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45
1
作者 叶南客 陈金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5-80,87,共7页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简称"三社")是社会管理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促和维稳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之源。如何区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各自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建立三者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对于加快全国和谐社...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简称"三社")是社会管理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促和维稳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之源。如何区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各自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建立三者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对于加快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社联动"的概念界定入手,在阐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概括,继而提出构建"三社联动"的总体思路,并在相应理论支撑和启示下,制定推进"三社联动"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联动 模式选择 策略研究 社区发展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09
2
作者 朱德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9,共9页
新时代职业教育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遵从高质量发展逻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为着手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紧扣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 新时代职业教育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遵从高质量发展逻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为着手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着眼点,紧扣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以战略性的眼光明晰自身使命。在跨界融合发展中,职业教育要自觉围绕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力求体现规模对接质量、院校对接区域、城市对接乡镇、中职对接高职、专业对接产业的战略选择,努力探索"城乡联动""校地联动""院校联动""校企联动"的新型发展模式。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与战略愿景,同时也是全方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战略选择 对接模式 联动发展
下载PDF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7
3
作者 阎友兵 谭鲁飞 张颖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5-60,共6页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两大产业部门应当从区位、经济、社会、行政和...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两大产业部门应当从区位、经济、社会、行政和人力等影响因素着手,遵循市场主导、互动性、优势主导、创新性、效益统一、纵横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链、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化和人才培养战略等对策来推动两大产业的互动合作,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产业联动
下载PDF
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艳玲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8-87,共10页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物流发展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有关机理,通过我国浙江这样典型省份的区域物流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联动经济理论...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物流发展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有关机理,通过我国浙江这样典型省份的区域物流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联动经济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模型,提出企业微观层面与经济空间宏观层面的区域物流协同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以期为区域物流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整合 产业集聚 联动发展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基于经济转型期行业面板数据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27
5
作者 邓良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6,共8页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系密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其发展意义重大。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系密切,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为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达到同时提高物流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双赢目的,可在产业战略层面上来扩大内需,其发展路径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着手。对企业来讲,要加强建立并完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根据自身实力与市场实际,创造并完善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对政府来讲,要发挥政府在促进"双业联动"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种引导与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万家商户问卷的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联动发展探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陆立军 杨志文 于斌斌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文章以义乌小商品市场及相关电子商务企业为例,结合对1万家市场经营户的问卷调查和全国40余个专业市场的实地访谈,探析我国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联动发...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文章以义乌小商品市场及相关电子商务企业为例,结合对1万家市场经营户的问卷调查和全国40余个专业市场的实地访谈,探析我国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联动发展的基本态势,总结得出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联动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和三个不同阶段,分析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专业市场功能、形态的创新,为我国众多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家商户 电子商务 联动发展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卫东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运用雷达图分析法,从创新经济基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环境水平、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对长三角16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基础。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 运用雷达图分析法,从创新经济基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环境水平、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对长三角16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基础。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主要有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和科技资源共享缺乏长效机制,因此,需要从基础架构、重点领域、关键载体、保障机制和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科技创新 联动发展 雷达图分析法
下载PDF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霓 叶向红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的有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将三者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就。同时,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增进政策理解和法律保障,完善家...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区域教育的有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石景山区通过将三者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就。同时,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增进政策理解和法律保障,完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体系,整体开发社区资源,发挥基层组织的自主性,激发三方合作的内在动力,转变政府在合作中的角色和定位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 家庭 学校 社区合作体系 三方联动 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广 《江苏商论》 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专业市场传统交易模式带来一定冲击。本文基于产品特性和交易群体异质性视角,深入剖析两者在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不具备取代专业市场传统交易方式的技术基础,两者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专业市场传统交易模式带来一定冲击。本文基于产品特性和交易群体异质性视角,深入剖析两者在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不具备取代专业市场传统交易方式的技术基础,两者融合发展才是我国传统专业市场的最优策略选择;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应在重视交易群体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稳步推进。文章以"绍兴轻纺城"与"义乌小商品城"电子商务发展为例,实证检验了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特性 交易群体 异质性 专业市场 电子商务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边界断裂生长过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军龙 蒙启安 +1 位作者 张长厚 高战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6,共10页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部,受徐西和宋西两条边界断裂控制。基于地震反射剖面地质解译成果,应用断层沿走向位移-长度曲线形态分析方法和沿倾向生长速率分析方法,对两条断裂的生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期(136~...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中部,受徐西和宋西两条边界断裂控制。基于地震反射剖面地质解译成果,应用断层沿走向位移-长度曲线形态分析方法和沿倾向生长速率分析方法,对两条断裂的生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期(136~144Ma)为最主要的生长期,徐西断层的平均生长速率为35m/Ma,宋西断层的平均生长速率为71m/Ma,断陷边界断裂总体平均生长速率大于60m/Ma,两条断层主要呈现独立生长状态,只在重叠的部位发生微弱的软连接;营城期(126~136Ma)也是主要的生长期,徐西断层的平均生长速率为18m/Ma,宋西断层的平均生长速率为85m/Ma,二者发生硬连接,并基本结束了硬连接过程,以重叠处宋西断层的强烈活动为特征,断陷盆地的规模逐渐扩大,沉积厚度随之增加;营城期后断层只在局部连接地点发生微弱活动。断层生长过程中伴生构造的位置基本与油气田的分布相吻合,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断陷 断裂连接 生长速率 定量 演化
下载PDF
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演化路径研究——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小碧 刘广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7期20-24,共5页
当前,专业市场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分化、整合、转型、提升的态势,地区、行业间的专业市场正处于全盘"洗牌"时期。在此背景下,借助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势在必行。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文章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 当前,专业市场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分化、整合、转型、提升的态势,地区、行业间的专业市场正处于全盘"洗牌"时期。在此背景下,借助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势在必行。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文章从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分析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演化特征、动力及其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呈现出植入性变异、多样化和动态博弈的演化特征,而专业市场资产专用性减弱、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及交易频率的波动共同构成两者演化的驱动力,同时两者联动演化的过程大致分为起步期、发展期、联动期三个阶段。最后,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案例,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本文理论,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电子商务 联动发展 演化路径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师博 王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创造了崭新空间,而能源合作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关键。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符合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供需与进出口方面的现实需求,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并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创造了崭新空间,而能源合作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关键。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符合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供需与进出口方面的现实需求,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并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多产业链条的联动发展,对于推行"中国制造"及落实"走出去"战略、转移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合作 中亚五国 联动发展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服务功能联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经辉 王陈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60-2671,共12页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因果反馈分析图确定了模型的界限,设计了系统流图,并结合变量之间量化公式的构造,构建了"ILSD"模型,在模型的仿真模拟过程中用GDP、第三产业产值以及进口交易额和出口交易额四个状态变量的模拟值与真...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因果反馈分析图确定了模型的界限,设计了系统流图,并结合变量之间量化公式的构造,构建了"ILSD"模型,在模型的仿真模拟过程中用GDP、第三产业产值以及进口交易额和出口交易额四个状态变量的模拟值与真实值的误差值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园区的功能转型升级影响物流园区的功能转型升级,二者在功能上有较强的联动关系.物流园区在未来功能建设中将强化增值服务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而弱化基本服务功能,至2017年左右,我国物流园区的增值服务额将超过基本服务额,成为主要服务功能,至2020年左右,我国物流园区的增值服务额的增速分别约是配套服务额增速的2倍和基本服务额增速的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物流园区 系统动力学 联动发展
原文传递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金融联动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章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产业联动需要科技金融的支持,用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金融和第二市场联动发展的不足、二者相互关系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此外,运用近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合理的计量模型,进... 产业联动需要科技金融的支持,用科技创新推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内外发展现状、科技金融和第二市场联动发展的不足、二者相互关系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此外,运用近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合理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第二产业 结构调整 联动发展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博弈理论的绿色矿山建设联动机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信科 周进生 徐友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建设绿色矿山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现状,从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参与人的理性人属性出发,从经济成本角度分别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企业与企业... 建设绿色矿山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现状,从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参与人的理性人属性出发,从经济成本角度分别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企业与企业三个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博弈均衡解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不利。因此,本文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层次提出了绿色矿山建设联动机制建议,以期改善原有博弈均衡,从而促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矿山 博弈论 联动机制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动态均衡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碧凡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国内外学者从多视角对产业联动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发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关系是促进两业产出极值扩展的内在动力,其均衡点随两业产出极值... 国内外学者从多视角对产业联动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发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关系是促进两业产出极值扩展的内在动力,其均衡点随两业产出极值拓展而变化;从我国各地区两业联动发展现状看,其耦合度与协调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8到2014年两业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有所提高,但是所处阶段并未实现跨越式发展,大部分地区两业系统耦合度处在磨合阶段,协调度处在中度协调阶段。因此,政府在促进两业联动发展创造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应营造公平竞争、交易成本低的市场,让市场机制促进两业联动发展,并扮演好监督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产业联动 均衡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市场机制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联动发展研究——基于演化合作博弈模型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良 邹昭晞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5,共6页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与模型相关的战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演化博弈
下载PDF
多村联动发展模式下的乡村规划特征与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琦 陈家欢 《新建筑》 2016年第4期23-27,共5页
中国以单一村落为范围的乡村规划已显现出种种不足,在对乡村规划的研究中发现,以多村联动发展为基础的规划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首先通过概述乡村规划的内涵,明确新形势下乡村规划的主要目标。其次根据实践运用,归纳"总揽全... 中国以单一村落为范围的乡村规划已显现出种种不足,在对乡村规划的研究中发现,以多村联动发展为基础的规划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首先通过概述乡村规划的内涵,明确新形势下乡村规划的主要目标。其次根据实践运用,归纳"总揽全局、由点及面、互通有无、因势利导"四个要点,从前期调研、统筹规划、建设策略三个阶段阐述多村联动背景下乡村规划设计在集群资源开发、核心产业示范、村民利益共享与传统内容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总结出这一乡村规划方法在均衡发展、凸显地域优势等方面的意义,并分析其在未来将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多村联动 联动发展 规划实践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强 刘岩 刘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1-226,共6页
实现农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有助于增强农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及物流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为探究两种作用的强弱变化,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Logistic增长模型利用2001-2016年相关数据测度我国农业与物流业的发展阶段。结果表明:农业增... 实现农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有助于增强农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及物流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为探究两种作用的强弱变化,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通过Logistic增长模型利用2001-2016年相关数据测度我国农业与物流业的发展阶段。结果表明:农业增速最快的时间拐点为2012年,目前正处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成长期末期,成熟期拐点为2020年;物流业增速最快的时间拐点为2015年同样处于成长期末期,成熟期拐点为2024年。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看,物流业成长期比农业成长期更充足,因此物流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比农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更显著。最后基于以上结论,为增强我国农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增长模型 联动发展 现代农业 农产品物流 冷链物流
下载PDF
连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峰 刘亚之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4,共6页
对于城市设计而言,连接理论是建立场所相互关系、构架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梳理出连接理论思想的起源、应用、理论形成及后续的发展与影响四个阶段,探讨其理论的局限性,进一步理解认识... 对于城市设计而言,连接理论是建立场所相互关系、构架城市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梳理出连接理论思想的起源、应用、理论形成及后续的发展与影响四个阶段,探讨其理论的局限性,进一步理解认识其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理论 城市设计 发展脉络 城市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