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美”论的《三字经》三译本评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春芳 徐晓晴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5-29,共5页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诗作。"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以"三美"论为视角和指导,对《三字经》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赏析...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诗作。"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以"三美"论为视角和指导,对《三字经》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深入的比较和赏析,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带来借鉴与启示,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三美”论 三译本
下载PDF
《赵氏孤儿》18世纪在英国的翻译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剧作。它在18世纪的英国共有三个译本,都转译自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三个译本包含了译者对此剧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在...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剧作。它在18世纪的英国共有三个译本,都转译自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三个译本包含了译者对此剧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在译文的多个细节中,比如剧名和人名的拼写、标点符号的运用、用词的选择等。而且,同一个细节上,三个译本的理解和表达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译者为了准确传达中国文化,还在他认为能体现中国文化但英国读者又不易理解之处添加了注释,对中国文化予以解释。在细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翻译情况,揭示了中国戏剧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 18世纪 英国 三个英译本
下载PDF
文化自觉视域下《三字经》三译本之文化专有项英译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睿 杜雪琴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儒家典籍《三字经》英译本众多,但丰富而鲜明的中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无疑是影响《三字经》在英语世界可接受性的最核心要素。通过选取翟理斯版、王宝童版、赵彦春版三个流传较广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自建语料库,结合量化统计和实例分析... 儒家典籍《三字经》英译本众多,但丰富而鲜明的中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无疑是影响《三字经》在英语世界可接受性的最核心要素。通过选取翟理斯版、王宝童版、赵彦春版三个流传较广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自建语料库,结合量化统计和实例分析平行比较各译本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异同,并从文化语境中分析外译者不同译风之成因的研究发现,中外译者出于对各自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有所不同,由此决定了各译本不同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效果;进而说明要精准还原《三字经》蕴含的中国经典文化精神并提升译品在英语世界的可接受性,需要译者兼具国际化的文化视野和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处理好词语与语篇的织构、语言与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字经》 译本 文化专有项 英译策略 文化自觉意识
下载PDF
经验纯理功能视角下《风赋》三译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露燕 郭晓春 《译苑新谭》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风赋》为战国时期宋玉所作的赋体散文,文章以楚王出游时与宋玉的对话展开,大篇幅描写风从初起到各种强弱变化及其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经验纯理功能为理论框架研究《风赋》三个英译本,着重比较分析其及物性,以... 《风赋》为战国时期宋玉所作的赋体散文,文章以楚王出游时与宋玉的对话展开,大篇幅描写风从初起到各种强弱变化及其特点。本文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经验纯理功能为理论框架研究《风赋》三个英译本,着重比较分析其及物性,以检验功能语言学在典籍翻译研究的可操作性,丰富典籍翻译研究视角,进而为典籍翻译者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赋》 三译本 经验纯理功能 及物性
原文传递
《呐喊》三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冉明志 《译苑新谭》 2018年第2期75-82,共8页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蓝诗玲英译本以及威廉·莱尔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杨译本和莱尔译本更偏向采用保留法,且使用保留法和替代法的比例也很接近,而... 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对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蓝诗玲英译本以及威廉·莱尔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杨译本和莱尔译本更偏向采用保留法,且使用保留法和替代法的比例也很接近,而蓝诗玲则更喜欢运用替代法,且替代法略多于保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 三个英译本 文化专有项 英译策略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从移情心理谈《山行》的三种英译
6
作者 钟坚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6-77,共2页
本文指出《山行》的三种英译均具情感移植,三种不同的英译在保持或再现原诗气质美方面则大相径庭。
关键词 《三行》 三种英译 移情 特色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中典故的英译策略研究
7
作者 冉明志 《译苑新谭》 202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通过对邓罗、罗慕士和虞苏美《三国演义》全译本中典故的翻译策略对比分析发现,邓罗以不打扰译文读者为出发点,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罗慕士追求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获得相同阅读体验,采用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虞苏美则采用异化与归... 通过对邓罗、罗慕士和虞苏美《三国演义》全译本中典故的翻译策略对比分析发现,邓罗以不打扰译文读者为出发点,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罗慕士追求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获得相同阅读体验,采用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虞苏美则采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照顾译文读者并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个英文全译本 典故 英译策略
原文传递
切线、延续和互补:再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以《论语》三种英译本为例
8
作者 章亚琼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20-123,共4页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 对比"君子""道""觚"等具体词语在理雅各、威利和黄继忠的《论语》英译本中的翻译,再次揭示出恰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言,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着切线关系、延续关系和互补关系。并且这三种关系之间彼此平等互补,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 延续 互补 《论语》三种英译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