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无创间歇期雾化与无创同时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_(2))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慢性...目的对比无创间歇期雾化与无创同时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_(2))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间歇期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无创同时雾化吸入,观察2组雾化0、5、10、15 min(雾化结束点)的PtCO_(2)数值,记录每日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aCO_(2)、PaO_(2)、pH),记录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评分。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5.33±8.24)岁;试验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2.39±8.56)岁。对照组患者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3.83±12.47)、(64.40±12.57)、(65.42±13.77)、(66.62±14.59)mmHg(1 mmHg=0.133 kPa),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P<0.01),进一步采用Sidak法两两比较显示雾化15 min与雾化0、5、10 min的PtC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7.62±11.89)、(67.15±12.12)、(67.82±12.22)、(68.15±12.09)mmHg,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P>0.05);2组患者PaCO_(2)和pH值均随治疗时间好转,但对照组最早在治疗第4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第2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雾化方式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无创同时雾化在雾化过程中更能维持PtCO_(2)的平稳,安全性更高,且能够更早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CO_(2)和pH值,是无创通气与雾化治疗联合运用尤其是患者伴有高碳酸血症时更宜选择的雾化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无创间歇期雾化与无创同时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雾化过程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_(2))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间歇期雾化吸入,试验组给予无创同时雾化吸入,观察2组雾化0、5、10、15 min(雾化结束点)的PtCO_(2)数值,记录每日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aCO_(2)、PaO_(2)、pH),记录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评分。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患者。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5.33±8.24)岁;试验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2.39±8.56)岁。对照组患者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3.83±12.47)、(64.40±12.57)、(65.42±13.77)、(66.62±14.59)mmHg(1 mmHg=0.133 kPa),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5,P<0.01),进一步采用Sidak法两两比较显示雾化15 min与雾化0、5、10 min的PtC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雾化0、5、10、15 min PtCO_(2)数值分别为(67.62±11.89)、(67.15±12.12)、(67.82±12.22)、(68.15±12.09)mmHg,各时间点PtCO_(2)之间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P>0.05);2组患者PaCO_(2)和pH值均随治疗时间好转,但对照组最早在治疗第4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第2天开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雾化方式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无创同时雾化在雾化过程中更能维持PtCO_(2)的平稳,安全性更高,且能够更早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CO_(2)和pH值,是无创通气与雾化治疗联合运用尤其是患者伴有高碳酸血症时更宜选择的雾化方式。
文摘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作对比,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使用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入住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对照组采用NIV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一组采用NIV同时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试验二组采用NIV同时空气驱动雾化治疗,三组无创呼吸机设置和雾化治疗方案均保持一致。比较三种雾化吸入方法的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tCO_(2))的动态波动,动脉血气指标(PaCO_(2)、PaO_(2)、pH),生命体征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异常波动次数。结果对照组、试验一组雾化15 min的PtCO_(2)水平均高于试验二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雾化15 min PtCO_(2)高于其他时间点PtCO_(2)(P<0.05)。试验一组各时间点PtCO_(2)总体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二组各测量时间点PtCO_(2)随测量时间逐渐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前后的PtCO_(2)差值(ΔPtCO_(2))较对照组和试验一组大(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0 min、5 min PtCO_(2)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雾化结束10 min、15 min PtCO_(2)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PtCO_(2)除雾化结束10 min与雾化结束15 min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PtCO_(2)均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一组任意两个时间点PtCO_(2)均有显著差异,随测量时间降低(P<0.05);试验二组雾化结束5 min PtCO_(2)较雾化结束0 min低(P<0.05),其余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PaCO_(2)和pH值最早与治疗第4天PaCO_(2)和pH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一组、试验二组治疗前PaCO_(2)与其余时间点均有显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