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学评介 |
郗浩丽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2
|
后殖民时代的性爱书写:人性禁锢与真我返归 |
徐梅
刘久明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遮蔽”与“澄明”——教育的非本真状态与本真状态 |
李长伟
王飞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6 |
1
|
|
4
|
追寻“自我”:《倾城之恋》细读及重释(上) |
袁少冲
|
《运城学院学报》
|
2019 |
0 |
|
5
|
罗杰斯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
刘化英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44
|
|
6
|
东西方文化下的真实自我研究:一种关系的视角 |
梁燕芳
谢天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7
|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悲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
邓志辉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0 |
13
|
|
8
|
乡村游客真实性体验模型研究 |
陈才
赵志峰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9
|
真、假自体对“孔融让梨”的新诠释及其教育启示 |
王礼军
|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0
|
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视角 |
唐松林
欧阳算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8 |
10
|
|
11
|
莫伦豪尔论“审美自我”的形成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问题 |
温辉
张诗琪
|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王阳明的真己观及其圆融特质 |
朱小明
席若凡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惧怕否定评价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真实自我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
石耀慧
麻超
庞亚玲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4
|
“纯乐”“绝美”与“真我”:论“审美”的形而上维度 |
刘旭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5
|
良知与阳明心学概念结构 |
林孝暸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论京派纯散文理论的本体性 |
陈啸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7
|
文明之下的悲怆——劳伦斯思想再剖析 |
江林达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8
|
基于真假自体理论解析大学生人际问题根源 |
张玥
龙慧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2
|
|
19
|
艺术之“真”的追问 |
郭继民
|
《阅江学刊》
|
2015 |
1
|
|
20
|
后现代自传话语的范式——论罗兰·巴特自传叙事中的假体、主体与母体 |
王成军
张雨薇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