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璞 丁幸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 ADS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健康女性5例,年龄25~45岁;无任何其他系统性疾病。对其应用抽脂术获取人脂肪组织,并用Ⅰ型胶原酶进行消化,贴壁培养,传代扩增,绘制不同代数细胞增殖曲线,诱导hADSC向... 目的探索一种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 ADS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健康女性5例,年龄25~45岁;无任何其他系统性疾病。对其应用抽脂术获取人脂肪组织,并用Ⅰ型胶原酶进行消化,贴壁培养,传代扩增,绘制不同代数细胞增殖曲线,诱导hADSC向成骨、成脂细胞分化,确定其分化潜能,并分别用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原代hADSC第2天开始贴壁,形态呈纺锤型,类似纤维细胞,增殖较快,呈漩涡状排列。第3代至第5代hADSC生长曲线类似,都呈S形;成骨、成脂诱导2周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都为阳性。结论通过对抽脂术获得的人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可以得到有效的hADSC,且具有向成骨、成脂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可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细胞诱导 细胞鉴定
下载PDF
怀地黄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邵春月 高山林 +2 位作者 陈峰 张晓霞 任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8-261,共4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怀地黄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怀地黄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卞基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1mg/L+6-糠氨基嘌呤(KT)0.05mg/L,技术上达到了快速繁殖规模生产的要求。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吲哚乙酸(IAA)0.05mg/L。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反复的病毒检测,证明脱病毒彻底,脱毒试管苗将作为今后提供无病毒优质种苗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脱病毒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川芎吸收入脑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左爱华 程孟春 +1 位作者 王莉 肖红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647-3650,共4页
目的:对大鼠灌胃川芎提取物后的吸收入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给药脑组织和空白脑组织进行分析,分析总离子流图寻找差异峰,然后根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等鉴定差异峰。结果:川芎提取物给药... 目的:对大鼠灌胃川芎提取物后的吸收入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给药脑组织和空白脑组织进行分析,分析总离子流图寻找差异峰,然后根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等鉴定差异峰。结果:川芎提取物给药后,发现3个化合物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鉴定为洋川芎内酯I,A和藁本内酯。结论:本研究将有助于川芎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脑组织 化学成分 鉴定
原文传递
三种麦冬的显微图像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峰群 贺承山 +4 位作者 秦路平 方清茂 李江陵 舒光明 肖小河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 :为麦冬类中药提供新的鉴定方法及量化指标。方法 :根据体视学和生态解剖学原理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川麦冬、杭麦冬和山麦冬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三维分析。结果 :3种麦冬类中药组织的细胞密度、大小和形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 目的 :为麦冬类中药提供新的鉴定方法及量化指标。方法 :根据体视学和生态解剖学原理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川麦冬、杭麦冬和山麦冬的组织形态特征进行三维分析。结果 :3种麦冬类中药组织的细胞密度、大小和形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中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和木栓细胞特征可作为区分三者的主要体视形态学指标。结论 :体视学与图象分析技术可用于中药显微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类 体视学 图像分析 显微鉴定
下载PDF
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控制药剂筛选 被引量:9
5
作者 韩宏伟 廖晴 +4 位作者 玛尔哈巴.吾斯满 王浩 庄红梅 王强 沙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2-659,共8页
【目的】在德国鸢尾的组培过程中,内生菌引起的污染制约着其进行快速繁殖工厂化育苗,针对引起德国鸢尾组培苗污染的内生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比较6种常用药剂对该菌株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为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有效控制... 【目的】在德国鸢尾的组培过程中,内生菌引起的污染制约着其进行快速繁殖工厂化育苗,针对引起德国鸢尾组培苗污染的内生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比较6种常用药剂对该菌株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为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有效控制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115325),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纸碟抑菌圈法测定6种常用药剂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供试菌株115325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基本相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糖葡萄球菌S.saccharolyticus(L37602)进化关系最为密切,聚在同一个系统发育分支,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同源性最高,为99.86%。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对供试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供试菌株115325被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可作为抑制德国鸢尾组培苗内生菌污染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鸢尾 内生菌 组织培养 鉴定 控制药剂
下载PDF
川麦冬脱病毒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蔚 高山林 +2 位作者 刘蓁 曾杨 谢燕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4-278,共5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川麦冬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川麦冬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川麦冬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6...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川麦冬的脱病毒试管苗。通过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筛选出最佳的培养基组成,用于脱病毒苗的快速繁殖。建立了川麦冬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川麦冬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6-卞基腺嘌呤)2.0 mg/L+NAA(萘乙酸)0.5 mg/L;川麦冬最佳诱导愈伤培养基:MS+BA1.5 mg/L+IAA(吲哚乙酸)0.1 mg/L+2,4-D(2,4-二氯苯氧乙酸)1.0 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川麦冬的生根培养基:1/2MS+IAA 0.5 mg/L+ABT 0.5 mg/L。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川麦冬的染色体为2n=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脱病毒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荧光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明宇 常玮 +2 位作者 廖筑秀 刘佳 廖洪恩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2期13-17,41,共6页
介绍了目前临床术中检测存在的问题与需求,阐述了荧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并分析了与传统病理检测方式相比荧光诊断技术的优势。总结了光谱分析和图像分析2种荧光检测方式的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荧光检测对临床... 介绍了目前临床术中检测存在的问题与需求,阐述了荧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并分析了与传统病理检测方式相比荧光诊断技术的优势。总结了光谱分析和图像分析2种荧光检测方式的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荧光检测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最后探讨了荧光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进一步提升荧光诊断的精度并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是荧光诊断技术主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诊断技术 病理诊断 组织识别 术中诊断 荧光光谱 图像分析
下载PDF
桃儿七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祝英 王治业 +1 位作者 杨晖 周剑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索甘肃兴隆山桃儿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为鬼臼毒素的获取方式提供新途径,保护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一株桃儿七地下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常规的形态学方法对重复出现的4株内生真... 目的:探索甘肃兴隆山桃儿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为鬼臼毒素的获取方式提供新途径,保护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一株桃儿七地下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常规的形态学方法对重复出现的4株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内生菌分离方法分离纯化了20株内生真菌,鉴定的4株菌分别是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Eucasphaeria capensis,布氏白僵菌Beauvetia brongniaritii和镰孢菌Fusarium sp.。结论: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与桃儿七的生境有关,甘肃兴隆山桃儿七内生真菌优势属为Aspergillus,Eucasphaeria,Beauvetia和Fusa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组织块培养法 内生真菌 分子鉴定 形态学鉴定
下载PDF
白花除虫菊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蓁 高山林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0-374,共5页
通过除虫菊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建立了除虫菊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0.3 mg/L+NAA 0.2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除虫菊的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ABT 0.1 mg/L。建立了除虫菊根尖染色体鉴定... 通过除虫菊组织培养技术的正交试验及优化筛选,建立了除虫菊最适繁殖培养基:MS+BA0.3 mg/L+NAA 0.2mg/L;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得到适合除虫菊的生根培养基:1/2MS+IAA 0.2 mg/L+ABT 0.1 mg/L。建立了除虫菊根尖染色体鉴定的最佳条件。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白花除虫菊的染色体为2n=18。为除虫菊的种质保存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除虫菊 组织培养 染色体鉴定
下载PDF
实时多组织虚拟手术的反馈力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吉帅 陈辉 +1 位作者 吴雯 王平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为了在虚拟下颌整形手术系统中提供实时和真实的触觉交互,分别构建了基于虚拟中介平面的推操作触觉模型、基于粘附力的拉操作触觉模型和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的针刺触觉模型,以模拟皮肤拉钩、整形镊和针的典型手术操作;同时通过相邻组织间... 为了在虚拟下颌整形手术系统中提供实时和真实的触觉交互,分别构建了基于虚拟中介平面的推操作触觉模型、基于粘附力的拉操作触觉模型和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的针刺触觉模型,以模拟皮肤拉钩、整形镊和针的典型手术操作;同时通过相邻组织间的动态触觉约束建立了多组织联合形变模型,以避免表面弹簧-质点模型形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表面间相互穿透的异常现象;并进一步将触觉交互模型和多组织形变模型集成于虚拟下颌手术系统,从而为医生提供一个手术训练的虚拟平台.触觉感知和交互效率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触觉交互识别皮肤、肌肉和骨骼能够获得较高的识别正确率,并能提供实时的触觉和视觉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触觉交互 组织识别
下载PDF
精斑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光耀 赵贵森 莫耀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5-740,共6页
斑痕类型鉴别是法医物证检验的重要步骤。精斑是最常见的人体斑痕类型之一,现场精斑的确认对案件类型和犯罪事实有重要的证明作用。传统的精液/精斑检测主要依靠精子镜检、酶活化方法和抗原抗体反应,这些基于形态学的或蛋白质酶学的检... 斑痕类型鉴别是法医物证检验的重要步骤。精斑是最常见的人体斑痕类型之一,现场精斑的确认对案件类型和犯罪事实有重要的证明作用。传统的精液/精斑检测主要依靠精子镜检、酶活化方法和抗原抗体反应,这些基于形态学的或蛋白质酶学的检测方法对微量、混合、降解及污染检材的组织来源鉴别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近年来,随着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的迅速发展,PRM1、PRM2等精液特异mRNA标记在精液/精斑鉴定的法医实践中得到了应用,组织差异DNA甲基化的研究也为疑难检材的组织鉴定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精液和精斑的法医学组织鉴定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斑 组织 鉴定 MRNA 甲基化
下载PDF
Proteomics for discovery of candidate colorectal cancer biomarkers 被引量:7
12
作者 Paula lvarez-Chaver Olalla Otero-Estévez +2 位作者 María Páez de la Cadena Francisco J Rodríguez-Berrocal Vicenta S Martínez-Zorzan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4期3804-3824,共21页
Colorectal cancer(CRC)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in Europe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wellvalidated clinically useful biomarkers with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 Colorectal cancer(CRC)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in Europe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wellvalidated clinically useful biomarkers with enou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o detect this disease at early stages.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CRC is a progressive accumulation of mutations in multiple genes,much less is known at the proteome level.Therefore,in the last years many proteomic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find new candidate protein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prognosis and as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this malignancy,as well as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An important advantage of the proteomic approaches is the capacity to look for multipl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a single study.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reports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 proteomic tools used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protein markers for CRC such as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methods,quantitative mass spectrometry-based techniques or protein microarrays.Additionally,we will also focus on the diverse biological samples used for CRC biomarker discovery such as tissue,serum and faeces,besides cell lines and murine models,discuss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summarize the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candidate CRC ma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ectal cancer Serum tissue PROTEINS Biomarkers PROTEOMICS Protein identification Mass spectrometry
下载PDF
紫陀螺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谭爱华 马富英 +1 位作者 罗信昌 黄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进行亲菌鉴定。供试的26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对所有供试样品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且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DNA指纹与干子实体的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子实体不同生长期得到的2个菌株相似系数0.979,它们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884,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分离物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389。结果表明,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2个菌株与对照物相似度最高,可以认定是紫陀螺菌的纯培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陀螺菌 菌株 分离 亲菌鉴定 培养基 DNA指纹图谱
下载PDF
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铎 石钏 +3 位作者 洪敬欣 孟恒星 韩俊领 张宇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4期19-22,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脐带是否对组织块法的分离成功率产生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儿的脐带,应用组织块法分离hUC-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 目的:应用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脐带是否对组织块法的分离成功率产生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儿的脐带,应用组织块法分离hUC-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免疫学、生长特性。脐带在常温条件和冷冻条件下储存后进行组织块法分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应用组织块法能获得贴壁生长的hUC-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高表达常见MSC表面分子CD105、CD73及HLA-ABC;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34、CD45及HLA-DR。常温储存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获得原代细胞数量下降;组织冷冻后可以获得hUC-MSCs。结论:组织块分离法可以获得贴壁生长的hUC-MSCs,并成功传代扩增;脐带采集后24 h内处理,hUC-MSCs获得数量及分离成功率高;随着处理时间延长,hUC-MSCs获得数量减少,分离成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块分离法 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一株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污染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5 位作者 夏体渊 耿开友 赵凤 靳松 李静雯 牛燕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82-1986,共5页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 对污染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预防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细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细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指标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为SH42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H42与B.mojavensis(AM948970)聚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4%。因此确定引起铁皮石斛组培苗污染的内生细菌SH42为莫海威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生物阻抗谱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对切缘组织快速定性的有效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玉娟 王晓东 +5 位作者 吴剑 付峰 朱彩蓉 蒲洋 向飞 戴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过程中对切缘肿瘤细胞是否残留进行快速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平行试验设计,收集150份标本,对同一份被测切缘样本按... 目的评价生物阻抗谱(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BIS)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BCS)过程中对切缘肿瘤细胞是否残留进行快速定性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平行试验设计,收集150份标本,对同一份被测切缘样本按顺序先后使用BIS、冰冻切片活检和石蜡切片活检进行检测,在该标本的3项检测结果全部得到以后,将BIS的检测结果与冰冻切片活检的检查结果作一致性比较;将石蜡切片活检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BIS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用时。结果BIS检测的灵敏度为92.98%,特异度为94.62%,与冰冻切片活检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大于0.75。BIS检测时间均值为2.63min,短于冰冻切片活检(18.97min)和石蜡切片用时(1.12d)。结论利用BIS技术对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切缘样本是否含有癌变组织的定性检测具有较高准确性,适用于术中的快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阻抗谱 乳腺癌保乳手术 组织鉴定 术中检测
原文传递
穿刺针尖光纤力传感信号的小波变换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唐文 陈盼飞 +1 位作者 韩建达 徐卫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49-2157,共9页
经皮软组织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尖会历经不同材料特性的器官组织,受到复杂变化的作用力。为了测量针尖处的作用力并鉴定穿刺路径上不同层次的软组织,研制了一种光纤力传感器,并进行了力信号分析。首先,基于法-珀干涉介绍了光纤力传感器的... 经皮软组织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尖会历经不同材料特性的器官组织,受到复杂变化的作用力。为了测量针尖处的作用力并鉴定穿刺路径上不同层次的软组织,研制了一种光纤力传感器,并进行了力信号分析。首先,基于法-珀干涉介绍了光纤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光链路设计、及其与针的集成和标定方法。在穿刺力信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Mallat算法对力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提取信号的特征模式,界定软组织的各层边界。最后,在猪的肝脏和肋条组织样本上进行了针穿刺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光纤力传感器的可测力为0至3.20N,测量精度可达0.01N。得到的穿刺试验结果表明Mallat算法能够有效地区分软组织的类型。研制的光纤传感器满足穿刺力的测量范围、精度和可靠性等要求,所提出的小波变换算法可用于软组织边界的界定,有望用于机器人穿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力传感器 针穿刺 MALLAT算法 分层软组织 边界界定 小波变换
下载PDF
药材南天竹的组织学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小梅 孙菡 +5 位作者 吴志瑰 刘婧 裴建国 余绪晨 邵镔淇 舒积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0-128,共9页
目的:通过对南天竹的根、茎、叶、果实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研究,为其真伪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对南天竹各药用部位进行外观特征描述;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粉末制片技术对各药用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等横切面和粉... 目的:通过对南天竹的根、茎、叶、果实进行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研究,为其真伪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方法对南天竹各药用部位进行外观特征描述;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粉末制片技术对各药用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等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绘制墨线图并拍照。结果:发现该原植物形态特征与本草描述一致;药材性状为根、茎、叶、花、果实类生药特点;根横切面无髓部;茎横切面中可见皮层有断续成环的纤维束及木质部内侧的帽状纤维束;叶横切面中栅栏组织较为宽广,主脉维管束周围的纤维束成环;叶柄横切面中纤维束间断排列成环;果实横切面中可见多层石细胞组成的环带;根和茎的粉末特征中主要含有含晶石细胞;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和不定式气孔;花粉末中可见花粉粒,具3孔沟,外壁网状雕纹明显,有较多的网纹细胞;果实粉末中可见大量分枝状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结论:上述形态与显微鉴别特征有鉴定意义,为南天竹的真伪鉴别、质量标准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竹 组织 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果实
原文传递
大麦小孢子来源单倍体试管苗扩繁中的倍性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婷 郭桂梅 +7 位作者 陆瑞菊 高润红 陈志伟 徐红卫 李颖波 黄剑华 刘成洪 王亦菲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70-2274,共5页
以大麦小孢子来源的单倍体试管苗扩繁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测定和根尖染色体计数三种方法对其倍性进行鉴定,对大麦单倍体植株增殖继代中的倍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可对组织培养获得的试... 以大麦小孢子来源的单倍体试管苗扩繁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测定和根尖染色体计数三种方法对其倍性进行鉴定,对大麦单倍体植株增殖继代中的倍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术可对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做大批量倍性鉴定,同时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测定可作为一个辅助检测手段,两者对幼苗的损伤小、检测方便;单倍体植株在离体扩繁继代5次后仍能保持单倍体倍性,表明利用离体扩繁技术可以获得倍性稳定的单倍体再生植株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单倍体 组织培养 倍性鉴定
原文传递
一株野生肺形侧耳的菌丝生长特性及人工栽培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羊晨 涂镜 +3 位作者 翟杨 尹文银 曾粮斌 魏宝阳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10期18-25,共8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洪门村的一株野生侧耳进行分离,并完成品种鉴定、菌丝特性研究以及初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其菌丝最适生长的条件为25℃、pH 6~7、黑暗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湖南省湘乡市翻江镇洪门村的一株野生侧耳进行分离,并完成品种鉴定、菌丝特性研究以及初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其菌丝最适生长的条件为25℃、pH 6~7、黑暗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与用木屑和稻草培养料栽培该菌株的试验结果相比,用配方为稻草40%、莲蓬壳40%、米糠19%、葡萄糖1%的培养料进行栽培后,其主要生产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莲蓬壳可作为栽培肺形侧耳的培养料主料之一。在湖南莲产区进行肺形侧耳栽培的推广应用,具有可循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形侧耳 组织分离 分子鉴定 人工栽培 莲蓬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