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前景 被引量:31
1
作者 苏贤坤 张晓海 廖德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目前我国种植的烟草主要用作卷烟原料,但烟草栽培上的副产物以及卷烟工业中的废次物占其生物学产量一半以上,如何合理综合利用烟草关系到我国烟草农业以及卷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各个部位、卷烟工业废次物以及转基因烟草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种植的烟草主要用作卷烟原料,但烟草栽培上的副产物以及卷烟工业中的废次物占其生物学产量一半以上,如何合理综合利用烟草关系到我国烟草农业以及卷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各个部位、卷烟工业废次物以及转基因烟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烟草综合利用的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烟草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综合利用 废弃物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从DNA角度认识中国黄牛的起源和利用历史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宁博 雷初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中国黄牛的起源及驯化一直是遗传学家和考古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拥有丰富的牛种资源,仅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就多达55个,境内及周边还分布着能与黄牛杂交的近缘野牛,这导致中国黄牛的遗传背景和形成历史非常复杂。利用DNA可以解析... 中国黄牛的起源及驯化一直是遗传学家和考古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拥有丰富的牛种资源,仅中国地方黄牛品种就多达55个,境内及周边还分布着能与黄牛杂交的近缘野牛,这导致中国黄牛的遗传背景和形成历史非常复杂。利用DNA可以解析中国黄牛的起源和利用历史,通过Y染色体、线粒体和核基因组遗传标记已经从父系遗传、母系遗传和基因组全面解析了现代中国地方黄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在现代黄牛群体基因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古DNA分析将有助于立体地复原中国黄牛的起源和利用历史。目前关于中国黄牛的古DNA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粒体DNA,而针对中国古代黄牛的核基因组DNA研究尚少,关于中国黄牛尤其是南方瘤牛的具体的迁移路线,时间以及不同近缘牛种对中国家牛的贡献,都需要通过更多的古DNA数据来进一步解析。本文从遗传学角度结合古DNA技术对中国家牛的起源以及近缘牛种对中国家牛品种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DNA 起源 利用历史 基因渗入
原文传递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德卫 张海峰 余文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8,共14页
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截止到2023年,我国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超过54万份,其中有8万多份是水稻种质资源,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精确评价与利用,这将对今后水稻种质创新与育... 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农业微生物和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截止到2023年,我国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有超过54万份,其中有8万多份是水稻种质资源,如何对这么庞大的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精确评价与利用,这将对今后水稻种质创新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精确鉴定、水稻新品系创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种质创制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水稻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方面的进展,并归纳形成了水稻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的新模式。最后,本文就当前水稻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鉴定与挖掘以及种质资源共享共赢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专用型核心种资的构建、种质资源的精确鉴定、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以及种质资源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创新 利用 基因
下载PDF
Utilizing Dominant Early Maturity Genes of Sterile Line UP-3s in Hybrid Rice Breeding to Avoid High Temperature Season 被引量:1
4
作者 Bihu Huang Zongbu Ya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16期2596-2602,共7页
A new sterile line UP-3s, which carries the Dominant Early Maturity Gene (DEMG), was bred on the farm of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Pine Bluff (UAPB). UP-3s and two check sterile lines, Jin23-A and Xie-A which do not c... A new sterile line UP-3s, which carries the Dominant Early Maturity Gene (DEMG), was bred on the farm of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Pine Bluff (UAPB). UP-3s and two check sterile lines, Jin23-A and Xie-A which do not carry the Dominant Early Maturity Gene, were crossed with a group of different maturity restorer lines, PB-1R, PB-5R,PB11, PB-13R, PB-20, PB-21, PB-22R, and PB-23R. Eighteen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of these crosses were then tested at UAPB in 2012 and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nicle differentiation (PD) of hybrids from female parent UP-3s (DEMG) crossed with the 8 male parents, were earlier than the hybrids from female parent Jin23-A or Xie-A crossed with the 8 male parents. The PD of these earlier hybrids was before Jun 25 and heading was before July 20. Early PD and heading avoided the high temperature (over 34&degC) period which usually occurs after July 20 in Arkansas. The yields of these earlier maturity hybrids with female parent UP-3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ate maturity hybrids thatwereF1 progeny of sterile lines Jin23-A or Xie-A (these two female parent checks with non-DEMG).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MG sterile line UP-3s can be adopted in making crosses with later maturity restorer lines to obtain earlier maturity hybrids to avoid the high temperature period in Arkans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IER MATURITY DOMINANT gene STERILE LINE Hybrid Rice utilization BREEDING Avoid High Temperature
下载PDF
水稻养分利用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于 毛传澡 储成才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10期1230-1242,共13页
随着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水稻养分利用功能基因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水稻中我国主要研究的大量元素中的氮(N)、磷(P)、钾(K)、钙(Ca)及微量元素中的铁(Fe)、锌(Zn)等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利用及信号调控的功能... 随着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水稻养分利用功能基因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水稻中我国主要研究的大量元素中的氮(N)、磷(P)、钾(K)、钙(Ca)及微量元素中的铁(Fe)、锌(Zn)等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利用及信号调控的功能基因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 吸收利用 基因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的菠菜价格建模及预测
6
作者 杨磊 赖志杰 +4 位作者 苏柱华 何朝彬 彭红星 陈皓 严玉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GEP)是一种基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新型进化算法。针对传统GEP遗传算子进行建模及预测时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过早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GEP算法,增加了"倒串"和"基因提取"算子...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GEP)是一种基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新型进化算法。针对传统GEP遗传算子进行建模及预测时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过早收敛,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GEP算法,增加了"倒串"和"基因提取"算子,该新型算法可以提高基因的有效利用率,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且能更好的避免早熟现象。将该新型GEP算法用在菠菜价格预测上,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分析和进化创建数学模型,实现菠菜价格的仿真与预测,通过多组实验证明,该新型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算法在菠菜价格预测上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 IGEP 菠菜价格预测 基因利用率 基因提取
下载PDF
吡啶硫酮铜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能量利用、脂质过氧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李舒泓 陈天赐 +3 位作者 赵永鹏 李呈浩 梁植 郭慧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7,共9页
目的 研究吡啶硫酮铜(Cu PT)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能量利用、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和抗氧化、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设置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128 m L·L~(-1))和2个Cu PT处理组(64μg·L~(... 目的 研究吡啶硫酮铜(Cu PT)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能量利用、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和抗氧化、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设置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128 m L·L~(-1))和2个Cu PT处理组(64μg·L~(-1)和128μg·L~(-1)),每组3个平行,在200 L水体中暴露48 h,分别于胁迫0 h、3 h、12 h、24 h和48 h取肝胰腺进行测定。结果 随着Cu PT暴露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的糖原、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过氧化氢酶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 CuPT可能影响凡纳滨对虾正常能量供应,并使机体出现脂质过氧化,还会影响机体内抗氧化应激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硫酮铜 凡纳滨对虾 肝胰腺 能量利用 脂质过氧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Quercetin Increased Protein Utilization and Decreased Nitrogen Excretion in Broilers by Activating TOR Signaling Pathway
8
作者 Xiao Feng-lin Mao Yan-jun +4 位作者 Ying Lin-lin Wang Mi Wang Shan-shan Wang Bo Li Y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1年第2期77-87,共11页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ietary quercetin supplementation on protein utilization of Arbor Acres(AA)broilers.A total of 2401-day-old AA broiler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dietary quercetin supplementation on protein utilization of Arbor Acres(AA)broilers.A total of 2401-day-old AA broiler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r treatments with six replicates,comprising 10 broilers each replicate(60 broilers per treatment).Birds were fed either a corn-soybean meal basal diet without quercetin(control)or a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0.2,0.4 or 0.6 g of quercetin per kg feed,and the trial lasted 42 days.Dietary quercetin supplementation tended to increase the apparent metabolic rate of protein(p=0.076)and the content of serum albumin(p=0.062)in AA broiler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dietary quercetin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in breast muscle(p<0.05)and in thigh muscle(p=0.053).In addition,quercetin up-regulated mRNA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target of rapamycin(TOR),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S6K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G(eIF4G),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and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B(eIF4B)genes and down-regulated mRNA expression of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 kinase(eEF2K)and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1(4E-BP1)genes in breast muscle,thigh muscle and liver of AA broilers(p<0.05).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ietary quercetin supplementation enhanced protein utilization in broilers by activating TOR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or Acres broiler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rotein utilization gene expression target of rapamycin 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十一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 被引量:161
9
作者 喻景权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3,共13页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极其迅速,生产面积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特点,并从设施装备研发、设施蔬菜生物学与基因功能研究、设施蔬...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极其迅速,生产面积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形成了不同区域特色的设施类型、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本文分析了近五年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特点,并从设施装备研发、设施蔬菜生物学与基因功能研究、设施蔬菜育苗技术、资源高效利用与连作障碍克服技术、抗逆与调控技术、优质与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最后在分析我国当今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今后设施蔬菜产业和科研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装备 抗逆 资源高效利用 无土栽培 育苗 基因功能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0
作者 杨振玉 高勇 +4 位作者 赵迎春 魏耀林 华泽田 张忠旭 高日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2-429,共8页
本文从水稻育种进步的宏观观点,回顾与展望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进程。由早期追求以强大生物优势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启蒙阶段进入三系法生态远缘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的籼梗杂种优势间接利用阶段,实现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第一次... 本文从水稻育种进步的宏观观点,回顾与展望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进程。由早期追求以强大生物优势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启蒙阶段进入三系法生态远缘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的籼梗杂种优势间接利用阶段,实现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第一次飞跃。现在又进入三系法、两系法籼粳有利基因交换与自由配组的籼梗杂种优势直接利用阶段,预期将产生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第二次飞跃。近年研究表明,双亲遗传距离与经济优势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杂种优势含可利用与非可利用两个方面,广亲和系可以将亚种F_(?)结实率提高到正常水平,但它的稳定性受双亲遗传背景与环境互作影响。因此,采用“籼梗(爪)架桥”,亲缘渐渗,有利基因交换,亲本遗传改良以及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区,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粳稻 亚种间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谢宝华 路峰 韩广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70-1879,共10页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在我国的分布面积约为5.46万hm^2,每年地上干物质总量为7.5×10^5~1.15×10^6t,其防治与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可望收获生态和经济双重收益。我国对互...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在我国的分布面积约为5.46万hm^2,每年地上干物质总量为7.5×10^5~1.15×10^6t,其防治与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若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可望收获生态和经济双重收益。我国对互花米草利用的研究主要为对秸秆的直接利用,包括燃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这些利用方式一般为低值化利用,另有研究涉及互花米草的药用价值和耐盐基因等高值化利用。在所有利用研究中,秸秆燃料化利用占比最大,为43%,秸秆肥料化利用和耐盐基因等其他利用形式的占比最小,合计约为8%。总体而言,过去对互花米草利用的研究集中于加工利用技术这一环节,缺少对互花米草收集技术和市场化推广的研究,未来应该重视互花米草利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同步配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互花米草 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 药用价值 耐盐基因
下载PDF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地区行业交叉特征与差异分解 被引量:27
12
作者 黄秀路 葛鹏飞 武宵旭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77,共18页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工业分地区分行业动态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进的交叉特征事实以及东中西部和重轻工业的差异和来源分解。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分省分行业10231个样本数据,运用D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 研究目标: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工业分地区分行业动态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进的交叉特征事实以及东中西部和重轻工业的差异和来源分解。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分省分行业10231个样本数据,运用D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4.65%,整体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79.58%、61.72%、63.64%,东部工业整体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重轻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56%和75.14%,产能过剩在重轻工业层面表现不显著。趋势特征上,中国工业的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中国宏观经济特征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东部的产能利用率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新常态"以后下降明显;重工业的宏观经济烙印明显,并且易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轻工业则表现出持续下降特征。进一步的差异识别发现,工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地区差距主要源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差异;总体重轻工业差异主要由于重轻工业内不同行业的影响。即产能过剩实质是地区与行业过剩产能的交叉结果。研究创新:本文通过引入厂商的跨期生产决策,重新审视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来源,为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治理提供支撑。研究价值:本文的结论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未来工作重点有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D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原文传递
植酸酶研究进展及土壤植酸酶应用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锐 陈旭辉 李炳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0-195,共6页
磷元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之一,开发利用土壤中的磷资源对解决作物的磷素限制意义深远。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其矿化分解并释放有效磷的过程是一个酶促反应,植酸酶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酶。植酸酶在土壤改良及农业的可持续... 磷元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之一,开发利用土壤中的磷资源对解决作物的磷素限制意义深远。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其矿化分解并释放有效磷的过程是一个酶促反应,植酸酶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酶。植酸酶在土壤改良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也为土壤植酸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策略。综述了植酸酶的多样性、获取技术、提高产率的策略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土壤植酸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高通量测序 土壤磷素利用 植酸酶基因
下载PDF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元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4,共18页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刑法对之加以回应。现有刑法对基因技术利用行为规制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并在生物科技利用行为规制方面呈现被动性特...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刑法对之加以回应。现有刑法对基因技术利用行为规制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并在生物科技利用行为规制方面呈现被动性特点;二是现有罪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国刑法已经设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和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等罪名,但尚不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基因技术利用行为的规制需求。由于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具有强烈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强伦理性,对这类行为的规制应当以风险预防原则为基础展开。在现有刑法框架下,对相关行为可以通过对现有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的解释适用进行规制,但这样仅能起到事后惩罚作用,而无法实现风险的提前预防。所以最有效方式是通过立法途径对风险进行溯源预防,即在基因开发利用行为的研究阶段就采取较为严格的规制措施,必要时设立新的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利用 基因编辑 生殖性克隆 非法人体试验
原文传递
叶面喷施丙三醇对烟叶碳氮代谢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雨晴 李亚飞 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索丙三醇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机理,建立新的白肋烟增效减害调控技术。【方法】以白肋烟品种TN90和TN86为材料,设置不同丙三醇浓度试验,并在确定丙三醇最佳适宜浓度的基础上,设置高氮和低氮两个处理,研究丙... 【目的】探索丙三醇对白肋烟碳氮代谢及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机理,建立新的白肋烟增效减害调控技术。【方法】以白肋烟品种TN90和TN86为材料,设置不同丙三醇浓度试验,并在确定丙三醇最佳适宜浓度的基础上,设置高氮和低氮两个处理,研究丙三醇对烟叶生物量积累、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在高氮和低氮水平下,喷施丙三醇15 d后,烟叶生物量分别增加10.20%和13.36%,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0.21%、3.15%、6.81%和3.11%,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升高了25.15%、32.84%、47.76%和44.57%,但7 d后烟叶硝酸盐含量下降了53.22%和59.67%;2)低氮水平下喷施丙三醇烟叶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和两糖含量与高氮条件下不喷施丙三醇结果相近;3)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喷施丙三醇显著促进了光反应途径、碳固定途径、蔗糖合成和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基因CP12-2、PPC16和NPF7.3的表达量增加0.5倍多。【结论】丙三醇能够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降低烟叶硝酸盐积累量,减氮配合喷施丙三醇是降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丙三醇 碳氮代谢 氮素利用效率 硝酸盐积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奇 朱艳春 +3 位作者 申章佑 周佳 尹昌喜 韦本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74-2681,共8页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为粉垄耕作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41为试验材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研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物量和氮含量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 【目的】探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为粉垄耕作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福农41为试验材料,以传统耕作为对照,研究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生物量和氮含量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粉垄耕作对甘蔗根系中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条件下甘蔗根系鲜重、干重、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8.7%、46.8%和50.0%(P<0.05)。RNA-seq分析结果表明,2种耕作方式的甘蔗根系存在140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565个基因在粉垄耕作甘蔗根系中上调表达、1455个基因在粉垄耕作甘蔗根系中下调表达。进一步筛选到45个氮吸收利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硝酸还原酶基因、亚硝酸还原酶基因、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谷氨酸合酶基因等,其中有44个氮吸收利用相关基因在粉垄耕作根系中上调表达。qRT-PCR分析结果显示,3个有代表性的差异表达基因TRINITYDN194141c0g1、TRINITYDN252586c0g1和TRINITYDN241177c0g1在2种耕作方式甘蔗根系中的表达差异趋势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粉垄耕作可能通过上调甘蔗根系中氮素吸收利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加甘蔗根系对氮的吸收利用能力,而增加甘蔗根系中氮含量并促进根系生长;此外,由于粉垄耕作的甘蔗根系更发达,可能通过增加根系与土壤接触的总面积,进而促进甘蔗根系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粉垄耕作 根系生长 转录组测序技术 氮素吸收利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低碳源条件下供氧模式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欣瑞 池玉蕾 +3 位作者 王倩 金鑫 石烜 金鹏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56-3364,共9页
通过对比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供氧模式的活性污泥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性能,探究低碳源条件下供氧模式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进水C/N为3时,连续曝气系统的总氮去除率较间歇曝气系统高17.92%,碳源脱氮... 通过对比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两种供氧模式的活性污泥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性能,探究低碳源条件下供氧模式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器进水C/N为3时,连续曝气系统的总氮去除率较间歇曝气系统高17.92%,碳源脱氮利用率较间歇曝气系统高44.29%,同时,连续曝气系统中反硝化菌相对丰度(5.86%)也高于间歇曝气系统(2.06%),说明连续曝气系统对低碳源污水的脱氮性能明显优于间歇曝气系统.另外,基于16S rRNA测序功能预测,连续曝气系统中微生物的膜输送功能、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以及细胞组成功能均强于间歇曝气系统,因此连续曝气系统中微生物可以更好地利用碳源生长代谢,进而更好地处理低碳源污水.本研究为应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 供氧模式 脱氮性能 碳源利用 基因预测
原文传递
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晓磊 田汇 高亚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5,共8页
深入理解小麦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氮高效小麦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试验选用两个不同氮利用效率的小麦基因型,设置不同氮水平,分别在小麦的5个生育期收获采样,研究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基因型中5个氮代谢... 深入理解小麦氮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对于氮高效小麦的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试验选用两个不同氮利用效率的小麦基因型,设置不同氮水平,分别在小麦的5个生育期收获采样,研究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基因型中5个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氮利用方面,无论是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氮利用高效小麦XY107的籽粒氮利用率均高于氮利用低效小麦LM1;在基因表达方面,在低氮条件下,小麦地上部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TaGS1c)、丙氨酸转氨酶基因(TaAlaAT)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TaPPDK)的表达水平在抽穗期以后均显著增强,且在氮高效小麦XY107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氮低效小麦LM1中的表达水平;而在高氮条件下,只有基因TaPPDK的表达水平在抽穗期以后显著增强,且在氮高效小麦XY107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氮低效小麦LM1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发现,TaGS1c、TaAlaAT和TaPPDK 3个基因在决定小麦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利用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19
作者 唐伟杰 陈海元 +4 位作者 张所兵 唐骏 林静 方先文 张云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0-576,共7页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和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利用效率 基因变异
下载PDF
水稻氮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海浪 程在全 +1 位作者 钟巧芳 罗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34-41,共8页
氮肥在我国水稻种植中投入量巨大,但氮肥利用效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不仅消耗高额的成本,而且破坏生态。因此,选育氮高效水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高效氮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生理机制、提高水稻氮高效吸收的方法及水稻氮... 氮肥在我国水稻种植中投入量巨大,但氮肥利用效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不仅消耗高额的成本,而且破坏生态。因此,选育氮高效水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高效氮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生理机制、提高水稻氮高效吸收的方法及水稻氮高效基因的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氮高效水稻农业育种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生理机制 氮高效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