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岩溶组合地区可控刚度桩筏基础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峰 朱锐 +1 位作者 王旭东 林树枝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1,127,共7页
在土岩溶组合地层的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地基土支承刚度不均匀,导致建筑物基础的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沉降较大,常规设计方法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以典型工程为例,详细论述桩筏基础主动控制技术应用于该项目的设计计算过程,并通过有限元... 在土岩溶组合地层的高层建筑设计中,由于地基土支承刚度不均匀,导致建筑物基础的承载力不足或不均匀沉降较大,常规设计方法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以典型工程为例,详细论述桩筏基础主动控制技术应用于该项目的设计计算过程,并通过有限元模型与现场监测数据验证其合理性与可靠性。该工程在黏土分布区采用桩侧和桩端后注浆摩擦桩,在基岩区域通过削弱基岩支承刚度,采用在桩顶设置刚度调节装置的桩(墩)基础,保证了黏土分布区支承刚度与基岩区支承刚度相匹配,满足承载力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基础的差异沉降。同时数值计算结果也表明,此工程基础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实测结果显示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总体沉降量均较小,验证了在桩顶设置刚度调节装置在土岩溶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控制 刚度调节装置 地基土支承刚度 桩土共同作用 变刚度调平 复合地基
原文传递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实现桩筏基础的变刚度调平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小雷 陈贤才 黄狄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29,共6页
基于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对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在概念设计阶段的桩基优化设计,实现了对采用摩擦桩的桩筏基础的变刚度调平.基于该方法,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对筏下桩基模型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桩长为设计变量,... 基于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对双向渐进结构优化(BESO)法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在概念设计阶段的桩基优化设计,实现了对采用摩擦桩的桩筏基础的变刚度调平.基于该方法,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对筏下桩基模型进行优化设计:选择桩长为设计变量,以减少基础差异沉降为目标,优化过程采用位移准则及体积约束,通过有限元分析决定须删除的低效单元,经过若干迭代步后得到优化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合理的筏下桩基布局:在80%的目标体积约束下,可以降低30%的差异沉降,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减少了桩基材料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摩擦桩 变刚度调平 拓扑优化 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
原文传递
某超高层办公楼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监测数据分析
3
作者 何波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5-151,共7页
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的工作机理与常规桩筏基础以及天然基础具有一定差异,为了解桩和地基土在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应力以及变形情况,对某超高层办公楼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的地基土压力、桩顶内力、弹性支座变形、钢筋应力、沉... 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的工作机理与常规桩筏基础以及天然基础具有一定差异,为了解桩和地基土在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应力以及变形情况,对某超高层办公楼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的地基土压力、桩顶内力、弹性支座变形、钢筋应力、沉降变形等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上述监测数据在逐层施工加载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础反力实测结果小于理论计算值,验证了两阶段变刚度复合桩基础设计的合理性,从而验证了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桩基 弹性支座 监测数据 统计分析 变刚度调平
下载PDF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基础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洪求 冷冬梅 +4 位作者 谢龙宝 张艳娟 李莹莹 徐越 郝嵘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8-54,共7页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主体结构复杂超限,基础受力形式多样。基础采用桩基,运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通过对地质勘察报告地层参数指标和试验桩数据的分析,针对上部结构特点,不同区域选取不同桩型,分别为预应力管桩、超流态泥浆护壁灌注桩、大...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主体结构复杂超限,基础受力形式多样。基础采用桩基,运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通过对地质勘察报告地层参数指标和试验桩数据的分析,针对上部结构特点,不同区域选取不同桩型,分别为预应力管桩、超流态泥浆护壁灌注桩、大直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同时深入研究了抗水平力桩的性能特点,提出了基础抗水平力设计解决方案,论述了预应力拉梁与抗水平力桩协同受力原理及巨柱柱脚节点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万达滑雪场 桩基 变刚度调平 抗水平力桩 预应力地梁与桩 协同受力 巨柱柱脚节点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挤扩支盘群桩优化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惠迎新 陈嘉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9-2098,共10页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高层建筑的挤扩支盘群桩进行优化设计,将计算得到的群桩桩顶轴力根据大小进行分组,以各组基桩中所含承力盘数量作为遗传算法中的设计变量,建立了以群桩承力盘数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将群桩竖向承载力、最大沉降值、沉降...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高层建筑的挤扩支盘群桩进行优化设计,将计算得到的群桩桩顶轴力根据大小进行分组,以各组基桩中所含承力盘数量作为遗传算法中的设计变量,建立了以群桩承力盘数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将群桩竖向承载力、最大沉降值、沉降差作为约束条件的挤扩支盘群桩优化模型。借助Python语言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挤扩支盘群桩自动优化平台求解上述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群桩布置方法。结合算例表明,优化后的挤扩支盘群桩基础在承力盘数目减少的同时能降低差异沉降,使得筏板变形和桩顶受力更为均匀,有利于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挤扩支盘桩 桩基优化 遗传算法 变刚度调平
原文传递
基于变刚度调平的桩基础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针对现有桩基规范中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对变刚度调平如何用于具体工程作了进一步探讨,并对规范中具体条文要求,结合具体工程,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 桩土刚度 刚度矩阵
下载PDF
变刚度调平设计在某工程基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俊霞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15期8-9,共2页
某工程通过在建筑物中间部分按承载力计算的结果增加桩数、布长桩,外围区减少桩数、布短桩,发挥承台承载作用,实现基础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最终控制沉降量和不均匀差异沉降,减小基础内力配筋,缩短工期,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 桩基调整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北京地区变刚度调平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工程实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军红 《岩土工程技术》 2016年第6期317-323,共7页
北京某项目设计为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群,不同塔楼之间高差悬殊,同一塔楼其核心筒和框架柱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相差异常悬殊,针对建筑结构出现的特殊要求,通过变刚度调平地基处理设计的成功应用,既大幅度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建筑沉降,同... 北京某项目设计为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群,不同塔楼之间高差悬殊,同一塔楼其核心筒和框架柱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相差异常悬殊,针对建筑结构出现的特殊要求,通过变刚度调平地基处理设计的成功应用,既大幅度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建筑沉降,同时又很好的解决建筑差异沉降过大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北京地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 桩基 非均匀布桩 高层建筑
下载PDF
桩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琪 《山西建筑》 2015年第32期78-79,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高层建筑均匀布桩的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阐述了具体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总结了桩基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后的优点。
关键词 桩基础 变刚度调平 基础设计
下载PDF
典型软土层中群桩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亮 张鹏鹏 +2 位作者 龙秋亮 雷皓程 赵炼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8-1297,共10页
群桩等刚度设计中因“加筋遮帘效应”会导致各基桩间轴向内力出现差异,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倾斜,严重影响上部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为减小群桩各基桩间轴向内力差,通过开展群桩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群桩的承载性能。基... 群桩等刚度设计中因“加筋遮帘效应”会导致各基桩间轴向内力出现差异,造成上部结构开裂、倾斜,严重影响上部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为减小群桩各基桩间轴向内力差,通过开展群桩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群桩的承载性能。基于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竖向受荷群桩的沉降特性及基桩轴向内力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重点选取粉质黏土、砂层土和淤泥质土等典型软弱土层,通过改变桩长、桩径和桩间距3个关键参数的调节方式以调平基桩刚度,使基桩轴向内力分配均衡化,据此提出3种典型土层中基桩变刚度调节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砂层土和淤泥质土中,各基桩轴向内力差异与中心桩内力值比例分别高达90.5%,51.3%和51.8%,且不同调节方式对不同土层中基桩刚度调节效果影响程度不同;3种典型土层中,变桩长、桩径的方式可显著降低各基桩间内力差值,但淤泥质土和砂层土中变桩间距对降低内力差的效果较小。不同土层中基桩刚度调节效果影响程度的不同与土层力学特性、桩土相互作用和荷载承担比例直接相关,故群桩变刚度调平设计应针对不同典型桩侧土层组合采取合适的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变刚度调平 内力差异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层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泳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年第17期78-79,82,共3页
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工程量正在逐年加大,但是,我国高层建筑当中很大部分的上部结构为框剪、框筒结构,其刚度相对较弱、荷载不均,整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多采用桩筏、桩箱的类型进行基础施工,建成后很容易出现碟形沉降,而高层... 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工程量正在逐年加大,但是,我国高层建筑当中很大部分的上部结构为框剪、框筒结构,其刚度相对较弱、荷载不均,整个高层建筑的基础多采用桩筏、桩箱的类型进行基础施工,建成后很容易出现碟形沉降,而高层建筑的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础优化形式,现阶段传统设计多采用均匀布桩的方式,这种情况下碟形差异沉降较为明显,容易引发上部结构出现开裂,影响正常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的存在,通过调整桩基的布置情况,减小筏板的内力,使其趋向最小化。现阶段我国的变刚度群桩试验相关监测,对已经有的工程沉降很少有偏长期性的观测,此部分群桩的变刚度调平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进行,调整各分部的相对刚度,优化沉降等值线,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高层建筑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桩基 变刚度调平 优化
下载PDF
变刚度调平方法在复杂桩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瞿燕新 《建筑技术开发》 2022年第6期151-153,共3页
针对工程设计中上部主楼层数相差较大、荷载分布很不均匀的情况,采用变刚度调平技术,通过控制桩刚度使上部结构荷载效应与桩刚度相匹配,有效减小基础的差异变形。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 桩刚度 差异变形
下载PDF
某竖向渐收框剪结构的设计
13
作者 李传运 徐术陇 王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35,共5页
聊城交大科技园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存在外形竖向渐收及平面不规则的特点,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针对竖向渐收采用基础变刚度调平和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来进行设计;其次结合功能调整平面布局改善结构不规则程度,使结构布置在满足建筑功能... 聊城交大科技园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存在外形竖向渐收及平面不规则的特点,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针对竖向渐收采用基础变刚度调平和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来进行设计;其次结合功能调整平面布局改善结构不规则程度,使结构布置在满足建筑功能需要的同时避免工程超限;最后采用了SATWE,PMSAP软件对工程进行了弹性分析比较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收框剪结构 变刚度调平 平面不规则 超长阳台
原文传递
苏州吴中区现代文体中心结构设计
14
作者 张杜 戴雅萍 +2 位作者 胡群英 邓春燕 闫海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97-200,共4页
吴中区现代文体中心,根据结构体系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设计手段和方法。地下室不设缝,基础设计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结合沉降后浇带等措施解决了不均匀沉降。对健身中心大跨度框架,楼层采用花篮型型钢混凝土梁,屋面采用钢梁,满足建筑... 吴中区现代文体中心,根据结构体系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设计手段和方法。地下室不设缝,基础设计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结合沉降后浇带等措施解决了不均匀沉降。对健身中心大跨度框架,楼层采用花篮型型钢混凝土梁,屋面采用钢梁,满足建筑要求。钢结构连廊采用钢桁架结构,减少自重,桁架型钢柱在地下室顶板转换,不影响车库通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 大跨度框架 钢桁架
原文传递
既有建筑采用复合桩基加固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佟建兴 周圣斌 +3 位作者 贾宁 孙训海 王亚辉 李钊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9-164,154,共7页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质量事故往往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倾斜超标等问题,采用新增桩基补强方案对既有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较为常见和稳妥的加固方案。复合桩基方案由于桩数较少,对基础底板破坏较小,成为既有建筑桩基加固的首选方案。若...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质量事故往往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倾斜超标等问题,采用新增桩基补强方案对既有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较为常见和稳妥的加固方案。复合桩基方案由于桩数较少,对基础底板破坏较小,成为既有建筑桩基加固的首选方案。若复合桩基加固时采用均匀布桩形式,会很难调节基础各部位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加固效果。因此,采用不均匀布桩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成为地基基础加固中减小差异变形、优化反力分布的适宜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论证了变刚度调平设计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减沉、纠倾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设计 复合桩基 既有建筑加固
下载PDF
海口双子塔-南塔桩-筏基础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宁 张同亿 +3 位作者 肖自强 张松 付仰强 张特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6-31,66,共7页
海口双子塔-南塔超高层建筑采用桩-筏基础,其上部结构传力复杂、水平及竖向荷载大、内筒与外框地基差异变形及群桩效应明显,基础设计难度大。分析研究了桩-筏基础设计中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超高层塔楼核心筒与巨柱间的差异沉降控制... 海口双子塔-南塔超高层建筑采用桩-筏基础,其上部结构传力复杂、水平及竖向荷载大、内筒与外框地基差异变形及群桩效应明显,基础设计难度大。分析研究了桩-筏基础设计中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超高层塔楼核心筒与巨柱间的差异沉降控制、水平荷载影响等关键问题,总结了巨型外框-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桩-筏基础的设计要点。基于承载力及变形控制要求比选了3种不同的基础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不同区域的差异沉降,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经济指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双子塔 超高层建筑 差异沉降 桩-筏基础 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 桩-土共同作用
下载PDF
变刚度调平、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广奇财富中心二期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一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111,91,共5页
对于采用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以及主裙连体的大底盘基础设计,控制主楼与裙房之间、内筒(或剪力墙)与框架柱之间的差异沉降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关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 对于采用框架-核心筒、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以及主裙连体的大底盘基础设计,控制主楼与裙房之间、内筒(或剪力墙)与框架柱之间的差异沉降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关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为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广奇财富中心二期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桩基设计强化竖向刚度大、竖向荷载集中的主楼内部剪力墙区域,强化指数为1.21,弱化荷载分散的框架柱区域,弱化指数为0.91。主楼的框架柱区域按复合桩基考虑,主楼以外的裙房区域采用天然地基。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约80%。单桩静载试验显示,最大试验荷载下各试桩桩顶沉降很小且数值接近。沉降实测结果表明,建筑物基础总沉降、差异沉降远小于相关规范的变形允许值。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为工程节约了可观的工程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设计 灌注桩后注浆 差异沉降
原文传递
软土地区重型设备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鑫 赵健 +2 位作者 胡长明 石鹏 董海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4-117,113,共5页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制造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具有荷载大、工艺复杂、对工作条件要求高的工业设备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对基础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软土地区重型设备基础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理论从桩...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制造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具有荷载大、工艺复杂、对工作条件要求高的工业设备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对基础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软土地区重型设备基础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理论从桩型选择、布桩、沉降数值计算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并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变刚度调平设计能缩短荷载传递路径,实现抗力与荷载的局部平衡,有效降低基础的差异沉降。观测数据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对于上部荷载大且不均匀分布的重型设备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理念仍然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设计 软土地基 基础稳定性 差异沉降 重型设备
原文传递
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地下室结构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虞终军 王建峰 邹智兵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1-491,共11页
竖向荷载引起的地基总沉降及差异沉降是超高层结构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技术难点。为提高基础刚度,减小差异沉降以及提高底板抗冲切承载能力,除基础能直接支承在基岩上的情况外,国内高度500 m左右的超高层均布置有地下室翼墙。中国国际丝... 竖向荷载引起的地基总沉降及差异沉降是超高层结构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技术难点。为提高基础刚度,减小差异沉降以及提高底板抗冲切承载能力,除基础能直接支承在基岩上的情况外,国内高度500 m左右的超高层均布置有地下室翼墙。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建筑高度498 m,地上101层,地下4层,是否布置翼墙成为地下室设计的重点。针对该项目建筑平面布局,布置翼墙会严重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同时,翼墙本身工程造价大且施工复杂。为此,对比分析了翼墙布置与否的两种模型的自振周期及位移角等指标差异,研究了翼墙开洞与否以及不布置翼墙三种情况下不同桩长方案对底板差异沉降的影响,验算了不布置翼墙情况下底板抗冲切及受弯承载力,并分析了上部结构收缩徐变、底板长期刚度折减对底板影响以及底板变形对核心筒内力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地下室翼墙对结构整体指标影响很小;不布置翼墙,通过调整外框部分桩长,可以使底板差异沉降、底板及核心筒墙承载力均满足要求。为此,该项目未布置地下室翼墙具有可行性,且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基础底板差异沉降 地下室翼墙 桩基变刚度调平原理
原文传递
变刚度调平法在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运用与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洪伟 李永生 +1 位作者 倪言波 俞伟 《中国水利》 2020年第8期46-48,共3页
为解决水工建筑物整体结构各功能区间的荷载差异问题,本文提出运用变刚度调平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减小差异沉降和内力,并以淮安市北门桥工程设计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变刚度调平法 水工建筑物 地基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