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榄香烯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胜军 杨玲 +1 位作者 朱清静 彭汉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4-1330,共7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皮下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0.1 mL/100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8 wk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α-SMA、Col-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皮下注射诱导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β-榄香烯0.1 mL/100g剂量每天腹腔注射8 wk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酶动力法检测肝功能.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样本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8 wk后,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22%±0.24%,7.47%±0.81%,5.57%±0.78%,4.33%±0.4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治疗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级较模型组逐渐好转,胶原纤维所占面积显著缩小;在肝组织中测得的Col-Ⅰ阳性面积比分别为3.022%±0.553%,9.998%±1.431%,7.554%±0.914%,4.587%±1.008%,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α-SMA和TGF-β_1在治疗组和模型组肝组织中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3.172%±0.542% vs 5.605%±1.315%,P<0.01;2.868%±0.554% vs 5.653%±0.9%,P<0.01).结论:β-榄香烯对四氯化碳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拮抗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降低TGF-β_1,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β-榄香烯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阳和汤加减调节强直性脊柱炎T细胞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月月 汪悦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10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的调节免疫、抑制关节炎症及骨质破坏的作用,初步从细胞、分子水平分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聚糖+弗氏佐剂+寒湿因素病证结合的方法制造AS肾虚寒湿型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的调节免疫、抑制关节炎症及骨质破坏的作用,初步从细胞、分子水平分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聚糖+弗氏佐剂+寒湿因素病证结合的方法制造AS肾虚寒湿型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9以及RANKL、转化生长因子-β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复方组、桂枝组、麻黄组、鹿角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均发挥疗效。②复方组、桂枝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组与桂枝组药效突出。③复方组与桂枝组、麻黄组、鹿角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组疗效优于其他中药组。结论:阳和汤能够从多环节、多方面发挥调节免疫、抑制关节炎症及骨质破坏作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肾虚寒湿证 阳和汤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 金属蛋白酶-9 RANKL 免疫组化
下载PDF
BMP-7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许艳芳 吴异兰 +1 位作者 万建新 王彩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μg.L-1TGF-β1组,BMP-7组,TGF-β1加不...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μg.L-1TGF-β1组,BMP-7组,TGF-β1加不同浓度BMP-7组。免疫荧光检测FN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N、ColⅠα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3μg.L-1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表达明显增强;加入200μg.L-1BMP-7干预后荧光明显减弱。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ColⅠα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MP-7(100~400μg.L-1)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调TGF-β1诱导的FN、ColⅠα1的表达。结论BMP-7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FN、ColⅠα1的合成。表明BMP-7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改善肾功能的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上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范乐平 林静娜 《转化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无特异性防治手段。维生素D是经典的钙磷代谢调节剂,在体内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及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无特异性防治手段。维生素D是经典的钙磷代谢调节剂,在体内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维生素D可通过激活维生素D受体介导的核转录因子κB途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降低肾素基因启动子活性,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炎性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及保护足细胞等机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维生素D类似物的应用已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生素D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温肾阳方及其拆方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肢芽干细胞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薛纯纯 王利波 +4 位作者 李晓锋 施杞 王开强 王拥军 舒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0-1106,共7页
目的探讨温肾阳方及方中单味中药骨碎补、淫羊藿是否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肢芽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方法分别采用温肾阳方(0.42 g生药/mL)、骨碎补(0.09 g生药/mL)及淫羊藿(0.09 g生药/mL)煎剂和等体积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制备含药... 目的探讨温肾阳方及方中单味中药骨碎补、淫羊藿是否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肢芽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方法分别采用温肾阳方(0.42 g生药/mL)、骨碎补(0.09 g生药/mL)及淫羊藿(0.09 g生药/mL)煎剂和等体积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分离孕12.5天小鼠肢芽干细胞进行微团培养,含药血清干预后,CCK-8法检测肢芽干细胞增殖能力,阿尔新蓝染色检测软骨分化能力,IPP软件统计软骨球个数及面积,Real-time PCR法检测Col2a1及Aggrecan表达水平。采用293T细胞,脂质体转染TGF-β信号通路报告基因4×SBE,荧光素酶实验分析各组对TGF-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采用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抑制肢芽干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进行阿尔新蓝染色及软骨细胞外基质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温肾阳方、淫羊藿、骨碎补组干预48 h和72 h后小鼠肢芽干细胞增殖均增强(P<0.01,P<0.05)。阿尔新蓝染色显示,温肾阳方、淫羊藿、骨碎补组软骨球个数及面积增加(P<0.05),软骨细胞基质Col2a1及Aggrecan的表达增强(P<0.01)。荧光素酶实验发现,与空白组比较,各中药组TGF-β信号通路活性上调(P<0.01,P<0.05)。加入TGF-β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后,与空白组比较,抑制剂组软骨球个数及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而温肾阳方、淫羊藿、骨碎补组软骨生成抑制显著缓解(P<0.05),但与空白组比较,软骨球个数及面积仍明显减少(P<0.01,P<0.05),Col2a1及Aggrecan水平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P<0.01)。结论温肾阳方及温肾阳药骨碎补、淫羊藿可以部分通过TGF-β信号通路促进小鼠肢芽干细胞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阳 骨碎补 淫羊藿 软骨生成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延肾口服液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孙楠 孙奕 +3 位作者 曹伟科 朱冬燕 张永亮 王景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延肾口服液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复制RIF模型,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 目的探讨延肾口服液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复制RIF模型,成模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每组15只。术前1d治疗组开始灌胃贝那普利3.5ml/d及延肾口服液2.8ml/d、1.4ml/d;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8周留取血、尿标本,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尿肌酐(ucr)、尿尿素氮(UUN)和24h尿蛋白定量测定;处死大鼠取。肾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RIF程度;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①光镜下观察,模型组肾管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变性及坏死,小管周围肾间质间隙增宽;贝那普利组和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部分肾小管轻度扩张,病变程度轻于模型组。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UUN、UCr、BUN及TGF-β、α-SMA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及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TGF-β、α—SMA蛋白和mRNA[吸光度(A)值]表达均显著减少,以延肾口服液高剂量组减少更显著(TGF-β蛋白:0.72±0.24比1.78±0.33,α-SMA蛋白:0.87±0.55比1.59±0.44;TGF—BmRNA:1.68±0.53比3.14±0.44,α-SMAmRNA:1.66±0.14比3.41±0.10,均P〈O.01);贝那普利组和延肾口服液高、低剂量组UUN(mmol/L)、UCr(p.mol/L)、BUN(mmol/L)均明显降低(P〈0.05或P〈O.01),以延肾口服液高剂量组降低更显著(UUN:0.56±0.19比1.34±0.22,UCr:2788.00±178.98比3652.75±188.26,BUN:7.25±0.47比16.30±0.47,均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延肾口服液 单侧输尿管梗阻 转化生长因子-β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对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7
作者 李翔 史志霞 金永军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5,USP15)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TGF-β_1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采用TGF-β_1处理HCT116细胞,同时采用人USP15特异性小干扰RNA(TGF-β_1...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15,USP15)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TGF-β_1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采用TGF-β_1处理HCT116细胞,同时采用人USP15特异性小干扰RNA(TGF-β_1+siUSP15)转染HCT116细胞,阴性对照序列(TGF-β_1+siScramble)作为对照。采用siUSP15转染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HCT116/L-OHP),然后采用奥沙利铂处理48 h。阴性对照序列(siScramble)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SP15、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USP15、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CT116的迁移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结果:siUSP15能有效抑制USP15在HCT116中的表达。与TGF-β_1+siScramble组相比,TGF-β_1+siUSP15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波形蛋白表达下降(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与TGF-β_1+siScramble组相比,TGF-β_1+siUSP15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USP15的表达下调能增加HCT116/L-OHP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P<0.05)。结论:USP15在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 结肠癌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人不同因素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血清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升至对照组345倍,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用地塞米松后IL-22R1mRNA降至对照组10倍,蛋白表达较仅用哮喘血清刺激明显减弱(P<0.01)。IL-4、IFN-γ、TGF-β刺激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结论 IL-22R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影响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地塞米松发挥其在支气管哮喘病程中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γ、IL-4、TGF-β对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的作用可能是其对支气管哮喘疾病产生影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6
9
作者 孙瑞芳 刘立新 +1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骞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丹参酮ⅡA作用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护肝作用的新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将36只雄性...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丹参酮ⅡA作用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丹参酮ⅡA护肝作用的新机制。方法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AA)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将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4周模型组、4周预防组、6周模型组、3周治疗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纤维粘连蛋白(FN)、TGF-β1、Smad3和IGFBP7的表达;用TUNEL方法检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FN、Smad3和IGFBP7的含量。结果分别与4周和6周模型组比较,4周预防组和3周治疗组血清ALT、LDH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损伤显著改善,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肝组织α-SMA、collagenⅠ、FN、TGF-β1、Smad3和IGFBP7的表达亦明显减少;肝组织FN、IGFBP7和Smad3含量减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改善肝功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TGF-β1/Smad3信号通路,降低肝组织IGFBP7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丹参酮Ⅱ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杨泉 曹云山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制模后,治疗组灌胃芪参益气滴丸0.135 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三烯B4(LTB4)、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心脏/体重比值、左心室/全心比值、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心肌组织炎性因子〔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环氧合酶-2(COX-2)、5-脂氧化酶(5-LOX)〕的mRNA和蛋白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TGF-β1、Smad2/3、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及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LVEDP、心脏/体重比值、左心室/全心比值、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炎性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LVSP、±dp/dt max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LTB4(ng/L):370.11±46.98比633.23±83.37,PGE2 (ng/L):48.75±26.35比131.25±29.75,TNF-α(μg/L):177.28±22.65比248.47±16.21,IL-6(μg/L):493.22±165.99比638.41±191.66〕、LVEDP 〔mmHg(1 mmHg=0.133 kPa):-2.03±2.98比7.03±1.39〕、心脏/体重比值〔(6.53±0.11)%比(7.14±0.24)%〕、左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肌梗死 冠心病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人含药血清对HP感染GES-1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彦平 詹达法 +1 位作者 黄海 陈少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人含药血清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蛋白(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揭示该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GES-1细胞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人含药血清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蛋白(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揭示该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GES-1细胞分为空白组,HP感染模型组,健康人血清组,雷贝拉唑血清组,用药前血清组,10%半夏泻心汤血清组,20%半夏泻心汤血清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接种HP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采用雷贝拉唑、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及用药前、健康人血清进行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mad2/3,Smad7,TGF-β1及磷酸化Smad2/3(p-Smad2/3),磷酸化Smad7(p-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HP可明显抑制GES-1细胞的增殖,降低GES-1细胞内Smad2/3,TGF-β1及p-Smad2/3蛋白表达,增加Smad7及p-Smad7蛋白表达(P〈0.05,P〈0.01);与HP感染模型组比较,雷贝拉唑血清组及10%,20%半夏泻心汤血清组可明显降低HP对GES-1细胞增殖的抑制,增加GES-1细胞内Smad2/3,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并明显降低Smad7,p-Smad7蛋白表达(P〈0.05,P〈0.01);与用药前血清组比较,加入雷贝拉唑、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后均可降低HP对GES-1细胞增殖的抑制,其中雷贝拉唑血清组及20%半夏泻心汤血清组可增加GES-1细胞内Smad2/3,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降低Smad7,p-Smad7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能够减轻HP诱导GES-1细胞的损伤,促进GES-1细胞增殖,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幽门螺杆菌 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蛋白(Smad)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盖云 张彤 +1 位作者 冯雯 徐诗静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 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49例,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 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49例,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疗法,中医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血清HGF高于西医组(P<0.05),Cys C、TGF-β_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AER)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疗效评价,中医组显效率为20.41%,有效率为65.31%,西医组分别为10.20%和59.18%,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疗效评价,中医组显效率为20.41%,有效率为65.31%,西医组分别为10.20%和59.18%,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软坚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提高血清HGF水平、降低Cys C和TGF-β_1等临床指标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软坚方 针灸 糖尿病肾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胱抑素C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对实验性肾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红兵 常伟 +1 位作者 邵菊芳 刘晓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6-1039,1044,共5页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昆明山海棠治疗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昆明山海...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昆明山海棠治疗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E组),分别于第1、2及4周测定肝肾功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肝肾功能变化、系膜区TGF-β1蛋白及肾皮质mRNA表达以及Smad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在观察期间均无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模型组系膜区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Smad3mRNA表达增高,3个治疗组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和Smad3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1),以联合治疗组降低最明显。结论昆明山海棠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改善肾小球系膜的增殖,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GF-β1/Smads通路。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有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合用治疗效果更明显,且不增加肝肾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山海棠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下载PDF
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云 李赛美 王保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9-692,共4页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39只。采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34只...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蛋白激酶C(PK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39只。采用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DN大鼠模型,34只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2只。中药组给予降糖三黄片[787.5mg/(kg.d)],西药组给予卡托普利片[4mg/(kg.d)],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各组均连续灌胃8周。实验末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胆固醇和胰岛素水平;治疗第4、8周测24h尿蛋白总量;摘取右侧肾脏称重并计算肾质量系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水平和PKC活性。结果中药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与模型组及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药组肾质量系数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尿蛋白总量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中药组肾质量系数、尿蛋白总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大鼠TGF-β1、PKC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西药组略低于中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糖三黄片可抑制DN大鼠肾组织中PKC活性,下调TGF-β1水平,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起到保护肾组织、推迟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三黄片 糖尿病肾病 蛋白激酶C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苦参素防治阿霉素肾病鼠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孔秀岩 金玉 李津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159-2162,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OM)对阿霉素肾病鼠慢性肾脏损害的长期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OM50mg/(kg·d)治疗组,OM100mg/(kg·d)治疗组,模型组.采用阿霉素分次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 目的:观察苦参素(OM)对阿霉素肾病鼠慢性肾脏损害的长期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OM50mg/(kg·d)治疗组,OM100mg/(kg·d)治疗组,模型组.采用阿霉素分次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慢性进展模型.各干预组予以相应的剂量进行灌胃,每隔8wk杀检一批大鼠观察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肾脏病理指标的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1,2,3,5,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干预组比模型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肾小球系膜增生、硬化程度明显减轻;肾小球内TGF-β1和Smad1,2,3,5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Smad7的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OM对阿霉素肾病鼠的慢性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OM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干预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多柔比星/副作用 肾病综合症/化学诱导 大鼠 SMADS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CTGF、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勋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CTGF、TGF-β1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尿毒清胶囊;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两组血清CTG...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CTGF、TGF-β1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8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尿毒清胶囊;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两组血清CTGF、TGF-β1、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vs 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C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血清CTGF、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尿毒清胶囊能够明显改善CRF患者肾功能及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下载PDF
ADAMTS-2及TGF-β1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汉军 董超 +1 位作者 曹庭加 常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检测含Ⅰ型凝血酶敏感蛋白模体的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ADAMTS)-2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DAMTS-2与TGF-β... 目的:检测含Ⅰ型凝血酶敏感蛋白模体的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ADAMTS)-2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DAMTS-2与TGF-β1在肝硬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武汉总医院2010年3月至6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组织16例及外伤性肝破裂正常肝组织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ADAMTS-2及TGF-β1在肝硬化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肝硬化组织中ADAMTS-2和TGF-β1表达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P<0.05)。Western印迹分析亦显示ADAMTS-2及TGF-β1在肝硬化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ADAMTS-2和TGF-β1可能存在协同致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TS TGF-β1 肝硬化 WESTERN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清肺方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模型大鼠抗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康 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784-789,共6页
[目的]通过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建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大鼠模型,探讨清肺方对间质性肺炎大鼠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48只,雄性,体质量为180~200g,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为正常对照组、间质性肺炎模型组、强的... [目的]通过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建立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炎大鼠模型,探讨清肺方对间质性肺炎大鼠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48只,雄性,体质量为180~200g,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为正常对照组、间质性肺炎模型组、强的松组和清肺方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气管内灌注5mg·kg-1 BLM诱导建立大鼠间质性肺炎动物模型。用药28d后,对比清肺方组与间质性肺炎模型组、强的松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肺组织染色及纤维化评分,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结果](1)病理染色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间质性肺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结构破坏,重度炎性细胞浸润,大块的纤维组织增生实变,肺泡腔内分布胶原纤维病灶;与间质性肺炎模型组比较,清肺方组大鼠肺组织损害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减少,胶原相对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间质性肺炎模型组相比,清肺方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匀浆TNF-α、IL-6、TGF-β1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1);与间质性肺炎模型组比较,清肺方组大鼠肺组织匀浆TNF-α、IL-6、TGF-β1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1.清肺方对BLM诱导的大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2.清肺方对BLM诱导的大鼠间质性肺炎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α、IL-6、TGF-β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方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炎 抗纤维化 HYP TNF-α TGF-β1 IL-6
下载PDF
急性肝衰竭TNF-α、Caspase-3及TGF-β1 mRNA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海鸥 傅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观察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TNF-α、Caspase-3、TGF-β1mRNA的表达,并探讨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以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 目的:观察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TNF-α、Caspase-3、TGF-β1mRNA的表达,并探讨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以D-GalN/LPS腹腔注射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正常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组于造模前2h予以罗格列酮灌胃,正常组和对照组则相应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肝组织病变程度及肝组织TNF-α、Caspase-3,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GalN联合LPS腹腔注射成功构建了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对照组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01);干预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403.6±76.1U/Lvs3664.8±646.1U/L,464.6±63.0U/Lvs3514.0±468.9U/L,均P<0.001),肝组织中TNF-α、Caspase-3、TGF-β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270±0.042vs0.459±0.072,0.388±0.033vs0.553±0.033,0.261±0.031vs0.403±0.042,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肝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显坏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TNF-α、Caspase-3、TGF-β1的表达对D-GalN/LPS小鼠急性肝衰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罗格列酮 肿瘤坏死因子-Α 天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宣肺降浊汤对早期尘肺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良苹 金鑫 +1 位作者 陈星光 李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宣肺降浊汤对早期尘肺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80例早期尘肺病患,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加用宣肺降浊汤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宣肺降浊汤对早期尘肺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80例早期尘肺病患,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加用宣肺降浊汤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结果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67.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病患治疗后的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指数、血氧饱和度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宣肺降浊汤治疗早期尘肺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结果,且可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降浊汤 早期尘肺 临床疗效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