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被引量:8
1
作者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8,共7页
作为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部极富想象力的散文体虚构游记,给基督徒们展现出许多陌生世界的生动图画,与《马可·波罗行纪》一起首次真正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中国持久而浓厚的兴... 作为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这部极富想象力的散文体虚构游记,给基督徒们展现出许多陌生世界的生动图画,与《马可·波罗行纪》一起首次真正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中国持久而浓厚的兴趣。尽管曼德维尔曾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亚洲旅行家”,但他充其量是个乘上想象的翅膀、身在座椅上的旅行家,《游记》自然为面壁之作。曼德维尔对蛮子国、大汗王国的虚构传奇,以及祭司王约翰的神奇传说,无不展示着中世纪晚期人们的想像欲望,他们需要有一个物质化的异域形象,以此作为超越自身基督教文化困境的某种启示。这当是我们观照《曼德维尔游记》时,所不应忽视的阅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德维尔游记》 中世纪欧洲 游记文学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关于移动空间的书写——旅行文学批评谱系及其跨学科交叉阐释 被引量:6
2
作者 黄丽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深入,旅行文学从西方学界少人问津的亚文类一跃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文本场域,后殖民、女性主义、人类学、地理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都将学术兴趣转向旅行书写,纷纷探讨其诗学与政治、文学审美与...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深入,旅行文学从西方学界少人问津的亚文类一跃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文本场域,后殖民、女性主义、人类学、地理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都将学术兴趣转向旅行书写,纷纷探讨其诗学与政治、文学审美与文化再现。本文认为旅行文学作为亚文类浮出文学研究的历史地表,在于其不仅承载着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元素,更有着跨种族、跨语言和跨学科的动态特质。论文对旅行文学范畴、研究谱系及其跨学科性质进行耙梳,以期对国内旅行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文学 旅行文学批评 后殖民范式 跨学科交叉阐释
原文传递
西方旅行文学研究:从湮没到勃兴 被引量:2
3
作者 田俊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4,共15页
旅行文学是旅行的文学发生学再现,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是,由于人文学界对旅游的鄙视以及旅行文学自身范式的芜杂性,旅行文学研究尤其是西方旅行文学研究长久以来处于湮没之中,缺乏应有的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 旅行文学是旅行的文学发生学再现,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是,由于人文学界对旅游的鄙视以及旅行文学自身范式的芜杂性,旅行文学研究尤其是西方旅行文学研究长久以来处于湮没之中,缺乏应有的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学、文学发生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倡导和带飞,旅行文学这种久被忽视的文学范式终于受到西方理论界的重视,关于旅行和旅行文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显学。揭示西方旅行文学研究从湮没到勃兴的历程,对于学界了解人类学、文学发生学和后殖民主义文化学对旅行文学的拯救以及彼此之间的借壳发展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 旅行文学 人类学 文学发生学 后殖民主义
原文传递
旅行文学三题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保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34-137,共4页
旅行文学源远流长,但旅行文学长期以来被视为亚类文学,被主流批评话语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行文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的重视。旅行文学批评主要以萨义德和福柯等人的后现代理论为研究范式,对隐藏其中的话语权力和意识... 旅行文学源远流长,但旅行文学长期以来被视为亚类文学,被主流批评话语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行文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的重视。旅行文学批评主要以萨义德和福柯等人的后现代理论为研究范式,对隐藏其中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剖析阐释。该文从旅行实践与旅行文学的发生、旅行文学对异域的想象性建构、旅行文学与文化身份的关系等方面探讨旅行文学在异域想象与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文学 异域想象 文化身份
下载PDF
从旅行文学看日据时期台湾文人的民族认同——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国大陆经验为中心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9,44,共10页
日据时期许多彰化作家前往日本或中国大陆旅行或旅居。他们欣赏日本的美丽风景,但心情并不愉快,因他们无法认同统治台湾的殖民者。如叶荣钟诗作充满悲凄落寞之感,虚谷诗风转向清淳淡远,但这只是严峻时局下的隐忍。洪弃生、施梅樵、庄太... 日据时期许多彰化作家前往日本或中国大陆旅行或旅居。他们欣赏日本的美丽风景,但心情并不愉快,因他们无法认同统治台湾的殖民者。如叶荣钟诗作充满悲凄落寞之感,虚谷诗风转向清淳淡远,但这只是严峻时局下的隐忍。洪弃生、施梅樵、庄太岳、赖绍尧、杨树德等对大陆充满向往,通过自己或亲友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赖和、周定山等更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贫穷战乱以及某些国民性弱点,这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加强和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人 旅行文学 民族认同
下载PDF
清代蜀道文献的特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 清代蜀道文献主要由行旅文献、诗歌文献及碑刻文献构成。蜀道行旅文献之多超过前代总合,多糅合日记、诗歌于一体,其中不乏有重要史料的佳作,是清代行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诗歌文献浩繁庞杂,多见于清人别集稿本,作者群体庞大,其中既有名家巨擘,更多为非知名士人,具有写真纪实的风格特点,感叹自然奇险、忧患战乱与民生是其重要主题;碑刻文献主要是清代学者对蜀道沿线汉魏两宋碑石书法的史事考证、碑刻释文及转录。清代蜀道文献在反映蜀道交通历史变迁、蜀道地带生态环境及其社会风貌方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与清代川陕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大量的清代蜀道诗不仅承载了清代士大夫艰难的人生行迹,也是山地生命体验的典型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行旅文献 蜀道诗歌 蜀道碑石 文化价值
下载PDF
《东归日记》文学价值研究
7
作者 王若明 江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东归日记》是一部清代西域流人创作的纪行文献,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方士淦在遣戍放归行程中的所见所感,内容涉及清代西北边疆各个方面,为研究西北边疆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交通、风俗提供了重要史料,是清代北疆纪行文献中的优秀... 《东归日记》是一部清代西域流人创作的纪行文献,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方士淦在遣戍放归行程中的所见所感,内容涉及清代西北边疆各个方面,为研究西北边疆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交通、风俗提供了重要史料,是清代北疆纪行文献中的优秀作品。《东归日记》的文学价值体现在诗歌化的语言和写意性的表现,这一文学性在与清代其他游记、日记对比中表现更加鲜明,这与作家被遣戍新疆后的心态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归日记 文学价值 纪行文献 流人
下载PDF
胸中藏丘壑,山水有清音--中国香港当代报纸文艺副刊旅游文学研究
8
作者 张宇 《华文文学》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近年来,旅行书写因其跨文学、文化、历史、地理以及人类学等的交叉属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香港地区历来旅游文学发达,借助报章副刊的传播媒介,更是表现出独特的时空想象、经验建构与主体表达。各大报刊均有招牌性的旅游文学... 近年来,旅行书写因其跨文学、文化、历史、地理以及人类学等的交叉属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香港地区历来旅游文学发达,借助报章副刊的传播媒介,更是表现出独特的时空想象、经验建构与主体表达。各大报刊均有招牌性的旅游文学专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香港地区当代报纸文艺副刊所载的旅游文学,通过人文山水的描摹,表现学人的知识、文化与趣味,绘制人文之旅的图景;通过情感山水的刻画,寄托忆旧、北望与感怀的情感之旅;通过消闲山水的书写,表现独特的经济、摩登、生活方式,描摹都市的消闲之旅。报章旅行专栏的风行,为港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个独特的通道,而旅游文学的繁盛,亦是香港地区构建文化之都、营造宽松、包容、多元的城市氛围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报纸 山水 文艺副刊 旅游文学
下载PDF
文学、生命、共同生活奥特玛·埃特访谈录
9
作者 任海燕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9,共11页
埃特教授的文学研究始终立足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在本次访谈中,他围绕文学、生命和共同生活等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学科日益细分和复杂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学术界的某些固有边界,回归文学和文学研究本初的研究经验和生命经验。访谈中,埃特... 埃特教授的文学研究始终立足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在本次访谈中,他围绕文学、生命和共同生活等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学科日益细分和复杂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学术界的某些固有边界,回归文学和文学研究本初的研究经验和生命经验。访谈中,埃特教授不仅梳理并阐释了他思想体系中的关键概念,如“活的现实”“世界的文学”以及跨区域研究等,还针对学科日益细分的趋势,对文学的价值、理论与文学、文学批评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文学 世界的文学 活的现实 跨区域研究
原文传递
古代旅游文学的儒家精神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小平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7-72,共6页
自然山水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家园,更是心灵的栖居地和精神家园。旅游文学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负载着儒家的"君子比德"精神、进取精神、忧患精神,这些积极入世精神是中国世世代代人们灵魂的核心。儒家精神像永不熄灭的火炬,... 自然山水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家园,更是心灵的栖居地和精神家园。旅游文学通过自然山水的描绘负载着儒家的"君子比德"精神、进取精神、忧患精神,这些积极入世精神是中国世世代代人们灵魂的核心。儒家精神像永不熄灭的火炬,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引导、鼓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以全部的生命力量与热情,去直面人生,参与现实,不懈求索,直到心灵世界的诗意栖居。旅游文学应充分展现出儒家对个人在社会群体、民族国家中作出的价值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学 儒家精神 忧患精神
下载PDF
古代江西旅游文学的繁荣及原因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小芒 廖文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7-120,146,共5页
江西旅游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晋唐勃兴期、两宋昌盛期和明清张扬期。江西旅游文学的地理分布呈现点、线、面的构架趋势,江州、洪州、虔州三点遥相呼应,赣江一线连缀南北,信州、袁州又呈左右辐射态势。江西独特的自然山川、... 江西旅游文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晋唐勃兴期、两宋昌盛期和明清张扬期。江西旅游文学的地理分布呈现点、线、面的构架趋势,江州、洪州、虔州三点遥相呼应,赣江一线连缀南北,信州、袁州又呈左右辐射态势。江西独特的自然山川、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造就了旅游文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旅游文学 发展阶段 地理分布 原因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下英国旅行文学的叙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丽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4,共5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主要从文化意识投射、他者化再现和异国形象这些视角阐释旅行文学,不断地叩问旅行文学的再现政治。而事实上,旅行文学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类一样,有着自身的叙事传统与文学性。本文考察英国旅行文学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主要从文化意识投射、他者化再现和异国形象这些视角阐释旅行文学,不断地叩问旅行文学的再现政治。而事实上,旅行文学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类一样,有着自身的叙事传统与文学性。本文考察英国旅行文学的叙事嬗变轨迹,旨在揭示旅行文学内在发展上兼具客观真实与主观虚幻、科学与传记于一体的动态复杂的叙事特点及其所昭示的英国文化发展的谱系与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旅行文学 叙事
下载PDF
《大阪每日新闻》的涉华报道战略与芥川龙之介的新型江南创作——以《江南游记》为中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武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3,共6页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以娴熟的文学技艺著称于世。其记述中国之行的《江南游记》突破了传统游记文本的纪实属性,以独特的诗学技法颠覆了纪行文泾渭分明的"虚实分界"与"文体定式",开创了新型纪行文本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坛的代表作家,以娴熟的文学技艺著称于世。其记述中国之行的《江南游记》突破了传统游记文本的纪实属性,以独特的诗学技法颠覆了纪行文泾渭分明的"虚实分界"与"文体定式",开创了新型纪行文本的先河。由此,芥川对以启蒙者自居,标榜帝国主义列强给中国带来"现代化恩惠"的《大阪每日新闻》的涉华报道战略进行了批判,在抒发对华善意与同情的同时,对日本和西方列强的对华殖民政策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阪每日新闻 涉华报道战略 芥川龙之介 纪行文 建构
下载PDF
论西湖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
14
作者 魏一媚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40,共5页
西湖文学资源是西湖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西湖的旅游业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且为其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不竭的文化源泉。西湖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首先表现为通过诸如出版、会展和各种文学活动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而... 西湖文学资源是西湖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西湖的旅游业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且为其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不竭的文化源泉。西湖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首先表现为通过诸如出版、会展和各种文学活动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而更为重要的是其间接的经济价值,即对西湖旅游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旅游文学 经济价值
原文传递
杨慎诗词中的云南印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云宏 金梅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35-38,43,共5页
明代状元杨慎谪滇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杨慎部分诗词名篇的梳理、评介和赏析,可以让世人通过他的诗文更全面地认识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在旅游服务实践中,以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形... 明代状元杨慎谪滇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杨慎部分诗词名篇的梳理、评介和赏析,可以让世人通过他的诗文更全面地认识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在旅游服务实践中,以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形象,促进云南旅游文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诗词 旅游文学 云南旅游
下载PDF
清代台湾游记的发展与转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卞梁 连晨曦 胡棋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70-76,共7页
晚明时期游记文学的盛行也成就了台湾游记。在2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台湾游记描述山水景物、记录风土民情并建言献策,对推动台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康雍、乾嘉、道光、咸同四个时间段为结点,通过选取现存与台湾游记相关的文献... 晚明时期游记文学的盛行也成就了台湾游记。在2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台湾游记描述山水景物、记录风土民情并建言献策,对推动台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康雍、乾嘉、道光、咸同四个时间段为结点,通过选取现存与台湾游记相关的文献、碑拓和档案中的典型文献,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台湾游记的发展脉络,并结合时局变化,分析台湾游记起伏、盛衰的深层原因,以期拓展对台湾游记内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文学 台湾游记 清代 方志
原文传递
从“龙与独角兽”看旅游文学之符号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迟欣 唐娟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371-374,共4页
作为缘起于旅游活动、反映旅游者游历见闻和思想情志的旅游文学,不仅仅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文学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裁的独特文本逻辑,即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以及带有多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符号... 作为缘起于旅游活动、反映旅游者游历见闻和思想情志的旅游文学,不仅仅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文学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裁的独特文本逻辑,即指称功能、诗性功能以及带有多重文化理念于一体的综合性符号系统。文章将"垮掉派"作品融入旅游文学研究领域,以"垮掉派之父"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代表诗歌"龙与独角兽"为切入点,从语境、信息出发,分析了其语言符号的具体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作品中异质文化交融的特色。结果表明,异质文化不仅是旅游活动的原始动因,也构成了旅游文学之符号系统的高层次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派” 旅游文学 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符号系统
下载PDF
现实与回忆:《从巴黎到耶路撒冷》中的历史书写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菁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4,共11页
在浪漫主义兴起前,法国传统意义上的游记与文学并无紧密关联,而夏多布里昂1811年出版的《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旅行家不再专注于对异域的纪实描写,而是在其中穿插了大量历史回忆和思考,将现实中的地理知识融入... 在浪漫主义兴起前,法国传统意义上的游记与文学并无紧密关联,而夏多布里昂1811年出版的《从巴黎到耶路撒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旅行家不再专注于对异域的纪实描写,而是在其中穿插了大量历史回忆和思考,将现实中的地理知识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书写历史,作家促使游记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走向"思考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构建和对人类命运的反思,最终将游记从松散的见闻记录转变为一种文学体裁,启发和影响了19世纪诸多作家的游记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文学 夏多布里昂 历史书写 记忆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第二次半球之旅——亚历山大·冯·洪堡作品中的亚洲之旅
19
作者 托拜厄斯·克拉夫特 弗洛里安·斯诺 陈珏旭(译)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3期41-50,共10页
1829年横穿中亚的远征是普鲁士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在巴蒂边哨所,他首次直接接触了中国文化,并将《三国志》的抄写本带回柏林。在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一种别样的、但在中亚探索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旅行书... 1829年横穿中亚的远征是普鲁士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在巴蒂边哨所,他首次直接接触了中国文化,并将《三国志》的抄写本带回柏林。在随后的几年中,出现了一种别样的、但在中亚探索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旅行书写:今天我们可以在各种付梓的作品和手稿中读到这些文字。本文介绍了洪堡记述第二次半球之旅的旅行书写的特点,并特别强调了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亚》(1843)之于洪堡科学模型的关键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冯·洪堡 旅行文学 旅行杂志 中亚 《三国志》 探索史
原文传递
论《洛丽塔》中的旅行叙事
20
作者 李洋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11-,113,共2页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同时也颇受争议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与12岁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为常人所不容的奇异恋情。主人公亨伯特因为童年的一次恋爱一直对十二三岁的少女情有独钟,所以疯狂的迷恋洛丽塔,为了逃避困厄...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同时也颇受争议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亨伯特与12岁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为常人所不容的奇异恋情。主人公亨伯特因为童年的一次恋爱一直对十二三岁的少女情有独钟,所以疯狂的迷恋洛丽塔,为了逃避困厄,于是二人开始沿着美国的旅行生活,充分体现了旅行文学的特色。下面的论述主要是从旅行叙事的角度出发,对二人的旅行生活进行思考,不仅能让我们理解旅行文学的传统特征,也对纳博科夫的旅行生涯和追求进行深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博纳科夫 旅行文学 旅行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