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表达 |
李爽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1
|
|
2
|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 |
秦晓楠
|
《设计》
|
2019 |
16
|
|
3
|
中西银行标志式样分析 |
胡佳音
孙雁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4
|
基于应急情绪下的导向识别系统设计研究 |
潘志华
王惠阳
戈建宅
|
《山西建筑》
|
2021 |
3
|
|
5
|
南京2014青奥会推广宣传片视觉文化解析 |
樊东声
史立峰
|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
2012 |
1
|
|
6
|
晋商大院视觉表征的文化理据探究 |
朱旭光
李琳
来思渊
|
《包装与设计》
|
2023 |
0 |
|
7
|
透过情色符号看广告中的美女诉求策略 |
聂维斌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8 |
0 |
|
8
|
图像解码与儿童生活经验——中国西部乡村儿童绘本阅读的文化符号分析 |
郑新蓉
张越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9
|
社会行为的多模态再现──以浦东、滨海英文网站语篇为例 |
赵颖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0
|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以天津滨海开发区网站十大战役网页为例 |
张晓辉
|
《科技视界》
|
2016 |
0 |
|
11
|
旅游景点的视觉标识设计研究 |
米澄质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2
|
中国戏剧脸谱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赵丽霞
|
《包装学报》
|
2016 |
7
|
|
13
|
视觉符号与视觉经验 |
贺阳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3
|
|
14
|
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研究 |
杨旭卉
|
《黑龙江科学》
|
2024 |
0 |
|
15
|
设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申华平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6
|
从民间工艺美术谈陕西区域性设计 |
冯文博
|
《价值工程》
|
2011 |
3
|
|
17
|
黄河铁桥:作为文化表征的视觉符号 |
漆飞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18
|
对视觉符号的解释 |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梅娜芳
|
《艺术探索》
|
2015 |
1
|
|
19
|
基于中英国际航空背景下的字体情感解构与跨文化传播设计 |
李静秋
王静茹
|
《蚌埠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0
|
传统艺术符号的“绿色化”趋势探究 |
周凤玲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