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统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2-86,共5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具有概念的综合性、模式的创新性、生态观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动态性四个特征,是一个包含核心、制度保障、价值基础、技术支撑等内涵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实质在于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目前,我国环境与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具有概念的综合性、模式的创新性、生态观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动态性四个特征,是一个包含核心、制度保障、价值基础、技术支撑等内涵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实质在于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目前,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凸现的严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体制创新,切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发展模式 科学内涵 建设对策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
2
作者 韩冬雪 《阅江学刊》 2009年第1期14-22,共9页
科学发展观是转型期中国所必需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是全求面临的共同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需要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新的文化理念作引导。国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育公民性社会。唯此,... 科学发展观是转型期中国所必需的一种新的执政理念,是全求面临的共同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需要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新的文化理念作引导。国家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培育公民性社会。唯此,才能在分享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同时,逐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进程相比,我国是后发式、滞后型、外力推动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如何担当自己的责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建设政治民主与法治社会,发展政治文化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模式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论当前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关信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最近十来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逐渐提高,但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投入水平,而还需要有适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我国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因为对社会发展的投入不够,而且还因为社会发展方式... 在最近十来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社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逐渐提高,但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投入水平,而还需要有适合国情的发展方式。我国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因为对社会发展的投入不够,而且还因为社会发展方式中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在提高投入的前提下,还需要转变社会发展的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样,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也会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行动体系,它要求决策者、研究者和全社会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含义和意义;在对我国传统社会发展方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以及在社会发展的理念、体制、资源分配、运行机制等方面转变方式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转变社会发展方式 体制 机制
下载PDF
广州萝岗区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嘉欣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5-60,共6页
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包括企业领域,新旧社会问题交叉上演。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是解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在企业领域衍生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民政部选择在萝岗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在机构培育、本土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 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包括企业领域,新旧社会问题交叉上演。发展企业社会工作是解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在企业领域衍生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民政部选择在萝岗开展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在机构培育、本土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由于企业社工刚起步,难免遇到政府支持不足、企业文化制约、人员队伍不稳定、社工经验不足和行业资源离散等困境,这需要政府、企业、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社会团体等多方努力,才能促进企业社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文化 社工发展模式 社工队伍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二重性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帅领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6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存在着研究范围狭窄和学术观点分歧巨大的不足。重新深入研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可以发现,马克思事实上创立了完整的生产方式二重...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存在着研究范围狭窄和学术观点分歧巨大的不足。重新深入研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可以发现,马克思事实上创立了完整的生产方式二重性理论体系。就其一般理论而言,它包括生产方式的二重结构、生产方式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变革发展等具体原理。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二重性理论,对于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科学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和科学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历程、科学地分析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二重性 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生产方式 内在联系 变革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