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转喻与图像语篇意义建构 被引量:43
1
作者 冯德正 赵秀凤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随着多模态隐喻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语篇中的概念转喻。然而,迄今为止,对多模态转喻的探讨大多关注个例的阐释,而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框架阐释其分类与工作机制。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将多模态转喻分为指涉转喻、符号转喻与意... 随着多模态隐喻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语篇中的概念转喻。然而,迄今为止,对多模态转喻的探讨大多关注个例的阐释,而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框架阐释其分类与工作机制。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将多模态转喻分为指涉转喻、符号转喻与意义转喻3种类型,提出视觉图像意义建构的转喻本质,并在社会符号学视觉语法的框架内探讨上述3类转喻在图像意义建构中的体现。本研究一方面建立系统的多模态与视觉转喻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为阐释视觉语法与图像意义建构提供新的认知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转喻 视觉转喻 图像语篇 视觉语法
原文传递
图像研究的语义系统及其视觉修辞分析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8,共12页
如何开展图像文本的视觉语义分析?视觉修辞学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分析路径和方法模型。视觉语义主要关注图像文本中符号要素的构成法则与语言结构,具体可以从视觉语法分析和视觉话语分析两个维度切入:视觉语法分析主要包括形式结构分... 如何开展图像文本的视觉语义分析?视觉修辞学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分析路径和方法模型。视觉语义主要关注图像文本中符号要素的构成法则与语言结构,具体可以从视觉语法分析和视觉话语分析两个维度切入:视觉语法分析主要包括形式结构分析、语义规则分析和语图关系分析;视觉话语分析主要包括意指系统分析、修辞结构分析、认知模式分析、视觉框架分析和视觉论证分析。但必须承认,此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具有内在的对话结构,即视觉语法中不仅有要素结构和语义规则,还有意义生成与话语建构。我们有理由将视觉语法和视觉话语结合起来,建构一种相对普遍的、可供参考的视觉修辞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研究 视觉语义 视觉语法 视觉话语 视觉修辞学
下载PDF
语言与图像的协作——基于一则食品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苏眉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传统的广告语篇分析基本上集中在语言分析,忽视非语言符号资源对语篇意义构建所起的作用,最近兴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个局限。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一则... 传统的广告语篇分析基本上集中在语言分析,忽视非语言符号资源对语篇意义构建所起的作用,最近兴起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这个局限。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一则多模态广告语篇,发现语言与图像两套符号资源以其各自独特的方式,通过互相增强或补充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语篇整体意义并取得广告最佳的说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视觉语法 多模态语篇 广告
下载PDF
话语生产、视觉建构与再媒介化-——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村叙事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柴冬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短视频中的乡村不是简单的景观再现,而是有着重要的叙事意义,依然从属于中国文艺的乡村叙事实践。但由于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变化,短视频文化所构建的乡村叙事在叙述者、内容、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话语生产是其叙事动力,意指乡村... 短视频中的乡村不是简单的景观再现,而是有着重要的叙事意义,依然从属于中国文艺的乡村叙事实践。但由于技术、市场、文化等要素的变化,短视频文化所构建的乡村叙事在叙述者、内容、方式上均发生了改变。话语生产是其叙事动力,意指乡村短视频并不是自律性的生产场,其受到了文化、审美、商业、权力等话语的渗入;乡村性的视觉建构是其叙事策略,意指短视频通过使乡村进入展示程序,并对乡土情感进行视觉形塑使观看乡村成为大众的日常化视觉经验,从而构建出了新的乡村视觉体制;媒介乡村是其叙事效果,意指在短视频的塑造下,乡村成了传达不同意义的媒介,召唤出了以互动式、关系为本、在地化为基本逻辑的乡村文化治理范式。尽管乡村短视频因其娱乐和消费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乡村叙事的启蒙性、反思性、批判性,但其依然是乡村相关问题的暴露场,对审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乡村叙事 再媒介化 视觉建构 话语生产
下载PDF
可视化学习分析:审视可视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立如 陈高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74,共12页
可视化学习分析是可视化分析学和学习分析学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它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促进人机在复杂问题决策中交互,强调计算机的自动化分析和可视化优势对人类推理的支持,由人机共同完成决策,因而在应对教育大数据和学习现象复杂性... 可视化学习分析是可视化分析学和学习分析学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它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促进人机在复杂问题决策中交互,强调计算机的自动化分析和可视化优势对人类推理的支持,由人机共同完成决策,因而在应对教育大数据和学习现象复杂性的挑战中日益受到关注。可视化学习分析和学习分析学一样强调相关学习理论对分析流程的指导,而可视化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对学习分析结果的直观呈现,还为数据开放性探索和模型验证性分析提供了支持。研究显示,学习现象具备典型的自组织型复杂系统的特性。可视化建模是复杂系统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复杂系统理论为可视化学习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本文借鉴可视化分析学研究提出可视化学习分析的流程模型,并构建了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可视化学习分析理论框架,指导可视化学习分析研究和相关工具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本研究最后以可视化学习分析在话语分析方面的典型应用为例,展现可视化学习分析工具的特征、功能和分析流程,以期促进该领域的探索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学习分析 学习分析 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 话语分析 复杂系统
下载PDF
“扩红”运动的图像话语生产与流动——以《红色中华》为中心
6
作者 汪金汉 《国际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56,共21页
“扩红”运动是中央苏区各地方政府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的一项大型社会运动。《红色中华》作为当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利用图像对“扩红”进行了有效的视觉传播与历史书写。《红色中华》图像对“扩红”话语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境接合... “扩红”运动是中央苏区各地方政府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的一项大型社会运动。《红色中华》作为当时中央政府机关报,利用图像对“扩红”进行了有效的视觉传播与历史书写。《红色中华》图像对“扩红”话语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境接合、符号表征以及文本互文。《红色中华》图像激活了当时中国紧迫的社会情境,通过描述社会现实、与参军竞赛相连接等方式,与“扩红”运动进行接合,共同搭建了“扩红”话语出场的合理性。《红色中华》图像通过对女性、青少年、旗帜等意象进行征用和再造,并与场景、动作以及道具等符号一起,共同组成了“扩红”话语的符号系统,并为话语释义提供了情感框架。最后,图像与语言通过隐喻等释义原则共同完成了话语的语义生产,并且通过图像的跨媒介互文,完成了话语的生产与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红”运动 中央苏区 图像修辞 视觉话语
原文传递
隐喻地图的基本理论问题
7
作者 苏世亮 王令琦 +3 位作者 杜清运 张江玥 亢孟军 翁敏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4,共13页
学术界关于隐喻地图的相关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隐喻地图的合理概念范畴、生产机制、话语生产原理、设计框架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些局限性,本研究以隐喻地图的生成机制和话语生产原理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具体突破点,... 学术界关于隐喻地图的相关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隐喻地图的合理概念范畴、生产机制、话语生产原理、设计框架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些局限性,本研究以隐喻地图的生成机制和话语生产原理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具体突破点,首先定义符号学视角下“地图”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入手,在阐释地图隐喻功能的基础上,界定了隐喻地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同时甄别出隐喻地图形象性和多义性两大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厘清视觉隐喻发生的原理,解析了隐喻地图“相似性融合-相似性凸显-符号化”的生成机制;再次,引入语言符号学理论明晰了隐喻地图的话语生产原理,构建了基于“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符号组构原理和“刺点生成”的语义传递法则;最后,以生成机制及话语生产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明确主体-构建喻体-营造语境”的隐喻地图设计理论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隐喻地图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地图 视觉隐喻 生成机制 话语生产 符号学 地图学理论 专题地图设计
原文传递
教育视觉史料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儿童游戏》和《东影保育院》为例
8
作者 陆石彦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视觉史料在教育史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准确地解读视觉史料需要多元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项新兴的跨学科方法,有助于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野、方法和理论框架,推进对教育历史的解读,对当代教育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为... 视觉史料在教育史研究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准确地解读视觉史料需要多元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一项新兴的跨学科方法,有助于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野、方法和理论框架,推进对教育历史的解读,对当代教育史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为进一步阐明该方法在教育史领域的实际应用,文章选取一种综合分析框架,对《儿童游戏》和《东影保育院》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史料 图像 多模态 话语 教育史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中女性形象的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拉扬 李宁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615-617,共3页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作为旅游地的“窗口”,一直有意无意大量采用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广泛消费现象是视觉文化与商业的共谋,其中目的地女性化策略得到了旅游地的刻意推崇。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可以发现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女性一直处于“他...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作为旅游地的“窗口”,一直有意无意大量采用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广泛消费现象是视觉文化与商业的共谋,其中目的地女性化策略得到了旅游地的刻意推崇。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可以发现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和被凝视的地位,其话语权不能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 女性形象 视觉文化 目的地女性化 话语权
下载PDF
多模态低碳话语的量化分析——以“全国低碳日”(2020—2022)宣传材料为例
10
作者 范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39-753,共15页
构建多模态低碳话语是提升民众环保意识、构建国家环保形象、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播方式与国家叙事话语建设。文章首先利用Citespace对CNKI(2007—2022)发表的关于“全国低碳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勾勒发展脉络、探讨研究空白... 构建多模态低碳话语是提升民众环保意识、构建国家环保形象、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播方式与国家叙事话语建设。文章首先利用Citespace对CNKI(2007—2022)发表的关于“全国低碳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勾勒发展脉络、探讨研究空白。接着,以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20—2022年发布的“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文件、宣传画、主题宣传片及转写文字为样本,利用视觉语法为分析框架,运用LancsBox等工具实现多模态话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文章发现“全国低碳日”宣传资料使用了文字、情态、氛围、色彩、视角、人物形象、事件展现等多种符号资源构建了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及篇章意义。其中,构建人际意义是重点,以寻求与观看者的人际互动,激活情感共鸣,实现参与共建,树立国家形象。最后,文章还探讨了这些宣传材料在叙事方法与成效上的差异与不足,以供类似政府公共话语建设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低碳日 低碳话语 多模态话语 视觉语法 话语分析
下载PDF
视觉隐转喻视角下的话语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翕然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93,共14页
本文以中美贸易关系为主题,研究相关新闻主题图片的视觉隐转喻结构和意义,探讨新闻图片如何通过各类视觉隐转喻构建话语。中美贸易相关主题图中普遍内含视觉隐转喻,具有复合靶域及具有多重意义的源域,通过叠加不同类型的隐、转喻来构建... 本文以中美贸易关系为主题,研究相关新闻主题图片的视觉隐转喻结构和意义,探讨新闻图片如何通过各类视觉隐转喻构建话语。中美贸易相关主题图中普遍内含视觉隐转喻,具有复合靶域及具有多重意义的源域,通过叠加不同类型的隐、转喻来构建、框定、解读贸易关系及相关概念。然而,现有隐、转喻互动框架无法全面解读这类被用于构建多模态话语的视觉隐转喻的特点和功能。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主题图片,以隐转喻互动框架为基础,结合语篇功能、层级结构、映射类型等要素提出视觉隐转喻的多层选择性意义构建模型,整合隐、转喻意义的嵌合叠加,解读视觉隐转喻视角下的话语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隐转喻 多模态话语 意义构建
原文传递
视觉语法视角下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新闻图片传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从启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呈现视觉化传播趋势,其中图片具有文字所替代不了的优势。文章选取2022北京冬奥会新华社在开幕式播发的新闻叙事图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使用克瑞斯(Kress)、凡勒文(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依据,...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呈现视觉化传播趋势,其中图片具有文字所替代不了的优势。文章选取2022北京冬奥会新华社在开幕式播发的新闻叙事图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使用克瑞斯(Kress)、凡勒文(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依据,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为核心内容,对图像意义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新闻图片的视觉语言构成,更加全面地了解开幕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形象展现,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新闻图片 多模态话语 北京冬奥会
下载PDF
西方视觉传播研究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开彬 段永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通过分析西方视觉传播研究领域两份主要学术期刊Visual Communication与Visu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8—201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梳理西方视觉传播的历史脉络与研究现状,总结出四大焦点问题:视觉新闻影像(真实与象征)、视觉设计符号... 通过分析西方视觉传播研究领域两份主要学术期刊Visual Communication与Visu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8—201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梳理西方视觉传播的历史脉络与研究现状,总结出四大焦点问题:视觉新闻影像(真实与象征)、视觉设计符号(观念与态度)、视觉修辞话语(建构与表征)、视觉传播理性(伦理与道德);反思视觉传播发展历程,还存在着研究场域相对狭窄、研究视角有限、研究方法受到局限等问题;展望视觉传播研究趋势,研究框架将从单一题域向全域生态系统拓展,研究领域将从学科局限向多元跨界演进,研究场景将从传统业态向沉浸式多模态交互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播 新闻影像 设计符号 修辞话语 伦理道德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元话语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秀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多模态元话语是在元话语层面上进行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多模态话语以及元话语,然后揭示其间的联系,并以"多模态元话语"这一概念分析听觉和视觉中的元话语,以期对全面解读作者/说话人如何运用多模态元话语组织... 多模态元话语是在元话语层面上进行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多模态话语以及元话语,然后揭示其间的联系,并以"多模态元话语"这一概念分析听觉和视觉中的元话语,以期对全面解读作者/说话人如何运用多模态元话语组织话语,表达自己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从而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元话语 听觉元话语 视觉元话语
下载PDF
视觉文化视野中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祁林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124,130,共7页
话语分析可以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它可以深度阐释视觉文化文本的内涵,让人读解出所谓的象外之意;另一方面,它更能还原视觉文化文本生产背后的体制,更准确地透析特定语境下的社会文化本质,这即是话语分析Ⅰ和话语分析Ⅱ的... 话语分析可以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它可以深度阐释视觉文化文本的内涵,让人读解出所谓的象外之意;另一方面,它更能还原视觉文化文本生产背后的体制,更准确地透析特定语境下的社会文化本质,这即是话语分析Ⅰ和话语分析Ⅱ的内涵。而在所谓的新视觉文化时代,话语分析的方法则更为有用,它一方面可以引发所谓的视觉细读,更准确地透析视觉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在视觉文化中有效导入政治经济批评,完成对视觉文本的多元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文本 话语分析
下载PDF
在日本“越后妻有”发现风景:大地艺术祭的视觉经验与美学话语
16
作者 冯炜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风景是什么,如何看见并面对风景,是当代人乡愁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一种以艺术开启的“风景发现”方式予以回应,从而引发了“风景”研究的历史回溯。从文化地理学到风景政治学的研究探索,是风景与文化和权力的... 风景是什么,如何看见并面对风景,是当代人乡愁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一种以艺术开启的“风景发现”方式予以回应,从而引发了“风景”研究的历史回溯。从文化地理学到风景政治学的研究探索,是风景与文化和权力的关系逐渐清晰的历程,从而打开了风景所具有的巨大阐释空间。在风景政治视域中,“越后妻有”是一种被统摄进“里山”意向,并被构建出的符号化的“原风景”,由此可解释大地艺术祭提出的情景主义和去中心化特质的复兴企图。“越后妻有”的风景也因此成为了因观看而被发现,因自然而被审美的一种视觉体验,其美学话语表达出鲜明的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风景政治 视觉经验 美学话语
下载PDF
视觉图像: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修辞实践——基于熊猫“丫丫”事件的个案考察
17
作者 张坤新 《新闻知识》 2023年第6期54-60,95,共8页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的表征已由“网络造句”转向图像修辞。纵观近年来以熊猫“丫丫”为代表的公共事件,置身于文化语境、现实语境等具体语境中的视觉图像通过提供共时与历时维度的观照,推动指向社会矛盾的公共... 视觉文化时代,公共事件的议题构造与社会动员的表征已由“网络造句”转向图像修辞。纵观近年来以熊猫“丫丫”为代表的公共事件,置身于文化语境、现实语境等具体语境中的视觉图像通过提供共时与历时维度的观照,推动指向社会矛盾的公共话语建构。同时,修辞主体主要通过对摄影影像、漫画图像以及拼接图像三种图像符号征用来激发公众的公共参与意识。此外,必须对“视觉转向”下公共修辞实践的潜在风险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公共修辞 视觉图像 公共话语 潜在风险
下载PDF
视觉话语生产中算法的问题及对策
18
作者 王艳玲 刘欢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39,90,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借助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人们不停地生产、传播“视觉话语”形态的信息,生活世界也逐渐被视觉话语所包围。视觉话语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之际,也增加了隐私泄露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借助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人们不停地生产、传播“视觉话语”形态的信息,生活世界也逐渐被视觉话语所包围。视觉话语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之际,也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进一步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造成信息茧房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法治建设,优化算法推荐,推进媒介融合,让算法作为工具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视觉话语 信息茧房 媒介融合
下载PDF
视觉说服的影像话语与叙事策略——关于形象宣传片的一个考察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志红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4-97,108,共5页
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视觉说服,核心是影像话语和叙事策略的选择,其制作与传播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 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视觉说服,核心是影像话语和叙事策略的选择,其制作与传播应该摒弃话语思考中的抽象思维惯性、话语传递中的宣教思维惯性、话语选择中的影像思维惯性,从影像叙事的表现蒙太奇策略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蒙太奇策略,让影像人物变得更为真实,让影像叙事从诉诸理性转变为诉诸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为客观,进而增强形象宣传片的愉悦感和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说服 影像话语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视觉位移事件视域下的“从X看NP”构式群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树苓 张美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30-638,共9页
视觉意义上的“从X看NP”是一种虚拟位移事件构式。其中X本质上是认知参照点,“从”的核心义是“离开”。构式通过突显X开启注意力窗口,进而激活X到目标对象NP之间的路径。“从X看NP”构式群内部存在一定的承继关系,其中现实性的“从X... 视觉意义上的“从X看NP”是一种虚拟位移事件构式。其中X本质上是认知参照点,“从”的核心义是“离开”。构式通过突显X开启注意力窗口,进而激活X到目标对象NP之间的路径。“从X看NP”构式群内部存在一定的承继关系,其中现实性的“从X起点看NP新”是原型构式和语法构式,非现实性的“从X看NP旧”构式是边缘构式和语用构式。此外,“从X看NP”构式群的子构式在适用语境和语篇推进模式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位移 “从X看NP” 语篇组织 语用构式 构式承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