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 被引量:1

"Theory of Type" and Its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类型理论因强调共性忽略个性似乎已经退出了批评话语界,但通过对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它作为一种创作原则不仅是作家秉承传统开创新文体的基础,更是体现作家创作理念和社会丰富信息的载体,是叙事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Theory of Type seems to be out of the critical field for its emphasis on commonness instead of individuality, but through our brief survey of theory of type and its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e discover that as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e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basis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new styles,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the author's idea of creation and rich information in society, and the indispensible part of narrative criticism.
作者 岳国法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ZX-036)
关键词 类型 典型 “非典型”类型 类型理论 type typicalness " non - typical" type Theory of Typ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刘晟译..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678.
  •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 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73.
  • 3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34.

同被引文献10

  • 1赵少侯.《座谈老舍的<茶馆>》.《老舍的话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397页. 被引量:2
  • 2老舍.《茶馆》,《老舍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被引量:3
  • 3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见《小说美学经典三种》,第2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被引量:3
  • 4黄佐临.《漫谈"戏剧观"》,《人民日报》1962年4月25日. 被引量:1
  • 5李健吾.《座谈老舍的(茶馆)》,载《老舍的话剧艺术》,第398页. 被引量:1
  • 6李健吾.《谈(茶馆)》,《李健吾戏剧评论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89页. 被引量:1
  • 7岳国法.《"类型理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表现形态》.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23页. 被引量:1
  • 8老舍.《茶馆》,《老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79-80页. 被引量:1
  • 9普列汉洛夫.《亨利克·易卜生》,载《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149页. 被引量:1
  • 10刘章春.《茶馆》沧桑录[J].大舞台,1999(1):16-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