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 被引量:44
1
作者 曹卫东 李崟 +11 位作者 徐雁冰 黄道峻 刘青 姚守齐 何明 王欢 米银俊 王毅 朱传耿 郑永奎 兰景力 申富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共34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提出,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的4个重要作用,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发挥体育的多样功能和前置性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上海体育学院李崟提出,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武汉体育学院徐雁冰提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健民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并从强种救国、强体认同和健康自信3个阶段对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进行阐述。西安体育学院黄道峻提出,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过程,在其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局起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体育学院刘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发挥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发展道路 红色体育 人民主体性 体育强国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功能凝集与思想引领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世磊 黄彦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8,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二重性",其本质功能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统一,即"健身育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未...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二重性",其本质功能是体育与教育二者的统一,即"健身育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未能充分体现其本质功能,不同程度上存在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局限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学校体育新目标,指明了"健身育人"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本质 功能 新时代 健身 育人 体育强国
下载PDF
论人大监督权与监察委监察权之关系、界限与衔接 被引量:17
3
作者 靳海婷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96,共16页
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同属监督权体系。这是否打破了人大单向监督模式的平衡状态,学界尚存异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监察体制改革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进行,方可确保我国民主政体的稳定。... 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权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同属监督权体系。这是否打破了人大单向监督模式的平衡状态,学界尚存异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监察体制改革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内进行,方可确保我国民主政体的稳定。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权来源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为监察权注入了民主因素。基于此,区分人大监督权与监察委监察权并明确两权关系的意义凸显。首先,需明确监察权独立的法律地位及其保障,以保证监察委员会欲达监察之目标的实现。其次,以"公职人员为中心"及"以国家机关为中心"的标准,试图为人大监督权与监察委监察权的权限范围划出界限。第三,基于"人大主位监督、监察委次位监察"的论断,理清人大监督权下监察委监察权的行使,主张监察委需纳入人大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与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的监督范围之中。此外,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权与监察委调查存在一定的重合,故需对两种调查权的行使进行疏通,以发挥我国监督体系的整体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监察委员会 监督权
下载PDF
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异化:现状、根源、出路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异化了它应有功能和本真目标,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教师考评制度异化的主要原因是考核评价标准同质化、考核评价指标量化、考核评价主体边缘化。事实上,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异化的根源是大学定位趋同、考评制度物化、考评制... 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异化了它应有功能和本真目标,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教师考评制度异化的主要原因是考核评价标准同质化、考核评价指标量化、考核评价主体边缘化。事实上,高校教师考评制度异化的根源是大学定位趋同、考评制度物化、考评制度行政化。因此,要科学确定学校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分类评价指南;要摒弃物化价值导向,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评价理念;要打破行政路径依赖,确立学术权力的评价主导权。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考评制度指挥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异化 大学定位 以人为本 学术权力
下载PDF
国家保障民生义务的宪政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向和 邓炜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2,共5页
关注和保障民生,是立宪国家的首要目的与第一要务。就宪法学而言,与民生所涉宪法社会权以及权能的多重面向相对应,国家对民生依次负有尊重、保护和给付义务。同时,依据"宪法一体性"原理,该递进义务的履行与国家权力之分立,互... 关注和保障民生,是立宪国家的首要目的与第一要务。就宪法学而言,与民生所涉宪法社会权以及权能的多重面向相对应,国家对民生依次负有尊重、保护和给付义务。同时,依据"宪法一体性"原理,该递进义务的履行与国家权力之分立,互为表里,而彼此制约。实现国家的民生保障义务,必须以人性尊严为根本准则,通过树立宪法意识达致法治观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社会权 国家义务 宪政分析
下载PDF
重塑人大的预算权力——基于某省的调研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慕华 《公共行政评论》 2008年第4期162-182,201,共22页
预算改革以来,各地人大纷纷寻求预算权力的重塑。本文以J省的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该省人大十年的预算改革历程展开分析,说明现实权力是需要建构的。人大虽然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预算权力,但在原有的预算关系网络中,它并没有真正介入... 预算改革以来,各地人大纷纷寻求预算权力的重塑。本文以J省的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该省人大十年的预算改革历程展开分析,说明现实权力是需要建构的。人大虽然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预算权力,但在原有的预算关系网络中,它并没有真正介入其中并发挥作用。借助于预算改革的契机,人大在准确把握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有资源,采取一系列的行动,获得更多的预算权力建构所必需的核心资源,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重塑预算关系网络及其预算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 预算权力 预算关系网络 核心资源
下载PDF
新时代以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乔亮 张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2,共8页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媒体融合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新时期的新发展,通过重塑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强化"共同体"意识、助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设、提升舆论监督成效,为党的新闻...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治国理政、定国安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媒体融合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新时期的新发展,通过重塑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强化"共同体"意识、助力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设、提升舆论监督成效,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质增能,进而有效地将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效,推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构建要求,新时代以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从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强化媒体融合的建设路径、创新媒体融合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国家治理 主流舆论 人民力量
下载PDF
关于我国地方立法的若干认识问题 被引量:9
8
作者 葛洪义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99-105,共7页
我国地方立法权扩展至所有282个设区的市和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凸显地方立法与地方立法权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其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地方立法权的独特性。这涉及三个问题:第一,不能在单一制的国体框架内考虑我国的地方立法问题... 我国地方立法权扩展至所有282个设区的市和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凸显地方立法与地方立法权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其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地方立法权的独特性。这涉及三个问题:第一,不能在单一制的国体框架内考虑我国的地方立法问题;我国的地方立法权是来自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设计,与中央的立法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类立法权都是国家立法权的组成部分。第二,研究我国地方立法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现实出发,要从领导方式改革角度宏观把握。第三,我国地方的立法权与事权体制改革相关,随着事权与支出责任相一致的财政体制的建立,我国地方立法的空间会有一个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 领导体制 事权
下载PDF
老年人肌肉爆发力流失与身体功能及运动干预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春华 李安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9,共5页
肌肉爆发力是最短时间内产生力量的能力,其表达方式有功率或产生的力与运动速度的乘积。老年人不论年龄高低、是否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肌肉爆发力、防止爆发力流失都非常重要。综述老年人肌肉爆发力增龄性衰减特征及其对身体运动功能... 肌肉爆发力是最短时间内产生力量的能力,其表达方式有功率或产生的力与运动速度的乘积。老年人不论年龄高低、是否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肌肉爆发力、防止爆发力流失都非常重要。综述老年人肌肉爆发力增龄性衰减特征及其对身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以防止爆发力流失为目的运动干预的作用效果,以期加深对老年人爆发力训练必要性的理解,促进老年人进行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为开展老年人爆发力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肌肉爆发力 身体功能 干预 体育
下载PDF
数字关爱抑或媒介控制?老年人视角下智能手机使用中的数字鸿沟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斯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文章以数字鸿沟理论的三个层次为分析框架,理解老年人对于数字设备接入、使用和效果的感知。通过家庭访谈研究发现,在智能手机接入方面,社会中弥散的边缘气氛预设了老年人对新技术较低的需求;在智能手机使用中,年轻人基于代际关系将永... 文章以数字鸿沟理论的三个层次为分析框架,理解老年人对于数字设备接入、使用和效果的感知。通过家庭访谈研究发现,在智能手机接入方面,社会中弥散的边缘气氛预设了老年人对新技术较低的需求;在智能手机使用中,年轻人基于代际关系将永远在线气氛传递给老年人进而影响其媒介使用;在智能手机使用效果中,老年人的实际媒介使用效果处于流动变化中,与社会责任、性别关系等要素相关。研究认为,社会以一种看似关爱老年人的方式遮蔽了对老年人媒介使用的控制,老年人自身则受困于家庭资源和亲情需求,不断让渡自身权力。老年人需要从数字社会边缘回归社会中心,以真正弥合银色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鸿沟 智能手机 气氛 微观权力
下载PDF
“文化”兴赛的研究与实践——文化“十二冬会”的探索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继新 付甲 赵永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化"十二冬会"是办人本、节俭、和谐、共赢的全国冰雪体育赛会。其中,人本是核心,节俭、和谐、共赢是支撑。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办赛、节俭开幕、人文传播的三大要素。文化"十二冬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育人本位体育赛... 文化"十二冬会"是办人本、节俭、和谐、共赢的全国冰雪体育赛会。其中,人本是核心,节俭、和谐、共赢是支撑。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办赛、节俭开幕、人文传播的三大要素。文化"十二冬会"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育人本位体育赛事的体系文化,抵制以往赛事"烧钱"的异化现象,以此增强体育赛事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位 “文化”兴赛 软实力 发展方式
原文传递
人民群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力量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国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50,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张的物质力量,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和力量之源。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力量。
关键词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力量
下载PDF
树立和践行以民为本的权力观--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权力观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芝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权力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树立和践行以民为本的权力观,更好地创新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权力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树立和践行以民为本的权力观,更好地创新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监、权为民造福,构成了以民为本权力观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文明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民为本 权力观 政治定力 权力文明
下载PDF
重申人民主权:国家权力的结构改革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剑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7,共8页
在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应当认为,目前的政体安排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也适应了中国开启现代化过程的历史要求,但它还难以坐实人民主权原则。在国家基本制度的安排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建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应当认为,目前的政体安排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结果,也适应了中国开启现代化过程的历史要求,但它还难以坐实人民主权原则。在国家基本制度的安排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政协制度,其功能还没能得到真正发挥,无法有效落实人民主权,而执政党对于国家权力的掌控,自身高度的行政化定位,决定性地影响了国家权力的具体运行。因此,必须区隔党权与国权,进而从目前政府改革意义上所讲的还政于民逐步走向国家建构和政体选择双重意义上的还权于民,真正坐实人民主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权 国家权力 结构改革
下载PDF
让人民监督权力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路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洪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8,共8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路径,是不断扩大群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让人民监督权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宗旨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为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路径,是不断扩大群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让人民监督权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宗旨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谋利益是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让人民监督权力,要依靠群众评价、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要建立阳光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化与程序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监督 政府绩效管理 权力
下载PDF
迈向“民族博物馆”新纪元:台湾两座泰雅族博物馆的创置经验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腾嶽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8,124-125,共11页
博物馆曾被称为人类学的"机构性家园",显示出博物馆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关联。19世纪中期"民族志博物馆"在西方殖民国家中广泛设立,成为展示其统治与权威的象征。在后殖民时代,这种将土著文化视为研究与展示客体的... 博物馆曾被称为人类学的"机构性家园",显示出博物馆与人类学之间的密切关联。19世纪中期"民族志博物馆"在西方殖民国家中广泛设立,成为展示其统治与权威的象征。在后殖民时代,这种将土著文化视为研究与展示客体的民族志博物馆仍然普遍存在,但以民族主体性为展示目的的"民族博物馆"也开始出现,型构了新样态的博物馆运动。本文以台湾地区两座泰雅族博物馆为例,分析了民族志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在设立、经营管理、展示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权力关系在博物馆定位与特色中的作用,展示了由民族博物馆所代表的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民族志博物馆 泰雅族 权力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文化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孟哲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3期4-10,共7页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独具中国特征和文化内质的理论抽象,它不同于西式的教育伦理,有其特殊的文化逻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国优秀教育家自身的文化品质,它与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一种独具中国特征和文化内质的理论抽象,它不同于西式的教育伦理,有其特殊的文化逻辑。“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国优秀教育家自身的文化品质,它与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在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教育家精神”新的意涵,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进一步拓展其广度和深度,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中国智慧和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人民教师 教育强国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支撑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富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精神动力,也是在宏观、中观、微观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价值支撑。从宏观上看,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供切实的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及相关价值导向,为以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精神动力,也是在宏观、中观、微观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价值支撑。从宏观上看,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供切实的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及相关价值导向,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价值原则;从中观上看,社会集体层面的价值要求有利于恢复社会成员的道德自省、自觉,培育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价值准则;从微观上看,个人层面的价值原则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境界,追求美好的道德风尚,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人民为中心 精神动力 价值支撑
下载PDF
立德与树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维华 王友云 《学术探索》 2019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指涉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而这一指向也是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与基调。立德树人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立德树人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涵括立德与树人两大体系的内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指涉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而这一指向也是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遵循的工作方针与基调。立德树人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立德树人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涵括立德与树人两大体系的内容,即大学生党建工作所要回答的是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立德与怎样树人的根本性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 树人 大学生党建工作 内生动力
下载PDF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文明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2-24,共3页
民生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的问题:生存权和发展权;注重民生问题,是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体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价值观。
关键词 民生 以人为本 执政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