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污染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高旭波 王万洲 +5 位作者 侯保俊 高列波 张建友 张松涛 李成城 姜春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7-298,共12页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物质及能量多频次、大范围的输入,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岩溶水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岩溶水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岩溶水水质日趋恶化。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北方岩溶水系统水质特征、污...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物质及能量多频次、大范围的输入,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岩溶水系统的水环境质量,岩溶水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岩溶水水质日趋恶化。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北方岩溶水系统水质特征、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我国北方岩溶水水质类型中硫酸盐型水和氯化物型水的分布逐渐增加,主要污染组分为总硬度、SO4^2-、F^-、NO3^-和TDS等。其中硫酸盐和硝酸盐污染强度和范围最大,呈现出显著的人类活动影响特征。依据我国北方岩溶系统结构及水力学特征,将岩溶水污染途径概括为:①连续入渗型——主要包括岩溶区地表水(河流、水库等)渗漏污染,城镇污水渠或排污管道破损引起的污水渗漏污染;②越流型污染——污染孔/裂隙水(含矿坑水/老窑积水等)越流污染岩溶水;③间歇入渗型——固废淋溶入渗和污水灌溉渗漏污染等。据此提出了推进岩溶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北方岩溶 水质特征 岩溶水污染 污染途径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石山区断陷盆地岩溶水系统分类及供水意义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笔者根据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的差异,以地下水循环的特征为纲,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岩溶水系统分为三级,对各级系统进行了分类。第一级为岩溶水系统,第二级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岩溶水系统,第三级分别进一步分为裸露型、裸露—覆盖型... 笔者根据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的差异,以地下水循环的特征为纲,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岩溶水系统分为三级,对各级系统进行了分类。第一级为岩溶水系统,第二级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岩溶水系统,第三级分别进一步分为裸露型、裸露—覆盖型、裸露—埋藏型、滞水型及层控型和断裂带型6类基本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并论述了各类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指出了各类系统的供水意义,对断陷盆地岩溶水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 断陷盆地 岩溶水系统 分类
下载PDF
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余国营 张晓华 +1 位作者 梁小民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对滇池优势水生植物凤眼莲、旱生莲子草、红线草、聚草和茭草及其对应水环境中的K、Na、Ca、Mg、Fe、Mn、Zn、Cu、Pb、Cd进行了化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域属K、Ca、Mg、Fe高... 对滇池优势水生植物凤眼莲、旱生莲子草、红线草、聚草和茭草及其对应水环境中的K、Na、Ca、Mg、Fe、Mn、Zn、Cu、Pb、Cd进行了化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域属K、Ca、Mg、Fe高背景生物地球化学区,植物体内金属元素的含量,既与植物种属特性有关,又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一定与环境中相应元素的浓度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对污染元素的吸收其线性关系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水-植物系统 金属元素 分布
下载PDF
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水生植物优选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锋民 陈琳 +5 位作者 姜晓华 李晨光 赵莎莎 种云霄 胡洪营 高帅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11-2422,共12页
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且生态友好的环境修复方式,已被广泛用于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中。但由于水生植物的种类繁多,目前选择水生植物存在一定盲目性,而其不当选择会导致植物长势不佳、净化效率低、资源化利用潜力... 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且生态友好的环境修复方式,已被广泛用于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中。但由于水生植物的种类繁多,目前选择水生植物存在一定盲目性,而其不当选择会导致植物长势不佳、净化效率低、资源化利用潜力低等问题。因此,文章构建了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植物优选指标体系。在优选植物时,应根据功能、生长特性和生物量资源化利用3个方面考虑适用度。其中,功能指标是需要关注的核心指标,包括水质净化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分别可从促进悬浮物沉降、水体增氧、藻类抑制、氮磷吸收及蓄积、促进有机物污染物降解、重金属吸附沉淀能力方面,以及水生植物的群落构建能力、提高水生动物多样性能力、生态风险方面进行衡量。生长特性指标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指标,在修复工作之初首先需要根据水体水深、水温和pH条件选定适宜生长的水生植物,此外生物量、生长速率、营养吸收部位和锚定能力等指标可用于判定植物净化潜力及长效修复效果,也可作为植物管控的依据。通过比较水生植物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可选择具有附加经济效应的植物,以利于收割管理水生植物并实现其经济价值。该文可为生态修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优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指标体系 水质净化 生态修复 生长特性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裸果木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海霞 杨琦琦 +2 位作者 崔鹏 陆刚 韩国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裸果木起源于地中海,为亚洲中部荒漠区分布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种,对研究旱生植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一年生裸果木实生苗为对象,于2018年开展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分处理,包括对照和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控... 裸果木起源于地中海,为亚洲中部荒漠区分布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种,对研究旱生植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一年生裸果木实生苗为对象,于2018年开展盆栽试验,设置4个水分处理,包括对照和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45%~50%、30%~35%、15%~20%和5%~10%,通过称重法控制水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测定分析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裸果木幼苗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减小;重度水分胁迫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促使根冠比显著增大,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增大,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Va/Vs)显著增大;水分胁迫导致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时,根系脯氨酸含量先减小后显著增大,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在水分胁迫下,根系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含量均显著升高,根系细胞膜系统受到了明显伤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强。总之,干旱胁迫下,裸果木幼苗形态上通过增大根冠比、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来提高水分吸收效率;生理上通过降低代谢强度,减少水分消耗;主动积累有机溶质,降低细胞渗透势;增强SOD和CAT酶活性,减轻细胞膜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裸果木 根系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春红 梁永平 +2 位作者 王维泰 唐春雷 申豪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1-647,共7页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以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循环,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结构模式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等,在北方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以北京西山鱼谷洞泉域岩溶水系统、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玉泉山泉域岩溶水系统为研究...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以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循环,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结构模式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等,在北方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以北京西山鱼谷洞泉域岩溶水系统、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玉泉山泉域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岩溶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循环、地质构造等方面,总结出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主要为:双层含水层结构、多个子系统构成且多点排泄、系统内岩溶水转化关系复杂多样、岩溶水富集带及系统边界集中在逆冲断层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系统特征 北京西山
下载PDF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古岩溶残丘控储、控藏特征分析——以塔河油田五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飞 赵娟 +1 位作者 李涛 何成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37-42,4,共6页
古岩溶残丘是岩溶作用与各类地质作用综合叠加形成的结果,以塔河油田五区为例,通过古岩溶研究,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将奥陶系古岩溶残丘划分为4类:岩溶、管道发育残丘;溶穴、落水洞发育残丘;表生面状岩溶发育残丘;... 古岩溶残丘是岩溶作用与各类地质作用综合叠加形成的结果,以塔河油田五区为例,通过古岩溶研究,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将奥陶系古岩溶残丘划分为4类:岩溶、管道发育残丘;溶穴、落水洞发育残丘;表生面状岩溶发育残丘;分水岭发育残丘。古岩溶残丘对储集体发育和油气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残丘其缝洞体发育程度和发育部位决定油气富集程度,古岩溶残丘上储集体发育的较高部位为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古岩溶 古水系 残丘 塔河油田 富集规律 反射特征
下载PDF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永和 余小川 李润培 《中国海洋平台》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鉴于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运动性能、结构强度和作业安全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就甲板上浪、FPSO与穿梭油轮的多单元耦合作用、系泊特性、水深对运动的影响、疲劳评估和水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做了综述,以期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 鉴于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运动性能、结构强度和作业安全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就甲板上浪、FPSO与穿梭油轮的多单元耦合作用、系泊特性、水深对运动的影响、疲劳评估和水弹性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做了综述,以期对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设计、作业和维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海上油田 甲板上浪 穿梭油轮 多单元耦合 系泊特性
下载PDF
北京市北环水系富营养化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勇 杨志峰 刘静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3-1517,共5页
以北京市北环水系水体为例,利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河流子系统和湖泊子系统.因子分析表明,河流子系统第一主成分富营养元素为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4-N),第二主成分为温度(T)和溶解氧(DO);湖泊子系统第一主成分为总氮和氨氮,第... 以北京市北环水系水体为例,利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河流子系统和湖泊子系统.因子分析表明,河流子系统第一主成分富营养元素为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4-N),第二主成分为温度(T)和溶解氧(DO);湖泊子系统第一主成分为总氮和氨氮,第二主成分为总磷、酸碱度(pH)、透明度(SD)和温度,第三主成分为溶解氧和叶绿素a(Chla),表明研究区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由富营养盐负荷引起.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富营养水平预测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自变量选择证明河流子系统富营养化特征为磷限制型,湖泊子系统为氮限制型.从水量和水质上对营养盐浓度负荷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年最小生态环境用水为4872×104m3,1990~1998年,除1998年外,现实的生态环境需水均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流域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城市径流和固体废弃物淋溶液中营养物质进入水体,研究区营养盐浓度负荷有随时间不断增长的趋势,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系 富营养化 特征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下载PDF
贵州平坝县龙井岩溶水系统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红彪 邵莲芬 +1 位作者 余宏明 陈鹏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5-159,共5页
以贵州省平坝县龙井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对龙井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发育规律等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基于地质分析的角度,认为划分其边界条件的依据主要为:地形分水岭、水系分布情况、地表裸露岩溶地貌发育规律、相邻独立岩溶水系统的... 以贵州省平坝县龙井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对龙井岩溶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发育规律等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基于地质分析的角度,认为划分其边界条件的依据主要为:地形分水岭、水系分布情况、地表裸露岩溶地貌发育规律、相邻独立岩溶水系统的确定、地下水出露点等。龙井岩溶水系统的发育主要受地表水文网和裂隙构造的影响,以地下暗河为主要形式;并以地下暗河出口为地表排泄点,其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水,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 水源地 岩溶水系统 边界划分 发育特征
下载PDF
岩溶水系统结构和水文响应机制的定量识别方法:以三峡鱼迷岩溶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泽君 周宏 +2 位作者 齐凌轩 王纪元 燕子琪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512-4523,共12页
岩溶水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刻画,介质结构对地下水文特征的控制机制不清.以三峡鱼迷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示踪试验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建立了对流-弥散模型和扩散模型,求取了标准衰减曲线,构建了电导率和流量的高斯混合分布模型... 岩溶水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刻画,介质结构对地下水文特征的控制机制不清.以三峡鱼迷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示踪试验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建立了对流-弥散模型和扩散模型,求取了标准衰减曲线,构建了电导率和流量的高斯混合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中存在"单源单汇"、"单源多汇"和"多源单汇"3种地下水循环模式;水文事件的响应阶段地下水运动以对流为主,管道流占优势,衰减阶段则以扩散为主,裂隙流和孔隙流占优势;鱼泉洞在丰、枯水期分别识别出5种和6种地下水径流组分,以电导率180μS/cm和流量0.6 m3/s为界,低电导率和大流量组分为快速流,其平均时间贡献占比为3.5%,径流量占比为19%.岩溶水系统中,管道和溶洞是快速流的储蓄和运移空间,空间尺寸大、开放性强、易受降雨影响;裂隙和孔隙是慢速流的储蓄和运移空间,空间尺寸小、开放性弱、对降雨有一定调蓄作用.研究可为岩溶水系统结构识别和水文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结构特征 水文机制 示踪试验 指数衰减 频率分布 水文地质
原文传递
北京市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系统的技术特点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梅 《水利信息化》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动态化、精细化、定量化和科学化的实际需求,从信息化的角度阐述北京市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以及开放性设计、可重用的组件库、虚拟数据库和实体数据库相结合的主要技术特点。该系统目前已完...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动态化、精细化、定量化和科学化的实际需求,从信息化的角度阐述北京市水资源监控与调度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以及开放性设计、可重用的组件库、虚拟数据库和实体数据库相结合的主要技术特点。该系统目前已完成开发并上线运行,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雨洪水等千余项数据的实时监控,规划配置,调度优化和调度保障,为北京市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监控 调度 系统 技术特点
下载PDF
水分调亏对银杏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淼 郭毅 王丽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0-435,共6页
为探明水分调亏对银杏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和叶片合成有机养分能力的影响,为银杏栽培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调亏程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CK)、70%(T1)、55%(T2)、40%(T3)、25%(... 为探明水分调亏对银杏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和叶片合成有机养分能力的影响,为银杏栽培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调亏程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CK)、70%(T1)、55%(T2)、40%(T3)、25%(T4))对幼苗的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时,银杏幼苗根系形态特征(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达最大值,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55%之间以上各指标缓慢下降,低于55%时各指标呈加速下降趋势,各指标以2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最低。根系直径、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率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关系与以上指标相反。因此,在银杏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必须浇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水胁迫 根系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基于历史地图解译的崇州罨画池水系演变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皓 张崴 刘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用历史地图空间解译法先梳理了清光绪至20世纪80年代崇州城市水系的演变,再结合罨画池相关文献,复原了清康熙、道光、光绪时期罨画池水体形态与体系的演变过程图,并从城市水系与园林兴衰、园林的功能使用、水体形态的系统性三方面归纳... 用历史地图空间解译法先梳理了清光绪至20世纪80年代崇州城市水系的演变,再结合罨画池相关文献,复原了清康熙、道光、光绪时期罨画池水体形态与体系的演变过程图,并从城市水系与园林兴衰、园林的功能使用、水体形态的系统性三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1)崇州城市水系促成罨画池的形成,也决定其衰败;2)罨画池从以游赏为主的衙署园林最终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罨画池水体系统性的形成深受园林建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罨画池 历史地图空间解译 水系演变 演变特点
下载PDF
给水管网中耐氯性细菌的灭活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雨乔 段晓笛 +3 位作者 陆品品 王茜 张晓健 陈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使用4种常见消毒剂对从实际管网中分离出来的7株耐氯性细菌进行消毒实验.结果表明,这7株细菌均具有较高的耐氯性,其中1株耐氯性最高的类龟分支杆菌自由氯99.9%灭活的CT值为120 mg.(L.min)-1,另外2株血红鞘氨醇单胞菌和甲基杆菌99.9%灭活... 使用4种常见消毒剂对从实际管网中分离出来的7株耐氯性细菌进行消毒实验.结果表明,这7株细菌均具有较高的耐氯性,其中1株耐氯性最高的类龟分支杆菌自由氯99.9%灭活的CT值为120 mg.(L.min)-1,另外2株血红鞘氨醇单胞菌和甲基杆菌99.9%灭活的CT值分别为7 mg.(L.min)-1和4 mg.(L.min)-1.比较4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发现,二氧化氯和单过硫酸氢钾的消毒效果较好,能够在30 min内使分支杆菌的灭活率达到5个数量级.自由氯由于衰减较快,消毒效果不佳.一氯胺能够维持一定的消毒剂浓度,但由于其氧化性较弱,因此需要提高浓度,才能满足消毒要求.能在1 h内灭活3个数量级以上分支杆菌的消毒剂投加量为:3.0 mg/L一氯胺、1.0 mg/L二氧化氯(以Cl2计)和1.0 mg/L单过硫酸氢钾(以Cl2计).考虑到我国水厂消毒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间歇性提高一氯胺浓度或改换二氧化氯消毒的方法,提高对耐氯性细菌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系统 类龟分支杆菌 血红鞘氨醇单胞菌 甲基杆菌 消毒 灭活特性
原文传递
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丽红 李娴 鲁程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4,79,共5页
由于岩溶含水系统的高度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很难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描述岩溶含水系统的水动力特征。为此从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总结了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岩溶含水系统流态转化的水动力特征参数(临界... 由于岩溶含水系统的高度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很难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描述岩溶含水系统的水动力特征。为此从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总结了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研究岩溶含水系统流态转化的水动力特征参数(临界水利坡度、临界雷诺数)等尚不深入,并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来探求裂隙—管道地下水动力学及岩溶含水系统流态转化的水动力特征参数问题,为深入分析岩溶含水系统水动力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含水系统 水动力特征 泉流量 时间序列分析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有气阀的长距离输水管道流动特性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建国 郭亚洁 阎庆绂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91,共6页
长距离输水管道为了补 (排 )气需要安装气阀 ,气阀工作时在阀附近的管道内会形成空穴 ,并且以气阀为中心 ,上下游管系、空穴和气阀组成一个局部的小系统 ,形成管系水流特性、空穴参数和过阀气流特性的连续同步变化 ,并使管内出现振荡流... 长距离输水管道为了补 (排 )气需要安装气阀 ,气阀工作时在阀附近的管道内会形成空穴 ,并且以气阀为中心 ,上下游管系、空穴和气阀组成一个局部的小系统 ,形成管系水流特性、空穴参数和过阀气流特性的连续同步变化 ,并使管内出现振荡流动 .本文通过计算实例对过阀气流参数按等熵流动过程计算 ,空穴参数按等温过程计算 ,上、下游管系内的水流特性则按非定常流动计算 ,其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由此得到的过阀气流的质量流量 ,可用于选择气阀的过流面积 ,而管系内水流的振荡流动特性 ,可供管道系统设计、气阀布设安装时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阀 输水管道 水流 水工模型试验
下载PDF
北京西山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高轩 代垠东 +4 位作者 许亮 朱琳 欧志亮 戚琦 辛宝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2-812,共11页
岩溶地下水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西山岩溶水系统地处北京西部上游地区,绝大多数属于生态涵养区,区内分布有多个集中供水水源地,在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以西山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地下水水化... 岩溶地下水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西山岩溶水系统地处北京西部上游地区,绝大多数属于生态涵养区,区内分布有多个集中供水水源地,在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以西山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调查,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离子比例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对研究区120件岩溶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西山系统地下水水质整体状况较好,属中性、低盐度的优质淡水,84.17%水样属于硬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Mg为主;②地下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到水-岩石相互作用控制,岩石风化源类型由蒸发岩、硅酸盐和碳酸盐共同控制,以碳酸盐风化为主要控制因素.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地下水化学形成的34.41%归因于碳酸盐岩的溶解,27.33%来源于岩盐、蒸发岩溶解,11.76%来自于含水层沉积物的溶解,10.30%来自于人类活动生活污水的排放.由补给区到径流区再到排泄区,地下水TH、TDS逐渐升高.采煤活动和人类活动是引起山前地带地下水劣变和水化学类型多变的主要因素.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做好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对重点部位持续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岩溶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主成分分析(PAC)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渠江金盘子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原型观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平昌 周家俞 +1 位作者 王召兵 丁甡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6-1399,1419,共5页
为了研究高水头船闸原型与模型试验的差异,更好的积累高水头船闸原型运行经验,对渠江金盘子船闸输水系统进行了水力学原型观测。结果表明:该船闸进出口、闸室内流态较好;闸室内船舶系缆力满足规范要求;闸室充、泄水的流量系数较模型增大... 为了研究高水头船闸原型与模型试验的差异,更好的积累高水头船闸原型运行经验,对渠江金盘子船闸输水系统进行了水力学原型观测。结果表明:该船闸进出口、闸室内流态较好;闸室内船舶系缆力满足规范要求;闸室充、泄水的流量系数较模型增大12%~16%,与国内、外船闸输水系统研究基本一致;由于泄水阀门开启速度远大于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情况,因此,其廊道压力的负压值超出规范要求。并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观测 输水系统 水力特性
下载PDF
给水管网非恒定流动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飞 曲世琳 吴一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为计算给水管网中非恒定流动运行工况,使系统可以快速平稳地完成工况转换,以非恒定流动理论为基础,分别利用重分阻尼系数法划分时间步长的特征线法和引入摩阻附加项的玻尔兹曼网格法计算给水管网非恒定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小区给... 为计算给水管网中非恒定流动运行工况,使系统可以快速平稳地完成工况转换,以非恒定流动理论为基础,分别利用重分阻尼系数法划分时间步长的特征线法和引入摩阻附加项的玻尔兹曼网格法计算给水管网非恒定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小区给水管网的非恒定流动工况分析中.结果表明,在管网非恒定流工况下,当Re≤7 000时利用玻尔兹曼网格法计算,否则利用特征线法计算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非恒定流 特征线法 玻尔兹曼网格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