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地黄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艺如 邸莎 +3 位作者 安学东 金德 赵生慧 吉红玉 《吉林中医药》 2019年第12期1583-1586,共4页
通过整理古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生地黄具有以下特点:1)汤剂中生地黄用量为10〜500g。其中,经典方剂中生地黄为15〜500g,现代医家方剂中生地黄为10〜120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寻求最佳用量,如生地黄补肾平肝、泻火养阴,治... 通过整理古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生地黄具有以下特点:1)汤剂中生地黄用量为10〜500g。其中,经典方剂中生地黄为15〜500g,现代医家方剂中生地黄为10〜120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寻求最佳用量,如生地黄补肾平肝、泻火养阴,治疗眩晕、耳鸣,多为10〜15g;养阴生津、清热泻火,治疗胃下垂、胃痛、便秘,为12〜30g;3)根据所治疗的疾病不同,如补肾平肝常配伍珍珠母、桑寄生等;养阴生津常配伍太子参、沙参、麦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量效研究 配伍 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品种怀地黄中地黄苷A、D的含量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炯 张杰 +3 位作者 张华锋 杨云 冯卫生 卫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地黄中地黄苷A、D含量的方法,为怀地黄种质资源的优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4:96),流速为1.0 mL·min^-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地黄中地黄苷A、D含量的方法,为怀地黄种质资源的优选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4:96),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13批怀地黄中,鲜地黄中地黄苷A、D的含量分别为0.0955%-0.3916%、0.3609%-0.8955%;生地黄中地黄苷A、D的含量分别为0.1333%-0.5542%、0.1985%-0.6786%,不同品种和产地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所测数据可作为怀地黄的种资资源优选和质量控制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鲜地黄 生地黄 地黄苷A 地黄苷D 种质资源
原文传递
生地黄历代临床用量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傅延龄 张林 王博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总结从两汉至今生地黄的临床用量特点,为生地黄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历代生地黄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将含生地黄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生地黄药量、整方... 目的总结从两汉至今生地黄的临床用量特点,为生地黄临床用量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建立历代生地黄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将含生地黄方剂的方名、总药量、生地黄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逐一录入。统计生地黄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结合文献分析生地黄历代用量特点。结果汉唐时期生地黄用量特点为大剂量(〉41.4 g)、宽范围(10.4-414.6 g),而从宋代至今,生地黄临床用量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较低水平,表现为平均用量、最常用量下降,常用量范围缩小,但用量范围仍较宽。结论生地黄使用25 g左右主要发挥滋阴清热凉血的作用,30 g以上有除痹安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临床用量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仝小林运用赤芍、生地黄、黄连治疗肝热、血热、湿热互结经验 被引量:8
4
作者 温志歌 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33-335,共3页
中满内热是脾瘅病的核心病机。由于体质、生活环境的差异,中满内热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追究其根源大多是过食肥甘厚味,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在中满的基础上化生内热,表现为火热之象,如湿热、肝热等,肝脉挟胃,波及肝木,形成肝... 中满内热是脾瘅病的核心病机。由于体质、生活环境的差异,中满内热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追究其根源大多是过食肥甘厚味,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在中满的基础上化生内热,表现为火热之象,如湿热、肝热等,肝脉挟胃,波及肝木,形成肝热,连及血分,以致血热,火伏气分,从而形成肝热、血热、湿热相互搏结。或者土壅则木郁,影响肝之疏泄,木不疏土,加剧中满,致积久化火,形成内热,波及脏腑,形成肝热,日久肝热、血热、湿热相互搏结。仝小林临床多以赤芍、生地黄、黄连组成“清肝热、血热、湿热互结”三味小方,结合不同疾病背景和病情程度,灵活加减,精确施量,收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热 血热 湿热 互结 赤芍 生地黄 黄连 仝小林
下载PDF
重构本草——生地黄
5
作者 张伟 康梦娇 +3 位作者 丁齐又 胡诗宛 赵林华 刘佳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42-345,共4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生地黄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症靶为内伤发热、内热出血、关节疼痛、便秘。标靶为口腔溃疡、快速性心...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生地黄功效主要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症靶为内伤发热、内热出血、关节疼痛、便秘。标靶为口腔溃疡、快速性心律失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地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凝血功能、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神经细胞、促进骨质形成等作用。本品无毒,但是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10~500 g,大剂量使用时须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以大便呈糊状为度。内服时应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生地黄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症靶 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下载PDF
基于成纤维细胞的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生地黄提取物对过敏性紫癜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 邓琳千 +2 位作者 陈群 黄冬成 宋倩男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 探讨生地黄对过敏性紫癜(HSP)小鼠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实验小鼠,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0.1 g/mL)、生地黄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mL)。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造模HSP,成... 目的 探讨生地黄对过敏性紫癜(HSP)小鼠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实验小鼠,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西咪替丁组(0.1 g/mL)、生地黄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mL)。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造模HSP,成功后按实验要求每日灌胃等量对应生地黄提取物,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1 d。结束后,采用碘酸雪夫染色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2、IL-4、IL-10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p-JAK2(Janus Kinase 2,JAK2)、p-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西咪替丁组和生地黄提取物组病理评分都明显远低于模型组,给药后小鼠肾脏组织学损害显著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FN-γ、IL-2表达均明显降低,IL-4、IL-10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咪替丁组、生地黄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小鼠IFN-γ、IL-2水平均升高,IL-4、IL-10水平均降低(P <0.05),且与生地黄提取物低、中剂量组相比,生地黄提取物高剂量组表达更明显(P <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 <0.01);生地黄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肾组织中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生地黄提取物低、中剂量组(P <0.05)。结论 生地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作用,可减轻HSP小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从而调节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生地黄 JAK2 STAT3 肾损伤
下载PDF
从扶正固本探讨“三补”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证思路
7
作者 王彪 谢雨宏 +4 位作者 龙衍 杨扬 张烈 王钦正 周青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临床上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内分泌治疗后,易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此时仅部分患者可从现代医学疗法中获益。从经方肾气丸中撷取的“三补”(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为临床经典药对,课题组认为“三补”具扶... 临床上前列腺癌(PCa)患者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内分泌治疗后,易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此时仅部分患者可从现代医学疗法中获益。从经方肾气丸中撷取的“三补”(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为临床经典药对,课题组认为“三补”具扶正固本之功,能切实针对CRPC以正气衰惫为本的病机特点,适用于改善CRPC临床症状。本文对“三补”运用于CRPC这一思路进行系统阐述,并附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补 扶正固本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生地黄 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下载PDF
基于态靶辨治理论探讨中成药治疗潮热的用药特点及量效规律分析
8
作者 张伟 张湘苑 +1 位作者 卫若楠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潮热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规律分析,为中成药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所有治疗潮热的中成药数据库,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量效规律。结果共筛选出3... 目的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潮热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规律分析,为中成药的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所有治疗潮热的中成药数据库,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频数统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特点及量效规律。结果共筛选出30种中成药,中药为133味,药物总频次为298次。其中频次排名前五位的药物分别为熟地黄、茯苓、山药、麦冬、生地黄,最大剂量药物分别为茯苓18.53 g和熟地黄13.33 g。症状-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咳嗽+盗汗→潮热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关联度较高。药物-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三阶关联规则天冬+麦冬→潮热的关联度最高,四阶关联规则天冬+生地黄+麦冬→潮热和天冬+麦冬+熟地黄→潮热的关联度最高。结论治疗潮热的中成药品种较为单一,主要针对肝肾阴虚引起的潮热。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根据“态靶辨治”理论进一步探索潮热的发病特点,围绕“态靶同调”对中成药进行针对性新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热 中成药 生地黄 态靶辨治 量效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