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笑谈古今也从容——试论“戏说历史”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5
1
作者 季广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9,共5页
任何一种历史记录都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任何人都不具有界定、说明、解释历史事实的终极权力。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记录掩藏着不同的旨趣,对历史题材的处理遮蔽着不同的利益。“戏说”历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戏剧的形式述说历史,一类... 任何一种历史记录都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任何人都不具有界定、说明、解释历史事实的终极权力。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记录掩藏着不同的旨趣,对历史题材的处理遮蔽着不同的利益。“戏说”历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戏剧的形式述说历史,一类是以游戏的心态述说历史。一般社会精英易于容忍前者,却难以接受后者;而在普通百姓那里,这种区分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并非所有的“戏说历史”都是合理合法或有价值的,但探索总是应该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历史剧 历史题材 戏说历史 历史编纂
下载PDF
论历史剧的“文本性”——以四部《王昭君》的互文解读为中心
2
作者 徐阿兵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5,共13页
以郭沫若、汪曾祺、曹禺和郑怀兴的同题剧作《王昭君》为中心,充分关联作者意图与时代背景、文本效果与演出反响、同时代评论与历时性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剧的“文本性”。历史剧的文本性由诸多因素所共同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以郭沫若、汪曾祺、曹禺和郑怀兴的同题剧作《王昭君》为中心,充分关联作者意图与时代背景、文本效果与演出反响、同时代评论与历时性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剧的“文本性”。历史剧的文本性由诸多因素所共同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戏剧的本体特征、古为今用和对待历史真实的态度。历史剧的“彻底解放”,不是指剧作家能够享有任意虚构的艺术特权,而是指他们在充分认识到诸多限制之后,再以强大的思想主体性和艺术表现力穿透这些限制,从而体会到真正的思维乐趣与艺术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文本性 王昭君 互文性
原文传递
历史文学与文献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成慧 《襄樊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64-67,共4页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与文献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献是历史文学家认识历史世界的桥梁和依据 ,是历史文学创作的原料宝库 ,而历史文学又拓展了文献的功用 。
关键词 历史文献 文学文献 历史文学 历史小说 历史剧
下载PDF
试析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模式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合林 《嘉应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忠奸斗争"模式,"帝王爱情"模式,"发迹变泰"模式,"贵者负贱"模式,"报恩报仇"模式,"伦理道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典型、... 元杂剧历史剧的情节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最典型的有:"忠奸斗争"模式,"帝王爱情"模式,"发迹变泰"模式,"贵者负贱"模式,"报恩报仇"模式,"伦理道德"模式等。这些模式能典型、集中地映射出社会习俗、价值取向,烛照出时代的情绪、兴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历史剧 情节模式 社会风气 杂剧作家
下载PDF
林纾、陈家麟翻译的《亨利第六遗事》考辨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建华 《闽江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4-81,共8页
林纾、陈家麟用文言翻译了《亨利第六遗事》,1916年商务印书馆刊印,这部莎士比亚历史剧译本几乎一直被人们忽视。林纾、陈家麟翻译的《亨利第六遗事》不独立分篇,显然接受了奎勒-库奇改写的《莎士比亚历史故事》的叙事框架,而且林纾、... 林纾、陈家麟用文言翻译了《亨利第六遗事》,1916年商务印书馆刊印,这部莎士比亚历史剧译本几乎一直被人们忽视。林纾、陈家麟翻译的《亨利第六遗事》不独立分篇,显然接受了奎勒-库奇改写的《莎士比亚历史故事》的叙事框架,而且林纾、陈家麟还从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上篇、中篇、下篇中选译了一些重要场景。这些片段是没有分行书写、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翻译,在莎士比亚汉译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历史剧 文言翻译 文化意义
下载PDF
历史叙事与现代国家形象——“十七年”新编历史剧再讨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亚清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56-63,共8页
历史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为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精神资源。以中国现代文化道路的选择为基点,重新讨论"十七年"新编历史剧,可从"内容""方式""效果"三个维度展开。一、利用历... 历史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为现代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精神资源。以中国现代文化道路的选择为基点,重新讨论"十七年"新编历史剧,可从"内容""方式""效果"三个维度展开。一、利用历史故事阐释人民本位的立场,促使传统历史剧成为现代国家形象转型的文化资源;二、围绕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诉求,传统历史叙事在继承与改写中的时代要求及内在矛盾;三、有着深厚民间基础与讲演文学优势的历史剧,在现代国家形象传播中经历的解读与评判,是否抵达了预期?当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历史剧应该为"文化中国"的建构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国家形象 "十七年" 新编历史剧
下载PDF
合肥盆地综合物探解释效果分析及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红义 路慎强 +2 位作者 谭明友 胡加山 张日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1-14,共4页
合肥盆地是经历40多年勘探的老区,但就勘探程度而论,至今仍处于普查勘探阶段,各家的认识、分歧较大。本文应用重、磁、电、震等综合物探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了下侏罗统“影子盆地”,进行原型盆地恢复,凸现了原沉积盆地范围,并将盆地... 合肥盆地是经历40多年勘探的老区,但就勘探程度而论,至今仍处于普查勘探阶段,各家的认识、分歧较大。本文应用重、磁、电、震等综合物探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了下侏罗统“影子盆地”,进行原型盆地恢复,凸现了原沉积盆地范围,并将盆地划分为4个勘探区带;指出下步勘探方向为盆地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解释效果 油气勘探 勘探潜力 物探解释 区带划分
下载PDF
超越历史与传记的真实:莎士比亚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宁 《现代传记研究》 2020年第2期10-23,共14页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早已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莎士比亚在中国却很少以其历史剧的成就而著称,与他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相比就更是如此。莎士比亚不仅在西方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作家,在中国也是如此,尽管他最初被介绍到中国...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早已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莎士比亚在中国却很少以其历史剧的成就而著称,与他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相比就更是如此。莎士比亚不仅在西方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作家,在中国也是如此,尽管他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时其影响力远不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莎士比亚的生平故事在国际莎学界依然有着较多的争议,莎士比亚生前并未留给人们多少个人生活的记载,因此不同时期的莎士比亚传记作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进行艺术的想象再加之叙事的力量,为我们栩栩如生地讲述莎士比亚故事。由此看来,优秀的传记作品,尤其是那些文学传记,应当超越历史、实现传记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历史剧 电视剧 传记真实 中国
原文传递
论林纾的莎士比亚翻译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建华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59-465,共7页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林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后来林纾、陈家麟主要从奎勒-库奇《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翻译了4个莎士比亚历史剧,但是《亨利第六遗事》包含了不分行的、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片段的翻...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林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后来林纾、陈家麟主要从奎勒-库奇《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翻译了4个莎士比亚历史剧,但是《亨利第六遗事》包含了不分行的、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片段的翻译,有较多的汉化文言改写,而且林纾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比现在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故事 历史戏剧 散文翻译 改写
下载PDF
历史叙事与历史意识——电视连续剧《屈原》谫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卫华 《云梦学刊》 2006年第5期40-43,共4页
历史意识对历史叙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历史意识的匮乏而使得当下不少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了误区。长篇电视连续剧《屈原》的审美追求负载着强烈的历史意识,这既表现在电视剧的主题内涵与人们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高等... 历史意识对历史叙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历史意识的匮乏而使得当下不少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了误区。长篇电视连续剧《屈原》的审美追求负载着强烈的历史意识,这既表现在电视剧的主题内涵与人们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高等契合,也反映在历史叙事的艺术形式追求和当代审美理想的一致性上。文本的话语精神彰显出了当代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意识,为历史剧创作留下了诸多的艺术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历史意识 《屈原》
下载PDF
吴殳枪法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宏东 林友标 《武术研究》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吴殳是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性、标志性的人物,其武学典籍《手臂录》对古代中国多家枪法技术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是中国武术史上较为珍贵的武学史籍。借助文献资料法、历史考据法对吴殳《手臂录》所集所记的七家枪法的历史渊源... 吴殳是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位重要性、标志性的人物,其武学典籍《手臂录》对古代中国多家枪法技术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是中国武术史上较为珍贵的武学史籍。借助文献资料法、历史考据法对吴殳《手臂录》所集所记的七家枪法的历史渊源、枪法风格、技术要领、规格特点等进行考索,对保存国粹,钩沉历史名枪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后续研究武术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吴殳 枪法 《手臂录》
下载PDF
莎士比亚“亨利三部曲”中的河流伦理
12
作者 金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9,共9页
河流伦理是近年中国黄河研究者集体构建,并被国内外学界广泛认可的河流理论。运用该理论的核心理念阐释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三部曲”中的河流书写,发现剧作揭示出三种人与河流生命关系:一是以波林勃洛克为代表的篡位者为争夺疆域而强... 河流伦理是近年中国黄河研究者集体构建,并被国内外学界广泛认可的河流理论。运用该理论的核心理念阐释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三部曲”中的河流书写,发现剧作揭示出三种人与河流生命关系:一是以波林勃洛克为代表的篡位者为争夺疆域而强占河流,二是霍茨波所代表的封建领主图谋分裂国家而令河流改道,三是亨利王为了确立王位合法性而认同河流。强占和改道皆违背河流伦理而终致自身悲剧的结局,而认同河流助力亨利王确立其王位合法性,使他获得实现国家统一的内在力量。莎士比亚河流伦理书写揭示出英国早期现代性中关于疆域和王权的时代主题,本质上是为英国民族国家塑形构建话语体系。它还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河流故事提供了他山之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历史剧 河流伦理 疆域 王位合法性 河流故事
下载PDF
历史剧论争及其问题域:去蔽与反思
13
作者 杨果 张露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内学界围绕历史剧所展开的讨论主要经过了五个阶段,迄今已逾七十年。表面看来,这段论争史热闹有余而成效不足;实际上,它却围绕着"何为历史剧"的核心论题贡献了一个极富阐释学意义的问题域,分别涉及"...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内学界围绕历史剧所展开的讨论主要经过了五个阶段,迄今已逾七十年。表面看来,这段论争史热闹有余而成效不足;实际上,它却围绕着"何为历史剧"的核心论题贡献了一个极富阐释学意义的问题域,分别涉及"历史剧是否允许虚构""历史剧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人民群众形象""历史剧如何体现民族特色""历史剧如何应对影视领域的新问题""历史剧的娱乐性会否损害其严肃性"等具体问题。借助哲学阐释学的"问答逻辑"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不仅有助于对这一问题域进行去蔽与还原,而且可以发现历史剧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实际上不在"答"而在"问"的层面,例如核心概念的模糊处理、入思途径与讨论方式的单一、境外理论借鉴与主动对话意识的淡薄、重要论题的择选疏漏等。而历史剧理论建设的真正突破,有待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问题域 阐释史 问答逻辑
下载PDF
中学历史“神入”教学法及其运用
14
作者 孙明婉 刘晓华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层出不穷,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体现。这其中历史"神入"教学法在近几年独树一帜,为众多一线教师所接受。中学历史"神入"教学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论层出不穷,以人为本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多体现。这其中历史"神入"教学法在近几年独树一帜,为众多一线教师所接受。中学历史"神入"教学法能够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理解力、增强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图片再现以及语言烘托等方式开展"神入"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历史教学 ”神入”教学法 角色扮演 历史情感
下载PDF
董每戡剧史观中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以“女演员”地位变迁及话剧研究为例
15
作者 段金龙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57-63,共7页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每戡 戏剧史观 “发展史”意识 “通史”意识 “女演员”论 话剧
下载PDF
明代内廷历史剧研究
16
作者 郑莉 邹代兰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7-31,共5页
明代宫廷杂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剧,而且这部分剧作代表了明宫廷杂剧的主要特点和成就,本文就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保存的48部内廷历史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特点。可以发现,这些剧本有着很明确集中的指向性和宏大的系统性,... 明代宫廷杂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剧,而且这部分剧作代表了明宫廷杂剧的主要特点和成就,本文就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保存的48部内廷历史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特点。可以发现,这些剧本有着很明确集中的指向性和宏大的系统性,其内容涵盖了从春秋战国时代直到明代几千年的历史,而集中在汉族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事迹上,从而可以深层次的挖掘出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杂剧 历史剧 指向性 系统性 舞台性
下载PDF
西方现代美学史导论
17
作者 保罗·盖耶 刘旭光(译)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0年第1期-,共25页
盖耶借助对书名为何是一种现代美学史的说明,以开放的框架展开哲学美学的探讨,认为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是对某种特定经验的集中关注,而非聚焦于一种语言或言说一个过于狭小的概念领域。其次,将美学学科视为对柏拉图艺术之批评的整体性回... 盖耶借助对书名为何是一种现代美学史的说明,以开放的框架展开哲学美学的探讨,认为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是对某种特定经验的集中关注,而非聚焦于一种语言或言说一个过于狭小的概念领域。其次,将美学学科视为对柏拉图艺术之批评的整体性回应,回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锡德尼、休姆、培根、康德、谢林等人的美学观,简要梳理美学史的发展脉络。同时,基于审美经验、情感影响、自由游戏三个观念相互纠缠的复杂形式及综合性价值,质疑任何把审美经验与艺术和其他人类经验与产品的形式割裂开的现代观念,表明应当分析现代美学史中诸概念的复杂性与联系,而非对其进行简化与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史 哲学美学 审美经验 情感影响 自由游戏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47
18
作者 沃玉进 肖开华 +1 位作者 周雁 杨志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以志留系区域滑脱层为界,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据不同地区上、下构造层形变特征与强度及其组合特征,可将其地质结构分为单层稳定、双层连续、双层断褶、单层叠瓦、双层冲滑、单层冲断和二元推覆等7种类型。印支以来...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以志留系区域滑脱层为界,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据不同地区上、下构造层形变特征与强度及其组合特征,可将其地质结构分为单层稳定、双层连续、双层断褶、单层叠瓦、双层冲滑、单层冲断和二元推覆等7种类型。印支以来多期沉降与隆升产生了“早降晚抬”和“早抬晚降”2大类6种形式的埋藏演化史类型。海相地层原始建造、后期构造运动改造与上覆陆相地层的叠加形成了原生型、改造型、再生型和后生型4种类型的成藏组合。其中原生型成藏组合油气保存条件好,勘探前景好。中、下扬子区再生型和后生型成藏组合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结构 埋藏演化史 成藏组合 油气勘探 南方海相
下载PDF
中国古代竞戏判例研究
19
作者 戴羽 高海杰 刘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中国古代司法文书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竞渡、拳棒、相扑、射箭、踢毽等竞戏判例,唐宋竞渡判例主要作为吏部铨选判题与司法判决的参考,元代相扑、射箭判例可直接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清代拳棒判例则具有补充与细化法律条文的功能。我国古代... 中国古代司法文书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竞渡、拳棒、相扑、射箭、踢毽等竞戏判例,唐宋竞渡判例主要作为吏部铨选判题与司法判决的参考,元代相扑、射箭判例可直接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清代拳棒判例则具有补充与细化法律条文的功能。我国古代竞戏判例不仅拓展了古代体育史料的类型,同时证明我国古代存在体系化的竞技人身伤害治理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清代踢毽判例所涉及的竞戏治理已达到法理探讨的深域。竞戏判例史料相较于其他史料更具真实性与普适性,只有当竞技活动形成一定规模,才会出现法律层面的治理措施,从这一层面来看,竞戏判例可与其他体育文献共同佐证古代体育的发展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竞戏判例 竞戏治理
下载PDF
超越历史和结构的二元对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宇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89-94,共6页
近代哲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历史意识的觉醒 ,人们开始用历史的维度来突破自然主义的束缚 ,把历史与时间作为人回归自身本体的中介途径 ,但历史哲学却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困境。后起的结构主义用结构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双重... 近代哲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历史意识的觉醒 ,人们开始用历史的维度来突破自然主义的束缚 ,把历史与时间作为人回归自身本体的中介途径 ,但历史哲学却无一例外地陷入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困境。后起的结构主义用结构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双重特征来瓦解历史记忆和意识的自我同一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以所绪尔和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们却由于驱逐了时间性而又把结构自身在场化了。真正揭穿这个虚假对立的是后现代主义 ,德勒兹等人发挥了海德格尔的时空游戏的基本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结构 时-空游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