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肖玉峰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
基金
重庆文理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
文摘
从事中国隐逸文化研究者历来代不乏人,有关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的言论也很不少。然而,基于笔者个人对中国隐逸思想的理解,对前人的相关言论总感到不慊于心,因而在此提出一些个人新见以供学界参考。
-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隐逸思想
-
Keywords
recluse
the reclusive thought
the reclusive culture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唐宋隐逸文化与茶文化的互构变迁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周瑞春
-
机构
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2期7-14,共8页
-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
文摘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茶文化
生活之隐
物隐
-
Keywords
hermit
reclusive culture
tea culture
the philosophy of recluse in life
the philosophy of recluse in things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伯夷列传》和隐逸叙事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党艺峰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5,9,共4页
-
基金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0 2 YKS0 1 2 )
-
文摘
功利主义政治的后果是通过暴力对身体实施全面的渗透 ,隐逸实践的起点是身体对暴力的抵抗。《伯夷列传》是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对隐逸实践的叙述 ,同时完成了有关隐逸叙事的语法规范的建构。在司马迁之后 。
-
关键词
《伯夷列传》功利主义政治
隐逸文化
《史记》
身体政治学
语法规范
-
Keywords
reclusive culture
physical politics
Historical Record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山水田园诗词中隐逸文化的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婷婷
-
机构
陇西县雪山小学
-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第11期17-20,共4页
-
基金
甘肃省“十三五”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文与信息技术融合下农村小学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B[2021]GHB0509)。
-
文摘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和动力源泉。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语句简短,富有乐感,意象丰富,意涵深远,浓缩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反映着诗人的心境,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隐逸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着中国人在处理自己内心与周边环境时的智慧,追求内心简单平和的处事态度。隐逸文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人们自身的发展与自己的期待或者自身的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时,隐逸文化可以启发我们调整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来应对问题。该文主要选取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词作为研究内容,探讨这类诗词所反映的隐逸文化,以及其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隐逸文化
“心隐”
现实意义
-
Keywords
Landscape and pastoral poetry
reclusive culture
Hidden Hear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隐逸诗的美学风格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霍建波
-
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0JK359)
-
文摘
隐逸诗是我国古代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一种诗体,是从诗歌主题学角度划分出来的。按照诗作具体内容的不同,隐逸诗又可以分为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游仙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类型。本文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每一类型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分别总结出其美学风格特征,如田园隐逸诗之平淡、自然,山水隐逸诗之清新、秀丽,游仙隐逸诗之奇幻、绝俗,佛理隐逸诗之悠远、高妙,吏隐诗之疏放、闲雅。
-
关键词
隐逸诗
美学风格
隐逸文化
-
Keywords
the reclusive Poetry
the Esthetic Style
the reclusive culture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唐代山水诗“情”与“境”中的隐逸情愫的传递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潘莹
-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2-136,共5页
-
文摘
由于受到隐逸文化精神中悲剧因素的影响,很多唐代的山水诗蕴涵着诗人幽独的"情境"和诗作静谧的"物境"。忠实传达这些"情"与"境"中的隐逸情愫成为译者不可忽略的问题。"情境"与"物境"融合升华为"意境",二者缺一不可。一个格式塔的整体意境构成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因此,译者要"情"与"境"兼顾,既要对诗人的创作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多几分关注,又要透过语言文本解读和挖掘出诗作中蕴含的"忧情"和"幽境",从而使得诗中幽独的"情境"与静谧的"物境"互为作用、双向映现,更忠实地传达出"情"与"境"浑之上等"意境"。
-
关键词
隐逸文化
唐代山水诗
意境
意境翻译
-
Keywords
reclusive culture
Tang landscape poems
imagery
translation of imagery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北宋洛阳园林景观与文人的园林书写
- 7
-
-
作者
刘艳萍
-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5-101,共7页
-
文摘
洛阳在中晚唐时期便形成了休闲隐逸的城市文化风气和文人建园、游园的传统,北宋时期洛阳城市环境的显著特点便是园林景观遍布。文人多在此营造园林,作为日常起居、聚会游赏之所,亦寄托了个人的人生意趣。他们也对园林进行大量文学书写,丰富其隐逸文化蕴涵,也表现了主体的人格追求与心态特征,构建了文学世界中另一重诗意空间。
-
关键词
洛阳
北宋文人
园林文化
隐逸文化
-
Keywords
Luo yang
literati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garden culture
reclusive culture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TU98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古典园林中舟船主题及其文化意象探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刘彤彤
刘程明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景观设计》
2019年第4期52-61,共10页
-
文摘
舟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也是园林造景的主题要素。本文通过梳理富有舟船意象的文学作品与古典园林主题景点,研究了舟船与园林造景的关联,辨析了舟船对园主人创作思想、文化内涵的影响结合古典造园思想和隐逸文化的发展,梳理出舟船的两种文化内涵:物质载体,承载离愁别绪与山水之乐;精神蕴含,表达心灵自由、隐逸思想、舟船济人,并隐喻自勉自省同时,总结后世造园活动中舟船意象的演变特征,突出强调欧阳修画舫斋的重要作用及其对中国造园的意义。中国园林“精神栖居”的本质在舟船意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舟船意象
隐逸文化
栖居
-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boat image
reclusive culture
dwelling
-
分类号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政治窘境中的隐逸选择——郁达夫迁杭之举探论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陆克寒
-
机构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1933年 4月郁达夫举家迁杭出于家庭、政治和其本人精神意趣三重原因 ,它是郁氏在遭受左右夹击的政治窘境中被迫进行的政治规避 ,同时更是其主动的文化选择———选择隐逸。这一选择具有合乎郁氏情性逻辑的必然性 ,也表现出中西隐逸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合流 。
-
关键词
政治规避
文化选择
隐逸文化
政治窘境
-
Keywords
political resignation
cultural decision
romanticism
reclusive culture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心有彩蝶双飞翼——庄子自由观与隐逸文化
- 10
-
-
作者
蔡红燕
-
机构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5-71,共7页
-
文摘
自由观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在伦理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情感追求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由历史上的隐逸文化及现象可窥一斑。
-
关键词
庄子
自由观
隐逸文化
-
Keywords
Zhuang Zi
freedom
reclusive culture
-
分类号
J206.2
[艺术—美术]
-
-
题名司空图隐逸文化的韩国接受
- 11
-
-
作者
徐婉琦
沈文凡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年第2期515-533,共19页
-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唐宋韵文东亚接受文献缉考与研究”(项目编号:20AZW008)的阶段性成果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7)子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度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韩国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上梁文文献对韩国建筑民俗影响研究”(项目编号:HGZX2018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司空图明哲保身、退隐山林的隐逸哲学思想体现出儒释道相融的人生智慧,是晚唐隐逸群体中的特殊存在。韩国文人将司空图与中国古代的高义隐者并誉为"忠烈"、"高贤",其不仕二朝、绝仕殉唐之举已成为韩国诗家精神追求的高标,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时有体现。司空图隐居地王官谷的山水文化内化,演变升华为韩国隐逸之士避世隐居的理想桃源,韩国汉诗文献中频频可见赞美与向往。唐代以来,园林别业逐渐兴起,亭园记文不断繁盛,而寄托着司空图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的《休休亭记》,从亭园命名、志意表达、亭记行文方式等不同层面深入影响了东亚韩国的文人雅士,被创造性地接受运用,创作出与中国传统隐逸哲学核心精神一脉相承的文学作品。司空图的隐逸文化融合其诗学审美理论,辐射进东亚日韩文人的文学创作、批评理论及文化观念中,形成了司空图隐逸文化东亚传播的独特现象。
-
关键词
司空图
隐逸文化
东亚韩国
创作接受
-
Keywords
Sikong Tu
reclusive culture
East Asia Korea
Creative acceptance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G125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汉魏六朝隐逸赋
- 12
-
-
作者
霍建波
-
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隐逸赋研究"(12JK0401)
-
文摘
从辞赋主题学角度来说,隐逸赋就是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赋作。本文以隐逸文化原型为理论依据,将汉魏六朝隐逸赋分为五种类型,即儒家隐逸赋、道家隐逸赋、佛家隐逸赋、墨家隐逸赋和法家隐逸赋。汉魏六朝隐逸赋绝大多数是抒情小赋,不仅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表现手法、艺术形象以及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隐逸赋
隐逸文化原型
主题分类
艺术成就
-
Keywords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
the reclusive Fu
the reclusive culture Prototype
the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theme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黄平芳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
文摘
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 ,具有地理集中、审美多样、休养适宜的特点。有意识地开发利用隐逸文化旅游资源 ,发展隐逸文化旅游 ,宜乎为学术界、实业界值得试探的课题。但其开发也不能随心所欲 ,心须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遵循基本的开发原则。
-
关键词
隐士
隐逸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
Keywords
recluses
recluse culture
recluse culture tourism
exploitation
-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从魏晋隐士看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李红艳
-
机构
齐鲁师范学院政治系
-
出处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14,共9页
-
文摘
中国古代多元文化并存,尽管有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仍不乏非主流文化的流行。魏晋时期就是非主流的隐士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通过魏晋时期的隐士及其文化创造,我们可知:隐士与隐士文化的产生原因种种,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主流文化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并对主流文化产生积极的补充作用。
-
关键词
魏晋
隐士
隐士文化
-
Keywords
Wei- Jin Period
The recluse
The recluse culture
-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
-
题名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旅游开发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乔亮
-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4期34-36,共3页
-
文摘
隐逸文化沉淀着大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成为一种具有很高旅游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认识隐逸文化的内涵,发展隐逸文化旅游,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位。发展隐逸文化旅游应突出个性原则、主题原则、文化原则。提出了若干发展隐逸文化旅游的措施。
-
关键词
隐逸
隐逸文化
旅游
开发
-
Keywords
recluse
recluse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隐逸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其更新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姜玉洁
肖学健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3期9-11,共3页
-
文摘
根据现代园林景观的使命,探讨了隐逸文化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可行性。简述了隐逸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古典园林的影响,结合现代园林景观特征,更新其概念。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其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表达方式,以探索一条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特色道路。
-
关键词
隐逸文化
人居环境
文化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
更新
-
Keywords
recluse culture
human settlements
cultural landscap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pdating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从终南山隐逸现象看隐士涵义的古今转化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蒋波
-
机构
湘潭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8-21,30,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优秀青年项目(13B125)
-
文摘
梳理上古时期的隐士概念、隐士的类型,认为古代隐士的涵义也有一个流变过程,先秦两汉注重非仕即隐的身份特征,魏晋之后"仕"与"隐"的界线逐渐淡化,转而强调隐士的生活情趣、内心状态;因此,终南山等地现代隐士的身份虽然与古代隐士有所不同,但他们远离喧嚣、独守宁静的追求,在精神层面上与古代尤其是魏晋之后的隐士具有相通之处。
-
关键词
终南山
隐士
隐逸文化
“小隐”
“吏隐”
-
Keywords
Zhongnan Moutain
hermit
reclusion culture
“ short-time hermits”
“ officials hermits”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西汉四皓史事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王健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50,共6页
-
文摘
"四皓史事"产生于一个由谋略主导的传奇时代,这要从战国到西汉初期的长时段来审视。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便是以政治、军事的捭阖纵横为舞台,由谋士群体为智库,以谋略为驱动,书写胜王败寇、去危图安的历史传奇。刘邦作为草莽英雄崛起,其事业处处得益于谋略。既坐天下,谋略情结依旧。对所事之君刘邦的这些特性,张良有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自信,然后才谋划了四皓的系列政治表演,不动声色地影响、进而改变高帝决策心态。从西汉后期开始,四皓话语广泛出现在传统典籍、史论和诗赋中,该话语代表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政治传统,寄托了"群辅"的东宫制度安排,承载了隐逸文化理想,对中古政治和社会生活均有久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四皓史事
庙堂谋略
传奇时代
隐逸文化
-
Keywords
Sihao events
Politicians strategy
Legend of the era
recluse culture
-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董朝刚
-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东汉大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 ,避开一般意义上的解读 ,而是从深层内涵的角度来观照 ,深入剖析其中所表现的隐士情怀和所蕴含的隐士文化 ,从而阐明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与其文学创作 (尤其是田园诗 )的典型意义的真正之所在。
-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隐士文化
人格理想
精神境界
-
Keywords
Tao Yuan-ming
pastoral poems
recluse culture
personal ideal
spirit stat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盛唐文人园林兴盛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刘晓琴
严贤春
黄尤优
莫江婷
刘瑛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
文摘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全民生活意志旺盛、思想自由解放的时代。文人园林的建造已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盛唐气象的缩影。本文通过分析盛唐时期繁荣的经济,特殊的社会制度和文人们现实和心理的需要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文人园林在盛唐兴盛的原因。对了解盛唐文人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和现代园林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文人园林
盛唐
隐逸文化
回归
-
Keywords
literator landscape garden
Tang Dynasty
reclusion culture
Return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