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被引量:50
1
作者 孙业红 成升魁 +1 位作者 钟林生 闵庆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6-1034,共9页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 旅游资源潜力是遗产地旅游发展综合潜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主体-辅助,有形-无形"分类体系和"资源特征-旅游发展适宜性"的评价体系,突出强调遗产资源旅游可进入性方面的特征,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包括方山、山口、鹤城等9个乡镇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发展可进入性高的东中部地区,也是该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优先区域。而西南部农业文化遗产主体资源("稻鱼共生"系统)面积小,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视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该区配合全县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资源 潜力评价 青田县
原文传递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结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0-97,共8页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具有 4个特征 :类型多样 ,对评价模型的综合性要求高 ;数量丰富 ,存在对定量评价对象的合理取舍问题 ;目标宏大 ,服务的是宏观层次上的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内容复杂 ,评价工作量大。这些特征都限制了成果的获取 ,目前还...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具有 4个特征 :类型多样 ,对评价模型的综合性要求高 ;数量丰富 ,存在对定量评价对象的合理取舍问题 ;目标宏大 ,服务的是宏观层次上的区域旅游开发规划 ;内容复杂 ,评价工作量大。这些特征都限制了成果的获取 ,目前还很少有研究专门探讨这个问题。该文针对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特征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由 4部分组成 :指导思想 ,重点发展了市场评价思想 ,认为市场评价观应包括 3个方面的涵义 ,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和市场评价模型 ;方法体系 ,结合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情形 ,将多种定性、定量方法综合起来运用 ,使得旅游资源的分等定级更加客观科学 ,在选取评价对象时也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内容与指标体系 ,建立起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评价方案 ,给出了一套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案。最后 ,依据此评价体系 ,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 ,从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西安市 市场评价模型 市场评价观
下载PDF
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马剑英 孙学刚 贾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在参考大量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资料的基础上 ,提出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根据专家咨询系统的反馈信息 ,应用层次分析法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对所选的 2 5个指标变量进行了比较判断矩阵的构建和计算 。
关键词 森林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西藏日土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吉华 郭怀成 +1 位作者 Richard Dawson 王丽婧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7-295,共9页
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以西藏日土地区为例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经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各因子的相对权值并模糊打分。结合权值结果和得分 ,分析了旅游品质、主次因... 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以西藏日土地区为例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经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各因子的相对权值并模糊打分。结合权值结果和得分 ,分析了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评价结果表明 ,日土地区旅游品质较高 ,在生态容量和环境容量框架内系统有序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现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西藏
下载PDF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16
5
作者 俞穆清 田卫 +1 位作者 李文呈 张自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概述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有利与有害的影响,简述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与主要内容,并论证了它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行性、... 概述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有利与有害的影响,简述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与主要内容,并论证了它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行性、旅游规划的优化制定及旅游业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旅游资源开发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武陵源风景区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24
6
作者 庄大春 邓祥征 战金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武陵源风景区较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质量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函调问卷 ,通过对函调问卷的综合分析 ,构建武陵源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对旅游区的旅... 武陵源风景区较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质量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本文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函调问卷 ,通过对函调问卷的综合分析 ,构建武陵源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对旅游区的旅游环境质量做出了评判。研究发现 ,尽管从总体上看 ,武陵源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旅游资源环境比较优越 ,但从评估的结果看 ,由于武陵源旅游区前期的开发力度过大 ,某些地方的无序开发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武陵源风景区环境管理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 旅游资源开发 环境质量评估 武陵源风景区
下载PDF
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向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3-150,共8页
对旅游资源和游憩环境的价值评估在国外已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评估技术方面已取得较长足进步,其中最突出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旅行费用法、费用支付法和条件评价法。在中国此类研究开展较晚,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在... 对旅游资源和游憩环境的价值评估在国外已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而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评估技术方面已取得较长足进步,其中最突出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旅行费用法、费用支付法和条件评价法。在中国此类研究开展较晚,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态,本文分析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构成,阐释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意义。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本文构建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的非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旅游资源的非经济性资产评价,主要是一种开发条件、开发潜力评价以及非经济性效益评价,为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评估提供依据。而旅游资源的经济性资产评估则是通过其产品的预期收益指标与成本指标来间接核算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后运用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旅游资源资产的价格构成,构建了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模型,为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资产评估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损害评估——以三清山巨蟒峰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和平 王智鹏 林文凯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40,共15页
科学评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损害,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基础,对损害追责、赔偿以及预防、预警旅游资源损害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三清山巨蟒峰攀爬事件为例,综合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ravel cost... 科学评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损害,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基础,对损害追责、赔偿以及预防、预警旅游资源损害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以三清山巨蟒峰攀爬事件为例,综合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TCIA)和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构建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损害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模型,科学评估该事件对三清山巨蟒峰旅游资源价值的损害情况。研究表明:(1)三清山巨蟒峰使用价值受损评估值为78.019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受损68.605亿元,间接使用价值(即旅游消费者剩余价值)受损9.414亿元;(2)考虑意愿价值法假想性偏差的三清山巨蟒峰非使用价值受损评估值区间为0.119亿元~2.368亿元,其中,存在价值受损评估值区间为0.047亿元~0.928亿元,遗产价值受损评估值区间为0.039亿元~0.771亿元,选择价值受损评估值区间为0.033亿元~0.669亿元;(3)破坏事件对三清山巨蟒峰旅游资源价值造成的损害赔偿不应低于最低值1190万元。该研究可为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价值损害评估提供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思路和典型示范,为政府解决旅游资源损害追责、赔偿、执法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价值 损害评估 损害赔偿 风景名胜区 旅行费用区间法 条件价值法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艳 李荣彪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必要前提。开展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学习先进的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服务。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旅游资源 评价 综述
下载PDF
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春平 曾光明 +2 位作者 汪洛 卓利 曾北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5-417,共3页
在对岳阳南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景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山、水、林、气象、建筑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理,探讨了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与景观协调发展规划和绿化规... 在对岳阳南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景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山、水、林、气象、建筑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理,探讨了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与景观协调发展规划和绿化规划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结果为南湖度假区的规划、决策、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旅游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规划
下载PDF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秀梅 王乃昂 赵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0-224,共5页
在效用价值论和可持续价值观下建立了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分类框架。具体分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建立其总经济价值体系。建立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评估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结果显... 在效用价值论和可持续价值观下建立了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分类框架。具体分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建立其总经济价值体系。建立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评估了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总经济价值。结果显示: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经济价值体现在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较大,直接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旅游上,直接实物价值和科研、文化等直接服务价值存在较大潜力。随着开发的进行,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增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生态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总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 评估
原文传递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结魁 李德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针对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特征,从指导思想、方法体系、内容与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案等方面建立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指导思想主要包括:系统性思想、区域性思想、动态发展思想及市场评价思想,重点对市场评价思想进行了阐述;方法体系,讨论... 针对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特征,从指导思想、方法体系、内容与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案等方面建立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指导思想主要包括:系统性思想、区域性思想、动态发展思想及市场评价思想,重点对市场评价思想进行了阐述;方法体系,讨论在评价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方法及其整合问题;内容与指标体系,主要探讨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方案,详细描绘了评价过程应当遵守的程序、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 评价方案 旅游产品
下载PDF
井冈山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振生 张琮琼 葛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9-246,共8页
采用了自制的“江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极标准对井冈山产135种(包括变种)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8种药物植物达濒危状态。64种达渐危状态,39种达稀少状态,尚有4种处于安全状态。在这些种类中需要一级保护... 采用了自制的“江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极标准对井冈山产135种(包括变种)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8种药物植物达濒危状态。64种达渐危状态,39种达稀少状态,尚有4种处于安全状态。在这些种类中需要一级保护的有4种,二级保护的有54种,三级保护的有66种,处于缓急保护的有1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药物植物 优先保护 定量评价 井冈山
下载PDF
基于AHP的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研究——以河源市新回龙镇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蒋芳华 甘巧林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5期31-36,共6页
根据参与新回龙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际体验,立足于新回龙镇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新回龙镇的旅游资源以生态休闲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环境容量、交通、客源潜力等因... 根据参与新回龙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际体验,立足于新回龙镇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新回龙镇的旅游资源以生态休闲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环境容量、交通、客源潜力等因子是影响其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新回龙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即新回龙镇的旅游开发必须走"环保先行;打造品牌;改善交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源新回龙镇 旅游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 开发构想
下载PDF
武陵源区森林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建华 佘济云 陈端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为指导,利用"十五"二类资源清查数据、环境公报数据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以森林旅游资源子系统供需差量作为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指... 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为指导,利用"十五"二类资源清查数据、环境公报数据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数学模型方法,以森林旅游资源子系统供需差量作为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指标,以区内各乡镇(国有林场)为评价单元,进行森林旅游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武陵源区的可持续承载指数的区间为[0.311,0.445],区内的张家界林场、索溪峪镇、索溪峪林场、天子山镇、中湖乡及军地办的承载指数分别为:0.363、0.361、0.353、0.351、0.337和0.322,都处于可持续承载状态,协合乡的承载指数为0.303,处于不可持续承载状态.武陵源区通过强化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改善景观质量,以小流域为控制单元的景观配置,生态承载力具有提高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资源 生态承载力 综合评价 功能分区 武陵源区
下载PDF
生态脆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评价——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贾铁飞 冯亚芬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7-193,共7页
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借鉴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10个重点旅游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构建了区域性旅游开发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旅游资源赋存环境生态承受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影响力的... 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借鉴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10个重点旅游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构建了区域性旅游开发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旅游资源赋存环境生态承受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影响力的各项指标因子进行权重分析和量化赋分,对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除鄂尔多斯西部荒漠、沙漠生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性较差外,其余重点旅游资源区均处于较安全状态,但生态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同时,10个重点资源区中,初步开发区(开发5年以内)和深度开发区(开发10年以上)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好,而中度开发区(开发5-10年)的生态安全性较差,说明中度开发阶段是出现生态危机机率较大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生态脆弱区 生态安全评价 鄂尔多斯市
原文传递
梅山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晓颖 伍丽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4-68,103,共6页
湖南古梅山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挖掘梅山文化内涵,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价值,对于开发梅山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梅山文化 旅游资源 价值 分析评价
下载PDF
崇明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新秀 徐珊珊 曹林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崇明岛农耕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对崇明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其... 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崇明岛农耕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对崇明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其开发潜力展开研究;分析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对策,包括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创意发展、促进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区域联动、发展民俗文化体验型模式等,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保障政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崇明岛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生态岛 乡村文化 旅游资源 评价分析 开发模式
下载PDF
基于AHP的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涂海丽 黄国华 叶周 《资源与产业》 2014年第4期90-94,共5页
在对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及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并利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一致性检... 在对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评价国家标准及江西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并利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一致性检验和综合评分,以期科学评价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为江西省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江西矿业遗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大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部分矿业遗产开发条件不成熟,或旅游效益不佳,现阶段不宜进行旅游资源开发。11个矿业遗产中德兴古矿遗址旅游资源禀赋最高,最具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遗产 旅游资源 AHP 矿山公园 评价 江西
下载PDF
陕西秦岭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43-48,共6页
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层次分析和专家评判确定权重的方法,选用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建设现状、社区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四类53个评价指标,对陕西秦岭地区46个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4... 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层次分析和专家评判确定权重的方法,选用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开发建设现状、社区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四类53个评价指标,对陕西秦岭地区46个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46个森林公园中旅游资源质量Ⅰ级3个(分别是太白山、金丝大峡谷和太平森林公园),Ⅱ级15个,Ⅲ级19个,Ⅳ级9个;旅游资源质量分值为52.01~85.80,平均67.32,其中风景资源质量分值为85.46~49.61,平均67.72,区域环境质量分值为90.77~80.00,平均85.77,开发建设现状分值为31.49~93.44,平均57.69,社区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分值为52.26~82.64,平均6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秦岭 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