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霸伯簋铭中的“■”
1
作者 徐子黎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6-39,共4页
霸伯簋铭中有字作 形,学者或释为"量",作为计量物体多少的容器;或与虎皮连读,作地名。本文认为该字从字形上分析为从粮、从斗,是用来表示盛干粮的"斗"的专字。在霸伯簋铭中与数词"二"连读,表示赏赐霸伯丹砂二斗,即为"斗"字。
关键词 霸伯簋 丹砂 二斗
下载PDF
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冕堂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48,共16页
自秦汉以至清代,我国每石皮粮(如南方的稻谷,北方的粟谷、高粱)的价格为:汉代30—130钱;魏晋南北朝250—500文;初唐至盛唐50—200文,唐后期200—400文;北宋200—700文,南宋1000—1500文... 自秦汉以至清代,我国每石皮粮(如南方的稻谷,北方的粟谷、高粱)的价格为:汉代30—130钱;魏晋南北朝250—500文;初唐至盛唐50—200文,唐后期200—400文;北宋200—700文,南宋1000—1500文;明初250—300文,明中后期400文。清代顺康之际300—800文,康乾时期1000—1600文,嘉道至清末2000文以上。总体而言,各个朝代的前期尤其是初唐、盛唐和明代,经济繁荣,政治鼎盛,此时的粮价格外低廉平稳,人们多有谷贱伤农之叹。汉初每石皮粮三四十钱,明清初期均为300文上下。由于明清的斗桶比汉代的大四倍,因此,经历近二千年,粮价实际变化不大。此外,粮食地区差价很大,大城市与小城镇相差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自然经济 商品生产 谷贱伤农 "一米二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