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敏 尚鹏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频带混叠问题,以及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受残留白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该... 为了解决采用传统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存在的频带混叠问题,以及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受残留白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该方法通过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双端故障行波线模分量的固有模态函数,利用基于瞬时频率突变和模极大值的奇异性检测原理进行行波波头标定,从而实现故障点定位。通过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基于频变特性电缆线路的6kV井下配电网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测距精度高,最大测距误差不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配电网 电缆故障定位 电缆故障测距 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行波测距
下载PDF
考虑脉冲信号传输特性的矿用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程江洲 唐阳 +2 位作者 谢诗雨 熊双菊 王劲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97,共5页
为解决电缆分接头对脉冲信号的反射干扰造成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分析了脉冲信号沿电缆传输特性:脉冲信号幅值、脉宽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呈单调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脉冲信号传输特性的矿用电缆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向电缆中注... 为解决电缆分接头对脉冲信号的反射干扰造成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分析了脉冲信号沿电缆传输特性:脉冲信号幅值、脉宽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呈单调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脉冲信号传输特性的矿用电缆故障定位方法:通过向电缆中注入原始脉冲信号获得反射脉冲信号,根据反射脉冲信号的脉宽、幅值变化识别电缆故障点反射脉冲信号,从而排除电缆分接头反射脉冲信号的干扰,实现故障准确定位。搭建了矿用电缆故障定位仿真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精度,定位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电缆故障定位 脉冲信号传输特性 反射脉冲识别 行波测距
下载PDF
基于多端行波时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练兵 孙腾达 +3 位作者 曾四鸣 王磊 梁纪峰 郝育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7,共8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实现复杂、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时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行波传输特性,提出一种配电网故障状态表达式。根据多端行波时差和双端行波原理计算故障距离理论值。将理论... 针对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实现复杂、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端行波时差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分析故障行波传输特性,提出一种配电网故障状态表达式。根据多端行波时差和双端行波原理计算故障距离理论值。将理论值代入故障状态表达式,搭建故障搜索矩阵和辅助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元素变化特征和数值状态定位故障线路。然后,根据三端行波法计算实际故障距离,消除行波波速不确定性造成的测距误差。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配电网故障模型,验证在不同的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下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定位方法可靠性好、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搜索矩阵 辅助矩阵 故障定位 行波测距
下载PDF
基于电压时空聚合曲线的乡镇配电台区户变关系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唐冬来 李强 +3 位作者 陈永东 张捷 刘友波 宋卫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6-96,共11页
户变关系是指用户电表与配电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智能微电网的数据基础。乡镇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大,受台区分布式能源并网影响,用户电表的电压变化规律与配电台区内多个电源电压变化相关,严重影响了电压相关性户变识别的准确率。因此... 户变关系是指用户电表与配电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是智能微电网的数据基础。乡镇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大,受台区分布式能源并网影响,用户电表的电压变化规律与配电台区内多个电源电压变化相关,严重影响了电压相关性户变识别的准确率。因此,考虑分布式能源并网、电源到用户电表低压线路长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电压时空聚合方法计算用户电表理论电压波动曲线,并将其与用户电表的真实电压波动曲线进行比较,从而准确识别户变关系。所提方法在中国某地区乡镇示范配电台区进行了验证,户变关系识别准确率为99.8%。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自适应分段聚合近似、关联卷积、密度拓扑聚类等主流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变关系 时空聚合 行波测距 用户电表 渐进迭代逼近方法 乡镇配电台区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丽菊 于毅 +3 位作者 咸日常 潘金凤 周福涛 陶文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4,100,共7页
为提高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新方法。首先结合直埋敷设方式的实际工程背景分析了电缆各个电流模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采取三相护层电流之和作为故障测距信号的依据。其次,通过无监... 为提高交叉互联电缆故障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交叉互联电缆行波测距新方法。首先结合直埋敷设方式的实际工程背景分析了电缆各个电流模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采取三相护层电流之和作为故障测距信号的依据。其次,通过无监督学习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由直接接地箱和交叉互联箱中采集到数据组成的高维矩阵降维,采用密度聚类算法对降维后的样本进行聚类。最后选取含样本量最少的簇类所匹配的区段为故障区段并用双端测距公式测距。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避免交叉互联点对护层电流行波的影响,使得故障测距在不同故障距离下仍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且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交叉互联 故障测距 行波测距 主成分分析法 密度聚类算法
下载PDF
基于波速补偿故障距离逐步逼真的直流线路行波测距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段宽 樊艳芳 +1 位作者 王永进 罗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0-78,共9页
为解决小波变换奇异点检测技术应用于直流线路行波测距时对行波波头标定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行波波头到达时刻与行波波速难以有机统一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对于行波波头的标定,采用对不同故障信号具有完全自适应分解能力的改进的希尔... 为解决小波变换奇异点检测技术应用于直流线路行波测距时对行波波头标定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以及行波波头到达时刻与行波波速难以有机统一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对于行波波头的标定,采用对不同故障信号具有完全自适应分解能力的改进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利用高频突变的峰值频点标定行波波头。对于行波波头到达时刻与行波波速难以有机统一的问题,提出利用牛顿插值算法对波速逐次进行补偿。将每次补偿后的波速代入考虑波速变化的测距公式,当测距结果的收敛精度满足设定收敛条件后算法循环终止,得到逐步逼近真实故障距离的测距结果。在PSCAD中进行故障仿真,在Matlab中进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精度高,鲁棒性强,具有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适用于各类常见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行波测距 改进的希尔伯特-黄 波速补偿 故障距离逼真
下载PDF
采样频率对行波测距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伟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
为了探讨行波测距装置所需要的采样频率,根据行波自身的特性,从时域角度出发利用均匀采样模式分析了采样频率对常用的A、B、C、D型行波测距原理的影响,并对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的行波测距装置所需的采样频率进行了探讨,得出... 为了探讨行波测距装置所需要的采样频率,根据行波自身的特性,从时域角度出发利用均匀采样模式分析了采样频率对常用的A、B、C、D型行波测距原理的影响,并对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配电线路的行波测距装置所需的采样频率进行了探讨,得出提高采样频率通常可以提高测距精度,但测距精度并不与采样频率成正比及对行波波头识别算法进行相应的补偿可以提高测距准确性的结论,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仿真结果对装置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测距 影响因素 采样频率 精度
下载PDF
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分布式行波测距装置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振华 牟涛 +3 位作者 周东杰 朱付强 赵会彬 马志敏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针对传统互感器动态特性差,易饱和从而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罗氏线圈的电子互感器测距产品的实现方法;结合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前景及特点,采用分布式测距子机加测距主机...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分布式行波测距系统;针对传统互感器动态特性差,易饱和从而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罗氏线圈的电子互感器测距产品的实现方法;结合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前景及特点,采用分布式测距子机加测距主机的架构;子机负责各相突变波形的高速数据采集及故障录波,采样速率为2 M;主机负责采用应答机制与各子机通讯,合并录波数据,完成测距运算;子机与主机采用握手的数据交互模式,一旦发送失败启动重发机制,保证录波数据传输可靠性;产品经过验证,能较好地还原行波波形,实测测距误差小于3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互感器 分布式 行波测距 主机 子机 握手机制
下载PDF
高速铁路全电缆贯通线精确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靳忠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604,共9页
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路采用全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后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将会大大减小查找电缆故障点范围和电缆故障修复的工作量,缩短检修时间,从而提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力... 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路采用全电缆线路,发生故障后会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将会大大减小查找电缆故障点范围和电缆故障修复的工作量,缩短检修时间,从而提高速铁路电力供电的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的现状,分析了各种行波测距原理及全电缆贯通线路行波传输与衰减特性,对传统行波测距技术在全电缆贯通线故障定位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分布式行波测距方法可使故障行波传输距离大幅降低,可有效减少行波传输过程中衰减和畸变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故障行波、不同故障过渡电阻、故障点位于不同位置情况下,均能实现精确定位。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该技术定位精度较高,满足精确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贯通线路 全电缆线路 故障定位 分布式行波测距
下载PDF
山区配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立 罗世萱 +1 位作者 徐琼琼 汪毅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山区配电线路以10 kV架空线路为主,由于运行环境恶劣,山区配电线路年平均故障率在百千米10次左右。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线路故障点位置是进一步提升运维检修效率和农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文章借助北斗授时和行波测距技术研究出一种以架... 山区配电线路以10 kV架空线路为主,由于运行环境恶劣,山区配电线路年平均故障率在百千米10次左右。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线路故障点位置是进一步提升运维检修效率和农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文章借助北斗授时和行波测距技术研究出一种以架空配电线路沿线杆塔为定位目标的故障定位方法,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在哪2个杆塔之间。再通过北斗精准定位、机载Lidar扫描、配电线路三维建模、无人机超视距远程控制等技术,开发出了一套山区配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系统。系统能直观显示出配电线路故障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方便运维人员快速抵达故障点开展线路故障抢修,显著提升了运维检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授时 北斗定位 山区配电线路 行波测距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测距的单相短路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晓华 吴杰康 +3 位作者 陈盛语 杨国荣 许海文 彭宇文 《黑龙江电力》 CAS 2022年第1期47-53,共7页
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概率占总故障的70%左右,因此,有必要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进行定位。鉴于行波测距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成功应用,给电压暂降扰动源定位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不仅可以判断出电压暂降扰... 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概率占总故障的70%左右,因此,有必要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进行定位。鉴于行波测距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成功应用,给电压暂降扰动源定位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不仅可以判断出电压暂降扰动源发生在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上游或下游方向,还可以精确定位到发生线路故障的具体位置,这更加有利于解决供用电双方的经济纠纷,保障双方的利益。提出基于小波变换和行波测距的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下的电压暂降源定位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根据行波理论,故障点会向输电线路两端传播行波信号,借助输电线路测量端的监测装置检测到的暂态行波信号,可以实现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测距,从而实现对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下的电压暂降源位置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行波测距 单相接地短路 电压暂降源定位
下载PDF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数据的正弦拟合自动筛选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可 张凌 +4 位作者 胡燕玲 张静 束洪春 余多 白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64,共7页
采用低门槛突变量启动的行波测距装置记录了故障数据和非故障干扰杂波。然而,行波测距需要的主要信息来自于故障初瞬数据,因此自动筛选出故障初瞬数据是实现行波测距的最基本条件。提出了利用正弦拟合的方法自动筛选故障初瞬数据。将行... 采用低门槛突变量启动的行波测距装置记录了故障数据和非故障干扰杂波。然而,行波测距需要的主要信息来自于故障初瞬数据,因此自动筛选出故障初瞬数据是实现行波测距的最基本条件。提出了利用正弦拟合的方法自动筛选故障初瞬数据。将行波测距装置记录的电流行波数据分为两段,分别对这两段数据进行正弦拟合的计算,再根据这两段数据的正弦拟合度和幅值计算数据的模态特征值,若计算得到的数据模态特征值大于设定阈值,则判断其为包含有效信息的故障初瞬数据;反之,则为非故障初瞬数据。大量实测数据计算表明,所提出的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数据的正弦拟合自动筛选方法是可行的,且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测距 正弦拟合 故障数据 数据模态特征值 自动筛选
下载PDF
一种T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岸 孔垂祥 祝龙记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9-753,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将在各测量点采集到的行波信号进行相模变换;其次将得到的α模分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行波波头首次到达各测量点的时刻;最后判别出... 为进一步提高T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T型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将在各测量点采集到的行波信号进行相模变换;其次将得到的α模分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行波波头首次到达各测量点的时刻;最后判别出故障支路,并计算出故障距离。大量的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行波波速等因素的影响,测距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输电线路 行波测距 小波变换 相模变换
下载PDF
基于区段定位的配电网混合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义军 曹越 +1 位作者 窦鹏志 曹凤建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55-60,共6页
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分支较多,且多为混合线路,传统的行波测距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故障测距精度,现对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法加以改进,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区段划分方法.故障前,对配电网线路进行区段划分,由线路已知参数确定当区段节... 配电网拓扑结构复杂,分支较多,且多为混合线路,传统的行波测距方法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故障测距精度,现对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法加以改进,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区段划分方法.故障前,对配电网线路进行区段划分,由线路已知参数确定当区段节点发生故障时行波到达两端测量装置的理论时间差;故障后,由两端测量装置获取故障初始行波到达时间并作差,比较实际故障时间差与区段节点理论时间差进行故障区段定位,进而用多个双端测距结果定位故障点.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缩短了故障区段范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测距 故障区段 波头时差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研究
15
作者 张永东 陶伟叶 +2 位作者 常欣丽 王云鹏 丛玉頔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12期78-83,91,共7页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是快速检查故障位置、节约能源的必要措施。针对行波测距方法中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如噪声干扰、波头到达时间标定偏差以及波速计算误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 morphology,MM)与希尔伯特-黄变换(H...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是快速检查故障位置、节约能源的必要措施。针对行波测距方法中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如噪声干扰、波头到达时间标定偏差以及波速计算误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 morphology,MM)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结合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算法。首先对故障发生后的高频暂态量经Clark变换后得到线模和零模分量,通过线模分量提取故障行波,再对夹杂噪声干扰的行波信号进行数学形态学滤波处理;然后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瞬时频率谱图,继而找到突变点位置,确定波头到达时间,结合与波速无关的双端行波测距计算故障发生位置;最后对比采用结合算法和单一算法下的测距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结合算法的测距精度比单一算法更高,且误差精度为0.086‰,验证了所提线路故障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测距 数学形态学 希尔伯特-黄变换 故障测距 噪声干扰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分析
16
作者 王昊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对单相接地故障实现快速定位、检修,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就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期间的自动定位技术开展研究,旨在为我国电力公司线路运维检修单位提供技术借鉴、参考价值,使其掌握自动定位... 对单相接地故障实现快速定位、检修,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就高压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期间的自动定位技术开展研究,旨在为我国电力公司线路运维检修单位提供技术借鉴、参考价值,使其掌握自动定位技术要点与应用方法,为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积累技术方法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单相接地 自动定位 阻抗测距 行波测距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事故定位方法研究
17
作者 曹越 窦鹏志 +1 位作者 原泉 张一博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7期32-37,共6页
配电网线路结构复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大了事故定位难度。为解决该问题,将网络进行分层,在现有行波测距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多端行波信息筛选出重要的波头数据,再将波头时差带入双端测距公式定位事故点。当重要数据缺失、错误及无... 配电网线路结构复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加大了事故定位难度。为解决该问题,将网络进行分层,在现有行波测距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多端行波信息筛选出重要的波头数据,再将波头时差带入双端测距公式定位事故点。当重要数据缺失、错误及无测量装置安装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线路发生事故时,依据网络分层原理,利用其他行波波头信息推断出事故点位置。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准确,对行波测量信息的容错性强,可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事故定位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端信息 行波测距 波头时差
下载PDF
基于TT变换与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18
作者 李焱彬 王玲桃 《山西电力》 2024年第6期45-49,共5页
当单端法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时,会存在前3个波头中对端母线反射波波头和故障点反射波波头混淆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TT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单端故障测距的方法。首先利用TT变换分析单端的故障行波信号,... 当单端法用于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时,会存在前3个波头中对端母线反射波波头和故障点反射波波头混淆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TT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单端故障测距的方法。首先利用TT变换分析单端的故障行波信号,采集前3个行波波头的时间值和极性作为样本数据集,然后再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拟合能力对样本数据集进行学习,最终获得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输电线路的单端故障测距。此外,引入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以提高神经网络的测距精度。经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测距误差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且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方法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行波测距 单端 TT变换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时差比较的配电网含分支混合线路行波故障定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建刚 魏佩瑜 +1 位作者 刘澍存 马庆玉 《山东电力技术》 2017年第9期14-18,30,共6页
针对配电网线路主体多为含分支的"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这一异于输电线路的特征,建立配电网常见的"架空线—电缆—架空线"三段式混合线路模型,每段设置分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针对该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利用... 针对配电网线路主体多为含分支的"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这一异于输电线路的特征,建立配电网常见的"架空线—电缆—架空线"三段式混合线路模型,每段设置分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针对该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利用比较特殊点故障时和一般点故障时每段线路各分支末端行波到达时刻与线缆连接点行波到达时刻差值的方法,确定故障发生在三段中哪一段。再进一步选择两两分支线路末端行波时差比较,确定故障发生于具体哪一分支线路,最后提出使用综合行波测距方法,确定在分支线路中具体故障位置。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套定位方法能较为准确地选出故障区段,并确定故障位置,且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分支 混合线路 时差比较 综合行波测距
下载PDF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红敏 朱浩钰 +1 位作者 王明会 彭丹阳 《电工技术》 202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针对输电线路行波测距存在的行波等效波速随故障距离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利用牛顿插值算法对波速逐次进行补偿。将每次补偿后的波速代入考虑波速变化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当测距结果的收敛精度满足设定收敛条件后算法循环终止,得到逐步逼... 针对输电线路行波测距存在的行波等效波速随故障距离变化而变化的问题,利用牛顿插值算法对波速逐次进行补偿。将每次补偿后的波速代入考虑波速变化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当测距结果的收敛精度满足设定收敛条件后算法循环终止,得到逐步逼近真实故障距离的测距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精度高,具有一定的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测距 行波等效波速 故障距离 牛顿插值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