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象化、物化与拜物教——论《资本论》对《大纲》的超越与发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乐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58,共8页
所谓物象化,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物化则是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颠倒为物的自然属性。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物象化只是最初层级的颠倒,物化则是对前者颠倒的进一步颠倒。而拜物教范畴在客体维度上... 所谓物象化,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物化则是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颠倒为物的自然属性。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物象化只是最初层级的颠倒,物化则是对前者颠倒的进一步颠倒。而拜物教范畴在客体维度上不仅包括物象化过程,而且还包括物化过程,是两者的合一。除此之外,拜物教还包括主体维度上的内涵,即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在观念层面上把这种物象化和物化过程当作真理接受下来。在《大纲》中,马克思虽然看到了拜物教与物象化、物化的内在关系,但他并没有揭示拜物教产生的真正根源,而是将其定位为一种理论错认,也没有从主体维度深层挖掘拜物教批判理论与文化霸权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更没有找到解构拜物教的科学之路。这些缺陷的产生,是与《大纲》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片面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而《资本论》则在上述两个问题上均完成了对《大纲》的超越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象化 物化 拜物教《大纲》《资本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广松涉物象化范式之缘起——《物象化的构图》的构境论解读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一兵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9,共11页
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Versachlichung"与"Verdinglichung"在汉译过程中的长期缺席,以及青年卢卡奇对"Verdinglichung"概念的错位使用,造成了长期以来这一重要理论的严重遮蔽和阐释混乱。广松... 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Versachlichung"与"Verdinglichung"在汉译过程中的长期缺席,以及青年卢卡奇对"Verdinglichung"概念的错位使用,造成了长期以来这一重要理论的严重遮蔽和阐释混乱。广松涉将马克思的"Versachlichung"重新定义为的社会关系存在被错认为实体存在的主观假性幻象。广松涉所理解的物象化,是指人的主体际关系在当事人的日常意识中犹如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物的性质,这是在主观意识中发生的错认。广松涉的物象化构境与马克思的"事物化"(Versachlichung)视域并不是直接一致的,而只是广松涉走向自己哲学建构的一种特设性理论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 马克思 事物化 物化 关系本体论
原文传递
《资本论》逻辑:资本逻辑还是“物象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郗戈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12,共8页
应当以《资本论》三卷为中心,厘清《资本论》逻辑、资本逻辑与物象化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资本论》逻辑是对资本逻辑的"再现"。《资本论》第一卷对资本逻辑进行了本质再现,而《资本论》三卷对资本逻辑进行了从本质到表象的... 应当以《资本论》三卷为中心,厘清《资本论》逻辑、资本逻辑与物象化三者之间的深层关系。《资本论》逻辑是对资本逻辑的"再现"。《资本论》第一卷对资本逻辑进行了本质再现,而《资本论》三卷对资本逻辑进行了从本质到表象的总体再现。所谓资本逻辑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即价值增殖规律,其核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的二重性矛盾。《资本论》的核心逻辑是对资本逻辑的再现,而不是拜物教批判或物象化批判。资本逻辑是《资本论》的"主"逻辑,而物象化是《资本论》的"副"逻辑。资本逻辑是根源,而物象化是资本逻辑的效应:正是在资本逻辑从本质到表象转化生成的基础上,才发生了从本质到"物象"的颠倒表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逻辑 资本逻辑 物象化 物化
原文传递
金钱权力异化与事物化:资本关系的史前变身——《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一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9,共12页
货币从中介性的手段(计算劳动量)变成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财富),这是人们过去面对全部生活直接需要的生存爱多斯的彻底脱型,现在一切人与物的存在都只有一个爱多斯指向——发财致富。并且货币从效用性的交换工具成为支配性的权力,在现... 货币从中介性的手段(计算劳动量)变成人们疯狂追逐的目的(财富),这是人们过去面对全部生活直接需要的生存爱多斯的彻底脱型,现在一切人与物的存在都只有一个爱多斯指向——发财致富。并且货币从效用性的交换工具成为支配性的权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反过来畸变为统治人的外部力量。现在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场境客观地颠倒为事物(商品)与事物(货币)之间的关系存在论编码伪境,人的能力假性式地转化为金钱的事物性万能,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形式上特有的事物化。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事物化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异化的本质,恰恰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历史性发生的商品交换关系、货币关系和之后的资本关系,隐匿到经济物相化关系场境存在论中伪在场的事物性关系编码的背后,充当起不可见的无脸统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货币权力 异化 事物化
下载PDF
重审《资本论》中的“正义”概念——基于“事物化”与“物化”界划的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1,共7页
借助对《资本论》德文版中正义概念的词频考证可知,马克思在否定的意义上论及正义所使用的是"Gerechtigkeit"等。而在使用"Gerecht"等词表述正义时,着意强调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便是"正义",... 借助对《资本论》德文版中正义概念的词频考证可知,马克思在否定的意义上论及正义所使用的是"Gerechtigkeit"等。而在使用"Gerecht"等词表述正义时,着意强调与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便是"正义",这是有原则限度的肯定。这一"矛盾"需通过"事物化"(Versachlichung)与"物化"(Verdinglichung)的界划来深入理解。在马克思看来,正义只能在事物化限度内来谈论,但是事物化在瓦解之后,正义便失去了谈论的根基。现在谈论正义是因为作为正义的条件即事物化在当下依然具备历史给予的暂时正当性。物化所造成"正义拜物教"一旦嵌入到事物化中就不攻自破,事物化正是界划马克思与自由主义正义概念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正义 事物化 物化
原文传递
马克思著作中的“人”--基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概念史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嘉昕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54,共11页
"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对于马克思著作中不同的"人"的术语辨析并不多见。基于"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讨论,并受"市民社会"和"物化"研究的直... "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对于马克思著作中不同的"人"的术语辨析并不多见。基于"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讨论,并受"市民社会"和"物化"研究的直接影响,回到马克思的原初文本中去,可以发现,存在"人类""个人""人格"三个含义和用法都迥然不同的概念。"人类"的主要特征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这一主要得自费尔巴哈的概念,构成了马克思青年时期"主谓颠倒"黑格尔的出发点。在从"私有财产"批判推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马克思确定了新的理论出发点,即从包含着关系维度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在物质生产方式中说明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历史规律。在此基础上,"人格"概念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获得了新的含义,资本主义"物化"现实中发生的"人格"关系颠倒呈现为"物象"关系。简言之,马克思对强调"感性"的"人类"、包含关系的"个人"、与"物象"直接对应的"人格"三个范畴的使用方式及其转变,既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同理论维度和指向,也反映了马克思在科学历史观的创立和深化过程中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思考和选择。对于马克思著作中概念术语的考察,不仅应强调原文的勘对,更应注重思想史语境和理论"述行"方式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个人 人格 物象化 物化
原文传递
广松涉的“物象化”论简评 被引量:2
7
作者 孟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于广松涉哲学的关注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维度的寻找、思索和批判。"物象化"是广松涉思想体系中一个核心词汇,他对思想史中近似概念重新界定以明确物象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始。他进一... 对于广松涉哲学的关注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维度的寻找、思索和批判。"物象化"是广松涉思想体系中一个核心词汇,他对思想史中近似概念重新界定以明确物象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始。他进一步阐释了物象化论的现实意义和战斗姿态,即它超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窠臼,又在实践中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相连结。广松涉对物象化概念的高扬,实质是他用关系主义本体论替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松涉 物象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失误
下载PDF
论广松涉的关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邓习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9年第1期198-215,542-543,共20页
自明治维新以来的150年间,日本一直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也就没有类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没有相应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相应的理论或实践就不曾出现或发生。且不谈福本和夫的福本... 自明治维新以来的150年间,日本一直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也就没有类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没有相应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相应的理论或实践就不曾出现或发生。且不谈福本和夫的福本主义、河上肇的唯物史观、三木清的人类学、户坂润的科技哲学、永田广志的唯物论、秋泽修二的无神论、服部之总的历史论、平野义太郎的法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福本主义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河上肇 广松涉 户坂润
下载PDF
超越论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以拜物教与事象化关系为核心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迎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1,共8页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胡塞尔与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共同的哲学问题,即绝对存在如何构造现实性,而且共同将之标明为"事象化"。所不同的是,这一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深层的拜物教批判,而超越论现象学则将之...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胡塞尔与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共同的哲学问题,即绝对存在如何构造现实性,而且共同将之标明为"事象化"。所不同的是,这一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深层的拜物教批判,而超越论现象学则将之理解为绝对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本质性的构造。在此对立中,超越论现象学所揭示的善对存在的奠基构造受到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的激烈挑战。马克思指出,善与存在,后者优先;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善"是资本剩余活动的产物,是被资本主义所伪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象化 拜物教 存在 理念 目的论
原文传递
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与交往异化: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的政治哲学解读
10
作者 臧峰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4,共7页
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摘录了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关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论述并作评注,深入阐述了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及交往异化,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功利主义思路的批判。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穆... 马克思在《巴黎笔记》中摘录了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关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论述并作评注,深入阐述了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及交往异化,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功利主义思路的批判。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穆勒基于最大幸福原则的研究,同时以处于生成途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运思确认超越异化的人性复归之路,从而彰显其政治哲学的价值底蕴。马克思开启了研究异化问题的新视域,力图摆脱交往异化与资本逻辑的束缚,使劳动者走上为承认而斗争的自我实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象化 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哲学 交往异化 巴黎手稿
下载PDF
学术构境:难以进入的异质性思考空间
11
作者 张一兵 《哲学分析》 2014年第3期26-37,共12页
列宁《伯尔尼笔记》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观点,是他在解读黑格尔《逻辑学》进程中认识飞跃的特定结果,这并不是贯穿整个20年"哲学笔记"的核心问题。就像马克思晚年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Versachlichung(事物... 列宁《伯尔尼笔记》中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观点,是他在解读黑格尔《逻辑学》进程中认识飞跃的特定结果,这并不是贯穿整个20年"哲学笔记"的核心问题。就像马克思晚年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Versachlichung(事物化)概念,它是在1845年之后,马克思摈弃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逻辑,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下,在科学的经济学语境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颠倒的一种现象学批判,它与早先的劳动异化史的价值悬设和批判有着重大的异质性。夸大经典文本中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概念和范畴内涵的做法,容易产生同质性僭越的误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到列宁》 辩证法 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 《回到马克思》 事物化 人本主义话语
下载PDF
卢卡奇的“物化”与广松涉的“物象化”概念辨析
12
作者 张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卢卡奇的物化与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都是立足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所做的重新解读。但是两者所体现的哲学范式根本有别,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基于近代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实体主义旧范式,而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则是以现... 卢卡奇的物化与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都是立足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所做的重新解读。但是两者所体现的哲学范式根本有别,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基于近代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实体主义旧范式,而广松涉的物象化理论则是以现代哲学关系主义存在论的范式为出发点的。认真分析二者的差异,对深入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对从新的视域解读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物象化 卢卡奇 广松涉 哲学范式 关系主义
下载PDF
从现象学视角看物象化概念——对马克思实事化概念的理解
13
作者 邓先珍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从现象学“朝向实事本身”意涵出发,透过现象学的观点,重新思考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自然主义缺陷,进而考察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立场,马克思正是在“朝向实事本身”的指引下,实现“异化”或“物化”的“实事化”(Versachlichu... 从现象学“朝向实事本身”意涵出发,透过现象学的观点,重新思考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自然主义缺陷,进而考察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立场,马克思正是在“朝向实事本身”的指引下,实现“异化”或“物化”的“实事化”(Versachlichung)视野的转换,最终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自然主义本质,即相对主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实事化的探究,建立了一门真正的人的自由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化 马克思 自然主义 实事本身
下载PDF
广松涉对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物象化解读
14
作者 于沫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20年第2期317-331,共15页
以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作为理解《资本论》的核心,是近年来对《资本论》的解读的一种新的趋势。广松涉敏锐地意识到了价值形式理论对于解读《资本论》甚至整个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物象化"和"关系的始基性&qu... 以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作为理解《资本论》的核心,是近年来对《资本论》的解读的一种新的趋势。广松涉敏锐地意识到了价值形式理论对于解读《资本论》甚至整个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物象化"和"关系的始基性",提供了一种关于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全新的、创造性的解读模式。而广松涉将在价值形式论的物象化解读中所呈现出来的"四肢性存在结构",扩展为整个历史世界的社会存在结构,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当代性和在场性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物象化 四肢性结构 关系存在
下载PDF
“债权物权化”之范畴厘定 被引量:27
15
作者 袁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92,共20页
“债权物权化”由来已久,但其内在机理却鲜有深究。“债权物权化”现象域呈现出随意、散漫的泛化之势,此种“合并异类项”的发展趋势极易消解债物二分体系和债权物权区分理论。基于对德国学说的继受和发展,“债权物权化”系指债权具有... “债权物权化”由来已久,但其内在机理却鲜有深究。“债权物权化”现象域呈现出随意、散漫的泛化之势,此种“合并异类项”的发展趋势极易消解债物二分体系和债权物权区分理论。基于对德国学说的继受和发展,“债权物权化”系指债权具有部分物权特征。“债权物权化”与“债权物化”存在根本差异,后者对应债权的财产权客体面相,此时“物化”的债权具有全部物权特征。以继受保护不构成债权物权区分的特征为限,尤应注意“债权物权化”与“债之随物化”之间的区辨。在重构物权特征的基础上,“债权物权化”仅涉及相对性面相下的合同债权被赋予对标的物权的处分保护。“物权化”构成法政策介入私法的媒介,受比例原则制约,在方法上宜谨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权物权化 债物二分 债权物化 债之随物化 处分保护
原文传递
《资本论》物象化论解读的贡献与缺憾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南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64,共13页
广松涉对《资本论》的物象化论解读是颇具独创性的,他对《资本论》的解读涉及经济学内容,即价值形式论、价值实体论和商品拜物教论,但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从认识上同时批判了对象和主体&... 广松涉对《资本论》的物象化论解读是颇具独创性的,他对《资本论》的解读涉及经济学内容,即价值形式论、价值实体论和商品拜物教论,但更主要的是从哲学层面,特别是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说明马克思是如何"从认识上同时批判了对象和主体"的。广松涉的物象化论超越了卢卡奇对《资本论》的物化论或异化论阐释,但仍然与卢卡奇的解读一样存在着严重缺失,即忽视了《资本论》是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而进行的科学批判这一根本主旨,未能从理论范式上提出改变世界必须以科学的方式揭示出欲改变的世界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物象化论 物化论 广松涉 卢卡奇
下载PDF
商品世界的物化现实、社会认知与行为逻辑——对马克思与若干后世研究者的拜物教批判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刘召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4,共10页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批判指向。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批判忽视了马克思与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视角上的本质差别。广松涉把物象化这一客观的社会存在理解为人们的误认,是错误的。在发达商品... 卢卡奇的物化批判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批判指向。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批判忽视了马克思与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视角上的本质差别。广松涉把物象化这一客观的社会存在理解为人们的误认,是错误的。在发达商品经济阶段,人们是在颠倒的关系中生存,而非在歪曲的意识里生活;支配人们行为逻辑的不是能否看透的社会认知,而是现实的、客观的社会关系。齐泽克基于知与做的不一致而对古典意识形态批判的批判不能成立。就拜物教批判研究而言,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是首要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 卢卡奇物化理论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广松涉物象化论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
原文传递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习议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张一兵先生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这一术语有着不同于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异质性,避免了含糊地、不加限定地讨论一般的"日本马克思主义&qu... 张一兵先生提出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能,在于这一术语有着不同于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影响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异质性,避免了含糊地、不加限定地讨论一般的"日本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的新市民社会论之所以不可能,在于其试图以国家、经济、市民社会的三元模型来"修正"或"缓解"黑格尔-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空想性。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不具有"主体性已被主体间性取代,主体的内在论已被社会论取代"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 新市民社会 广松哲学 物象化 四肢结构
下载PDF
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新阐释
19
作者 王思明 郭春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21-23,共3页
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是东亚最早译介马克思文本、进行马克思文献学解读的流派。该学派重视考据和文献积累,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广泛的综合性、敏锐的时代性。该学派代表人物广松涉把马克思异化论的实质贬斥为具有唯心主义和抽象人道主义... 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是东亚最早译介马克思文本、进行马克思文献学解读的流派。该学派重视考据和文献积累,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广泛的综合性、敏锐的时代性。该学派代表人物广松涉把马克思异化论的实质贬斥为具有唯心主义和抽象人道主义色彩的"自我异化"论;基于此,望月清司在经济学范畴上重新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把马克思异化理论理解为劳动异化和交往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马克思主义学派 广松涉 望月清司 物象化 交往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