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被引量:10
1
作者 鲁卫东 冯伟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98-99,共2页
电视人物专题片往往是各种题材电视专题片中的重中之重。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关键点是: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大而全",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努力追求"典型化"。
关键词 电视人物专题片 “实事求是” “大而全” “细致入微” “典型化”
下载PDF
汉语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丽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本文认为汉语介词可以作为不同类型主题的标志,包括作为语域式主题、论元共指式主题以及论元式主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然后讨论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本文认为... 本文认为汉语介词可以作为不同类型主题的标志,包括作为语域式主题、论元共指式主题以及论元式主题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然后讨论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本文认为介词作为汉语中最有争议的虚词类别,在不同语体中的功能表现很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标志功能 典型性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方式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考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谢晓明 谷亚丽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2,共6页
已有研究一般根据宾语事物O能否进入"按照O的方式V"来鉴别方式宾语,但是运用这种单一标准很难把方式宾语与一些含方式义的其他语义类宾语区分开来。本文提出了一套包含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的复合鉴定模式,并运用这套标准考察... 已有研究一般根据宾语事物O能否进入"按照O的方式V"来鉴别方式宾语,但是运用这种单一标准很难把方式宾语与一些含方式义的其他语义类宾语区分开来。本文提出了一套包含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的复合鉴定模式,并运用这套标准考察了方式宾语的典型性,基本分清了方式宾语与其他语义类宾语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宾语 鉴定模式 典型性
原文传递
工具宾语的鉴定模式及其典型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晓明 乔东蕊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以往我们一般根据宾语O能否转换成"用OV"这种形式来鉴别工具宾语,但是运用这种单一标准很难把工具宾语与其他一些语义类宾语区分开来。本文提出一套包含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的复合鉴定模式,并用这套标准考察工具宾语的典型性,... 以往我们一般根据宾语O能否转换成"用OV"这种形式来鉴别工具宾语,但是运用这种单一标准很难把工具宾语与其他一些语义类宾语区分开来。本文提出一套包含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的复合鉴定模式,并用这套标准考察工具宾语的典型性,对工具宾语与其他类宾语之间的区别性特征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宾语 鉴定模式 典型性
下载PDF
“NP_1有NP_2”句式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安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动词“有”概括起来有两种主要意义 :一表领属 ,一表存在。不同意义的“有”对句式“NP1有NP2 ”中的NP1有不同的语义特征要求。NP1大致有六种形式 ,对“有”的选择形成一个连续统 ,从而确定“NP1有NP2 ”句式的归属
关键词 典型性 语义特征 激活 生命度 空间性
下载PDF
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怀仁 《大理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5-50,共6页
性格在文学作品中犹如血液之存在于人体,人物性格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作品中没有 无性格的人物,也没有无人物的性格。本文从人物性格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表现人物性格与典型环境三方面 对人物性格作了论述。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人物性格 人物塑造 典型环境
下载PDF
末世不容女强人:王熙凤悲剧的典型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松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9-95,共7页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曹雪芹同情、怜悯的对象,尽管曹对她罪恶的一面多有揭示,却始终不忘她女性的苦衷,在堪爱、堪怜、堪恨的复杂感情中,刻画了这个女强人的悲剧。小说以此提醒我们:女强人尚且如此,其他人能幸免吗?王熙凤...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曹雪芹同情、怜悯的对象,尽管曹对她罪恶的一面多有揭示,却始终不忘她女性的苦衷,在堪爱、堪怜、堪恨的复杂感情中,刻画了这个女强人的悲剧。小说以此提醒我们:女强人尚且如此,其他人能幸免吗?王熙凤的悲剧因此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封建伦理 悲剧命运 典型性
下载PDF
四川合江方言的被动标记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四川合江方言有六种标记被动句。按照典型程度,"着"字句最为典型,其后依次为"得"字句、"拿□[kənㄱ]"句、"等"字句、"挨"字句和"尽"字句,各有特点和用法,也有一定的交叉重... 四川合江方言有六种标记被动句。按照典型程度,"着"字句最为典型,其后依次为"得"字句、"拿□[kənㄱ]"句、"等"字句、"挨"字句和"尽"字句,各有特点和用法,也有一定的交叉重叠。六个被动标记都是由相应的动词虚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合江方言 西南官话 被动句 典型性 虚化
原文传递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意识流"——舍伍德·安德森和他的《母亲》评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树蕙 付宇 张凤英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0-63,共4页
安德森是美国享有盛誉、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现代作家。美国现代文学由于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出现了少有的繁荣,涌现出各种流派,反映了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怀疑和否定。现代主义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多采用"意识流"的... 安德森是美国享有盛誉、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的现代作家。美国现代文学由于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出现了少有的繁荣,涌现出各种流派,反映了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怀疑和否定。现代主义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多采用"意识流"的写法。"意识流"手法特别适用于畸形人物变态心理的描述。小说《母亲》在应用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物内心世界深层次的揭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典型化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内心世界 意识流
下载PDF
菲茨杰拉德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万兵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1-23,共3页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达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境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自己特定的模式。在具体方法上,菲茨杰拉德善于描写肖像、心理、场景,运用对比塑造人物。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人物形象 塑造 典型性
下载PDF
论《喻世明言》情节特色之优劣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雄 赵家文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5-76,共2页
《喻世明言》中情节的传奇性和真实性是其情节特色的优点,生动性和典型性是其情节特色的弱点。这是由其通俗文学的客观规律性和编纂者的文学理论观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 《喻世明言》 通俗小说 情节 冯梦龙
下载PDF
以心驭象,雄奇多姿——论李白的咏月诗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常州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从三个方面 ,分析了李白咏月诗的特点。首先是其思想价值 :对时空的包容非常广大 ,取象立意纷纭复杂而又明了可辨 ,显示了“以意驱象”、“以心驭象”的特色。其次是其审美特征 ,具有强烈的动态美、悲壮美、清幽美和雄奇美。再次是其典... 从三个方面 ,分析了李白咏月诗的特点。首先是其思想价值 :对时空的包容非常广大 ,取象立意纷纭复杂而又明了可辨 ,显示了“以意驱象”、“以心驭象”的特色。其次是其审美特征 ,具有强烈的动态美、悲壮美、清幽美和雄奇美。再次是其典范意义与影响 :典型地反映了诗人的性格特征 ,自然真切地表现了他飘逸不群的谪仙气质 ,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咏月诗 思想价值 审美特征 动态美 悲壮美 清幽美 雄奇美 性格 文学评论 诗歌
下载PDF
论列宁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平珍 《云梦学刊》 2007年第5期93-96,共4页
列宁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列宁的现实主义要求文艺家要尊重现实,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貌,在作品中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小说创作要抓住"个别出典型"这一关键,要从联系事实全部的总和及注重分析人物的性格等方... 列宁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列宁的现实主义要求文艺家要尊重现实,忠实于生活的本来面貌,在作品中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小说创作要抓住"个别出典型"这一关键,要从联系事实全部的总和及注重分析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现实主义文学观 真实性 典型性
下载PDF
“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岳国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类型理论因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似乎已经退出了批评话语界,但通过对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它作为一种创作原则不仅是作家秉承传统开创新文体的基础,更是体现作家创作理念和社会丰富信息的载体,是叙事批... 类型理论因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似乎已经退出了批评话语界,但通过对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它作为一种创作原则不仅是作家秉承传统开创新文体的基础,更是体现作家创作理念和社会丰富信息的载体,是叙事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 典型 “非典型”类型 类型理论
下载PDF
“典型”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的探讨与发展
15
作者 张清民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28-31,共4页
典型理论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典型”与“形象”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艺界得 到了深入细致地探讨,解放后文学理论教材中对典型理论的种种规定,其基本意义仍然是40年代理论研究成 果提供的。
关键词 典型 形象 20世纪40年代
下载PDF
多色的灵魂 绚烂的市井(上)——试论《金瓶梅》中潘金莲语言个性化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志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1-66,共6页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一尊不朽的丰碑,昭示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本文以潘金莲语言个性化的独特审美视角,就潘金莲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形象、命运的描摹及其典型形象对社会的烛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评价,这为人们研究、...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一尊不朽的丰碑,昭示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本文以潘金莲语言个性化的独特审美视角,就潘金莲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形象、命运的描摹及其典型形象对社会的烛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评价,这为人们研究、鉴赏《金瓶梅》洞开了一扇窗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性 性格 形象
下载PDF
论诗的感情与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新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5-126,共2页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三者的完美统一,使优秀诗歌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了典型意义和美学价值。优秀诗歌中的"理",除了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明确的思想外,...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三者的完美统一,使优秀诗歌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了典型意义和美学价值。优秀诗歌中的"理",除了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明确的思想外,更多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一种深厚微妙的意蕴。意蕴是诗人的人格学问、阅历生平、认识体验水乳交融流动在诗里的一种深厚的理性状态;是诗人的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和潜意识在诗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情 意蕴 典型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论周朴园私生活及其典型性——对传统学术观点的批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青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9-73,共5页
对于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大多只把他作为资本家看待,认为他集冷酷、虚伪、自私、奸诈狡猾、残忍狠毒于一身,尤其是冷酷和虚伪;然而,他不仅是一个资本家,还是儿子、恋人、丈夫、父亲,他又有热情、执着和真实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 对于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大多只把他作为资本家看待,认为他集冷酷、虚伪、自私、奸诈狡猾、残忍狠毒于一身,尤其是冷酷和虚伪;然而,他不仅是一个资本家,还是儿子、恋人、丈夫、父亲,他又有热情、执着和真实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是站在封建主义的立场看还是时代发展的立场看;是孤立地看待个人,还是联系地分析社会。无论如何,应该从私生活看到典型性,从剧中人物看到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私生活 典型性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小说理论的“典型化”
19
作者 李丽 《殷都学刊》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20世纪40年代的权威小说理论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表现出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化”特征。这一具有“两极对立性”理论特征的小说要求,不仅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作出了规定,在选材构思、结构布局、情节模式及艺术倾向上也对小说进行严格... 20世纪40年代的权威小说理论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表现出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化”特征。这一具有“两极对立性”理论特征的小说要求,不仅在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作出了规定,在选材构思、结构布局、情节模式及艺术倾向上也对小说进行严格的控制。此时期非权威的小说理论在对前述“典型化”理论的极端性、对立性进行纠偏的同时,其理论自身也与前者形成了“极端的对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40年代 小说理论 典型化 极端 对峙
下载PDF
泰戈尔与郭沫若的诗歌精神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宜学 周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03,共6页
最早接受泰戈尔影响又最早抛弃泰戈尔的郭沫若,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既具有鲜明的泰戈尔色彩,又表现出独特性,代表了中国新诗从接受外来影响到走向自觉的过渡性特征。文章细致梳理了郭沫若诗歌创作初期所受泰戈尔的影响以及出于自身思... 最早接受泰戈尔影响又最早抛弃泰戈尔的郭沫若,其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既具有鲜明的泰戈尔色彩,又表现出独特性,代表了中国新诗从接受外来影响到走向自觉的过渡性特征。文章细致梳理了郭沫若诗歌创作初期所受泰戈尔的影响以及出于自身思想变化而对泰戈尔的弃绝,并指出:泰戈尔诗歌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实际上已成为郭沫若诗歌及人格的内在要素了。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时代交集中,郭沫若与泰戈尔的文学关系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精神存在 典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