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五四”时期中国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与传播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泽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5-100,共6页
"五四"时期,以戴季陶、胡汉民、朱执信等为代表的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民党先进知识分子,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杂志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阶级斗争理论等内容... "五四"时期,以戴季陶、胡汉民、朱执信等为代表的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国民党先进知识分子,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杂志为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阶级斗争理论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虽然在现在看来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含有诸多曲解、误解的成分,甚至有借马克思主义宣传其革命学说的倾向。但从客观上讲,这些国民党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国民党人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微博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付科 李永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空前扩大了大众话语权、瞬间诱发了信息爆炸、极大促进了信息透明、强力突出了草根性。微博的上述传播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空前扩大了大众话语权、瞬间诱发了信息爆炸、极大促进了信息透明、强力突出了草根性。微博的上述传播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夯实群众基础;整合新媒体信息资源,创建微博理论传播的新模式;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宣教,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博生态;强化高校的育人和文化传播功能,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微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传播 策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的中国能够得到相对广泛的传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中国自身解决民族救亡和国家重建的繁重任务急需理论武器的现实需要,以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所提供的文化基础,新...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的中国能够得到相对广泛的传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包括中国自身解决民族救亡和国家重建的繁重任务急需理论武器的现实需要,以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所提供的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国内所创造的有利氛围,以及苏俄十月革命所创造的有利国际条件和所开辟的北方传播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大同社会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
下载PDF
五四运动在江苏
4
作者 李雨畅 张加华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1919年,从北京首先爆发的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到江苏,江苏各界人士立刻响应积极声援,通过举办国民大会和游行演说、筹建各界联合会等爱国团体、全面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尤其是罢课、罢工、罢市斗争等实际行动,参与到五四浪潮中,掀起... 1919年,从北京首先爆发的五四运动迅速席卷到江苏,江苏各界人士立刻响应积极声援,通过举办国民大会和游行演说、筹建各界联合会等爱国团体、全面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尤其是罢课、罢工、罢市斗争等实际行动,参与到五四浪潮中,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巨浪。这一时期,新文化思潮在江苏各地广泛传播,一些地方开始兴办教育事业,成立进步团体,发行文化刊物,使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革命实践中迅速成长,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体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江苏地区早期中共组织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江苏党组织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中东铁路对哈尔滨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探析
5
作者 赵栩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通过日本、法国、俄国三个途径,其中俄国渠道主要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其沿线的发展。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集聚地和俄共的活动联络站。在中东铁路修建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通过日本、法国、俄国三个途径,其中俄国渠道主要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其沿线的发展。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集聚地和俄共的活动联络站。在中东铁路修建过程中,俄国布尔什维克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在哈尔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因此,早在20世纪初期,哈尔滨中东铁路干线上的中国产业工人群体就已通过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工人的交流,较早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促进了哈尔滨工人的思想觉醒,为后来中共哈尔滨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期 中东铁路 哈尔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金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与其它省区相比,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从传播组织、传播过程、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手段等方面都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广泛传播,也推动了湖南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湖南 马克思主义传播 特点
下载PDF
青年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3
7
作者 夏燕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113,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青年毛泽东作为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在他的感召和引领下,一批先进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经受了锻炼,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前进。他通过创办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系列活动,... 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青年毛泽东作为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在他的感召和引领下,一批先进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经受了锻炼,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前进。他通过创办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系列活动,带领广大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领导创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深入工厂矿山,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出席党的一大后,领导湖南地区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大力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深入持久地领导工人运动,使之得到迅猛发展,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学会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被引量:3
8
作者 齐卫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3,共8页
深化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它超越历史,使反帝反封建斗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四运动迎来了中国革命形态的转型,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出发,打开了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 深化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它超越历史,使反帝反封建斗争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四运动迎来了中国革命形态的转型,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出发,打开了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通道。五四运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契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此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联。五四运动创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条件,一些新的历史要素赋予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先进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伟大觉醒 革命形态转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下载PDF
五四时期“主义”传播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启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其在经历多重探索后与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本质性联系。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流行并广泛传播的时代,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期和孕育新范式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主义”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其在经历多重探索后与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本质性联系。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流行并广泛传播的时代,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期和孕育新范式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主义”传播彰显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趋势。作为历史过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因“主义”的传播而开启,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语境中得以发展,规制于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质的规定性”。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发生学”意蕴,应着眼于民族复兴的大历史观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历史境遇,追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深入考察“主义”的传播何以规制并培育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革命—现代化”路径、领导力量和根本动力,进而从整体性角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的必然逻辑和历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海州活动考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绪益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14,共5页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党内最早投入工人运动实践的先驱人物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山东地区的代表。他参与了中共一大会议的全过程,之后王尽美按照党的指示,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经文献考证,连云港市海州区当路... 王尽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党内最早投入工人运动实践的先驱人物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山东地区的代表。他参与了中共一大会议的全过程,之后王尽美按照党的指示,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经文献考证,连云港市海州区当路村是王尽美同志的"旧家乡",孙中山先生去世前后,王尽美和他的同志们曾多次从青岛往返海州,指导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尽美 海州 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近90年来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及其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积玉 《唐都学刊》 2023年第5期5-17,共13页
自1934年10月21日上海《中华日报》发表评论张仲实译著的《我们也希望得到那末一封信》文章始,至今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已近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学者们发表在上海、北平、重庆、新疆等地的27篇文章,主要是对张仲实的译著斯大... 自1934年10月21日上海《中华日报》发表评论张仲实译著的《我们也希望得到那末一封信》文章始,至今学界对张仲实的研究已近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学者们发表在上海、北平、重庆、新疆等地的27篇文章,主要是对张仲实的译著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等9部书籍及一篇论文的思想内容特点、理论与现实意义及译文质量的评论,而对张仲实生平经历、著译成就及思想人格作较为全面评价的唯有杜重远的一篇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有个别文章就张仲实有关经典著作的译文作了讨论,真正对张仲实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40年来,除了整理出版两卷本、十二卷本《张仲实文集》外,已出版研究著作4部,发表文章百余篇。已有成果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与张仲实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的回忆文章,一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内容概括起来基本指向:高度肯定张仲实一生坚持不懈翻译、研究、出版马列主义著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高度肯定他一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躬身率先,为党的理论建设和革命、建设事业奋斗不息的人格精神和道德风范;高度肯定他一生认真严谨、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反思近90年来的张仲实研究,一方面对张仲实翻译、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研究虽取得一定数量的成果,但研究的深度极其有限,至今尚未见到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从研究的选题方向看,尚缺少对无产阶级革命家张仲实及其革命活动、人格精神、治学态度等等的探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张仲实的一生阅历丰富、理论贡献巨大,对他的研究是一个极具价值且有着广阔空间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实研究 马克思主义传播 经典著作翻译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湘南革命摇篮里的思想觉醒
12
作者 施德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坐落在衡阳湘江之滨的湖南三师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因为这里建立了湘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湘南第一党支部),为湘南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湘南革命的蓬勃发展。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新文化运... 坐落在衡阳湘江之滨的湖南三师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因为这里建立了湘南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党支部(湘南第一党支部),为湘南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湘南革命的蓬勃发展。随着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早期中共党员特别是恽代英和毛泽东同志的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三师快速地传播开来。湖南三师进步师生在湘南革命的摇篮里开启了思想觉醒的新征程,他们在信仰马克思主义氛围的熏陶中,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最终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为湘南第一党支部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革命摇篮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觉醒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特点及当代启示
13
作者 李炜 《开封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13,共5页
1937年初,中共中央机构迁往延安,开始了我党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延安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熟时期,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三大力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1937年初,中共中央机构迁往延安,开始了我党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延安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熟时期,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三大力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总结其传播内容的基础性、受众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让我们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方面得到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王亚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探索与历史贡献
14
作者 郑刚 姜澄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
王亚南数十年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工作,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自王亚南立志翻译《资本论》后,他便以研究学术为首要方式、以大学讲坛为主要基地、以创办报刊为基本阵地和以建设学术共同体为基本手段等... 王亚南数十年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工作,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自王亚南立志翻译《资本论》后,他便以研究学术为首要方式、以大学讲坛为主要基地、以创办报刊为基本阵地和以建设学术共同体为基本手段等多元化路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方法论。王亚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内在逻辑可概括为“一中心、两结合、三步走”,即围绕近代救亡图存的中心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结合,探索出“翻译—研究—运用”的传播轴线。王亚南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语言通俗、内容丰富、对象明确、目的清晰,为当前创新与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了诸多有益的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亚南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中共中央东南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宫兰一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东南局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为浙江的红色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东南局紧紧抓牢抗战进步文化的领导权,通过创办抗战红色报刊、开展抗战文艺活动、依靠无产阶级知识分...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东南局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为浙江的红色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东南局紧紧抓牢抗战进步文化的领导权,通过创办抗战红色报刊、开展抗战文艺活动、依靠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多种途径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传播内容、手段和效果上,呈现出隐蔽性与灵活性、多样性与主导性、时代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地域性特点。全面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深刻改变了群众的思想状况和话语体系,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和选择,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东南局 全面抗战时期 浙江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西学东渐”语境下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
16
作者 张立军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可以上溯到近代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思潮。梁启超将近代西学划分为器物学习、制度学习和文化学习三个阶段,以这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可以了... 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可以上溯到近代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思潮。梁启超将近代西学划分为器物学习、制度学习和文化学习三个阶段,以这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可以了解到大规模学习西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此时因受到接受选择性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起初的接受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偶然性,体现为接受主体的盲从、无意识以及理解的偏差与混乱等,在认知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逐渐得到认知并被重视。从整体的接受活动看,“西学东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奠基和孕养意义,它一方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一方面滋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接受语境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让科学社会主义之光照亮中国道路--以《社会主义讨论集》为中心的再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成贵 《苏区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9-26,共8页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发生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论者树立共产主义者"为主义牺牲一切&...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发生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论者树立共产主义者"为主义牺牲一切"的信条,坚信中国有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能和必要,认同改造中国社会不可任意为之,而必须从实际出发的理念。这个讨论最大的价值,在于参加论战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确认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经这场大讨论,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引领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讨论集》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传播 社会主义论战 陈独秀
下载PDF
《共产党》月刊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41-145,共5页
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月刊是我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紧密的联系。《共产党》立足于世界情势,与非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还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理论筹备做出了积... 1920年创刊的《共产党》月刊是我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紧密的联系。《共产党》立足于世界情势,与非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有力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共产党》还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理论筹备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月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独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安徽早期传播的特征及启示
19
作者 廖玉林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10-14,共5页
通过文献收集与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早期传播,旨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新时代具体实践。在近代安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新式教育等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在安徽境内有了传播和发展的契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 通过文献收集与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早期传播,旨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新时代具体实践。在近代安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新式教育等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在安徽境内有了传播和发展的契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安徽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内容等方面都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色。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安徽的早期传播,对于当代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强化党的舆论阵地建设与社会风尚引领等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评马克思主义“乘虚而入”说
20
作者 陈留根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马克思主义"乘虚而入"说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问题上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是一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乘虚而入"说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问题上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是一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种社会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乘虚而入”说 马克思主义传播 历史必然性 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