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的人民性刍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建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事实和主体三个方面判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改革的人民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统筹社会各阶层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人民性 以人为本 扩大民主 改善民生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 被引量:43
2
作者 宫晓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支出仍然偏少。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压缩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财政支出结构 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的耦合路径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现成 苏秀艳 +1 位作者 王景璐 王占坤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36,共7页
为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惠及民生的社会效应,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对改善民生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路径:1)建立大... 为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惠及民生的社会效应,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对改善民生双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路径:1)建立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2)注重赛事投入与民生投入的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问题;3)注重大型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4)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好政府办赛惠民科学决策;5)强化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耦合的社会举证制度。对规避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盲目性及办赛惠民的低效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改善民生 双重影响 耦合路径 社会支持 全民健身 公共体育服务
原文传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民生发展:问题、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任伍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6-23,共8页
2020年,中国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进入"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民生发展... 2020年,中国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进入"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民生发展的新时代。建立起"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民响应"的"后小康时代"民生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保障"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过渡时期"民生发展的四梁八柱,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的体制保障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小康时代 民生发展 自身建设
下载PDF
改善民生的现实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保障个人的人权。
关键词 民生 改善民生 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论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东恩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8-25,共8页
纵观习近平40多年的为政之路,能够发现其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为民、爱民、富民,应群众之所急,给群众之所需,去群众之所恶。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 纵观习近平40多年的为政之路,能够发现其言行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为民、爱民、富民,应群众之所急,给群众之所需,去群众之所恶。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和政治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为民 以民为本 亲民爱民 改善民生
下载PDF
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司晋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公共经济管理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应的民生改善工作,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管理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公共经济管理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应的民生改善工作,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建设,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经济事务管理责权的合理划分,重视公共经济管理过程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经济管理 改善民生 互相关系 政府
下载PDF
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华茹 蒋霞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 改善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之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向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体现。党与民贴心,民与党同心。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的反复比较中,最终选择了"跟共产党走",于是有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 价值追求
下载PDF
毛泽东民生思想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振斌 《理论界》 2014年第3期7-10,共4页
毛泽东一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在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中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基本政治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生思想的核心;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毛泽东一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在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其中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基本政治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民生思想的核心;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事业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的重要举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对现阶段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民生思想 改善民生 造福民生 现实启示
原文传递
从制度建设上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焕才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制度建设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现阶段民生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陷。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体制,深化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就... 制度建设对改善民生至关重要。现阶段民生问题的产生有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建设的缺陷。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原则,建立健全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体制,深化城乡二元治理结构与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以真正保障和改善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制度建设 切实加强
下载PDF
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成就、理念及对世界的贡献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任伍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6-104,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价值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生发展的目标、理念、路径、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价值理念,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生发展的目标、理念、路径、方式、方法等方面,为世界民生发展、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发展 中国经验 中国道路 中国贡献
下载PDF
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立新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证研究表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巨大;我国科技进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证研究表明,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科技进步对民生改善的促进作用巨大;我国科技进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以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的思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民生改善 民生科技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领域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品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 公共财政介入民生,应坚持突出公共性、公众性和公益性原则。其介入民生的领域以及介入的深度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公共财政应当关注基本民生,并致力于改善基本民生,保障基本民生,但不能包揽民生。公共财政在改善民生方面既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少收钱",又要对有关民生事项"多拨钱"。公共财政在向民生倾斜时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投入与深化改革、积极倾斜与合理提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持民生 改善民生
下载PDF
以民生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推进民生调查研究
14
作者 杨春辉 韩喜平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开展民生调查研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党中央提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引。要深挖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调查工作抓实,需要构建民生评价体系,... 开展民生调查研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党中央提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引。要深挖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民生调查工作抓实,需要构建民生评价体系,夯实民生调查基础,同时把握好调查和研究两个部分,以找准民生改善的着力点。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及住有所居等方面构建客观评价指标,并综合考虑过程和结果的关联,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主观评价体系。实践中要提高民生调研认识,做到源于群众制定方案、归于群众开展调研、见微知著深化研究、洞若观火解决问题,并以督查回访形成闭环,推动民生调研落地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调查研究 民生评价指标体系 改善和保障民生
原文传递
改善民生、强化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改革与发展——2013/2014年上海社会形势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金海 陈群民 《科学发展》 CAS 2014年第1期37-44,共8页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速水平,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仍然较多。为此,迫切要求上海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既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强化社会治理,更要锐意改革,完善基本制度体系,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 社会治理 改革发展
下载PDF
大众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晓茵 《体育科技》 2015年第4期84-86,92,共4页
通过对大众体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功能与作用、发展对策与路径等问题的深度剖析,提出了大众体育与民生,大众体育与社会和谐相互倚重的融合观点。
关键词 大众体育 改善民生 和谐发展
下载PDF
关于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占仁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民生,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民生,要求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与公平正义。临沂市河东区创新为民机制,把民生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富民措施,将促民增收放在首位;推进惠民事业,使发展成果普惠群众;构建安民体系,让稳定和谐成为常态,努力构建"富强河东、和美河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执政理念 地区实践 临沂市河东区
下载PDF
简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德生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8,共7页
党和国家一再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中,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和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加强民主法治,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公平正义,人权... 党和国家一再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中,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和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加强民主法治,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公平正义,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展望未来,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必将得到更大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权 发展权 以人为本 公平正义 改善民生
下载PDF
探究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蓟红 《价值工程》 2015年第3期318-319,共2页
本文就对社会保障在档案管理方面法制化的建设现状加以分析,对社会化保障管理档案法制化建设路径加以推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改善民生 建设法制化
下载PDF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羽新 韦国友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76,共4页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 改善民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存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保障不足这一问题。劳动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文章认为,人人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来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重视劳动价值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有劳动能力的每一个人都要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因此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政府和社会要努力实现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就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让每一个劳动者充分享受他的劳动价值;弱化资本的功能,以劳动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民生 人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