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1 位作者 刘同彬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煤层底板突水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从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潘西煤矿以往突水资料,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煤矿未采区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 煤层底板突水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从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潘西煤矿以往突水资料,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煤矿未采区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度评价图,对于指导潘西煤矿19煤层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复合 底板突水 突水模型 突水指数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煤层底板突水非线性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廖巍 周荣义 李树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24-28,共5页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系统为一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特性,并在考察目前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给出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预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阐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和分析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煤层底板突...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系统为一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特性,并在考察目前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给出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预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阐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和分析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及算法;并通过实例证明,应用小波神经网络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及实践表明: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更高、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神经网络 底板突水 非线性 预测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明武 金菊良 李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煤矿底板突水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 .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综合分析的新思路来探求煤矿底板突水机制 ,建立了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投影指标函数 ,并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来优化模型参数 .实际应用于肥城矿区底板突水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 煤矿底板突水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 .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综合分析的新思路来探求煤矿底板突水机制 ,建立了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的投影指标函数 ,并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来优化模型参数 .实际应用于肥城矿区底板突水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且结论与层次分析法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底板突水 投影寻踪 遗传算法 层次分析 危险性
下载PDF
电阻率法动态监测煤层底板破坏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希奎 许进鹏 +1 位作者 杨圣伦 时艳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5,59,共4页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的难题,采用电阻率法动态监测、现场观测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底板应力分布及底板破坏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电阻率变化与开采对工作面底板扰动的关系,以唐口煤矿4309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电阻率监测资料为基础数据,得...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的难题,采用电阻率法动态监测、现场观测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工作底板应力分布及底板破坏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电阻率变化与开采对工作面底板扰动的关系,以唐口煤矿4309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电阻率监测资料为基础数据,得出工作面底板扰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采扰动在时间上具有压缩—膨胀—恢复的动态变化特征,在空间上具有随底板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法动态监测 底板扰动 底板突水 电阻率 支承压力
下载PDF
矿山采掘岩体渗透变形灾变机理及防控Ⅱ:底板突水 被引量:12
5
作者 隋旺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9-1866,共18页
矿山地下工程渗透变形破坏造成的典型灾害类型包括顶板突水溃砂、底板突水、防水闸墙与围岩界面渗透破坏等。本文从刘国昌先生对我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奠基作用谈起,综述了矿山底板岩体渗透变形破坏突水灾害机理和防控技术... 矿山地下工程渗透变形破坏造成的典型灾害类型包括顶板突水溃砂、底板突水、防水闸墙与围岩界面渗透破坏等。本文从刘国昌先生对我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奠基作用谈起,综述了矿山底板岩体渗透变形破坏突水灾害机理和防控技术进展。回顾了煤矿底板突水系数提出、改进和应用的历史,从底板渗透变形破坏产生的渗透力学机理重新阐释了突水系数的物理含义。基于底板岩体结构临界抗渗水力坡度建立了抗渗安全系数突水判别方法,其底板临界抗渗水力坡度可由半经验方法估算。在对底板突水评价方法演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底板危险源辨识和突水危险性动态评价方法。对底板突水灾变的主动防控措施的防控原理及效果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矿山底板渗透稳定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变形 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 临界水力坡度 主动防控 风险评价 抗渗安全系数
下载PDF
煤层底板破坏的断层效应模拟及其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启言 周来 +1 位作者 荆升国 杨天鸿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5,共7页
梁北煤矿已发生5次寒武系灰岩底板突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煤层开采的FLAC数值模型,利用岩石力学及渗流力学理论,分别模拟了无断层和有断层条件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带的演化规律,重点讨论了断裂深度及... 梁北煤矿已发生5次寒武系灰岩底板突水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煤层开采的FLAC数值模型,利用岩石力学及渗流力学理论,分别模拟了无断层和有断层条件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带的演化规律,重点讨论了断裂深度及断层空间位置对底板破坏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存在可使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增加20%~33%,断层是突水重点防范区域,遇断层前10m直到过断层15m须加强防治水工作。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了梁北矿11041,11151,11111三个工作面底板的注浆加固工程,重点注浆层位分别为底板破坏范围和寒武系顶部裂隙发育带,注浆工程增强了底板的阻水能力,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断层效应 底板破坏深度 数值模拟 梁北煤矿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建国 宋德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74,共4页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确立了灰岩水区域治理原则,提出了突水危险性分区的概念,即将突水危险性区域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3类;为灰岩水区域治理搭建了平台,制定了灰岩水区域治理的技术...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确立了灰岩水区域治理原则,提出了突水危险性分区的概念,即将突水危险性区域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3类;为灰岩水区域治理搭建了平台,制定了灰岩水区域治理的技术路线,针对平顶山矿区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制定了联合和单一的灰岩水区域治理方案,通过区域治理,有效遏制了煤层底板突水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水 平顶山矿区 底板突水 水文地质 底板承压水
下载PDF
翟镇煤矿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2 位作者 王迎 郭建斌 施龙青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99,共3页
为了安全开采翟镇煤矿下组煤,利用多元信息复合方法,对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利用Surfer的多元信息复合功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突水系数法进行了修改,构建了适合本矿井的突水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以11煤为例对全井田开... 为了安全开采翟镇煤矿下组煤,利用多元信息复合方法,对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利用Surfer的多元信息复合功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突水系数法进行了修改,构建了适合本矿井的突水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以11煤为例对全井田开采危险性进行了分区,分为突水危险区、较危险区和安全区。结果表明:底板突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底板承压含水层的富水性起决定性作用,地质构造起控制作用,水压力、采矿压力是动力条件,隔水层起制约作用。利用分区结果,指导矿井下组煤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 突水模型 突水指数 多因素复合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下底板岩体渗流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培森 侯季群 +1 位作者 赵成业 李腾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3,共7页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渗透性变化规律,利用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采用稳态和瞬态2种方法测得不同应力作用下红砂岩渗透率,对红砂岩加载过程中内部裂纹发展变化规律及渗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岩样进行应力差20 MPa等梯度加载... 为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渗透性变化规律,利用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采用稳态和瞬态2种方法测得不同应力作用下红砂岩渗透率,对红砂岩加载过程中内部裂纹发展变化规律及渗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岩样进行应力差20 MPa等梯度加载,全应力-应变曲线呈台阶状,根据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应力-应变各阶段的应变阈值,可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压密闭合阶段—线弹性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峰后应变与破坏阶段;利用渗流进、出水口双泵设计,在5个渗透压差下利用稳态法测试不同应力作用下岩石渗透率,结果表明在不同渗透压差下岩石渗透率均经历缓慢下降—缓慢增加—快速增长3个阶段,与全应力-应变-渗流曲线规律一致,并与试件内部裂纹发展规律相对应;采用瞬态法测试得不同应力差下渗透率变化规律,与稳态法-渗流规律相一致,由于测试方法不同,瞬态法比稳态法测得岩样渗透率高出1~2个量级,均表明红砂岩属于低渗类岩石;通过对完整岩样施加不同应力差模拟底板岩体状态,发现煤层底板压缩区渗透性减小,膨胀区渗透性增大,随着工作面推进,底板渗透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试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随工作面推进底板岩体的渗流特性,为底板突水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特性 裂纹扩展 低渗 底板突水 岩石加载
下载PDF
我国矿井断层防水煤(岩)柱留设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会永 翟玉涛 +2 位作者 赵翠月 史永理 智宏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7-191,共5页
我国煤矿底板突水事故中断层水害占绝大部分,断层防水煤(岩)柱留设是预防断层水害的主要手段,关系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留设合理的断层防水煤(岩)柱宽度不仅可以防止地下水通过断层涌入矿井,还可以服务煤炭资源的合理、安全开采。... 我国煤矿底板突水事故中断层水害占绝大部分,断层防水煤(岩)柱留设是预防断层水害的主要手段,关系到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留设合理的断层防水煤(岩)柱宽度不仅可以防止地下水通过断层涌入矿井,还可以服务煤炭资源的合理、安全开采。断层防水煤(岩)柱宽度留设涉及到许多因素,也是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截止到目前已有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得到了应用,主要包括理论计算、多元回归分析、BP和RBF、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针对不同断层条件下的煤(岩)柱留设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断层煤(岩)柱留设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防水煤(岩)柱 底板突水 煤(岩)柱留设 安全开采 矿井水害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底板突水预警研究
11
作者 牛俊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过1000 J的微震事件仅为18个,占全部微震事件的9.63%,同时,该系统检测到的底板破坏深度约为11.01 m,与底板钻孔声波仪测试计算的数据仅相差0.22 m。这些数据可以说明研究所提出的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预测煤矿底板的突水事故,起到了良好的预警作用,为煤矿开采作业的水害风险防范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煤矿开采 底板突水 事故预警
下载PDF
应力作用下煤层底板关键隔水层渗透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4 位作者 郭建斌 朱鲁 翟培合 施龙青 徐建国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
为了对煤层底板关键隔水层的渗透性进行分析,利用瞬态渗透法进行了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分析了各关键隔水层在应力作用下的应变-渗透性曲线,研究了不同岩石的渗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透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粉砂岩、铝土岩、泥岩、... 为了对煤层底板关键隔水层的渗透性进行分析,利用瞬态渗透法进行了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分析了各关键隔水层在应力作用下的应变-渗透性曲线,研究了不同岩石的渗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透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粉砂岩、铝土岩、泥岩、灰岩。影响岩石渗透性的因素除岩性外,还有围压大小及其变化速率、原生裂隙及后期裂隙扩展方式、贯通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关键隔水层 全应力-应变过程 渗透系数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与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武 《煤矿现代化》 2019年第6期12-14,17,共4页
为保证二1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正常回采,通过建立二1煤层底板力学模型,对底板在完整时或遇断层时所能承受突水极限压力具体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法结合地质条件对煤层底板突水性进行预测,并对12181工作面采取注浆加固的防突措施。结果表明... 为保证二1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正常回采,通过建立二1煤层底板力学模型,对底板在完整时或遇断层时所能承受突水极限压力具体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法结合地质条件对煤层底板突水性进行预测,并对12181工作面采取注浆加固的防突措施。结果表明:二1煤层底板在完整时能够阻止奥灰水的突出,但在断层及岩层挠曲段存在突水危险;在对12181工作面底板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后,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突水预测 奥灰水 注浆加固
下载PDF
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煤层开采安全性分区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1 位作者 刘同彬 郭建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38,65,共4页
华北型煤田煤层开采广泛受到底板承压水威胁,开展煤层安全开采分区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利用GIS多元信息复合技术,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潘西煤矿主要采区进行... 华北型煤田煤层开采广泛受到底板承压水威胁,开展煤层安全开采分区研究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利用GIS多元信息复合技术,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潘西煤矿主要采区进行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度分区图,指导潘西煤矿19煤层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 底板突水 GIS 突水模型
下载PDF
平顶山煤田两翼矿区断层突水危险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普山 胡城 +1 位作者 黄存捍 张汉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0,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中平能化两翼矿区历次断层突水特征,研究了影响矿井断层突水量的各因素与断层突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选用断层类别、突水量、是否切割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含水层水压值等水文地质特征作为判别因子,将断层突水危险性分为四类,并... 文章分析了中平能化两翼矿区历次断层突水特征,研究了影响矿井断层突水量的各因素与断层突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选用断层类别、突水量、是否切割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含水层水压值等水文地质特征作为判别因子,将断层突水危险性分为四类,并对中平能化两翼矿区12条主要影响断层进行突水危险性分类,其中,判别为一类危险的断层有4条,二类危险的有3条。最后,提出断层突水防治措施,为现场防治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底板突水 寒武系灰岩 突水危险性分类
下载PDF
紫金煤业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彩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紫金煤业奥灰(O2f)含水层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加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解决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评价难题,在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突水系数法和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 紫金煤业奥灰(O2f)含水层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加之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解决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的评价难题,在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突水系数法和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最终评价结果。研究成果可为紫金煤业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法 脆弱性指数法
下载PDF
潘西煤矿19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秀君 季伟 薛栋梁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12期175-176,183,共3页
对潘西煤矿19煤层底板奥灰富水性及诱发底板奥灰突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 底板突水 断裂构造 突水系数
下载PDF
井下断层带作业面底板突水防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志强 《能源与节能》 2020年第8期10-11,75,共3页
以井下断层带作业面底板突水防治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作业面回采通过断层破碎影响区域时的底板突水防治技术开展分析总结,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治方案实现了对矿井突水现象的有效治理... 以井下断层带作业面底板突水防治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作业面回采通过断层破碎影响区域时的底板突水防治技术开展分析总结,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做出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防治方案实现了对矿井突水现象的有效治理,为矿井综合效益的获得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断层 底板突水 注浆加固
下载PDF
基于区间变权和未知测度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19
作者 崔俊超 平宇 +3 位作者 郝建卿 任君豪 孟建勇 王心义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1-6,25,共7页
随着华北型煤田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突水主控因素日趋复杂多变,各主控因素与评价结果之间相互联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加难以刻画,致使底板突水预测的难度精度不断增加。本文以某典型华北型煤田矿井为例,... 随着华北型煤田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突水主控因素日趋复杂多变,各主控因素与评价结果之间相互联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更加难以刻画,致使底板突水预测的难度精度不断增加。本文以某典型华北型煤田矿井为例,基于实际水文地质资料及钻探数据,充分考虑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隔水层工程地质特征及软弱结构面发育特征,遴选含水层水压、单位涌水量、隔水层厚度、泥岩占比、岩体质量指数、层理面数量、构造复杂程度7个因子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及区间变权理论确定指标变权权重,并基于未知测度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精细评价。与常权-未知测度理论、区间变权-物元可拓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显示,区间变权-未知测度理论的权重确定、隶属度计算更加合理,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矿井地质条件及开采实际。井田范围内底板突水危险性为弱、较弱、较强、强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26%,54.81%,38.05%,4.88%,底板突水危险性总体上较弱,危险性较强的区域集中在断层密集发育地带及隔水层薄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组合赋权 区间变权 未知测度理论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后安全回采技术
20
作者 甘圣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分析了刘桥一矿Ⅱ 6 2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原因 ,介绍了突水后的治理方案及注浆工艺 ;重点说明如何预防未开采区突水的方法 :一边采取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构造薄弱带 ,增大煤层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 ;一边将可能引起突水的高压水源用近位疏放的... 分析了刘桥一矿Ⅱ 6 2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原因 ,介绍了突水后的治理方案及注浆工艺 ;重点说明如何预防未开采区突水的方法 :一边采取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构造薄弱带 ,增大煤层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 ;一边将可能引起突水的高压水源用近位疏放的办法降低水压值 ,确保回采时突水系数比临界值低 ,从而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注浆加固 近位疏放 安全回采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