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变量理论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敬虞 龚晓南 邓亚虹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60,共6页
通过对基于经典弹塑性力学本构理论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分析,讨论了经典弹塑性力学本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根据现代连续介质力学热力力学原理和内变量理论,给出岩土材料本构关系中屈服函数的物理意义、屈服函数和耗散函数之间的关... 通过对基于经典弹塑性力学本构理论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的分析,讨论了经典弹塑性力学本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根据现代连续介质力学热力力学原理和内变量理论,给出岩土材料本构关系中屈服函数的物理意义、屈服函数和耗散函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新的确定岩土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方法.根据这一新方法推导了增量型本构关系的弹塑性矩阵,给出了塑性应变增量的表达式,证明了弹塑性耦合下的广义正交法则.说明了基于内变量理论的岩土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 热力力学原理 内变量 耗散函数 屈服函数 弹塑性耦合
下载PDF
拱坝破坏轨线的追踪及其破坏概率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祖坪 陈式慧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85-89,共5页
本文将混凝土材料视为理想弹塑性材料,混凝土的抗拉、抗压强度及温度荷载视为随机变量,用分载位移法分析拱坝开裂直至破坏的概率.并用轴弯复合屈服状态建立极限状态方程.
关键词 拱坝 破坏概率 随机变量 复合屈服
下载PDF
低压煤储层注入/压降试井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安杰 杨振东 +2 位作者 柳光伟 朱国良 陈勇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2期15-17,76,共3页
注入/压降试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测试在储层"平衡"状态下开始。而低压储层往往在取芯(打开目的储层后)、扩孔、测井及测试过程中均暴露在"过平衡"状态下。在这些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渗透性煤层液体漏失,并持续对... 注入/压降试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测试在储层"平衡"状态下开始。而低压储层往往在取芯(打开目的储层后)、扩孔、测井及测试过程中均暴露在"过平衡"状态下。在这些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渗透性煤层液体漏失,并持续对地层造成伤害,规模可能高达几十方。常规的试井分析由于忽略上述过程,会得到异常的渗透率、表皮因子及储层压力。现提出用变产量叠加函数法对低压煤储层井试井资料进行分析,取得了很好效果,并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煤储层 注入 压降试井 过平衡状态 变产量 叠加函数法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法则的空间自相关误差自相关模型变量选择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元庆 陶志鹏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6-837,共12页
本文将研究贝叶斯法则视角下的空间自相关误差自相关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Autoregressive Disturbances,SARAR模型)变量选择问题。通过将基于BIC准则的子集选择法推广到空间模型,实现SARAR模型的变量选择,并证明在... 本文将研究贝叶斯法则视角下的空间自相关误差自相关模型(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with Autoregressive Disturbances,SARAR模型)变量选择问题。通过将基于BIC准则的子集选择法推广到空间模型,实现SARAR模型的变量选择,并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对于SARAR模型的变量选择BIC准则具有良好的渐近性质。同时本文还将利用Monte Carlo模拟验证BIC准则能够很好的实现SARAR模型的变量选择。最后以股票收益率为例,在验证股票收益率具有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利用BIC准则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众多财务指标进行变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法则 变量选择 空间计量模型 股票收益率
原文传递
Mohr-Coulomb准则屈服概率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东升 张浪 +1 位作者 刘山文 杨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38-242,247,共6页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可靠度理论,视岩土材料的强度参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建立了Mohr-Coulomb准则屈服概率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Monte-Carlo法和一次二阶矩法验证了其正确性。应用所得到的公式分析了岩土材料强度参数的变异性... 基于Mohr-Coulomb准则和可靠度理论,视岩土材料的强度参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建立了Mohr-Coulomb准则屈服概率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Monte-Carlo法和一次二阶矩法验证了其正确性。应用所得到的公式分析了岩土材料强度参数的变异性对屈服概率的影响。计算表明,强度参数对屈服概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在变异系数较大的情况下,内摩擦角对屈服概率的影响显著,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准则 强度参数 随机变量 屈服概率
下载PDF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协调水稻产量因素间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建新 张泽生 +1 位作者 王道龙 程融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水稻株型、穗部性状及产量因素三组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三组性状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选育具有壮杆和较大剑叶面积的株型将有助于克服产量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产量性状 水稻
下载PDF
基于内变量和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明祥 汪碧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7-402,共6页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内变量的演化。使用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给出了内变量演化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取决于应力不变量的增量,因而与主轴旋转无关。讨论了如何根据试验资料和引入适当的假定,确定具体的演化方程。通过与塑性势理论和多重屈服面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是这些理论的最一般表示,且简捷直观、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变量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本构方程 塑性势 各向同性 屈服面
下载PDF
用有效应力解释非饱和土的弹塑性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京爽 邢义川 +1 位作者 王哲 侯瑜京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9-755,共7页
在巴塞罗那基本模型BBM模型的框架下,应用有效应力和应力双变量分别解释非饱和土弹塑性行为的不同特点。对文献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应力双变量构成的应力空间中,存在两个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具有两个LC后继屈服面;相反,有... 在巴塞罗那基本模型BBM模型的框架下,应用有效应力和应力双变量分别解释非饱和土弹塑性行为的不同特点。对文献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应力双变量构成的应力空间中,存在两个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也具有两个LC后继屈服面;相反,有效应力空间中,非饱和土具有唯一的初始LC屈服面,加载强化过程中LC屈服面也保持唯一。非饱和土在两个应力空间中的不同表现与非饱和土的水分滞回性质相关。与采用应力双变量的弹塑性模型不同,采用了有效应力的弹塑性模型,可直接反映水分滞回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本构关系 应力变量 屈服应力 强化 LC屈服面
下载PDF
紫苏籽油微波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宜彬 范东茹 李占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细化参数,筛选分析提取过程中的单因素变量,结果表明:以70%(v/v)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通过室温10min预浸提,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8min,紫苏籽油实际实际得率为28.98%。通过验证... 以紫苏籽为原料,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细化参数,筛选分析提取过程中的单因素变量,结果表明:以70%(v/v)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g/ml,通过室温10min预浸提,微波功率385W,微波时间8min,紫苏籽油实际实际得率为28.98%。通过验证、对比实验充分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势,为进一步优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的油脂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 微波辅助 单因素变量 提取率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变消耗率的随机恒化器模型的渐近行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荣 孙树林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37-2247,共11页
考虑一类具有变消耗率的随机恒化器模型.首先证明了随机模型具有全局唯一正解.利用随机Lyapunov函数和伊藤公式,得到微生物灭绝和持久的充分条件,而且讨论了随机模型平稳分布的存在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变消耗率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随机恒化器 变消耗率 随机Lyapunov函数 伊藤公式 平稳分布
原文传递
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插入相移MMIC可变衰减器
11
作者 戴永胜 陈堂胜 +5 位作者 俞土法 刘琳 杨立杰 陈继义 陈效建 林金庭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相移、多功能的GaAs MMIC可变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获得了优异的电性能。微波探针在片测试结果为:在DC-50GHz频带内,最小衰减≤3.8dB,最大衰减≥35±5dB,最小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1.5,最大衰减时输入/输...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相移、多功能的GaAs MMIC可变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获得了优异的电性能。微波探针在片测试结果为:在DC-50GHz频带内,最小衰减≤3.8dB,最大衰减≥35±5dB,最小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1.5,最大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2.2,衰减相移比≤1.2°/dB。芯片尺寸为2.33mm×0.68mm×0.1mm。芯片成品率高达80%以上,工作环境温度达125℃,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 集成电路 移动通信 相移 可变衰减器 可靠性
下载PDF
Slip flow of MHD Casson fluid in an inclined channel with variable transport properties
12
作者 K V Prasad Hanumesh Vaidya +3 位作者 C Rajashekhar Sami Ullah Khan G Manjunatha J U Viharika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1-38,共18页
Due to the instructive role of the peristaltic phenomenon in the human body, interes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wards peristaltic transport with various thermo-physical features.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 Due to the instructive role of the peristaltic phenomenon in the human body, interes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owards peristaltic transport with various thermo-physical features.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e effects of the magnetic field and variable transport properties on the peristaltic transport of a Casson fluid slip flow through an inclined channel.Nonlinear coupl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regulate the fluid flow. Through the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momentum and energy equations are solved for small values of variable viscos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mass transfer. The impact on physiological quantities of related parameters of interest is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via graphs.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current flow represent some interesting behaviors which have applications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ocity slip thermal slip concentration slip variable viscosity yield stress
原文传递
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插入相移MMIC可变衰减器
13
作者 戴永胜 陈堂胜 +5 位作者 俞土法 刘琳 杨立杰 陈继义 陈效建 林金庭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相移、多功能的GaAs MMIC可变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获得了优异的电性能.微波探针在片测试结果为:在DC-50GHz频带内,最小衰减≤3.8dB,最大衰减≥35±5dB,最小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1.5,最大衰减时输入/输...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DC-50GHz低相移、多功能的GaAs MMIC可变衰减器的设计与制作,获得了优异的电性能.微波探针在片测试结果为:在DC-50GHz频带内,最小衰减≤3.8dB,最大衰减≥35±5dB,最小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1.5,最大衰减时输入/输出驻波≤2.2,衰减相移比≤1.2°/dB.芯片尺寸为2.33mm×0.68mm×0.1mm.芯片成品率高达80%以上,工作环境温度达125℃,可靠性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超宽带 相移 多功能 可变衰减器 成品率 可靠性
下载PDF
具有时滞和变消耗率的比率型Chemostat模型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毛书学 徐瑞 李哲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8-71,78,共5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变消耗率的比率型Chemostat模型,讨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利用比较原理和构造Lyapunov泛函,给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性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和变消耗率的比率型Chemostat模型,讨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Hopf分支的存在性;利用比较原理和构造Lyapunov泛函,给出了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性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CHEMOSTAT 可变消耗率 全局稳定性
下载PDF
Reducing deep learning network structure through variable reduction methods in crop modeling
15
作者 Babak Saravi A.Pouyan Nejadhashemi +1 位作者 Prakash Jha Bo Ta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griculture》 2021年第1期196-207,共12页
Crop models are widely used to predict plant growth,water input requirements,and yield.However,existing models are very complex and require hundreds of variables to perform accurately.Due to these shortcomings,large-s... Crop models are widely used to predict plant growth,water input requirements,and yield.However,existing models are very complex and require hundreds of variables to perform accurately.Due to these shortcomings,large-scale applications of crop models are limited.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limitations,reliable crop models were developed using a deep neural network(DNN)–a new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crop yields.In addition,the number of required input variables was reduced using three common variable selection techniques:namely Bayesian variable selection,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eature Extraction.The reduced-variableDNN modelswere capable of estimating future crop yields for 10,000,000 differentweather and irrigation scenarios while maintaining comparable accuracy levels to the original model that used all input variables.To establish clear superiority of the methodology,the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a very recent feature selection algorithm called min-redundancy max-relevance(mRMR).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Bayesian variable selection was the best method for achieving the aforementioned goals.Specifically,the final Bayesian-based DNN model with a structure of 10 neurons in 5 layers performed very similarly(78.6%accuracy)to the original DNN cropmodel with 400 neurons in 10 layers,even though the size of the neural network was reduced by 80-fold.This effort can help promot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s through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crop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t variable reduction Crop modeling yield prediction IRRIGATION
原文传递
变流量对浅沟侵蚀产沙和水动力参数的影响
16
作者 郭军权 王文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4,共6页
为了研究变流量对黄土丘陵区浅沟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延安燕儿沟流域26°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在变流量5~10、10~15、15~20和20~25 L/min的条件下,采用野外放水试验测定产沙率、含沙量、流速和阻力参数等产沙和水动力参数的变化。... 为了研究变流量对黄土丘陵区浅沟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延安燕儿沟流域26°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在变流量5~10、10~15、15~20和20~25 L/min的条件下,采用野外放水试验测定产沙率、含沙量、流速和阻力参数等产沙和水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变流量后较变流量前,浅沟径流平均产沙率、平均含沙量和平均流速分别减小8.8%~53.5%、31.9%~55.7%和6.8%~18.1%,最大产沙率和最大含沙量分别减少4.8%~66.5%和42.6%~69.0%;变流量后较变流量前阻力系数增加了1.55~2.55倍。变流量后产沙率、含沙量和流速均出现小幅度增大,阻力系数出现小幅度降低。产沙率和含沙量随时间变化在变流量前后存在先增大—到达最大值—减小—稳定的类似特点,整个试验时间内流速总趋势波动减小,阻力系数波动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量 浅沟侵蚀 产沙 水动力参数
下载PDF
旋流浮选器无维变量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姜林奇 叶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2-220,共9页
主要介绍喷气式流体旋流浮选器细煤浮选过程的模拟与分析课题的第一部分,即无维变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具体研究浮选器中涡流定向器出口面积与下部环状开口面积之比A*,以及空气流量与煤浆流量之比Q*和各浮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 主要介绍喷气式流体旋流浮选器细煤浮选过程的模拟与分析课题的第一部分,即无维变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具体研究浮选器中涡流定向器出口面积与下部环状开口面积之比A*,以及空气流量与煤浆流量之比Q*和各浮选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建立了无维变量模型,给此类浮选器的实验与应用建立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浮选器整个系统的模型建立提出了方向。文中建立的无维模型也可供其它细矿浮选过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浮选机 无维变量模型 选煤
下载PDF
变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书慧 马成林 +1 位作者 李伟 徐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7,共4页
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基于GPS和G IS技术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于2003、2004年间进行了玉米种植条件下变量施肥田间试验。与相邻传统施肥地块相比,变量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产量,在合理控制化肥用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既减少投入又增... 采用自主开发设计的基于GPS和G IS技术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于2003、2004年间进行了玉米种植条件下变量施肥田间试验。与相邻传统施肥地块相比,变量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玉米产量,在合理控制化肥用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既减少投入又增加产量的目的。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两年试验前后,变量区与传统施肥区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长,但变量区碱解氮含量的变异系数较传统区减少;变量区和传统施肥区速效磷的含量都有所下降,且变量区较传统区下降明显,变异系数减少;速效钾含量均增加,增加幅度基本一致,但变量区变异系数下降。说明变量施肥具有一定均衡土壤养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量施肥 土壤养分 精确农业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基于相对光谱变量的无人机遥感水稻估产及产量制图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飞龙 王福民 +2 位作者 胡景辉 谢莉莉 谢京凯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8-468,共11页
及时准确地监测农作物产量信息对国家和区域的粮食生产、贸易及粮食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卫星遥感估产由于高时空分辨率难以同时满足、波段数量少等原因限制估产精度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成像高光谱技术以其高时空分辨率、丰富的波... 及时准确地监测农作物产量信息对国家和区域的粮食生产、贸易及粮食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卫星遥感估产由于高时空分辨率难以同时满足、波段数量少等原因限制估产精度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成像高光谱技术以其高时空分辨率、丰富的波段数量和图谱结合的遥感影像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智慧农业与精准农业,使高精度的农作物估产成为了可能。常规无人机估产方法使用的不同时期植被指数在获取时具有不同的光照条件、大气条件和背景,这些外界条件的差异将会引起不同时期植被指数的误差,进而影响估产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对光谱变量"和"相对产量"的概念开展多时期相对变量水稻遥感估产。首先将高光谱成像仪获取的波段进行一对一的组合建立相对归一化光谱指数RNDSI集,并确定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最优RNDSI及其构成波段;然后建立不同生育期组合的水稻估产最优模型并做相应的验证。结果显示:使用分蘖期RNDSI[784,635]、拔节期RNDSI[807,744]、孕穗期RNDSI[784,712]和抽穗期RNDSI[816,736]组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多生育期估产的最优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74和248.97 kg/hm^2,并对此结果进行验证,估产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达到了4.31%,结果表明相对植被指数和相对产量的水稻遥感估产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像素级的水稻遥感估产。基于该模型绘制了水稻的田间产量分布图,可更加直观地表现不同区域的产量并进行精准地田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成像高光谱 相对光谱变量 水稻 估产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变量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蒋阿宁 黄文江 +3 位作者 赵春江 刘克礼 刘良云 王纪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07-1913,共7页
【目的】由适时获得的高光谱数据代替传统繁琐的实验室土壤养分测定数据来进行变量施肥,实现冬小麦高产优质的目标。【方法】本研究利用冬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冠层光谱数据,选用反映冬小麦长势信息的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optimiza... 【目的】由适时获得的高光谱数据代替传统繁琐的实验室土壤养分测定数据来进行变量施肥,实现冬小麦高产优质的目标。【方法】本研究利用冬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冠层光谱数据,选用反映冬小麦长势信息的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optimization of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和变量施肥模型进行变量施肥管理(变量区),以相邻地块常规非变量(均一)施肥区(对照区)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及其施肥效应。【结果】变量施肥之后两种氮肥处理在敏感波段670nm和760~900nm处反射率差异明显,而670nm和760~900nm是氮素和冠层的敏感波段,说明进行变量施肥时,利用基于这两个波段组合的光谱指数OSAVI优于其它波段组合的光谱指数;OSAVI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情况,反映了变量施肥在调控作物长势及群体结构上的优势;与对照区相比变量区提高产量达378.72kg·ha-1,并降低了各小区产量之间的变异,变量区土壤硝态氮浓度降低,氮肥利用率提高,生态效益较为明显。【结论】该技术通过改善冬小麦群体质量,延缓了植株衰老,促进干物质和氮积累,增加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光谱 变量施肥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