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海峡南部的海洋锋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立 郭小钢 吴日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通过近期水文观测 ,结合卫星遥感和历史水文资料 ,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海洋锋现象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 ,台湾海峡南部冬、夏季均有明显锋面发育。受季风气候影响 ,锋面发育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影响本海... 通过近期水文观测 ,结合卫星遥感和历史水文资料 ,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海洋锋现象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 ,台湾海峡南部冬、夏季均有明显锋面发育。受季风气候影响 ,锋面发育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影响本海区的水系主要有韩江冲淡水、上升流、南海水、和黑潮水等。它们的交汇形成了韩江冲淡水羽状锋、台湾浅滩上升流锋、黑潮锋、以及陆架 /陆坡锋等复杂的三维锋面结构。韩江冲淡水和上升流对夏季海峡南部浅海锋面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冬季影响本海区的水系主要为浙闽沿岸水和南海水 ,两种水系的交汇形成贯穿海峡南部的变型的沿岸锋。以中线为界海峡西侧受沿岸水支配 ,东侧澎湖水道一带为南来暖水盘踞 ,锋带与等深线走向一致 ,呈三段结构。隆冬季节东北风强盛时锋面可南移到陆架坡折 ,形成陆架 /陆坡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锋面 台湾海峡南部 韩江冲淡水 上升流 海洋锋
下载PDF
2000年7—8月台湾海峡南部至珠江口附近海域表层温、盐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庄伟 胡建宇 +2 位作者 贺志刚 曾淦宁 陈照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6,共9页
根据表层温、盐度的观测结果,结合相关断面的CTD调查资料和同期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图,分析了2000年7月10日到8月2日台湾海峡南部至珠江口附近海域的一些海洋现象,结果表明:(1)在调查期间,东山至惠来沿岸海域存在明显的低温高盐区,海丰... 根据表层温、盐度的观测结果,结合相关断面的CTD调查资料和同期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图,分析了2000年7月10日到8月2日台湾海峡南部至珠江口附近海域的一些海洋现象,结果表明:(1)在调查期间,东山至惠来沿岸海域存在明显的低温高盐区,海丰和惠来以南近岸海域的海水也具有相对高盐的性质,说明调查期间在闽南、粤东沿岸普遍存在上升流现象;(2)调查期间在台湾海峡南部至珠江口之间陆架一陆坡区附近的多个断面上观测到了较明显的盐度锋面;(3)珠江口外的盐度锋面的位置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锋面 台湾海峡南部 珠江口
下载PDF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区的海流结构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建宇 刘敏士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4期42-47,共6页
本文根据台湾海峡南部海区夏季的海流调查资料,参考温、盐、密度等的历史资料和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表层、中层和下层的海流结构。结果表明,南海暖流继续沿着海区中部向东北延伸,但在粤东、闽南近岸的表层这支海流还受到沿岸低盐... 本文根据台湾海峡南部海区夏季的海流调查资料,参考温、盐、密度等的历史资料和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表层、中层和下层的海流结构。结果表明,南海暖流继续沿着海区中部向东北延伸,但在粤东、闽南近岸的表层这支海流还受到沿岸低盐海水的影响;而黑潮南海分支北段的边缘部分可以影响到本海区的南部海域,这一部分还可能有一支流分出并沿着台湾岛西岸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台湾海峡 海流 结构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1997年8月温度、盐度分布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奋强 胡建宇 +4 位作者 张学斌 陈照章 张彩云 梁红星 洪建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8-583,共6页
根据1997年8月中旬台湾海峡南部海区的CTD资料,分析该调查海区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其结果表明:1)温、盐垂直分布主要存在单跃层、双跃层及均匀分布3种类型;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垂直分布 台湾海峡 海洋
下载PDF
2005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有色溶解有机物质吸收特征及其来源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周雯 吴璟瑜 +1 位作者 商少凌 董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8-542,共5页
2005年7月对台湾海峡南部有色溶解有机物质(CDOM)吸收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CDOM在355nm波段的吸收值(ag(3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变化范围在0.02~0.27m^-1之间,平均0.13m^-,与大洋水体相近;光谱斜率Sg(拟合光谱范围300~... 2005年7月对台湾海峡南部有色溶解有机物质(CDOM)吸收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CDOM在355nm波段的吸收值(ag(3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变化范围在0.02~0.27m^-1之间,平均0.13m^-,与大洋水体相近;光谱斜率Sg(拟合光谱范围300~500nm)为0.017~O.043nm^-1,平均0.022nm^-1,ag(355)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盐度、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提示在本次观测期间.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现场生产,但东山以南近岸表层水中陆源影响为显著.与浮游生物活动有关的紫外区波段(300~350nm)强吸收信号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该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质现场生产机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溶解有机物质 光吸收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二长棘鲷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杜建国 卢振彬 陈明茹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6,共7页
本文以2003—2004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周年12个月的生物学测定资料,研究其群体结构现状和生长与死亡参数,并与此前的研究结果比较,探讨二长棘鲷的种群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年渔获群体平均叉长和平均年龄都较1976、1... 本文以2003—2004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周年12个月的生物学测定资料,研究其群体结构现状和生长与死亡参数,并与此前的研究结果比较,探讨二长棘鲷的种群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4年渔获群体平均叉长和平均年龄都较1976、1994和2000年小,L∞和W∞较1982、1994年小,体重生长速率k较1982、1994年大,拐点较1982、2000年提前.雌、雄性初次性成熟的叉长较1976和1994年小,显示渔获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和早熟化,体重生长速率加大,生长拐点提前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二长棘鲷对强大的捕捞压力和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生态对策,反映了当前二长棘鲷的生态仍较脆弱,资源形势仍较严峻,1994年以来二长棘鲷捕捞死亡系数居高不下,开发比率超过0.5.底拖网渔业的渔获量应控制在估算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26.94×10^4t(其中二长棘鲷2.30×10^4t),最大持续捕捞力量2180艘福建标准单拖渔船.最小开捕规格为94.6mm和25.76g.只有强化管理,资源才能得到明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棘鲷 种群结构 生长 死亡 参数变化 种群变动趋势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金线鱼的生长与死亡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卢振彬 杜建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以2001和2002年在台湾海峡南部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金线鱼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生长和死亡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金线鱼渔获群体叉长范围86—282mm,优势组191—220mm,平均210.3mm。体重范围10—375g,优势组131—200g,平均170... 以2001和2002年在台湾海峡南部底拖网渔获物采集的金线鱼样品,进行渔获群体结构、生长和死亡的研究。结果表明,2001和2002年金线鱼渔获群体叉长范围86—282mm,优势组191—220mm,平均210.3mm。体重范围10—375g,优势组131—200g,平均170.9g。年龄范围0—4龄,优势组1龄,平均1.05龄。生长参数L∞为373.4 mm,W∞为967.6g,生长速率k为0.2769,t0为-1.0784(理论叉长为零时的年龄),体重生长拐点tr为2.864 4龄。总死亡系数为1.684 4,自然死亡系数为0.665 6,捕捞死亡系数为1.018 8,开发比率高达0.604 8。最小可捕叉长为177.64 mm,最小可捕体重为103.36g。该渔场自1994年以来连续13年超过了估算的最大可持续渔获量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必须严格控制该海区渔业的投入和产出量及开捕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结构 生长与死亡 开发比率 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灯光围网捕捞的水温选择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方水美 张澄茂 杨圣云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对 1 98 9~ 1 998年台湾海峡南部渔场生产记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灯光围网捕捞主要捕捞年适宜水温 1 6 .1~ 30℃ ,年较佳水温 2 0 .1~ 30℃ ,年最佳选择水温 2 1 .1~ 2 9℃ .环境水温过高或过低 ,不利于灯光围网生产 .各季度的选择... 对 1 98 9~ 1 998年台湾海峡南部渔场生产记录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灯光围网捕捞主要捕捞年适宜水温 1 6 .1~ 30℃ ,年较佳水温 2 0 .1~ 30℃ ,年最佳选择水温 2 1 .1~ 2 9℃ .环境水温过高或过低 ,不利于灯光围网生产 .各季度的选择水温 ,冬季为 2 1 .1~ 2 4℃ ,春季为 2 1 .1~ 2 7℃ ,夏季为 2 6 .1~ 2 9℃ ,秋季为 2 5 .1~ 2 8℃ ;各月选择水温为该月环境水温的中间值至偏高 2℃ ,多数比中间值偏高 1~ 2℃ .选择水温范围的宽幅 3~ 5℃ ;随环境水温升高或降低 ,鱼类对水温选择发生同向、同步的变化 ,是一种渐进的过程 ;在环境水温上升或持续高温 ,温跃层存在、底层低温涌升水强盛的条件下 ,灯光围网的作业效率均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灯光围网 水温选择 季节变化 捕捞 作业效率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卢振彬 杜建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2-368,共7页
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鲱鲤渔获群... 为了评估台湾海峡南部条尾绯鲤的种群资源现状,2000—2002年在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船采集的条尾鲱鲤样品,进行其种群结构和生长与死亡的研究,并与1977、1994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探讨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条尾鲱鲤渔获群体叉长范围65~169mm,优势叉长组101-130mm,平均116.3m。体重范围6~86g,优势体重组21-40g,平均34.4g。年龄范围0~5龄,优势年龄组1龄,平均年龄1.12龄。渐近叉长L∞为182.73mm、渐近体重W∞为131.42g、生长速率K为0.4204、t0为-1.0424、体重生长拐点t,为1.5933。总死亡系数Z为2.1077,自然死亡系数M为1.0677,捕捞死亡系数F为1.0400,开发比率0.4934。与1977比较,1994年发生了种群结构趋于简单化、个体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和生长参数L∞和W∞趋小,生长速率K增大,拐点tr提前及初次性成熟提早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种群资源基础处于最脆弱时期。2002年与1994年比较,虽然渔获个体有所增大,生长速率K有所下降,初次性成熟叉长略有加大,资源基础稍有好转,然而体重生长拐点tr继续提前,捕捞死亡系数还在加大,开发比率仍然较高,各项生态学参数与1977年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表明资源仍处于脆弱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种群生态学参数的变化与该渔场的底拖网渔业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变化相吻合,尤其1994年以来捕捞强度和渔获量不断加大,而且大量捕捞幼鱼,已对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学参数趋向种群脆弱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必须强化对渔业及资源的管理力度,以剩余产量模式估算的底拖网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26.94×10^4t和最大可持续捕捞力量为2180艘福建标准单拖渔船及条尾绯鲤最小可捕标准91.67mm、16.89g进行管理。以求条尾绯鲤等底层、近底层鱼类资源得以明显恢复,实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尾绯鲤 种群结构 生态学参数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1997年8月实测潮、余流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照章 胡建宇 +4 位作者 张彩云 张学斌 林奋强 梁红星 洪建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根据1997年8月中旬台湾浅滩东南部和南部两个多周日定点连续观测站的海流和CTD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调查期间的半日潮流、余流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区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潮流,并且半日潮流与潮位的关系和驻波的某些性质相符... 根据1997年8月中旬台湾浅滩东南部和南部两个多周日定点连续观测站的海流和CTD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调查期间的半日潮流、余流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区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潮流,并且半日潮流与潮位的关系和驻波的某些性质相符;同时上、下层海流具有不同性质,其中台湾浅滩东南部测站位于锋面所在处,表层海流流速达65.5cm/s,流向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台湾海峡 潮流 余流 海洋
下载PDF
S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salinity and its indication of Kuroshio'sintrusion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and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late summer, 1994 被引量:2
11
作者 Hu Jianyu Liang Hongxing and Zhang Xuebin 1.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2. Fujian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Xiamen 361012, China (Received June 3, 1998 accepted August 8, 1998)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Using the CTD data investigated at about 330 station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adjacent seas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of 1994, this paper anayses the sectional distribut... Using the CTD data investigated at about 330 station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adjacent seas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of 1994, this paper anayses the sectional distributions of salinity in 10 selected sections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Kuroshio's intrusion into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main stream of Kuroshio passes by the northern Luzon Strait during the survey period, the 'Kuroshio-influenced water' with some hyd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Kuroshio may extend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to the sea areas near both the Dongsha Islands and the Taiwan Shoal of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salinity Kuroshio's intrusion late summer southern taiwan strait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声速垂直、断面分布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天润 胡建宇 +2 位作者 王清池 许肖梅 陈东升 《海洋技术》 2000年第2期18-22,共5页
根据台湾海峡南部 1997年 8月的 CTD资料 ,分析存在的几种主要类型的声速垂直、断面分布状况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特征 ,并简略讨论了声速分布与温度。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声速 垂直分布 断面分布 区域特征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资源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丁 商少凌 卢振彬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4,共7页
从1986~2002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29组灯光围网信息船渔捞日志中提取了鲐鲹鱼类多年月平均的渔获量数据,按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1.0t/网次、1.0≤CPUE〈2.0t/网次、CPUE≥2.0t/网次3个量级,计算其出现的网格数(G... 从1986~2002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29组灯光围网信息船渔捞日志中提取了鲐鲹鱼类多年月平均的渔获量数据,按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PUE)〈1.0t/网次、1.0≤CPUE〈2.0t/网次、CPUE≥2.0t/网次3个量级,计算其出现的网格数(GN),同时以CPUE为权重计算渔场面积指数(AI)。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鲐鲹鱼类资源分布的逐月变化特征显著,不同量级的CPUE出现面积的逐月变化各不相同,高资源密度出现最大面积的时间为3月和8~9月;AI值逐月变化的空间差异显著,8月大陆沿岸区出现最高的AI值(1.10),台湾浅滩区年平均的AI值为最高(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鲹鱼类资源 CPUE 时空分布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海区1997年8月温度、盐度的垂直结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建宇 洪华生 +5 位作者 林奋强 张学斌 陈照章 张彩云 梁红星 洪建胜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3期29-33,共5页
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区 1 997年 8月的 CTD资料进行了温、盐垂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调查海域存在温、盐跃层 ;台湾浅滩南部和东南部海域的温、盐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这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有关 ,但下层海水的低温高盐特性仍表明这一... 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区 1 997年 8月的 CTD资料进行了温、盐垂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调查海域存在温、盐跃层 ;台湾浅滩南部和东南部海域的温、盐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这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有关 ,但下层海水的低温高盐特性仍表明这一海域是上升流区 ;泉州外海的下层存在低温高盐海水的爬升 ,但没有影响到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垂直结构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1999年8月温、盐、密度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淦宁 胡建宇 +5 位作者 潘伟然 陈照章 陈华 张彩云 贺志刚 李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75-678,共4页
利用 1999年 8月份的 CTD资料 ,对台湾海峡南部温、盐、密度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1)粤东及闽南沿岸的上升流在调查期间较为明显 ,上升流的低温中心位于南澳岛以南区域 ;2 )台湾浅滩东侧在调查期间也存在上升流 ;3)在南澳与台湾浅... 利用 1999年 8月份的 CTD资料 ,对台湾海峡南部温、盐、密度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1)粤东及闽南沿岸的上升流在调查期间较为明显 ,上升流的低温中心位于南澳岛以南区域 ;2 )台湾浅滩东侧在调查期间也存在上升流 ;3)在南澳与台湾浅滩之间海域 ,存在一个来自西南方向的高温、低盐、低密水舌 ,显示此区域受来自粤东沿岸水的影响 .水平方向 ,粤东沿岸水与表层离岸的低温高盐水逐渐混合 ;垂直方向 ,粤东沿岸水影响范围可达 2 0~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南部 温度 盐度 密度 1999年 8月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哈氏仿对虾的碳氮氢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美珍 蔡友飞 吴天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hardwikii)的C、N和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40 .0 2 %± 1 .2 2 %、1 0 .0 4%± 0 .42 %和 5 .5 4%± 0 .2 0 % ;哈氏仿对虾的C含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同样体长的雌虾春季的平均C含量较夏季的高。... 哈氏仿对虾 (Parapenaeopsishardwikii)的C、N和H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40 .0 2 %± 1 .2 2 %、1 0 .0 4%± 0 .42 %和 5 .5 4%± 0 .2 0 % ;哈氏仿对虾的C含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同样体长的雌虾春季的平均C含量较夏季的高。同一季节雌雄虾体平均C含量大致相同。而且它们的C含量变化与性产物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哈氏仿对虾产卵期的C∶N和C∶H的元素比率较产卵前和产卵后为高。哈氏仿对虾的C含量较长毛对虾 (Penaeuspenicillatus)和日本对虾 (P .japenicus)的低 ,而比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ensis)稍高 ;其N、H含量均比这 3种对虾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仿对虾 生化组成 台湾海峡 碳氮氢含量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二测站1997年8月温、盐垂直分布的时间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建宇 洪华生 +5 位作者 张学斌 陈照章 张彩云 林奋强 梁红星 洪建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32-737,共6页
根据台湾海峡南部 2 个定点多周日观测站 1997 年 8 月的 C T D 资料,进行温、盐垂直分布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测站调查期间基本上都存在温、盐跃层,跃层的强度和深度随时间变化较大,显示出较为复杂的温、盐垂直... 根据台湾海峡南部 2 个定点多周日观测站 1997 年 8 月的 C T D 资料,进行温、盐垂直分布时间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测站调查期间基本上都存在温、盐跃层,跃层的强度和深度随时间变化较大,显示出较为复杂的温、盐垂直分布,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有关.但二测站的下层稳定地存在低温高盐的海水,有向上涌升的趋势,并受潮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垂直分布 时间变化 台湾海峡
下载PDF
A fuzzy distinguishability on species composition similarities of pelagic fishes in different year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18
作者 张澄茂 方水美 杨圣云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75-583,共9页
A fuzzy mathematical method is used to discriminate the similarities of pelagic fishes land- ed in the 9180 hauls by 10 light-seine information vessels in the southern Fujian waters from 1989 to 1998. The results indi... A fuzzy mathematical method is used to discriminate the similarities of pelagic fishes land- ed in the 9180 hauls by 10 light-seine information vessels in the southern Fujian waters from 1989 to 1998.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communities had an obvious alternation and the fuzzy adjacency of annual species composition varied between 0. 659 and 0. 923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0. 791. The 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annual fuzzy adjacency in general remains good although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pelagic fishes has changed to a certain degree since 1992.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elagic fishe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remains rel- atively stable and the state of fish stocks shows a good potentiality for a larger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agic fishes species composition similarity fuzzy distinguishability southern taiwan strait
下载PDF
Abundance pattern of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19
作者 林元烧 曹文清 +1 位作者 罗文新 李少菁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5-422,共8页
The analysis of 103 samples collecte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22°4'-24°3'N, 117°'-119°9'E), China, in August 1997 indicates that the abundance of heterotroph... The analysis of 103 samples collecte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22°4'-24°3'N, 117°'-119°9'E), China, in August 1997 indicates that the abundance of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HNF) ranges from 391 to 1 846 × 103 cell/dm3, with an average of 949 × 103 cell/dm3, and 96.2% of cells are in size of 2-22 um in all HNF met in the samples. The HNF cells are 9.83-45.79 μg/dm3 after conversion from cell number to carbon content, with an average of 22.82 μg/dm3. The HNF abundance is relatively low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areas.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nutrients of the water are lower than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El Nino. The biomass of HNF is higher in southern waters, where cell concentration is 3-5 fold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waters, and nearly 2-fold as high as the average of the investigated areas. The HNF is mainly habitat in 0-30 m water layer.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HNF distribution must be influenced by hy-drographical dynamic process to a great extent. Continuous in situ observations of HNF indicate the 24 h diurnal rhythm, with two peaks, one in night at one station (Station 9701) and one during the period of 12:00 - 24:00 at another (Station 9704).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HNF are unclear, although vertical migration of HNF is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abundance patter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年间种类组成相似程度的模糊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澄茂 方水美 杨圣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9-34,共6页
根据闽南海区灯光围网作业信息船1989~1998年9180网次渔捞记录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年间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进行模糊识别.结果得出,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群聚优势种存在明显的鱼种交替现象,年间种类组成... 根据闽南海区灯光围网作业信息船1989~1998年9180网次渔捞记录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年间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进行模糊识别.结果得出,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群聚优势种存在明显的鱼种交替现象,年间种类组成的模糊贴近度变动于0 659~0 923之间,平均为0 791.模糊聚类分析表明,自1992年以来,该海区中上层鱼类种类组成虽已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其年间的模糊贴近度总体上仍处于较好的水平.综合分析认为台湾海峡南部中上层鱼类群聚结构较为稳定,资源状况良好,并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层鱼类 种类组成 相似程度 模糊识别 台湾海峡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