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英语翻译知识结构的三位一体说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圣勇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前,专业英语翻译水平质量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专业英语翻译上升到翻译哲学的高度,从而导致缺乏专业英语翻译的阐释性科学框架。这一框架要求译者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翻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基础,形成合理的三维知识结构。本文的主... 目前,专业英语翻译水平质量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专业英语翻译上升到翻译哲学的高度,从而导致缺乏专业英语翻译的阐释性科学框架。这一框架要求译者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翻译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基础,形成合理的三维知识结构。本文的主旨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对这一三维结构进行阐释,初步构拟管理专业翻译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翻译哲学 语言学 翻译学 阐释
原文传递
基于《骆驼祥子》英译本序言的译者翻译理念及其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金洁 吴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111,共9页
译者序言是翻译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译者的翻译理念、译者的翻译实践过程以及翻译生产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翻译的关系。在《骆驼祥子》的英译本序言中,James与Goldblatt的序言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James"百科... 译者序言是翻译话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译者的翻译理念、译者的翻译实践过程以及翻译生产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翻译的关系。在《骆驼祥子》的英译本序言中,James与Goldblatt的序言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James"百科全书"式的译者序与Goldblatt"作者本位"式的译者序折射出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序言中呈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分别代表了受学术研究和个人兴趣所驱动的两种翻译实践活动,James的翻译实践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倾向,重点关注原作的思想性,注重挖掘原作的学术研究价值,并对原作反映的社会问题与现象做了诸多价值性的评判;而Goldblatt的翻译实践则更注重通过提供创作者的背景信息来引发读者思考,并把更多的文本解读空间留给读者。两位译者的主体性差异也展现出译者的"历史性"和"合法偏见"对丰富原著生命力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英译本 序言 翻译理念 译者主体性
原文传递
日据时期朝鲜半岛鲁迅作品译介的思想谱系与文化抉择--以《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韩译为例
3
作者 张乃禹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译介至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两部作品韩译本虽然在翻译质量上均存在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但是柳树人翻译的《狂人日记》作为世界上首部由外国译者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发表的鲁迅作品,开启...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译介至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两部作品韩译本虽然在翻译质量上均存在诸多无法忽视的缺陷,但是柳树人翻译的《狂人日记》作为世界上首部由外国译者翻译成外文并在国外发表的鲁迅作品,开启了外国译者翻译鲁迅作品的先河;梁建植翻译的《阿Q正传》作为朝鲜半岛众多韩译本中的首部作品,也在“阿Q”形象传播接受方面厥功甚伟。从译者思想谱系来看,幼时阅读《狂人日记》的思想冲击以及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转向,促成了柳树人与鲁迅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基点上达成了共通的文艺启蒙理论共识,成为译介《狂人日记》的内在契机。而梁建植翻译的《阿Q正传》尽管受制于日本殖民文化霸权而不得不借助于井上红梅的日译本进行转译和“译述”,但这恰恰体现了梁建植将殖民地宗主国语言--日语--为我所用的文化立场,以及即使通过迂回和曲折的方式,也要关注和译介中国新文学的文化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翻译理念 译述 思想谱系 文化抉择
下载PDF
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求真”与“务实”——周领顺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铫伟 周领顺 《语言教育》 2020年第3期2-7,13,共7页
周领顺教授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原创者,他在翻译教学上坚持"译""评"两条线,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译—评—研"体系。就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翻译专业及其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周教授接... 周领顺教授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原创者,他在翻译教学上坚持"译""评"两条线,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译—评—研"体系。就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翻译专业及其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周教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周教授的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对于翻译教学和外语专业的建设,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理念 翻译研究
下载PDF
有关许渊冲翻译理论的翻译符号学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洪伟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4-160,共7页
许渊冲的译作影响力大而广,许氏译论虽然是国内较为完善的体系,但影响力相对略小,有必要找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梳理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和内在构成,以对比方式,从翻译符号学视角,反思许渊冲翻译理论存在... 许渊冲的译作影响力大而广,许氏译论虽然是国内较为完善的体系,但影响力相对略小,有必要找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梳理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和内在构成,以对比方式,从翻译符号学视角,反思许渊冲翻译理论存在的问题:(1)虽然以三元观呈现,仍有一定程度的结构主义色彩,如三化论;(2)局限于文学语际翻译一端,忽略过程、描写、评估等层面的观照;(3)属于抽象、理想型、规定式理论,全靠感悟,故不利于把握,也不利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许渊冲 翻译哲学 翻译符号学视角
原文传递
傅斯年翻译观对科技典籍英译的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39,共4页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名鲜为人知的翻译家。本文基于相关史料和史实系统梳理傅斯年的翻译观,旨在为科技典籍英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傅斯年 翻译观 科技典籍 英译
原文传递
和合翻译理论的哲学之思 被引量:3
7
作者 戴玉霞 刘建树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2,共5页
本文从哲学基本原理出发,重点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切入点,探讨和合翻译的本质,旨在深化对和合翻译的理解,为翻译研究增加新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翻译哲学 和合翻译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论维尔比夫人的翻译哲学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凤 屠友祥 《符号与传媒》 2019年第2期83-97,共15页
维尔比夫人理论中的"翻译"是一种在大脑中自主进行的"转化",是自动进行且无法取消的认知活动,是思想翻译。在表意学理论体系中,"翻译"作为方法论而存在,意义混乱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这种自主翻译功... 维尔比夫人理论中的"翻译"是一种在大脑中自主进行的"转化",是自动进行且无法取消的认知活动,是思想翻译。在表意学理论体系中,"翻译"作为方法论而存在,意义混乱问题出现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这种自主翻译功能的停滞或退化,对"翻译"功能的恢复是解决意义混乱问题的本要。可译性的基础在于人类共通的经验,而"母性感知"作为人类潜在具有的共同而本能的感知力,是获取此种经验的前提,也是对自主翻译功能最早、最基本的运用。强调对事物本身进行感知,这扭转了翻译中"存在之被遗忘"的窘境,打破了僵化的翻译模式,凸显了意义的动态性。表意学追求"向上的翻译",以对话性的翻译为形式,以获取"意味"为目标,具有明确的伦理意味,这对实现有效沟通、化解无谓矛盾等意义重大。通过对维尔比夫人的翻译哲学思想的阐释,可以看出表意学注重意义之动态性,强调对体验/经验之感知,关切意义之"实效"的翻译思想无疑是具有革新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尔比夫人 表意学 翻译哲学 结构相似 向上的翻译
下载PDF
张培基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被引量:3
9
作者 聂韶峰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5-98,119,共5页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张培基的散文翻译标准将忠实与通顺有机结合起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达到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翻译材料的选取彰显了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注释再现了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quo...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张培基的散文翻译标准将忠实与通顺有机结合起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达到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翻译材料的选取彰显了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注释再现了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文完美呈现了"生态美学",其散文翻译意图体现了"译有所为"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张培基散文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从斯坦纳的翻译观看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海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翻译哲学探究的是翻译(通常是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翻译的哲学理论从哲学的角度透视翻译的问题,对翻译的过程和译者的角色进行思考。文章从斯坦纳的翻译哲学理论来看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以阐述翻译哲学理论是如何体现在一位现代... 翻译哲学探究的是翻译(通常是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翻译的哲学理论从哲学的角度透视翻译的问题,对翻译的过程和译者的角色进行思考。文章从斯坦纳的翻译哲学理论来看许渊冲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以阐述翻译哲学理论是如何体现在一位现代著名翻译家的实践活动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哲学 斯坦纳理论 许渊冲 古典诗词翻译
下载PDF
道成肉身与《圣经》翻译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东升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3期187-192,共6页
《圣经》体现了人作者的文本多样性和神作者的启示统一性,永不停止的圣经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接近和揭示圣经启示的必由途径,因而"巴别塔—道成肉身—重建巴别塔"具有翻译学意义。本文探究圣经文本含示语际转换的神学理解,探讨圣... 《圣经》体现了人作者的文本多样性和神作者的启示统一性,永不停止的圣经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接近和揭示圣经启示的必由途径,因而"巴别塔—道成肉身—重建巴别塔"具有翻译学意义。本文探究圣经文本含示语际转换的神学理解,探讨圣经翻译的神学依据"道成肉身",逐字翻译和逐意翻译乃以神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两种圣经翻译哲学,分别体现为"直译/形式对应"和"动态/功能对等"。当代圣经译者努力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寻求折中的翻译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成肉身 语际转换 圣经翻译 翻译哲学
原文传递
忠诚 变通 适应——马礼逊《圣经》翻译思想述评
12
作者 黄晓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36-41,共6页
本文从翻译伦理、翻译标准、翻译策略解析马礼逊的翻译思想。研究发现:作为中国境内《圣经》全译本的首译者,马礼逊以笃信上帝为《圣经》的翻译伦理;在翻译标准方面,他视《圣经》为"上帝之言"而力求忠实原文,同时以朱熹式经... 本文从翻译伦理、翻译标准、翻译策略解析马礼逊的翻译思想。研究发现:作为中国境内《圣经》全译本的首译者,马礼逊以笃信上帝为《圣经》的翻译伦理;在翻译标准方面,他视《圣经》为"上帝之言"而力求忠实原文,同时以朱熹式经典注疏与《三国》文体相结合的"简晰"、"达切"风格迎合中下阶层;在God译名问题上,他弃用"天主"以示与在华遭禁的天主教划清界限,另辟蹊径提出多个译名共同使用、通过传教实践择善取之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礼逊 《圣经》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借彼之眼,反观自我--霍布恩译介观考究
13
作者 万中山 赵彦春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2期87-100,共14页
霍布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水浒传》的苏格兰盖尔语译本译者,其在中国诗歌英译领域译作颇丰、成就斐然。霍布恩对中国诗歌的译介起始于古诗文,后以中国现当代的朦胧诗为主;他译介的古诗词大量被收录进牛津翻译家词典,他英译杨... 霍布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水浒传》的苏格兰盖尔语译本译者,其在中国诗歌英译领域译作颇丰、成就斐然。霍布恩对中国诗歌的译介起始于古诗文,后以中国现当代的朦胧诗为主;他译介的古诗词大量被收录进牛津翻译家词典,他英译杨炼的诗歌也为杨炼名扬英语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的译介理念不仅引起了国内译界的深思,也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恩 中诗英译 译介理念 新时代
下载PDF
天意君须会 人间要好诗——读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哲学》
14
作者 李亚舒 应远马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翻译科学和翻译艺术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是不可分开的。无论是翻译科学还是翻译艺术都必须接受翻译哲学的指导。因而,有必要扼要地介绍何谓翻译哲学,进而阐释许先生《翻译的哲学》的创新思维,即"美化之势"这一哲学话语内... 翻译科学和翻译艺术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是不可分开的。无论是翻译科学还是翻译艺术都必须接受翻译哲学的指导。因而,有必要扼要地介绍何谓翻译哲学,进而阐释许先生《翻译的哲学》的创新思维,即"美化之势"这一哲学话语内涵与外延的学术性、严密性与翻译魅力。此可谓是许先生再次许约"译学要敢为天下先"的生动表现,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争取得到国际舞台话语权增添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许渊冲 翻译哲学
原文传递
董乐山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15
作者 李克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51-54,共4页
董乐山作为一位知名的翻译家,一生译著卷帙浩繁,质量上乘。其翻译作品具有启蒙性,翻译态度具有严谨性,翻译思想充满真知灼见。国内翻译界对其已有一些研究,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其翻译思想进行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 董乐山作为一位知名的翻译家,一生译著卷帙浩繁,质量上乘。其翻译作品具有启蒙性,翻译态度具有严谨性,翻译思想充满真知灼见。国内翻译界对其已有一些研究,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其翻译思想进行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董乐山的翻译思想进行解读和探讨,以期对其翻译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描述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乐山 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
下载PDF
COME ON,BUDDHIST NUN"——ON A CHINESE TRANSLATION CONTROVERSY INSPIRED BY NIETZSCHE APHORISMS IN 1925-26
16
作者 Raoul David Findeisen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8,共5页
This study take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 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one single chapter of Nietzsches work Beyond Good and Evil (1886) prepared in 1925. It focuses on the controversy that soon broke out and resulted in... This study takes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 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one single chapter of Nietzsches work Beyond Good and Evil (1886) prepared in 1925. It focuses on the controversy that soon broke out and resulted in not less than four different versions of one single Nietzsche aphorism published within one year. Closer scrutiny reveals that the yet unnoticed controversy may be seen as an indicator of a sociological shift in translation work, marked by the move to a paradigm of first-hand mediation. Briefly tracing the channel via Japanese and/or English intermediary sources, then well-established for some three decades, it concludes that despite contrary, claim in contemporary discussions, conceptual and thus misreadings presented transcultural obstacles rather than linguistic obstacles. It therefore opts for reading translations as sources for th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in the target audience in a given historical moment, hitherto considered de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尼采 翻译方法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本雅明翻译哲学思想解读及价值探析
17
作者 刘美岩 孙晓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本雅明从语言哲学角度对翻译的本质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他的"纯语言观"、"可译性与后续生命"以及"意指方式与精英读者"等核心观点对一系列翻译问题如翻译中原文、译文、读者的关系、翻译中形与意的关系、... 本雅明从语言哲学角度对翻译的本质做出了精辟的论述,他的"纯语言观"、"可译性与后续生命"以及"意指方式与精英读者"等核心观点对一系列翻译问题如翻译中原文、译文、读者的关系、翻译中形与意的关系、翻译立场的选择以及经典作品的复译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发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翻译界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翻译哲学 纯语言 理论价值 实践价值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中的互文翻译观及其应用——以《红楼梦》复译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全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21-27,13,共8页
互文翻译指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广泛参照和利用相关互文资源的翻译理念,在借鉴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力争产生精品译文。本文以《红楼梦》复译为例,探讨了现有译本对相关互文资源的利用以及未来复译如何利用各种互文资源,如《红楼梦》前译... 互文翻译指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广泛参照和利用相关互文资源的翻译理念,在借鉴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力争产生精品译文。本文以《红楼梦》复译为例,探讨了现有译本对相关互文资源的利用以及未来复译如何利用各种互文资源,如《红楼梦》前译本、红学界以及红译研究界的相关成果等,以推出更加完善的精品译文。互文翻译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翻译观,对《红楼梦》复译以及整个文学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翻译 互文资源 《红楼梦》复译
下载PDF
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语篇翻译分析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51-53,共3页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语篇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传播学视阈下的禁忌语创译——以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雪汝 张晓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分析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中不同类型的禁忌语创译,可从传播学视角下梳理出葛式禁忌语创译中传播主体的能动性、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等主要特征,为探究翻译策略、葛浩文翻译观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等拓宽研究领域... 分析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中不同类型的禁忌语创译,可从传播学视角下梳理出葛式禁忌语创译中传播主体的能动性、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等主要特征,为探究翻译策略、葛浩文翻译观及中国文学"走出去"等拓宽研究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禁忌语 创译 葛浩文翻译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