-Baxter models,which correspond to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wetting respectively,are currently primary instructions for design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However,the particular drop shape that a drop exhibits might depend on how it is formed. A water drop can occupy multiple equilibrium states,which relate to different local minimal energy.In some cases,both equilibrium states can even co-exist on a same substrate.Thus the apparent contact angles may vary and have different values.We discuss how the Wenzel and Cassie-Baxter equations determine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wetting theoretically. Contact angle analysis on hierarchical surface structure and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has been put specific attention.In particular, we study the energy barrier of transition from Cassie-Baxter state to Wenzel state,based on existing achievement by previous researchers,to determin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ition and how it can be interpreted.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surface roughness and geometry will influence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a drop to get into equilibrium,no matter it is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w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contact angle wetting transition energy balance biomimetics
下载PDF
纳米Ni颗粒对时效过程中钎焊界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甘贵生 杜长华 +4 位作者 许惠斌 甘树德 王卫生 李镇康 刘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96-3201,共6页
分别采用低温搅拌钎焊和润湿平衡法对Sn-Cu-Ag亚共晶钎料及其纳米复合钎料进行钎焊,并对其进行时效处理。结果发现:纳米Ni颗粒有利于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在钎焊界面形成孔洞状的(Cux Ni1-x)6Sn5;采用低温搅拌钎焊工艺时,时效过程... 分别采用低温搅拌钎焊和润湿平衡法对Sn-Cu-Ag亚共晶钎料及其纳米复合钎料进行钎焊,并对其进行时效处理。结果发现:纳米Ni颗粒有利于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在钎焊界面形成孔洞状的(Cux Ni1-x)6Sn5;采用低温搅拌钎焊工艺时,时效过程中两种接头的IMC厚度与时效时间t的拟合直线完全重合,纳米颗粒对IMC结构的改变作用不明显;采用润湿反应钎焊工艺,添加颗粒后钎料中元素互扩散系数降低一个数量级,纳米颗粒对时效过程中IMC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搅拌钎焊 IMC 润湿平衡 时效处理
下载PDF
浸锡角度变化对润湿天平试验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国富 陈蓓 《印制电路信息》 2012年第S1期464-469,共6页
润湿平衡法是一种定性、定量评价器件可焊性的试验方法。文章针对OSP样品进行润湿天平试验时,浸锡角度的选择及其对试验的影响,作了探讨。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其中的机理,深入理解润湿天平曲线物理意义,以及为更好地运用IPC/J-STD-003B 200... 润湿平衡法是一种定性、定量评价器件可焊性的试验方法。文章针对OSP样品进行润湿天平试验时,浸锡角度的选择及其对试验的影响,作了探讨。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其中的机理,深入理解润湿天平曲线物理意义,以及为更好地运用IPC/J-STD-003B 2007可焊性测试标准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天平 浸锡角度 润湿曲线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润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畅 胡梦海 陈蓓 《印制电路信息》 2013年第S1期225-230,共6页
通过对模拟回流焊锡膏扩展实验,还原了PCB润湿焊接的细节。并结合不同表面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润湿天平测试,对比了不同表面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润湿平衡曲线走势及其润湿性能变化,从润湿过程角度解析了不同润湿平衡曲线的物理化... 通过对模拟回流焊锡膏扩展实验,还原了PCB润湿焊接的细节。并结合不同表面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润湿天平测试,对比了不同表面处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润湿平衡曲线走势及其润湿性能变化,从润湿过程角度解析了不同润湿平衡曲线的物理化学意义,深化了对润湿过程的理解,为快速定位可焊性不良问题提供了分析思路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 焊接 润湿天平 可焊性
下载PDF
钯镀层结晶状态及焊锡能力研究
5
作者 许景翔 郑宙军 吴灯权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6,共3页
研究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及镀层厚度对磷青铜上钯镀层的焊锡性与润湿平衡的影响。钯镀层的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但受膜厚的影响不大。镀态下,不同条件下制得的钯镀层具有良好的沾锡能力。不同活性助焊剂的使用... 研究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及镀层厚度对磷青铜上钯镀层的焊锡性与润湿平衡的影响。钯镀层的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变大,但受膜厚的影响不大。镀态下,不同条件下制得的钯镀层具有良好的沾锡能力。不同活性助焊剂的使用也会影响钯镀层的焊锡性能。对于经蒸汽老化后的钯镀层,采用中等活性的松香助焊剂可获得比采用非活性松香助焊剂更好的焊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青铜 电镀 晶粒尺寸 焊锡性 助焊剂 润湿平衡
下载PDF
微量稀土及工艺参数对SnAgCu钎料合金润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要利 张柯柯 +1 位作者 程光辉 樊艳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963-1966,共4页
选用商用水洗钎剂,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Sn2·5Ag0·7CuXRE系钎料合金在不同钎焊工艺参数下对表面组装元器件润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稀土(RE)可改善钎料的润湿特性,当RE添加量(质量分数)达0·1%时,润湿效果... 选用商用水洗钎剂,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Sn2·5Ag0·7CuXRE系钎料合金在不同钎焊工艺参数下对表面组装元器件润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稀土(RE)可改善钎料的润湿特性,当RE添加量(质量分数)达0·1%时,润湿效果最好;钎焊温度升高、钎焊时间和预热时间延长,可不同程度提高润湿力,但钎焊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润湿力下降;Sn2.5Ag0.7Cu0.1RE钎料合金在最佳钎焊工艺参数钎焊温度250℃、预热时间15s、钎焊时间5s时,润湿力最大,达到现行商用Sn3.8Ag0.7Cu钎料合金的润湿力,能满足表面组装对无铅钎料润湿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2.5Ag0.7CuXRE钎料合金 润湿平衡法 润湿力 润湿特性
下载PDF
纤维接触角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蒋秋林 赵其明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纤维接触角测定方法。采用喷雾法测试纤维接触角时,喷雾方式应优选斜喷。采用润湿天平法测试纤维接触角时,纤维露出夹子长度的最佳值为1mm。润湿天平法测得数据重现性较好,但操作较为烦琐,且不适合测试棉、涤纶等刚性... 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纤维接触角测定方法。采用喷雾法测试纤维接触角时,喷雾方式应优选斜喷。采用润湿天平法测试纤维接触角时,纤维露出夹子长度的最佳值为1mm。润湿天平法测得数据重现性较好,但操作较为烦琐,且不适合测试棉、涤纶等刚性较小、易弯曲纤维的接触角;喷雾法操作简单,适合测试各种纤维的接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接触角 测定 喷雾法 润湿天平法
下载PDF
润湿天平法测量纤维接触角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侯忠良 狄剑锋 齐宏进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6,44,共4页
根据润湿力测量原理,设计了一套用精密电子天平测量纤维接触角的装置。对丙纶的接触角进行了测量,并对纤维长度、入水深度和平衡时间等对接触角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靠,纤维露出长度在5mm左右,入水深度在2mm时... 根据润湿力测量原理,设计了一套用精密电子天平测量纤维接触角的装置。对丙纶的接触角进行了测量,并对纤维长度、入水深度和平衡时间等对接触角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靠,纤维露出长度在5mm左右,入水深度在2mm时重现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接触角 润湿天平法 丙纶
下载PDF
水肥交互作用对稻田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亚龙 崔远来 +1 位作者 李远华 张平仓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4,共4页
采用蒸渗仪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稻谷氮素累积量占植株氮索累积量一半左右,间歇灌溉模式和传统淹灌模式氮素累积量的差异反应在茎和绿叶... 采用蒸渗仪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稻谷氮素累积量占植株氮索累积量一半左右,间歇灌溉模式和传统淹灌模式氮素累积量的差异反应在茎和绿叶和实粒,而在黄叶和秕粒中差别不大;差值法测得氮肥利用率比同位素法偏高,但二者均表现为间歇灌溉氮肥利用率高于淹灌模式,且间歇灌溉模式下低氮水平氮肥利用率高于高氮处理;根据同位素示踪法计算氮素平衡,氮素在稻田系统中的分配为氨挥发和反硝化占37.4%~51.7%,土壤残留占20.4%~37.7%,作物吸收占9.2%~36.4%,淋失占0.3%~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灌溉 淹灌 氮素利用率 氮素平衡
下载PDF
预湿浆纱浆液浓度的在线检测及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江红 张永军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8-60,68,共4页
介绍了GA309型预湿浆纱机采用物质平衡原理设计的浆液浓度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在线检测浆槽内浆液浓度,并把浆液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用户实践验证,该系统能够保证上浆质量.
关键词 预湿上浆 在线检测 物质平衡原理 上浆率
下载PDF
润湿天平测试基本原理及相关标准判定解读
11
作者 高海龙 吴飞 钱旺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4年第5期114-119,共6页
润湿天平测试可以定量评估电子元器件及PCB的可焊性,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实验室采用此方法测试样品的焊锡能力,但部分润湿天平相关测试标准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首先,从理论角度结合杨氏方程介绍了理论润湿力计算依据,并详细地... 润湿天平测试可以定量评估电子元器件及PCB的可焊性,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实验室采用此方法测试样品的焊锡能力,但部分润湿天平相关测试标准的判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首先,从理论角度结合杨氏方程介绍了理论润湿力计算依据,并详细地介绍了润湿曲线的物理含义;然后,整理了几种润湿天平测试标准的判定要求,指出了EIA/IPC/JEDEC J-STD-002E和IPC J-STD-003C-WAM1&2标准中关于理论润湿力计算过程里忽略不润湿部分对润湿力的影响的错误做法,以及GJB 360B—2009标准中采用参考润湿力评估样品可焊性时的不合理之处并给予了修正建议;最后,提出了其他相关文献的不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天平 可焊性测试 润湿曲线 杨式方程 标准判定
下载PDF
青藏高原降雨增加和气温升高对多年冻土水热动态贡献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礼 雷兵兵 +3 位作者 周凤玺 侯彦东 冯微 周志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0-2152,共13页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驱动下,青藏高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变化趋势,由此引发的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对寒区生态环境和寒区工程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目前,温度升高对多年冻土的影响机制较为明确,但降雨增加、降雨增加与气温升高共... 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驱动下,青藏高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变化趋势,由此引发的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变化对寒区生态环境和寒区工程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目前,温度升高对多年冻土的影响机制较为明确,但降雨增加、降雨增加与气温升高共同作用下的多年冻土水热响应过程和机制尚不明确。在考虑雨水感热作用的地表能水平衡-冻土水热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比研究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单一作用及其共同作用对活动层水热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比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加单一作用,暖湿化复合作用导致地表净辐射通量和蒸发潜热通量增长显著,地表感热降低更加明显,雨水感热影响较小,地表土壤热通量呈增加趋势;暖湿化复合作用下温度梯度液态水通量增长显著,基质势梯度液态水通量在浅层增幅也大于单独升温作用,但小于单一降雨增加作用,暖湿化导致暖季土壤含水率增幅小于单独降雨作用;暖湿化作用下活动层热传导通量在冷季增加显著且增幅小于单独升温作用,而液态水对流传热在暖季增加明显且增幅小于单独湿化作用;降雨增加促使土体暖季降温显著,暖湿化与单一气温升高均导致土体在冷季升温效果高于暖季;气温升高1.0℃引起多年冻土上限下移10cm,降雨增加100 mm促使上限抬升8 cm,暖湿化共同作用导致冻土上限下移6 cm;在暖湿化作用下,降雨增加对冻土降温作用较小,气温升高对冻土的升温效应仍占据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暖湿化 地表能量平衡 水热变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Effects of Ga,Al,Ag,and Ce multi-additions on the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n-9Zn lead-free solder 被引量:3
13
作者 WANG Hui XUE Songbai +1 位作者 ZHAO Feng CHEN Wenxue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00-605,共6页
An orthogonal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a, Al, Ag, and Ce multi-additions on the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n-9Zn lead-free solders by wetting balanc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loadi... An orthogonal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Ga, Al, Ag, and Ce multi-additions on the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n-9Zn lead-free solders by wetting balanc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loading of Ga, Al, Ag, and Ce was 0.2 wt.%, 0.002 wt.%, 0.25 wt.%, and 0.15 wt.%, respectivel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s)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Sn-9Zn-0.2Ga-0.002Al-0.25Ag- 0.15Ce solder and Cu substrate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alysis. The SEM images illustrate that the IMC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ortions from the substrate side to the solder side: a planar CusZns layer and an additional continuous scallop-like AgZn3 layer. The EDS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Ga segregates in the solder abutting upon the interfac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 of the surface components of Sn-9Zn-0.2Ga-0.002Al- 0.25Ag-0.15Ce solder indicate that Al aggregates at the surface in the form of Al203 protective fdm, which prevents the further oxidation of the solder surface. On the other hand, Ce aggregates at the subsurface, which may reduce the surface tension of the solder and improve the wettability in conseq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GRAPHY lead-free solder wetting balance method wetTABILIT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下载PDF
球栅阵列可焊性测试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清桃 王伯淳 周春玲 《电子与封装》 2017年第6期5-9,共5页
在武器装备系统中,可焊性测试是鉴定电子元器件引出端质量和共面工艺等指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在装机前,因为可焊性的隐患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检测分析工作中,使用什么方法正确评估电子元器件的可焊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球栅... 在武器装备系统中,可焊性测试是鉴定电子元器件引出端质量和共面工艺等指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在装机前,因为可焊性的隐患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检测分析工作中,使用什么方法正确评估电子元器件的可焊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球栅阵列器件的可焊性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对测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具体的示例进行分析和验证,提出了BGA可焊性测试中可参考的标准、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同行业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焊性 BGA 有铅 无铅
下载PDF
电子组装材料润湿性评价的润湿平衡测试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建卫 李阳贵 方醒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0年第6期40-47,56,共9页
电子组装材料的润湿性对于形成良好的焊点质量至关重要,实际生产中要求对组装材料进行润湿性评估。采用润湿平衡测试法对氮气保护下的焊料及焊膏润湿性进行了测试,并阐述了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测试过程、评估标准及适用范围,为电子组装... 电子组装材料的润湿性对于形成良好的焊点质量至关重要,实际生产中要求对组装材料进行润湿性评估。采用润湿平衡测试法对氮气保护下的焊料及焊膏润湿性进行了测试,并阐述了此方法的工作原理、测试过程、评估标准及适用范围,为电子组装材料技术性采购提供了一种评估润湿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平衡测试 焊料 焊膏 电子组装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Fe/Sn体系的润湿行为
16
作者 俞伟元 吴保磊 +2 位作者 孙学敏 雷震 孙军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7,I0005,共7页
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熔融纯锡钎料在铁基板上的反应润湿性能.通过测试锡铁体系的润湿力曲线,结合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润湿后母材的微观形貌,对超声波作用下纯Sn钎料在母材铁片上润湿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超声波在润... 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熔融纯锡钎料在铁基板上的反应润湿性能.通过测试锡铁体系的润湿力曲线,结合超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润湿后母材的微观形貌,对超声波作用下纯Sn钎料在母材铁片上润湿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超声波在润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Sn/石英片润湿过程中附加超声波使得其润湿力增加.在反应体系润湿力测试过程中附加超声波,能够减少钎料润湿母材的时间,增大钎料对母材的润湿力.随着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的增加钎料润湿母材的时间减小,润湿力增大,固/液界面反应加剧,界面上生成了越来越厚、越来越致密的金属间化合物,使得母材表面相对于原始表面变得粗糙,从而润湿过程更容易进行,并且母材的表面张力的减小,使得润湿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体系 零交时间 润湿力 超声波振动 润湿平衡
下载PDF
Zn含量对Sn-3.5Ag无铅钎料润湿性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祁凯 王凤江 赖忠民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研究了不同Zn含量对Sn-3.5Ag无铅钎料润湿性及显微组织的影响.钎料润湿平衡测试表明,随着元素Zn在Sn-3.5Ag无铅钎料内含量的增加,对润湿时间影响不大,但润湿力下降.RMA松香基助焊剂的润湿性要优于无VOC水基免清洗助焊剂.钎料的微观组织... 研究了不同Zn含量对Sn-3.5Ag无铅钎料润湿性及显微组织的影响.钎料润湿平衡测试表明,随着元素Zn在Sn-3.5Ag无铅钎料内含量的增加,对润湿时间影响不大,但润湿力下降.RMA松香基助焊剂的润湿性要优于无VOC水基免清洗助焊剂.钎料的微观组织分析表明,Zn与Ag之间形成ζ-AgZn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合金元素Ag与Sn之间形成Ag3Sn金属间化合物,这两种金属间化合物相与β-Sn基体共同组成的共晶相含量随着合金元素Zn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SN-3.5AG 润湿平衡 微观组织
下载PDF
Sn2.5Ag0.7CuxRE钎料对表面贴装元件的最佳润湿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18
作者 程光辉 王要利 《焊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1,71,共5页
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新型无铅钎料Sn2.5Ag0.7CuxRE对表面贴装元件的润湿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表明,钎焊温度对润湿力起显著作用,当采用水基免清洗助焊剂时,Sn2.5Ag0.7CuxRE无铅钎料合金钎焊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热时间15 s、钎焊... 采用润湿平衡法研究了新型无铅钎料Sn2.5Ag0.7CuxRE对表面贴装元件的润湿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表明,钎焊温度对润湿力起显著作用,当采用水基免清洗助焊剂时,Sn2.5Ag0.7CuxRE无铅钎料合金钎焊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热时间15 s、钎焊温度250℃和钎焊时间3 s。与两种商业应用的无铅钎料的润湿性能的比较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Sn2.5Ag0.7CuxRE无铅钎料合金的润湿性能可略优于商用钎料,表明该钎料在选择合适的钎焊参数和钎剂后,可以满足表面组装行业对无铅钎料润湿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平衡法 无铅钎料 润湿工艺参数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水量平衡及节水方案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世玉 李学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脱硫系统耗水量影响因素、节水措施及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对大唐某电厂二期工程低温省煤器改造前后的湿法脱硫系统用水量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脱硫系统耗水量主要和脱硫系统蒸发水量有关... 以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脱硫系统耗水量影响因素、节水措施及水量平衡情况进行分析,对大唐某电厂二期工程低温省煤器改造前后的湿法脱硫系统用水量进行了比较。数据表明,脱硫系统耗水量主要和脱硫系统蒸发水量有关,因此降低烟气进出吸收塔的温度差可以显著降低吸收塔蒸发水量达到深度节水的目的。针对西部空冷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占全厂用水量比重大的情况,提出了保持系统水量平衡的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湿法脱硫 石灰石 石灰-石膏法 水耗 水平衡 节水
下载PDF
黄海西部大气湿沉降(降水)的离子平衡及离子组成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金良 陈宁 +1 位作者 于志刚 张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3,共4页
对黄海西部的千里岩、青岛的麦岛两个降水采样点 1 997、1 998两年所收集的 1 1 3个降水样品进行了分析 ,测定了H+、NH+4、K+、Na+、Ca2 +、Mg2 +、F- 、Cl- 、NO-3 、SO2 -4 共 1 0种离子成分的含量。计算了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浓度总量 ... 对黄海西部的千里岩、青岛的麦岛两个降水采样点 1 997、1 998两年所收集的 1 1 3个降水样品进行了分析 ,测定了H+、NH+4、K+、Na+、Ca2 +、Mg2 +、F- 、Cl- 、NO-3 、SO2 -4 共 1 0种离子成分的含量。计算了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浓度总量 ,考察了∑ - /∑ +值 ,对所测 1 0种离子的含量顺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 1 0个样品离子平衡 (∑ - /∑ +在 0 75~ 1 2 5之间 ) ,3个样品离子不平衡。 1 998年千里岩降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 (摩尔浓度 )顺序为Cl- >Na+>Ca2 +>SO2 +4>NO-3 >NH+4>Mg2 +>H+>K+>F- ,麦岛降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Cl- >SO2 -4 >Na+>NH+4>Ca2 +>H+>NO-3 >Mg2 +>K+>F- 。千里岩降水属于海洋型降水 ,Cl- 、Na+含量高 ,而麦岛是海洋型和硫酸型降水 ,Cl- 、SO2 -4 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降水 离子平衡 大气监测 海洋监测 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