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的衔接与转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叶一舟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4期66-72,共7页
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激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的案件,这些案件引起了对公众的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之关系的探讨。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因缺乏对常识的本质进行分析,普遍对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做异质化处理,这种思考方式并不有助于做出合... 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激起社会各界广泛争议的案件,这些案件引起了对公众的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之关系的探讨。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因缺乏对常识的本质进行分析,普遍对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做异质化处理,这种思考方式并不有助于做出合理的司法裁判。从常识哲学来看,常识判断的正确性并不当然弱于其他类型的判断,它反而与广义的理性等义并且是推理的根本基础。司法裁判要进行合理的归责,就必须实现常识判断与法律判断的衔接及转化。哈特的"承认规则"可被视为是在理论上探讨作为非制度性规范的常识向制度性规范的转化,阐明司法裁判得以从日常生活方式中获取规范性内容的理论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 日常语言 生活秩序 承认规则
下载PDF
“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读《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家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5,共10页
文章通过讨论高兆明教授所著的《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一书来进一步推进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的黑格尔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栋,但对于一位中国学者对黑格尔这本书的系统研究,今日重读之... 文章通过讨论高兆明教授所著的《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一书来进一步推进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的黑格尔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栋,但对于一位中国学者对黑格尔这本书的系统研究,今日重读之,对我们依然有着巨大的思想启迪的意义。因为,我们依然处于现代性的进程之中,也依然面临着古典模式的崩溃和个体道德选择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秩序 生活秩序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下载PDF
论行政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和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帅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
行政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基于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规并严重危害派生生活秩序而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及其他客观事实特征。严重危害派生生活秩序是判断行为是否属于行政犯罪行为的关键。在行政犯罪客观要件诸要素中,结果要... 行政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基于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规并严重危害派生生活秩序而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及其他客观事实特征。严重危害派生生活秩序是判断行为是否属于行政犯罪行为的关键。在行政犯罪客观要件诸要素中,结果要素占有重要地位。行政犯罪行为的结果及其认定均具有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犯罪 客观要件 生活秩序
下载PDF
当代中国道德生活困境的生活秩序溯源
4
作者 鲁芳 冯小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0,共5页
当代中国道德生活面临诸多问题,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没有完全成为有效的生活秩序,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些生活秩序却与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其原因在于:道德要求泛化、道德空场的存在以及多元文化并存使社会主义道德的秩序性转化受阻;制... 当代中国道德生活面临诸多问题,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没有完全成为有效的生活秩序,真正发挥作用的一些生活秩序却与主流价值观念相违背。其原因在于:道德要求泛化、道德空场的存在以及多元文化并存使社会主义道德的秩序性转化受阻;制度设计不足,尤其是制度执行不力,使制度的有效性不足;不良社会习俗的存在使社会习俗的价值导向偏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活 困境 生活秩序
下载PDF
生活秩序的重塑:论长三角国际化生活圈建设
5
作者 周蜀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3-68,78,共7页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区,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先导区,与经济的发展相同步,长三角区域社会民生发展、幸福城市建设也正在逐步融入国际化元素。本文认为长三角区域应从国际化生产空间向国际化...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区,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先导区,与经济的发展相同步,长三角区域社会民生发展、幸福城市建设也正在逐步融入国际化元素。本文认为长三角区域应从国际化生产空间向国际化生活空间转型发展,并从当前建设长三角国际化生活圈的现实需求出发,分析长三角国际化生活圈建设的综合功能,从创造生活的"中国梦"层面,提出建设长三角国际化生活圈的价值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长三角 国际化 生活圈
下载PDF
叙事功能与生命秩序:目连赛戏的展演形态解构
6
作者 张志全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2,共10页
目连赛戏在明清以来成为酬神赛会的主要展演形态。就叙事功能而言,目连赛戏的仪式可分为导入(出)性仪式、情节性仪式、干预性仪式三类。仪式的渗透,为目连赛会建构了独特的仪式空间:祭祀圈与仪式展演场形塑的地理空间、人生礼仪与节序... 目连赛戏在明清以来成为酬神赛会的主要展演形态。就叙事功能而言,目连赛戏的仪式可分为导入(出)性仪式、情节性仪式、干预性仪式三类。仪式的渗透,为目连赛会建构了独特的仪式空间:祭祀圈与仪式展演场形塑的地理空间、人生礼仪与节序礼仪形成的生命空间、人神交互的宇宙空间,从而将仪式整体从阶段性过渡升华为生命历程的涅槃,这是目连赛戏带给庶民社会的深层次内涵。"扮下台"是目连赛戏中的创造性展演,借助西方现代戏剧理论的"他者"视野,可以发现目连戏的"扮下台"展演不仅仅是迎合观众的闹热性呈现,更是一种配合人神交互的展演仪式,是基于宗教迷狂的生命意义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赛戏 仪式类型 叙事功能 生命秩序 展演形态
下载PDF
就业指导教育从理清生活次序开始
7
作者 孙朝辉 高素萍 段蕾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8期145-146,共2页
为了提高医学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各学校为在校生开展了不同形式,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培训。根据课后调研了解,学生对此类培训抱有很大兴趣,但收效不一。笔者在多年的摸索中体会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就业培训,... 为了提高医学类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各学校为在校生开展了不同形式,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培训。根据课后调研了解,学生对此类培训抱有很大兴趣,但收效不一。笔者在多年的摸索中体会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就业培训,把理清现阶段的生活、学习次序摆在首位进行就业指导,更具针对性,收效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教育 生活次序 效果
下载PDF
祖先崇拜:支撑乡村生活秩序的传统宗教内核 被引量:13
8
作者 夏当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和"孝"的理念、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完成敬祖仪式、构筑乡村社会的权力场域。对祖先崇拜进行适当制度化建构是协调国家、社会和宗教关系的很好途径,也有利于建立以内生秩序为导向的低成本乡村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乡村生活秩序 中国传统宗教
下载PDF
体验与存在——一个村落长期慢性病人的病痛叙述 被引量:7
9
作者 方静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1,共6页
以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整体论和意义中心或阐释主义方法论,结合现象学生活世界的概念对浙江某地一个村落长期慢性病人的病痛叙述进行了记录和分析,认为借助于技术控制和意义赋予这两条途径,长期慢性病人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秩序重建,... 以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整体论和意义中心或阐释主义方法论,结合现象学生活世界的概念对浙江某地一个村落长期慢性病人的病痛叙述进行了记录和分析,认为借助于技术控制和意义赋予这两条途径,长期慢性病人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秩序重建,尤其是面对长期病痛,除技术控制之外,尚有文化的力量可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病痛经验 病痛叙述 秩序重建
原文传递
近十年《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研究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修侠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近十年来对于这首词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由"知识的掌握"转为"能力的培养",内容确定由"就诗论诗"深入到"诗作背后",方...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近十年来对于这首词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由"知识的掌握"转为"能力的培养",内容确定由"就诗论诗"深入到"诗作背后",方法选择由"单一教学"走向"多媒体教学"。从目标定位、内容组织、方法选择等方面比较研究近十年的《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设计,可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带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平乐村居》 教学设计 文献比较与思考
下载PDF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设计脑卒中患者出院日常生活护嘱单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文雅 袁铮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设计出院日常生活护嘱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 目的探讨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设计出院日常生活护嘱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患者依赖程度,制定个性化出院日常生活护嘱。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疗效、依赖程度及生活方式。结果观察组康复疗效合格率、依赖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的个性化出院日常生活护嘱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护嘱单 脑卒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适应与超越:信息技术时代的儿童教育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铁芳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介入先行扩展了儿童的智力空间,提升了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存在着让儿童过早地从自我存在的自然状态中拔离出来的危险,也难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交...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介入先行扩展了儿童的智力空间,提升了儿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存在着让儿童过早地从自我存在的自然状态中拔离出来的危险,也难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弱化。我们需要在积极融入为信息技术所敞开的现代生活的同时,充分理解、接纳古典传统的当下意义,由此而寻求一种置身现代性背景中个体生命秩序的合理建构。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着力引导儿童重视实际生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强儿童与自然的深度联系,以富于爱心的生活与交往为基础而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由此而切实地引领儿童生命世界的逐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时代 个体生命秩序 适应与超越
原文传递
法律经验研究的主要渊源与典型进路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柏峰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1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与基于主客二分世界观的法律实证研究不同,法律经验研究强调质性理解,需要整体论视野。法律社会学研究传统、社会人类学研究传统和华中村治研究传统,构成其主要渊源。法律经验研究从中受到方法论滋养,形成了法律生活秩序研究和法律运行... 与基于主客二分世界观的法律实证研究不同,法律经验研究强调质性理解,需要整体论视野。法律社会学研究传统、社会人类学研究传统和华中村治研究传统,构成其主要渊源。法律经验研究从中受到方法论滋养,形成了法律生活秩序研究和法律运行过程研究两种典型进路。法律生活秩序的研究进路,以法律生活的描述、阐释和解释为中心,不仅关注社会利益结构,还重视人心、价值和活法,从整体上探究法律现象形成和法律秩序机制。法律运行过程的研究进路,以法律运行流程为切口,关注法律现象背后的诸种因素,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力图全面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后果和内在逻辑。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适合且需要法律经验研究,上述两种典型进路是回应时代需求、理解当代法治的重要研究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经验研究 法律生活秩序 法律运行过程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精神生活自我治理的价值范式与逻辑规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轩 袁祖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共6页
优良精神生活秩序的生成,在当代所遭遇和面向的是一个病理化的复杂精神格局。其精神生活污染、精神生活秩序紊乱与精神资本枯竭深刻地困扰着普通民众,公民开始切身体会到精神生活危机所带来的隐忧与困扰,迫切需要反思与重建精神生活逻辑... 优良精神生活秩序的生成,在当代所遭遇和面向的是一个病理化的复杂精神格局。其精神生活污染、精神生活秩序紊乱与精神资本枯竭深刻地困扰着普通民众,公民开始切身体会到精神生活危机所带来的隐忧与困扰,迫切需要反思与重建精神生活逻辑,确保其精神资本权益乃至人类公共性精神生活福祉。精神生活"生态矮化"及发育不良的现实,在后现代思潮的不确定性、多元性、非中心化以及返魅化的诉求下,始终处于充满悖论和张力的解构和重建历史情境之中。要引导中国社会走向人类精神生活公共性福祉的境界,就必须反思精神生活自我治理的价值范式与逻辑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秩序 精神生活治理 公共性福祉
下载PDF
北魏洛阳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布局艺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翠萍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9-43,共5页
从建筑学学科角度,借助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对北魏洛阳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其布局艺术的特点作一探讨,并从美学艺术及审美认知、城镇空间艺术、东方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空间形态结构 空间艺术 洛阳城市 布局
下载PDF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群众路线下的陕甘宁边区妇婴卫生的群众教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少鹏 王颖 高小贤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3,共21页
1944年3月,毛泽东提出将医药卫生与生产计划同步进行,有力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妇婴卫生浮现为卫生运动的中心议题,并呈现出群众教育的特点。延安整风运动和群众路线为妇婴卫生的群众教育打开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机制... 1944年3月,毛泽东提出将医药卫生与生产计划同步进行,有力地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妇婴卫生浮现为卫生运动的中心议题,并呈现出群众教育的特点。延安整风运动和群众路线为妇婴卫生的群众教育打开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机制。实践中,参与卫生教育宣传的各类干部结合当地传统资源开发出卫生秧歌和“拉洋片”、展览会和庙会、卫生冬学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与符合群众认知方式的内容,传播妇婴卫生知识。陕甘宁妇婴卫生的群众教育既是传播现代妇婴卫生知识、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观点、实施群众路线的体现和改造乡村社会的载体之一。同时,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实现着对于知识分子和基层干部的主体性改造与干群关系的重构,从而帮助他们体察基层社会、理解民情。通过群众路线展开的群众教育同时实现了对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双重教育。对陕甘宁边区妇婴卫生群众教育实践的考察,既为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一个经验案例,也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一个宝贵案例,即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社会如何通过贴合民众需求、嵌入既有的生活秩序、创造性转化传统资源推进一个具体的现代化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教育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妇婴卫生运动 生活秩序 陕甘宁边区
原文传递
滇南彝族姆基颇的仪式时间建构与社会生活秩序
17
作者 和少英 刘利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90,M0004,共15页
本文运用法国民族学、社会学学家涂尔干及相关学者强调时间与仪式互构的时间社会性理论,对滇南彝族姆基颇的仪式时间建构与社会生活秩序进行初步探析。姆基颇在十二属相纪日规则的基础上建构了以鸡日为首的独特纪日顺序,其中含有视“双... 本文运用法国民族学、社会学学家涂尔干及相关学者强调时间与仪式互构的时间社会性理论,对滇南彝族姆基颇的仪式时间建构与社会生活秩序进行初步探析。姆基颇在十二属相纪日规则的基础上建构了以鸡日为首的独特纪日顺序,其中含有视“双”为缔造生命和完整圆满的思想观念。通过对年节仪式的系统梳理,笔者发现姆基颇的年节时间与仪式不仅是一种互构关系,而且还是社会生活秩序的表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姆基颇仪式时间中关键时刻举行的仪式突出强调了社会生活秩序的起点,以实现维系社会团结与和谐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姆基颇 仪式时间 社会生活秩序
原文传递
西汉长安城的布局特色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翠萍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9-54,共6页
从建筑学学科角度,借助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成果,对西汉长安城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其布局艺术的特点作了探讨.
关键词 城镇空间艺术 布局特色 长安城 秦汉时期
下载PDF
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概述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分析我国CPOE现状。对医嘱项目基本组成和属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医嘱生命周期的概念,讨论CPOE与医疗质量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 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 临床信息系统 医嘱项目 医嘱生命周期
下载PDF
明清丰城水灾与河工建设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启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5-212,216,共9页
Ming&Qing Dynasty,Fengcheng flood disasters is very serious.Ming Dynasty,the time interval floods greater frequency low;Qing Dynasty,floods frequency volatility strong,after Jiaqing period,the flood of Fengcheng f... Ming&Qing Dynasty,Fengcheng flood disasters is very serious.Ming Dynasty,the time interval floods greater frequency low;Qing Dynasty,floods frequency volatility strong,after Jiaqing period,the flood of Fengcheng fluctuations decrease,but the sharp rise in the frequency,making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floods in Fengcheng disaster goes far beyond the Ming Dynasty.Faceing of the increasing floods,from private to official attention to the local community,in particular,the construction of embankment.In this process,the local authorities to cooperate actively with civil society imperial government presided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Causeway,squire also actively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tax amendments to the ranks of embankment while the people alone at Fengcheng in the "LIFUZHIYI"(里夫之役)was to be organized in order to build embankment,forming a similar but different from the"local community"of local officials in China cooperation,fully reflects the Fengcheng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for the response to flooding floods the local social affairs,represented by the higher particip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明清 灾害问题 水旱灾害 发生过程 南昌大学 江西 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