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 被引量:20
1
作者 万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传说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其建构的过程往往伴随其他民俗活动。传说的反复演述,不断坚固着村民的信仰和禁忌。作为村落记忆的传说,是村落的口述史,为村落成员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满足了村落认同的需求。
关键词 传说 村落 记忆 认同 禁忌
下载PDF
乡村集体记忆重构与价值传承 被引量:26
2
作者 鲁可荣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0,158,共10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传统村落日益解体、传统文化逐渐凋敝以及乡村集体"失忆"等问题,加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重构和乡村价值传承刻不容缓。通过系统解析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主要类型,确认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是...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传统村落日益解体、传统文化逐渐凋敝以及乡村集体"失忆"等问题,加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重构和乡村价值传承刻不容缓。通过系统解析传统村落集体记忆的内涵、构成要素及主要类型,确认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是乡村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并与村落可持续发展互融共促有机协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重构传统村落集体记忆有机体系,进一步发掘整合与传承拓展传统村落所蕴藏的多样化集体记忆和多元性价值,激发乡村内源式发展动力,探索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与乡村价值活态传承有机融合的基本路径,促进传统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体记忆 乡村价值
原文传递
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探讨——以云南文山州上果村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邹明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62-65,共4页
传统村落不仅具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同时具有自己的文化记忆——传说与习俗。在传说和习俗中充满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动内容,潜移默化地教导民众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倡导人类和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上... 传统村落不仅具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同时具有自己的文化记忆——传说与习俗。在传说和习俗中充满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动内容,潜移默化地教导民众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倡导人类和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上果村就是一个风光优美、物产丰富、人情和谐的传统村落,村里一年一度的"女子太阳节"依托民间传说传承至今,仪式完整,可以作为传统村落文化记忆与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承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记忆 文化生态 上果村
下载PDF
复活的记忆--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的应用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宗喀·漾正冈布 刘铁程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8,共7页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由人类学者发起的一项旨在复活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歌舞和其他古老传统的应用人类学项目。本文描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人类学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名为却西德哇的藏族村落与村民...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由人类学者发起的一项旨在复活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歌舞和其他古老传统的应用人类学项目。本文描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人类学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名为却西德哇的藏族村落与村民对话和共同行动的过程。此外,本文还就本次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人类学 民族传统 民俗记忆
原文传递
家庙、谱牒与组织——在社会学视野中对陈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陈氏宗族的一种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雷 管勇生 +1 位作者 杨焱 易剑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对陈家沟、陈氏宗族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实际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法透过对陈氏宗族的家庙、谱牒、组织等要素以及该宗族有关精英的选择性集体记忆进行... 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对陈家沟、陈氏宗族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其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实际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法透过对陈氏宗族的家庙、谱牒、组织等要素以及该宗族有关精英的选择性集体记忆进行社会学解析,结论是:陈氏宗族选择性集体记忆的核心是一种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试图探讨的是:一个宗族能够将精神依附于这种传统体育文化,并由此产生出宗族生活中独有的历史粘合力,这是否对传统的宗族范式具有解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陈家沟 宗族 精英 集体记忆
原文传递
基于微博数据的传统村落记忆场所研究--以苏州明月湾古村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霍珺 李月 刘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22,29,共8页
社交媒体已成为新的记忆方式,为传统村落挖掘承载集体记忆的历史场所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路径。文章初步探索了基于微博图片、文本数据进行记忆场所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以内容分析法为主,从空间维度的场所信息与时间维度的记忆信息两方... 社交媒体已成为新的记忆方式,为传统村落挖掘承载集体记忆的历史场所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路径。文章初步探索了基于微博图片、文本数据进行记忆场所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以内容分析法为主,从空间维度的场所信息与时间维度的记忆信息两方面进行分析。选取苏州明月湾古村作为案例,通过场所与记忆关联分析总结记忆场所类型,为村落的保护开发提供依据和指导策略。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路径为新技术条件下记忆场所研究展现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数据 传统村落 场所 记忆 明月湾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推动机制及其前景展望——以贵州“村BA”为例
7
作者 朱晓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4-22,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底层逻辑视角。以集体记忆和社会自组织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文化社会认同考察,并以“村BA”为典型案例,对基层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基层在推动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底层逻辑视角。以集体记忆和社会自组织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文化社会认同考察,并以“村BA”为典型案例,对基层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基层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共享记忆的建构、自主管理与社会治理的互动和文化社会认同的凝聚强化等机制,对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BA” 集体记忆 自组织 基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村落共同体构建的内在逻辑与培育路径——以渝东南L村为例
8
作者 庹琴 李雨芝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共同构建乡村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经济的发展为乡村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成为留得住人的显性力量,而文化与情感的价值是为乡村发展留住“人心”。L村在构建村落共同体的过程中以情感力量为纽带,以乡贤精英为... 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共同构建乡村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经济的发展为乡村社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成为留得住人的显性力量,而文化与情感的价值是为乡村发展留住“人心”。L村在构建村落共同体的过程中以情感力量为纽带,以乡贤精英为模范引领,通过集体活动凝聚村民共识,在集体活动中强化个体对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潜在的文化符号、精神价值共同转化为促进村寨发展的外在物质力量,促进L村村落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内在逻辑 培育路径 历史记忆 乡村精英
下载PDF
村落记忆与空间表征——对山西上安村的文化地理学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映婕 张虎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3,共6页
文化地理学对于"地理"的理解和研究范畴,己经超越传统的地理学,是对基于地理环境的文化空间进行深度理解与符号诠释的学科。民俗学作为研究"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文化地理学对于"地理"的理解和研究范畴,己经超越传统的地理学,是对基于地理环境的文化空间进行深度理解与符号诠释的学科。民俗学作为研究"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村落内部的口述记忆是获知空间表征的重要途径,表征可以借助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主体赋予外界的自然景观和物理空间以地方性的内部想象、发明与建构,将自身的种种现实需求(如意识形态结构、地方安全感、文化资本)投射到外部世界,产生了村落特有的空间表征,即复杂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安村 村落记忆 空间表征
下载PDF
浅谈离岛渔村的村落记忆--以舟山葫芦岛为例
10
作者 金杭杭 林依泉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56-58,共3页
葫芦岛坐落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佛教圣地普陀山一衣带水。因其居民的内部矛盾,并未迎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岛迁,大岛建”的发展战略,整体规划痕迹少,发展速度缓慢。早期渔村建设中,自然因素对村落记忆的形成起到决定... 葫芦岛坐落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佛教圣地普陀山一衣带水。因其居民的内部矛盾,并未迎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岛迁,大岛建”的发展战略,整体规划痕迹少,发展速度缓慢。早期渔村建设中,自然因素对村落记忆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后期发展与转变主要依托社会关系。反思村落记忆对社群的反作用后,应当重建记忆点,提出新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岛渔村 村落记忆 民居 葫芦岛
下载PDF
“幸福村落”建设中乡村公共性再生产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及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湖北省秭归县"幸福村落"的现状,研究发现这一创建工程为乡村公共性的再生产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提高了公共参与、激活了公益事业、繁荣了公共文化、净化了乡村风气等。基... 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及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了解湖北省秭归县"幸福村落"的现状,研究发现这一创建工程为乡村公共性的再生产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提高了公共参与、激活了公益事业、繁荣了公共文化、净化了乡村风气等。基于传统乡村公共性逐渐消解的现状,从行政举措、利益效应以及村落记忆3个方面分析乡村公共性在"幸福村落"创建中得以再生产的内在逻辑。提出乡村公共性再生产的内在根源在于:完善的制度设计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诉求实现对接,再辅之以村落记忆的粘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村落” 乡村公共性再生产 公共参与 公共文化 村落记忆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唤醒集体记忆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12
作者 杨梦娇 高博 《城市设计》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历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面貌非城非乡,暴露出文化空间缺失、集体记忆断层等问题。本文选取历史文化村落南焦村为更新试验点,直面为何与如何唤醒集体记忆两大核心,以“文化空间基因理论”为发力点,明晰特色资源要素的概念与分类;并在... 历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面貌非城非乡,暴露出文化空间缺失、集体记忆断层等问题。本文选取历史文化村落南焦村为更新试验点,直面为何与如何唤醒集体记忆两大核心,以“文化空间基因理论”为发力点,明晰特色资源要素的概念与分类;并在确定文化空间的典型样本后,结合融合共生的思想,遵循全链条的研究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期活化传统文化空间,唤醒村民的集体记忆,促进特色村镇的科学化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焦村 文化遗存 集体记忆 空间基因 更新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博物馆文化记忆建构路径研究——以安吉县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楼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1-25,32,共6页
作为全国著名的生态县,安吉县已经成为乡村博物馆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的典范。文章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以及对安吉县乡村博物馆开展外在形式、行为互动、制度管理、价值传播四个维度的调研,提出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建构... 作为全国著名的生态县,安吉县已经成为乡村博物馆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的典范。文章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以及对安吉县乡村博物馆开展外在形式、行为互动、制度管理、价值传播四个维度的调研,提出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建构路径:政府层面,完善“乡村博物馆群”统一布局,采取乡村博物馆“总分馆制”;村级层面,合理开发乡村博物馆资源,包括数字资源开发、生态资源合理利用、融入现代智能元素;村民层面,拓展乡村博物馆的社会功能,组建乡村博物馆多元化人才队伍;社会层面,注重乡村博物馆与文旅产业融合,旅行社将乡村博物馆纳入县域文化旅游终端,鼓励企业参与乡村博物馆建设,完善政府、社会共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乡村博物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芒市傣族祭寨神仪式呈现的历史记忆——基于M寨的田野调查
14
作者 郭敏 李玮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93-97,共5页
中国史学界用“历史记忆”观察族群认同、族群关系。芒市傣族地区寨神祭祀活动不仅是傣族宇宙观载体,更是傣族人民祖先崇拜、灵魂信仰的具体体现,傣族后辈在祭祀仪式中接受长辈的社会教育,在祭祀寨神仪式中了解本寨历史。该文通过对芒... 中国史学界用“历史记忆”观察族群认同、族群关系。芒市傣族地区寨神祭祀活动不仅是傣族宇宙观载体,更是傣族人民祖先崇拜、灵魂信仰的具体体现,傣族后辈在祭祀仪式中接受长辈的社会教育,在祭祀寨神仪式中了解本寨历史。该文通过对芒市轩岗乡M寨祭祀寨神仪式的描述与分析,探讨祭祀寨神仪式中蕴含的傣族村寨历史记忆。该文认为:从寨神位置中可以探知村寨历史;寨神崇拜是芒市傣族民间信仰的核心;双重信仰融合形成当地傣族功德观。该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研究某一族群,有利于探索历史记忆在该族群繁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市傣族 祖先崇拜 寨神 祭祀仪式 历史记忆 功德观
下载PDF
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记忆感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阆中市五龙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程 李环 +3 位作者 舒琮瀚 李月娴 王一冰 何星颖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7-54,共8页
“留住乡愁记忆”是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阆中市五龙村为案例地,通过构建乡愁记忆影响肌理概念模型,运用感知测度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居民视角的乡愁记忆感知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乡愁记... “留住乡愁记忆”是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阆中市五龙村为案例地,通过构建乡愁记忆影响肌理概念模型,运用感知测度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居民视角的乡愁记忆感知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乡愁记忆的总体感知水平较高,但个体感知水平差异显著.影响居民乡愁记忆感知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代际年龄、居民身份、居住时间、文化程度等属性特征,其中代际年龄、居民身份、居住时间对乡愁记忆感知程度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文化程度对乡愁记忆感知程度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其影响大小序次为代际年龄>居民身份>居住时间>文化程度.这说明地方失忆危机以及乡愁主体的属性特征对乡愁记忆感知的共同影响作用较强.因此,应从“主体-客体-表达方式-响应路径”四维一体的实践模式复兴或重构乡愁记忆的空间场域,实现乡愁记忆再生产,激励世代在地居民的主体性,进而促进五龙村乡愁文化旅游的内生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乡愁记忆 乡村旅游 五龙村
下载PDF
巴勒斯坦的口述历史、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燕平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60,共24页
1948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而巴勒斯坦人则错失建国机遇。受犹太复国主义影响,以色列传统主流历史学家运用大量的官方档案资料建构以"犹太民族家园"为中心的叙事。... 1948年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现代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而巴勒斯坦人则错失建国机遇。受犹太复国主义影响,以色列传统主流历史学家运用大量的官方档案资料建构以"犹太民族家园"为中心的叙事。而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机构和档案文献的缺席,巴勒斯坦难民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经历以及之后流亡的历史在国际社会鲜有提及。为争取民族权利,以瓦利德·哈立迪、罗斯玛丽·赛义格、努尔·马萨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通过收集黎巴嫩等地难民营难民证词重建以乡村记忆、灾难记忆、回归记忆为基本内容的民族叙事,其突出特点是农民、妇女、贝都因人等普通群众以及部分犹太人参与巴勒斯坦民族历史书写。口述历史叙事强化了难民对巴勒斯坦地域、文化与政治的认同感,塑造了共同的民族意识,维护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身份,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勒斯坦 口述历史 集体记忆 乡村记忆 灾难记忆 回归记忆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历史记忆与历史镜像——论《古炉》中的“文革”叙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文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213-217,共5页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qu... 对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当代作家来说,"文革"已经成为他们的记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叙事资源和想象空间,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写作姿态与写作方式。贾平凹把自己对于故乡的"文革"个人记忆写出来,通过"古炉"这个小山村"文革"的爆发过程揭示了"文革"之火是怎样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燃起的。小说《古炉》的"文革"叙述突破了对"文革"单一政治批判的叙述框架,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古炉》 历史记忆 历史镜像 文革叙事
下载PDF
民俗学视域下的海洋文化研究:渔村村落记忆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洋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我国渔村发生了变迁,其主要的改变趋势:一是青壮年渔民离开渔村外出打工,进而造成渔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二是渔民借助本地环境资源转产转业,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等行业,促使渔村城镇化转型。渔村千百年来形... 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我国渔村发生了变迁,其主要的改变趋势:一是青壮年渔民离开渔村外出打工,进而造成渔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二是渔民借助本地环境资源转产转业,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等行业,促使渔村城镇化转型。渔村千百年来形成的渔民传统生活文化和渔村社会情感纽带正面临断裂的危机,因此当前有很多渔村在海洋文化发展中都非常重视关于渔村发展史和渔民个人生活史的记述,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蚂蚁岛渔村的实地访谈等交流方式,参与到这种"渔村村落记忆"的文化实践中,试图找出渔村社会中的一些文化实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 海洋文化 渔村 村落记忆
下载PDF
安徽杏花村历史记忆的价值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浈 李柱石 《中国名城》 2012年第11期60-65,共6页
在历史遗产环境保护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分析杏花村的历史发展和遗存现状问题,探讨了杏花古村再生的基本原则、思路、方法,提出了杏花村的当代价值和整治发展建议,旨在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研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杏花村 历史记忆 遗产价值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