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肿瘤标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国洪 万文徽 +6 位作者 刘波 刘娟 张书耕 梁震 杨江颖 张晶 董大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1-494,共4页
目的 研究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相关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 )、细胞角蛋白片断2 1 1(CYFRA2 1 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等 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lecsys 2 0 1... 目的 研究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相关的血清癌胚抗原 (CEA )、细胞角蛋白片断2 1 1(CYFRA2 1 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等 4种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lecsys 2 0 10 ) ,快速微粒子酶免疫分析仪 (IMx) ,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 76例NSCLC患者 ,1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 3 6名健康成人血清中的CEA、CYFRA2 1 1、TPS和SCC ,并对 2 7例NSCLC术后 1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检测。同时用SPSS10 0统计软件及接受器工作性能曲线 (ROC)分析 ,评价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血清CEA、CYFRA2 1 1和TPS水平随临床分期 (TNM )增加而升高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于评价NSCLC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各种组合检测中 ,以CEA +CYRA2 1 1+TPS组敏感性和有效性最高。手术治疗后 ,4种肿瘤标志均较术前明显下降。SCC仅对于肺鳞癌与腺癌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  4种肿瘤标志物在NSCLC诊断治疗中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CEA +CYFRA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检测 临床应用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片断21-1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原文传递
四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学祥 周善良 +2 位作者 王憨杰 韩彬彬 齐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SCLC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71例SCLC和8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2...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SCLC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71例SCLC和8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24名健康对照者血清TPS水平;同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CA125和CEA水平;并用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4项肿瘤标志及其各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SCLC患者的效能。结果SCLC组的TPS、NSE、CA125和CEA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Z均〉1.90,P均〈0.01);广泛期SCLC患者的血清TPS和NSE明显高于局限期患者(Z分别为2.69、2.27,P分别为0.009、0.02)。治疗后不同预后患者的TPS和NS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4.06、3.11,P分别为0.001、0.007)。多指标联合检测时,以TPS+NSE组合的敏感度最高(86.7%),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0%、81.0%和82.2%。结论血清TPS、NSE、CA125和CEA均可作为SCLC的诊断指标,以TPS+NSE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CA-125抗原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组织多肽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颖 任中海 张英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5期752-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组织多肽抗原(TP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4例NSCLC患者(NSCLC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获取的60例健康成年人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组织多肽抗原(TP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4例NSCLC患者(NSCLC组),选择同期体检中心获取的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志愿者(对照组);检查二组血清NSE、ProGRP、TP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NSCLC的价值。结果N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ProGRP、T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NSE诊断NSCLC的灵敏度为34.82%、特异度为81.66%、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23;血清ProGRP诊断NSCLC的灵敏度为42.74%、特异度为84.09%、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68;血清TPA诊断NSCLC的灵敏度为51.28%、特异度为89.63%、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04;血清NSE、ProGRP、TPA水平联合诊断NSCLC的灵敏度为93.20%、特异度为83.8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9。结论血清NSE、ProGRP、TPA单独应用时诊断NSCLC的灵敏度较低,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对于可提高真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组织多肽抗原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下载PDF
血清组织多肽抗原对11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传新 邹雄 王立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检测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抗原(TPA)变化,探讨TPA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PA酶免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清中TPA含量。结果: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总阳性率21.13%(115/544),其中肝癌73.53%(25/3... 目的:检测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抗原(TPA)变化,探讨TPA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PA酶免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清中TPA含量。结果:11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PA总阳性率21.13%(115/544),其中肝癌73.53%(25/34),胰腺癌62.64%(14/22),卵巢癌39.58%(19/48),肺癌32.50%(13/40),结直肠癌16.95%(10/59),淋巴瘤15.15%(5/33),胃癌13.79%(12/87),乳腺癌9.89%(9/91),食管癌6.98%(3/43),胶质瘤6.82%(3/44),咽喉癌4.65%(2/43),腺癌24.56%(42/171),鳞癌9.86%(7/71),转移癌27.08%(75/277),非转移癌16.89%(38/225)。结论:血清TPA在肝癌、胰腺癌、卵巢癌和肺癌中有较高阳性率,可以鉴别诊断腺癌和鳞癌,转移癌和非转移癌。对临床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抗原 肿瘤标记 生物学
下载PDF
粪便隐血联合肿瘤标志物CEA、TPA、CYFRA211、CA125、CA199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穆雪荣 林春芳 王志敏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联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联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7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粪便隐血检查结果及血清CEA、TPA、CYFRA211、CA125、CA199水平;分析各指标单项与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粪便隐血阳性率(74.71%)显著高于对照组(5.75%),P<0.05。研究组血清CEA、TPA、CYFRA211、CA125、CA199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粪便隐血、CEA、TPA、CYFRA211、CA125、CA199、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45、0.745、0.755、0.876、0.779、0.758、0.972,敏感度分别为74.7%、50.6%、50.6%、77.0%、56.3%、100%、95.4%,特异度分别为94.3%、93.1%、100%、100%、100%、50.6%、96.6%。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粪便隐血阳性率高,且血清CEA、TPA、CYFRA211、CA125、CA199呈高表达,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粪便隐血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99 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CEA、TPA和CRP检测在大肠癌手术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郭小刚 王建国 张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783-17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大肠癌手术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大肠癌患者术前88例与术后两周84例血清CEA、TPA及CRP含量,分析大肠癌组手术前与对照组之间的关...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在大肠癌手术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6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大肠癌患者术前88例与术后两周84例血清CEA、TPA及CRP含量,分析大肠癌组手术前与对照组之间的关系及术后两周与术前的比较。结果:术前大肠癌组中血清CEA、TPA及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5),且术后两周与术前测定值相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CEA、TPA及CRP检测在大肠癌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其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术后判断疗效和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抗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Hsp90α联合TPA、CRP检测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杜琴 王强 +3 位作者 蔡艳娟 杜娟 张茂鑫 郭晓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组织多肽抗原(TPA)、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4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肺部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初治患者为肿瘤组,另选取48例同期肺部和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炎症...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联合组织多肽抗原(TPA)、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4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肺部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初治患者为肿瘤组,另选取48例同期肺部和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炎症组)及49名健康体检者(非炎症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对象外周血Hsp90α、TPA和CRP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Hsp90α、TPA和CRP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非炎症患者相比,恶性肿瘤患者的Hsp90α、TP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p90α、TPA和CRP诊断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3、0.587、0.321;Hsp90α诊断的灵敏度最高可达74.3%,但特异性稍显不足,仅为40.2%。Hsp90α与CRP联合检测,AUC可提高到0.784,灵敏度和特异性增加,分别为81.1%和61.9%;增加检测TPA,并不能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和检出率。Hsp90α/CRP与TPA/CRP诊断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765、0.742,灵敏度分别为82.4%和89.2%,但特异度稍降低,分别为58.8%和52.6%。结论:Hsp90α在恶性肿瘤的筛查方面较TPA更具优势,但特异性稍显不足,其联合CRP检测或进行Hsp90α与CRP比值计算,可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升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Α 组织多肽抗原 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恶性肿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血清CA50、TSGF、TPA的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华 张浩宇 +1 位作者 韩升波 何建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50(CA5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组织多肽抗原(TPA)表达对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通过建立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方法选取8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化疗联合放...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50(CA50)、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组织多肽抗原(TPA)表达对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通过建立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方法选取8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敏感组(n=57)和不敏感组(n=25)。统计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及差值,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2组比较,肿瘤直径、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敏感组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CA50、TSGF、TPA差值低于敏感组(P<0.05)。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ASSO回归,选出3个预测变量,分别为CA50、TSGF、TPA差值。logistic回归显示,CA50、TSGF、TPA差值是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CA50、TSGF、TPA差值构建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ROC曲线、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和临床效用。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A50、TSGF、TPA表达水平较高,且三者差值是影响放化疗敏感性的因素。基于血清CA50、TSGF、TPA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50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组织多肽抗原 中晚期乳腺癌 放化疗敏感性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和糖类抗原的表达及其对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志火 龚玲珍 冯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与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组织多肽抗原TPA和糖类抗...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与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术后复发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组织多肽抗原TPA和糖类抗原CA15-3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依据TNBC患者稳定期与术后复发患者检测结果,分析TPA、CA15-3表达对短期复发事件的影响及术后短期复发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及TNBC早期、中期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TNBC患者术后复发事件与稳定期组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TPA、CA15-3表达水平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多肽抗原TPA与糖类抗原CA15-3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靶基因,作为复发事件的生物学观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组织多肽抗原 糖类抗原CA15-3 短期复发风险
下载PDF
血清AFP、CEA、CA199、TPS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敏华 陈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094-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FP、CEA、CA199、TPS含量,用SPSS软...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FP、CEA、CA199、TPS含量,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肝癌组血清AFP、CEA、CA199、TPS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CEA、CA199、TPS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3.41%、31.71%、51.22%、82.93%,仅CEA与TPS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FP分别联合CEA或CA199或TPS的阳性率分别为82.93%、80.49%、87.80%,它们与AFP单项检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FP同时联合CEA、CA199、TPS4项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5.12%,与AFP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AFP、CEA、CA199、TPS4项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癌胚抗原 CA-19-9抗原 组织多肽抗原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患者血清P-selectin与CA15-3、TPA水平的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子森 申武峰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0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与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几种指标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7...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与糖类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以上几种指标的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7例临床资料齐全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根据医嘱定期复查。于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复查时采血,检测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别纳入预后不良组(n=34)和预后良好组(n=63),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P-selectin水平与CA15-3、TPA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患者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水平与CA15-3、TPA水平呈正相关(P<0.05)。ⅡA期、Ⅱ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低于ⅢA期乳腺癌患者(P<0.05);Luminal A+B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术后1、6个月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低于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6个月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增高与远期预后密切相关,且不同临床分期与分子分型患者的血清P-selectin、CA15-3、TPA水平存在差异,临床需密切监测乳腺癌患者以上指标水平的变化,尽早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保乳手术 可溶性P选择素 糖类抗原15-3 组织多肽抗原
下载PDF
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金龙 王远东 钟亮星 《广州医药》 2000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手术疗效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组织多肽抗原(TPA)、CA15-3和癌胚抗原(CEA).共测定35例健康成人及55例乳腺癌患者,并对其中41... 目的:探讨3种血清肿瘤标志在乳腺癌手术疗效和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组织多肽抗原(TPA)、CA15-3和癌胚抗原(CEA).共测定35例健康成人及55例乳腺癌患者,并对其中41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检测。结果:健康成人组血清TPA为(0.5 ± 0.2)μg/ L、CA15-3为(16,1±5.5).×103U/L,CEA为(2.6±1.2)μg/L。乳腺癌患者Ⅰ、Ⅱ、Ⅲ、Ⅳ期3项肿瘤标志均较健康成人组有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意义(P<0.05)。术后和术后转移复发组3种肿瘤标志检测结果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3种肿瘤标志在术后组有明显降低,在转移复发时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增高。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 89.7%。结论:TPA、CA、15-3和CEA 3项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疗效监测及判断肿瘤进展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标记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抗原
下载PDF
组织多肽抗原、糖类抗原及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玉成 刘在文 李林虎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242(CA 242)和癌胚抗原(CEA)3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健康成人及82例大肠癌患者血清TPA,CA 242和CEA水平,并对34例大肠癌患者行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PA)、糖类抗原242(CA 242)和癌胚抗原(CEA)3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大肠癌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健康成人及82例大肠癌患者血清TPA,CA 242和CEA水平,并对34例大肠癌患者行术后随访复检.[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TPA,CA 242和CEA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大肠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结论]TPA,CA 242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及术后疗效观察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组织多肽抗原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血清TPA、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向丽 刘凤英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子痫前期患者(实验组)和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TPA、sVCAM-1的浓度,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及新生儿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PA浓度均高于正常孕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P轻<0.05),其中重度患者升高尤为明显;②重度患者外周血sVCAM-1浓度高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重<0.01);③外周血中TPA浓度和sVCAM-1浓度呈正相关(r=0.419);④外周血TAP、sVCAM-1浓度与患者舒张压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37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614)。结论:随着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加重,母血中TPA、sVCAM-1浓度均明显升高,提示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组织多肽抗原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新生儿体重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清VEGF、TPS、CA125水平变化及初步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为民 王玲 魏天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链核心蛋白杭原(CA125)等3种肿瘤标记物水平在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分期和疗效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首次确诊为NHL且接受化疗≥2疗程的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糖链核心蛋白杭原(CA125)等3种肿瘤标记物水平在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分期和疗效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首次确诊为NHL且接受化疗≥2疗程的患者30例,其中治疗有效组18例(CR+PR),无反应组12例(SD+PD)。同时设20名健康体检者及10名淋巴结良性病变者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化疗前、2周期化疗后各组患者血清中VEGF、TPS、CA125的水平。结果 NHL组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TPS、CA125水平明显升高,与淋巴结良性病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良性病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HL组中Ⅲ~Ⅳ期的VEGF、TPS水平高于Ⅰ~Ⅱ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25水平与分期无关。有效组3项指标的水平化疗后比化疗前明显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治疗前后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TPS及CA125在初诊为NHL的患者血清中存在高表达,越晚期表达水平越高,化疗有效后此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CA-125抗原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组织多肽抗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玉华 刘华 +1 位作者 沈方臻 姚如永 《齐鲁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08-509,共2页
①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②方法对78例晚期NSCLC病人给予4~6周期化疗,其中24例辅助放疗。所有病人在治疗前抽血测血清TPA。③结果34例病人(43.6%)血清TPA水平升高,其1年生... ①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组织多肽抗原(TPA)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②方法对78例晚期NSCLC病人给予4~6周期化疗,其中24例辅助放疗。所有病人在治疗前抽血测血清TPA。③结果34例病人(43.6%)血清TPA水平升高,其1年生存率为11.6%,2年生存率为0。血清TPA水平正常的病人1年生存率为56.8%,2年生存率为13.6%。两者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95,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病人的预后与TPA水平(P=0.000)和疗效(P=0.047)有关。④结论血清TPA水平可作为判断晚期NSCLC病人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组织多肽抗原 预后
下载PDF
血清TPS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洪波 李娜 +4 位作者 邸玉青 张晓勇 侯吉学 黄桂林 巩平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研究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正常女性的血清TPS水平;SP法检测ER、PR、c-erbB-2和Ki-67。结果:乳腺癌患者血... 目的:研究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正常女性的血清TPS水平;SP法检测ER、PR、c-erbB-2和Ki-67。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PS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组(t=-9.275,P=0.001;t=-11.25,P=0.001)。TPS阳性率和表达水平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53例原发性乳腺癌中,肿块直径≤2cm组与>2cm组的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PR阴性组与阳性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2,P=0.003;t=2.75,P=0.006);c-erbB-2阴性组与阳性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血清TPS表达与ER、PR、c-erbB-2和Ki-67相关性显著(r=-0.512,P=0.001;r=-0.624,P=0.001;r=0.441,P=0.001;r=0.514,P=0.001);TPS表达均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转移数目无明显关系。结论:TPS可作为乳腺癌血清肿瘤标志。TPS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和Ki-67有关,提示TPS可能可以作为乳腺癌评估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多肽抗原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曹永跃 张铁 +1 位作者 王萍 曹永彤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72-273,27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51例非小细胞肺癌(经病理学确诊)、28例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51例非小细胞肺癌(经病理学确诊)、28例小细胞肺癌(经病理学确诊)、77例肺部良性疾病、57例正常人血清的CYFRA21-1、TPA和SCC-Ag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NSCLC的诊断,CYFRA21-1敏感性最高(72.88%),TPA特异性最高(82.09%),SCC-Ag检测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NSCLC的敏感性为92.47%,特异性为94.78%,准确率为93.57%。结论:CYFRA21-1、SCC、TPA 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NSCL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各独立指标的检测,可以提高NSCLC的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角质蛋白 组织多肽抗原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湖北地区组织多肽抗原正常参考值范围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喻晶 王堃 雷旦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测定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组织多肽抗原(TPA)数据,建立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4-10月采集144例健康成年体检者静脉血3ml,测定TPA值。再分别测定部分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风湿病、肺心病患者血清TPA水平,以及... 目的:测定中国湖北地区健康人群组织多肽抗原(TPA)数据,建立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4-10月采集144例健康成年体检者静脉血3ml,测定TPA值。再分别测定部分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风湿病、肺心病患者血清TPA水平,以及加入干扰物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后健康人标本的TPA水平,与正常参考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4名健康人TPA正常参考值为0-129.28 U/L,与西方人参考范围0-72U/L(厂家提供的)比较,中国人群的TPA值偏高。男性与女性健康人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组TPA为(70.32±3.51)U/L,正常参考值为0-133.87U/L;女性组TPA为(62.46±3.48)U/L,正常参考值为0-140.34U/L。我们将体检者按年龄每10岁分为一组(共分为4组),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4):20-29岁组TPA为(65.23±5.46)U/L,30-39岁组TPA为(57.94±4.80)U/L,40-49岁组TPA为(71.24±5.44)U/L,50岁以上组TPA为(68.90±4.26)U/L。脂血、黄疸血、溶血标本对TPA检测的偏差均在±10%内。此外,在检测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中有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例肺心病患者血清TPA超出本研究参考范围。结论:建立湖北地区健康人群TPA参考范围,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一些良性疾病患者血清TPA水平会假性升高,脂血、溶血、黄疸血不会影响TPA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抗原 参考值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子癎前期患者血清TPA、HCG测定的对比意义
20
作者 张向丽 刘凤英 周仲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子癎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清TPA、HC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子癎前期患者设为实验组,分为轻度(A组)、重度(B组),33例正常晚孕者设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PA及HCG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PA的... 目的:探讨子癎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清TPA、HC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子癎前期患者设为实验组,分为轻度(A组)、重度(B组),33例正常晚孕者设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PA及HCG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PA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实验组HCG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TPA增高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而HCG分泌增加与缺氧状态下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有关,提示子癎前期患者有明显的滋养细胞增生与分化异常存在。TPA作为外周血滋养细胞凋亡的标志物,可间接反映胎盘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癎前期 组织多肽抗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滋养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