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拉挤GFRP-轻木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齐玉军 施冬 刘伟庆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99,共5页
提出一种由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外壳和轻木芯材组成的新型GFRP-轻木组合梁及其拉挤成型工艺,并选用无碱玻璃纤维、泡桐木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原料制备组合梁构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组合梁构件弯曲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结果表... 提出一种由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外壳和轻木芯材组成的新型GFRP-轻木组合梁及其拉挤成型工艺,并选用无碱玻璃纤维、泡桐木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原料制备组合梁构件.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组合梁构件弯曲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GFRP-泡桐木组合梁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承载能力,其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分别为泡桐木扁梁的17.4,12.8倍,是GFRP空心管的4.1,1.7倍,具有良好的组合效应,可使GFRP和泡桐木2种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木梁 组合梁 拉挤成型工艺 弯曲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机控制的木材自动加工生产线 被引量:5
2
作者 祁鸿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一种引进的微机控制自动木材加工生产线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进行剖析、研究,分析了其控制功能,主要介绍该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组成,各控制单元的功能及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控制过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关键词 木材加工 微机控制 控制过程
下载PDF
集成材生产企业砂光工序设备及工艺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树忠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74-75,82,共3页
采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和各指标分值标准的方法,对辽宁省集成材生产企业主要砂光工序设备——单面定厚砂光机和双面定厚砂光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双面定厚砂光机综合得分(80分)高于单面定厚砂光机(76分),建议企业... 采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和各指标分值标准的方法,对辽宁省集成材生产企业主要砂光工序设备——单面定厚砂光机和双面定厚砂光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双面定厚砂光机综合得分(80分)高于单面定厚砂光机(76分),建议企业优先选用双面定厚砂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材 砂光 工艺 设备
下载PDF
拱形结构中预埋槽道在木模板上安装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杰 周晓忠 +3 位作者 蒋加宝 杨宁 孔庆珑 何锋 《建筑技术》 2022年第6期672-674,共3页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城际车站一区明挖隧道工区为拱形隧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即开挖土方至坑底,随土方开挖完成5道混凝土支撑,顺做拱形隧道结构主体。结合现场实际状况,针对在使用木模板的隧道施工中安装预埋槽道的施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城际车站一区明挖隧道工区为拱形隧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即开挖土方至坑底,随土方开挖完成5道混凝土支撑,顺做拱形隧道结构主体。结合现场实际状况,针对在使用木模板的隧道施工中安装预埋槽道的施工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形成预埋槽道在木模板上的安装方法及工艺,以保证预埋槽道各种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形隧道 木模板 预埋槽道 安装工艺
下载PDF
3种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和金 《武夷科学》 2006年第1期269-277,共9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数显技术、CNC技术和微波加热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并指出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当今世界木材加工技术发展态势,才是我国木材加工业的出路。
关键词 木材加工 数显技术 CNC技术 微波加热
下载PDF
Analysis of Crack Expansion and Morphology of Cross-Laminated Timber Planar Shear Test
6
作者 Yujie Huang Yifan Zhang +3 位作者 Zheng Wang Assima Dauletbe Yao Lu Zhaoyu Shen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2年第3期849-870,共22页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cracking process of the CLT vertical layer,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load-displacement curve,specimen cracking,and planar shear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CLT were explored.A three-point bending ...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cracking process of the CLT vertical layer,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load-displacement curve,specimen cracking,and planar shear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CLT were explored.A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and an improved planar shear test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hear performance of the CLT.In this study,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 is recorded,the experimental part is synchronized with the video,the dynamic process of cracking of the vertical layer is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roughout the test.From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itial cracking and the sudden increase of the cracking of the specimen are summar-ized.The description results of the whol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CLT vertical layer cracking are analyzed by pla-nar shear strength value,cracking phenomenon,and azimuth angle of cracking surface.The main conclusions show that the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and the improved plain shear test can be used to test the plain shear strength of the CLT,with a difference of only 5.7%.The original crack and the new crack expansion account for 18.9%and 81.1%of the main cracking surface,respectively.And the vertical layer of the CLT specimen under three-point bending has three cracking morphologies,such as radial shake,ring shake,neither along with the radial shake nor along with the ring shake.The azimuth angle of the cracking surface of the CLT vertical layer under planar shear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first main plane azimuth of the vertical layer of the CLT specimens under the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and the shearing test.The shape in the cracking direction of the left half-span or the right half-span of the vertical layer of the specimen is similar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 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aminated timber planar shearing performance three-point bending test improved planar shear test crack expansion dynamic process
下载PDF
林业生产中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工艺与管理分析
7
作者 贾福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第3期52-53,共2页
木材采运的环境相对复杂,给采运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根据林区作业的工艺流程,并通过加强采运生产管理,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本文说明了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木材采运生产作业的特点,阐述了木材生产作业与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 林业生产 木材采运 技术工艺 管理措施
下载PDF
加强森林经营,实现森林保护与木材供应双赢 被引量:26
8
作者 唐守正 雷相东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中国森林目前面临木材自给和生态安全的严重挑战.我国用1.2×108 hm2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能否用2×108 hm2森林提供13亿人的用材,实现木材基本自给和森林保护的"双赢"?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业的基本形势和实现木材自给必... 中国森林目前面临木材自给和生态安全的严重挑战.我国用1.2×108 hm2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能否用2×108 hm2森林提供13亿人的用材,实现木材基本自给和森林保护的"双赢"?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业的基本形势和实现木材自给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生产潜力和技术方面论证了实现木材自给和生态服务双赢的可能性.认为只要坚持以"森林经营"为核心,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模拟森林的自然过程为手段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规划,并加强林区基础建设和完善相应的林业政策,中国完全有可能实现生态保护与木材自给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木材自给 森林保护 模拟自然 目标树经营体系
原文传递
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的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有绪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82,共6页
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和途径已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并开展了许多相应的活动。联合国政府间森林问题工作组推动此领域活动 ,通过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验和示范 ,以及建立木材生产... 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目标和途径已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并开展了许多相应的活动。联合国政府间森林问题工作组推动此领域活动 ,通过制定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试验和示范 ,以及建立木材生产认证制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可持续经营 标准 指标 资源管理
下载PDF
现代木造建筑工法与预制装配式设计的关系——以加拿大建造技术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珺杰 王庆国 +2 位作者 吕帅 林中法 张超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从加拿大木造建筑的设计与技术发展历程着眼,解析现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木结构组件、预制木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建造工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现代木结构建筑 装配式建筑 预制木结构组件 木混合结构 建造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摇摆柱的古建筑木结构柱脚节点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潘毅 安仁兵 +1 位作者 陈建 张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206,共11页
在古建筑木结构中,木柱通常直接平摆浮搁于础石之上,形成只有受压而无受拉能力的柱脚节点。在地震作用下,木柱会发生摇摆,柱脚为半刚性节点。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结构柱脚节点的摇摆机理,对柱脚节点的受压状态进行分析,并对木柱的... 在古建筑木结构中,木柱通常直接平摆浮搁于础石之上,形成只有受压而无受拉能力的柱脚节点。在地震作用下,木柱会发生摇摆,柱脚为半刚性节点。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古建筑木结构柱脚节点的摇摆机理,对柱脚节点的受压状态进行分析,并对木柱的摇摆过程进行分类,给出了不同摇摆过程的判定条件,建立了柱脚节点的弯矩-转角(M-θ)力学模型;通过与柱脚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将该M-θ力学模型应用于古建筑木结构的地震分析中,分别建立了柱脚半刚性连接和铰接的数值模型,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柱的摇摆过程可分为全截面弹性摇摆、小截面弹塑性摇摆、大截面弹塑性摇摆以及全截面弹塑性摇摆等4类;采用M-θ力学模型得到的柱脚节点弯矩-转角曲线计算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的差异在10%以内;与铰接的柱脚节点相比,采用柱脚半刚性连接计算的古建筑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更接近振动台试验结果,结构的加速度峰值、位移峰值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差异均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柱脚节点 摇摆过程 M-θ力学模型 半刚性连接 数值模型
原文传递
不同树龄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晓文 于青君 +5 位作者 张卫强 赵连清 张龙玉 罗桂生 贾茜 贾忠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 【目的】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木材性质及生长过程,为油松建筑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油松建筑材林高效培育技术措施。【方法】选取河北平泉黄土梁子林场的油松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树龄油松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间的差异研究,并分析油松建筑材林树高、胸径生长过程。【结果】50年生油松木材基本密度达到0.449 g/cm3,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顺纹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比分别为3.8%、5.7%、0.5%、9.7%、1.459,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分别为4005.75、3136、3247.75 N,抗弯强度为119.94 MPa,抗弯弹性模量为13.79 GPa,顺纹抗压强度为78.61 MPa。各项指标均优于30年、40年、60年生油松,且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指标等级均处于中等或较高级别,满足建筑用材的需要。油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5~2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36~0.40 m·a-1,平均生长量在10~30 a达到峰值,峰值为0.31~0.35 m·a-1。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5~10 a时达到峰值,峰值为0.51~0.55 cm·a-1,平均生长量峰值在5~15 a,峰值为0.51~0.63 cm·-1。【结论】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着树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50年生油松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树龄,且差异显著。油松在0~20 a时生长最快,20~30 a时林内竞争加剧,林木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且树干容易产生弯曲、节子、裂纹等现象,50 a以后生长速度再次下降。从油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生长过程考虑,应在50 a时对油松建筑材进行采伐利用,期间为了保持良好的木材品质,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建筑材林 树龄 物理力学性质 生长过程
下载PDF
木结构建筑用落叶松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冬梅 林利民 +4 位作者 王春明 闫超 李晓秀 徐兰英 唐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阐述了单板层积材产品的优点,介绍了以落叶松为原料,利用胶合板生产设备加工制造单板层积材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性能。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落叶松 单板层积材 生产工艺技术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溶剂法萃取漆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亿明 谢碧霞 余江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3,共5页
研究了漆油溶剂萃取法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漆籽仁过筛情况等对漆油萃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萃取得率增大,但在52~57℃之间增幅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得率增大,超过120mi... 研究了漆油溶剂萃取法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漆籽仁过筛情况等对漆油萃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萃取得率增大,但在52~57℃之间增幅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得率增大,超过120min后萃取得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过0.5 mm筛较优;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过0.5 mm筛,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20min;该条件下,漆油的萃取得率为26.53%.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能为漆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漆树 漆油 溶剂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浸渍毛白杨锯材的干燥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彭冲 张振伟 +3 位作者 夏朝彦 涂登云 郑敏 范文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以25 mm厚浸渍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实验法,根据浸渍木干燥特性,得到浸渍毛白杨木材的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浸渍后杨木干燥特性的初期开裂等级降低,但内裂、截面变形、干燥速度的等级提高.采用此干燥工艺,干燥周期为12.74 d,各... 以25 mm厚浸渍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实验法,根据浸渍木干燥特性,得到浸渍毛白杨木材的干燥工艺.结果表明:浸渍后杨木干燥特性的初期开裂等级降低,但内裂、截面变形、干燥速度的等级提高.采用此干燥工艺,干燥周期为12.74 d,各项可见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实木地板的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浸渍锯材 干燥工艺
下载PDF
木材表面遗态仿生构建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微/纳米结构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玉山 沈华杰 +1 位作者 秦磊 邱坚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8,共6页
受荷叶效应启发,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板二次转印复型技术,在负载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涂层的白蜡木素材表面遗态仿生制备了类荷叶微/纳米结构形貌,并赋予木材表面自清洁超疏水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 受荷叶效应启发,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模板二次转印复型技术,在负载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涂层的白蜡木素材表面遗态仿生制备了类荷叶微/纳米结构形貌,并赋予木材表面自清洁超疏水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以及静态水接触角仪对白蜡木素材和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试样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表面化学状态以及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遗态仿生制备的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表面具有与荷叶表面微/纳米乳突结构类似的微观形貌。遗态仿生类荷叶自清洁超疏水木材没有改变白蜡木素材原有的色彩纹理,其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约为151°,滚动角为6°,接近于遗态材料荷叶表面的接触角与滚动角,表现出超疏水能力;同时,表面的石墨粉能被水滴轻松冲洗掉,具有自清洁特性。这主要是由于木材表面沉积的PVB混合涂层中羟基与木材表面的羟基相结合,使其表面羟基数量有所减少,此外,含氟长链烷基聚合物的存在也增强了木材表面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木 遗态仿生 纳米转印技术 荷叶 微/纳米结构 自清洁超疏水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间五台山典型植被土壤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志宏 刘楠 +1 位作者 李殿民 李古月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8,共9页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土壤矿质氮总量(铵态氮+硝态氮)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增加,融化期减少,生长季增加。HL和YS土壤矿质氮总量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到生长季一直增加。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在冻结初期到深冻期增加,融化期降低,生长季增加。HL和YS之间土壤矿质氮总量、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始终无显著差异,CD与HL(p<0.05)、YS(p<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季节性冻融期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低于生长季,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矿化作用。在整个培养期内(季节性冻融期+生长季),HL供氮能力最强,YS次之,CD最弱。冻融循环可促进土壤氮矿化,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为春季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但这一过程也增加了土壤氮素的流失风险。研究成果对高山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氮矿化 高山林线 高山/亚高山区 土壤冻融过程 水土保持 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单板胶合木的生产工艺及特点综述
18
作者 金菊婉 唐召群 《中国人造板》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近年来,使用大尺寸工程木建造的中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迅速,这不仅推动了大尺寸工程木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单板胶合木等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正交胶合木(CLT)和层板胶合木(GLT)是当前主要的大尺寸工程木产品,两者均以锯材为层板加工而... 近年来,使用大尺寸工程木建造的中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迅速,这不仅推动了大尺寸工程木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单板胶合木等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正交胶合木(CLT)和层板胶合木(GLT)是当前主要的大尺寸工程木产品,两者均以锯材为层板加工而成;而单板胶合木则是以单板生产的单板层积材为层板制造的。单板胶合木不仅性能良好,可完全替代CLT和直线形GLT柱及梁等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而且在木材原料来源、木材利用率、产品结构设计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简介了单板胶合木的发展情况,并以美国Freres公司研发生产的单板胶合木为例,介绍了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并讨论了其特点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工程木 单板胶合木 单板层积材 生产工艺 特点
下载PDF
原竹干燥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泫江 杨琳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1,共7页
竹材是珍贵木材的最佳替代品之一,而干燥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竹材产品的质量和高值化利用。与木材解剖结构不同,竹材具有独特的维管束—薄壁梯度结构、无木射线以及各向异性等特性,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变形、翘曲等缺陷。文中... 竹材是珍贵木材的最佳替代品之一,而干燥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竹材产品的质量和高值化利用。与木材解剖结构不同,竹材具有独特的维管束—薄壁梯度结构、无木射线以及各向异性等特性,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变形、翘曲等缺陷。文中综述了竹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存在状态及迁移规律,以及竹材自身构造对水分迁移的影响;对比分析了4种常见的竹材干燥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3种干燥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干缩异性是竹材干燥过程中产生各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探明纤维饱和点上下竹材水分迁移与应力、应变等流变的关系和机理,对有效制定竹材干燥工艺、提高竹材干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干燥 水分迁移 干燥工艺 干缩异性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刺槐品种观赏用材价值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安宝 仲伟国 +6 位作者 董元夫 毛秀红 张元帅 王因花 梁燕 乔艳辉 荀守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36-42,57,共8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观赏刺槐和用材刺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13种观赏类刺槐和147种用材类刺槐进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种,占比54%,其观赏价值最高;综合评价Ⅱ等者有5...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观赏刺槐和用材刺槐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13种观赏类刺槐和147种用材类刺槐进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种,占比54%,其观赏价值最高;综合评价Ⅱ等者有5种,占比38%,其观赏价值较高;综合评价Ⅲ等者1种,占比8%。用材类刺槐综合评价I等者有76种,占比52%,其速生性好,高生长和胸径生长量大,主干通直,抗逆性强;综合评价Ⅱ等者有71种,占比48%,其速生性较好,主干直,抗逆性较强;综合评价Ⅲ等的用材刺槐为零,说明人工选育的刺槐品种或无性系其生长量、干形和抗逆性均为优良等级。本研究可为刺槐品种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品种 观赏价值 用材价值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