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 被引量:96
1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小部分;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 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小部分;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间贡献要远大于区域内贡献;区域内东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区域金融增长差异呈现上述特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增长中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中央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紧密联系的。根据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特征,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应着重降低区域间金融增长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 泰尔指数 增长差异 差异分解 协调
下载PDF
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5
2
作者 姬志恒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44,共20页
研究目标:分析2005-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研究目标:分析2005-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刻画,利用回归分析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全域内部相对差异渐趋缩小,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重要来源;各地区存在不同分化态势,不同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区域差异和演进趋势特征,系统考察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为评估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差异分解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彭海艳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100,共11页
文章首先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然后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三大区域总体、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基本呈下降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但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 文章首先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然后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三大区域总体、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基本呈下降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但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趋势不一致,且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差别较大;社会保障各项支出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成为总体差异的主体因素。文章最后对实际测算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支出 差异分解 GE指数分解法GINI系数分解法 三大区域
下载PDF
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分解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秀丽 王良健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6期104-107,111,共5页
本文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对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区际间的差异及东... 本文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对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区际间的差异及东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体省际间差异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省际差异。为此,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水平不均衡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水平 区域差异 省际差异 区际差异 差异分解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动态、差异分解与收敛性 被引量:48
5
作者 梁红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0-60,共21页
研究目标: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并利用变异系... 研究目标: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收敛模型检验其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研究发现: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都呈现两极或多极分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梯度特征。城市群的总体相对差异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的贡献最低。八大城市群中,仅京津冀、长江中游存在σ收敛;除珠三角外,其他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八大城市群都存在条件β收敛;三个不同功能等级城市群存在俱乐部收敛。空间外溢只是少数区域β收敛的影响因素,多数区域尚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降低运输费用、增强知识外溢、优化制度环境对不同城市群区域内差异缩小的作用存在异质性。研究创新:刻画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布动态,测度了其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揭示了其收敛机制以及空间溢出在收敛进程中的作用。研究价值:为分析中国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提供了依据,也对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生产性服务业 差异分解 收敛 空间外溢
原文传递
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华军 李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7,共13页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地区之间的竞争将发展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竞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更多体现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距。本文在运用全局(global...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地区之间的竞争将发展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竞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更多体现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距。本文在运用全局(global)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根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组成,首次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成因的双角度分解模型,并应用于中国2000-201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分析。研究发现: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差距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为69.19%,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为57.66%、73.33%、81.73%和144.64%;基于要素角度,污染治理生产率的差距是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为64.28%,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为63.96%、64.94%、59.10%和57.88%;通过进一步细分要素可知,劳动投入生产率的差距不仅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地区间差距作用最大,而且对东部和东北地区内差距的影响占据绝对地位,贡献率为19.27%、19.02%和19.65%,驱动中西部地区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工业废气治理生产率,贡献率为20.24%、2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地区差距 方向距离函数 GLOBAL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宏观税负与企业税负地区间差异之比较——基于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解的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汪德华 李琼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9,共13页
本文利用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采用计量分解的方法识别各省与基准省份江苏省的企业税负之差,并将其与宏观税负之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各类特征变量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省份缴纳税负存在显著差异是较普遍现象。除个别省份外,地区间企业税负... 本文利用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采用计量分解的方法识别各省与基准省份江苏省的企业税负之差,并将其与宏观税负之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各类特征变量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省份缴纳税负存在显著差异是较普遍现象。除个别省份外,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的方向与其宏观税负差异的方向基本一致;但企业税负差异的数值区间范围远小于宏观税负,而且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的大小,与宏观税负差异的大小并不存在严格对应关系。在中国税制基本全国统一的制度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体现出税收征管能力的地区间差异;税收征管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税负差异,对于地区间宏观税负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他因素可能更重要。因此,税务部门习惯地以宏观税负分析来查找税收征管漏洞的做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具体结论应慎重分析。采用计量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地区间同类型企业的企业税负差异,对于查找税收征管漏洞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税负 企业税负 地区间差异 计量分解
原文传递
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趋势及差别分解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胡文斌 张婷 +1 位作者 秦威 史建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肺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肺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率差别分解法分析人口因素对肺癌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肺癌粗死亡率在男性(APC=2.7%,95%CI=2.1%~3.4%,P〈0.001)、女性(APC=3.7%,95%CI=2.7%~4.7%,P〈0.001)和总人群(APC=2.9%,95%CI=2.3%~3.5%,P〈0.001)中均呈上升趋势;肺癌中国标化死亡率在女性(APC=1.7%,95%CI=0.7%~2.7%,P=0.006)和总人群(APC=0.8%,95%C1=0.2%~1.5%,P=0.017)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在男性人群(APC=0.4%,95%CI=-0.2%~1.0%,P=0.196)中无明显变化趋势;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肺癌粗死亡率,男性、女性和总人群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69.16%、40.92%和57.28%。结论江苏省昆山市1993—2014年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口因素是促进因素之一,寻求非人口因素是当前践行预防为主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死亡率 变化趋势 差别分解法
原文传递
流动人口家庭与城镇家庭的消费差异——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韬 毛建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8,共9页
文章基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微观家庭入户调查数据CHIP,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法分析了城镇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差异,比较研究了不同分位点处两者的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差异进行了分位数分解。研... 文章基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的微观家庭入户调查数据CHIP,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分位数分解法分析了城镇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差异,比较研究了不同分位点处两者的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差异进行了分位数分解。研究发现:消费收入弹性大致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而流动人口家庭的消费收入弹性在不同分位点均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两者的消费收入弹性差异会随着分位点的走高而逐渐缩小。此外,通过分位数分解还发现,消费总差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大,相对于较高收入阶层,对于处于低分位端的低收入阶层来说,回报效应对其消费产生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消费差异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下载PDF
可行能力视角下中国福利水平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结构分解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文彬 王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66,共22页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进特征、结构差异来源。研究方法: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方差分解法对福利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福利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不规则"M...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进特征、结构差异来源。研究方法: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方差分解法对福利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全国福利发展水平不高且呈不规则"M"形波动,地区福利发展呈俱乐部收敛状态;区域福利差异来源以区域间和超变密度为主,地区福利差异的空间演进呈缩小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可行能力理念与中国"五位一体"战略思想构建福利水平评价体系,从整体特征、区域差异、空间动态演变以及结构分解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研究价值:为正确评价和提高中国福利水平提供经验支撑和政策参考,为归纳总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福利提升方面的经验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水平 可行能力 五位一体 区域差异 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based on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被引量:20
11
作者 Zhen-dong LUO Rui-wen WANG Jiang ZHU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7年第8期1186-1196,共11页
Th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and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are used to study th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FDS)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Ensembles of data are compiled from t... Th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and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are used to study th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FDS)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Ensembles of data are compiled from the transient solutions computed from the discrete equation system derived from the FDS 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The optimal orthogonal bases are reconstructed by the elements of the ensemble with POD and SVD.Combining the above procedures with a Galerkin projection approach yields a new optimizing FDS model with lower dimensions and a high accuracy 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The errors between POD approximate solutions and FDS solutions are analyzed.It is shown by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cavity flows that the error between POD approximate solution and FDS sol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oretical results.Moreover,it is also shown that this valid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PO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65N30 35Q10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差异分解及空间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朝均 杨文珂 李宁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 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空间收敛性.研究结果印证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增加—降低—平稳"的发展特点,发现空间维度上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空间上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内部差异程度是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促进我国整体区域对外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促进东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提高研发投入、增强污染治理内部成本;加速西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人均GDP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对外开放度 差异分解 空间收敛性 熵权-G1法
下载PDF
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趋势及差别分解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文斌 秦威 +6 位作者 张婷 史建国 仝岚 邱和泉 金亦徐 周杰 罗晓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肝癌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肝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肝癌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肝癌粗亡率与年龄标化率,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CI评价肝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别分解法分析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肝癌粗死亡率在男性(APC=-0.1%,95%CI=-0.6~0.4%)、女性(APC=-0.2%,95%CI=-0.7%~0.3%)和总人群(APC=-0.1%,95%CI=-0.6%~0.4%)中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中国标化死亡率在男性(APC=-2.6%,95%CI=-3.1^-2.1%)、女性(APC=-2.7%,95%CI=-3.3%^-2.1%)和总人群(APC=-2.6%,95%CI=-3.0%^-2.2%)中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与1981年比较,男性、女性和总人群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578.40%、-1 403.60%和-700.38%,非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478.40%、1 303.60%和600.38%。结论江苏省昆山市1981—2014年肺癌死亡率在非人口因素作用下持续下降,但受到了人口因素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死亡率 变化趋势 差别分解法
原文传递
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及减寿率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亦晨 孙良红 +7 位作者 李小攀 陈涵一 张格 曲晓滨 陈华 周弋 林涛 孙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6-972,共7页
背景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 背景脑卒中是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资料目前依然缺乏。目的了解2002—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特征与减寿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浦东新区死因监测系统中提取死亡日期为2002—2017年死因为脑卒中死亡居民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粗死亡率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资料Z检验,标化死亡率比较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脑卒中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APC)采用Joinpoint 4.0.4计算。减寿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以及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对于脑卒中死亡率变化的贡献采用率差别分解法进行评价。结果2002—2017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56 180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29.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3/10万。2002—2017年脑卒中粗死亡率保持稳定(Z=1.362,P=0.195);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78%,Z=-14.950,P<0.00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PC=3.62%,Z=14.055,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0.74%,Z=4.639,P<0.001);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_(粗死亡率)=-1.46%,Z_(粗死亡率)=-5.739,P_(粗死亡率)<0.001;APC_(标化死亡率)=-5.43%,Z_(标化死亡率)=-13.409,P_(标化死亡率)<0.001)。男性居民脑卒中粗死亡率低于女性(Z=-5.465,P<0.001),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Z=-35.779,P<0.001)。儿童组、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年龄别死亡率分别为0.15/10万、2.52/10万、27.86/10万、248.02/10万、2 019.20/10万。年龄别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2002—2017年青年组、中年组、低龄老年人组、高龄老年人组居民脑卒中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死亡率 差别分解法 潜在减寿年数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双维内在结构解析:2000—2019年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华军 田震 石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7-877,共21页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对统筹协调各地区“双碳”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基于CEADs提供的2000—2019年中国省级碳排放清单,运用可视化方法刻画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时序特征与空间格局,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对统筹协调各地区“双碳”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基于CEADs提供的2000—2019年中国省级碳排放清单,运用可视化方法刻画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时序特征与空间格局,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进行双维分解,深入挖掘其内在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趋缓,内部结构来源变化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东西差距缩小、南北差距明显”的分布趋势,以及向西转移的分布重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水平呈上升态势,空间不均衡特征日益突显。从区域结构角度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中部和西部区域内差异上升是总体空间差异上升的重要原因。从碳源结构角度看,原煤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是决定总体空间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的主要力量。综合区域和碳源双维结构视角进一步发现,中部和西部原煤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逐渐成为总体空间差异最为显著的贡献来源。因此,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应立足“以煤为主”基本国情,积极推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协同推进化石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制定差异化的地区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空间差异 人口加权变异系数 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和解释: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双重考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伟 张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196,共5页
2002-2011年间以人均旅游收入刻画的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旅游经济空间均衡性有所增加。内部结构分解显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差距由国内旅游收入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东部地区内部。shapley值的分解证实... 2002-2011年间以人均旅游收入刻画的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旅游经济空间均衡性有所增加。内部结构分解显示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差距由国内旅游收入主导,主要体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和东部地区内部。shapley值的分解证实省域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度是引致旅游经济发展出现差距的主要根源,其中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化程度对省域间旅游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分别呈减弱和强化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省域间旅游经济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不平等分解
原文传递
生产视角下的中国水足迹空间差异研究——基于经济区域分析层次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兆丹 王张琪 Upmanu LALL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39-2050,共12页
基于经济区域分析层次,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及有关差异分解方法,探寻生产视角下水足迹(生产水足迹)地区间差异及其成因,讨论有必要调整生产的地区及调整内容。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生产水足迹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源于经济区域间差异(贡献... 基于经济区域分析层次,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及有关差异分解方法,探寻生产视角下水足迹(生产水足迹)地区间差异及其成因,讨论有必要调整生产的地区及调整内容。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生产水足迹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源于经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69.46%);2中国西北、中部和东北区域生产水足迹高于其他经济区域;各经济区域生产水足迹均主要源于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是中国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的最重要成因(贡献率59.19%),其关键因子为该部门最终需求量(贡献率74.57%);生产水足迹相关指标区域间比较中,京津区域水资源压力、西北区域生产水足迹强度、东北区域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高于其他区域对应值;3各经济区域内省区间生产水足迹在总量、部门结构、差异成因上有异同,在生产水足迹相关指标上水平各异;4东北区域、上海等"很有必要"调整生产,而"有必要"调整的有京津区域、吉林等;具体调整应结合水足迹地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进行。在生产视角下水足迹研究中引入经济区域分析层次、构建生产水足迹强度和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指标,具有一定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生产视角 经济区域分析层次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差异分解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生产视角的中国水足迹地区间差异:“总量-结构-效率”分析框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兆丹 Upmanu LALL +1 位作者 王张琪 田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5-94,共10页
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间差异问题正引起各界关注,分析比较各地区用水总量、结构及效率,是我国构建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在"总量-结构-效率"分析框架下,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锡尔指数空间... 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间差异问题正引起各界关注,分析比较各地区用水总量、结构及效率,是我国构建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在"总量-结构-效率"分析框架下,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锡尔指数空间差异分解、伪基尼系数差异成因分解等方法,分析我国30省级行政区(除西藏)42经济部门生产视角下水足迹(生产水足迹)地区间差异及其成因,为我国合理高效调整生产以降低水足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生产水足迹总量、结构、效率地区间差异明显。2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是其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成因(贡献率69.46%),而农林牧渔业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是生产水足迹经济区域间差异的重要贡献因子(贡献率59.19%),其关键因子为该部门最终需求量经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74.57%);水资源压力指标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源自经济区域内省区间可利用水资源量对应差别。3农林牧渔业直接用水系数与最终需求量、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最终需求量、住宿餐饮业用水乘数与最终需求量等省区间差别分别是三大产业生产水足迹省区间差异主要贡献因子。4生产水足迹强度省区间差异主要源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水足迹强度对应差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对工业生产水足迹废弃率省区间差异的贡献高于其他经济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生产视角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差异分解 中国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
下载PDF
公私部门工资差距——基于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8,共13页
公私部门工资差距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同时考虑劳动参与和公私部门选择双重样本选择,对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并用Oacaxa方法把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对工资差距的贡献分解出来。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参与选... 公私部门工资差距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扩展的Heck-man选择模型,同时考虑劳动参与和公私部门选择双重样本选择,对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并用Oacaxa方法把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对工资差距的贡献分解出来。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参与选择和公私部门选择的决策不是相互独立的;双重样本选择调整项在工资方程的估计中都是显著的;分离出误差选择调整项差异,工资差异中被歧视的部分所占的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公私部门 双重样本选择 Oacaxa分解
原文传递
二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区域分解算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吕桂霞 马富明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CSCD 2006年第2期96-105,共10页
本文讨论了一类数值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的并行差分格式.在这个算法中,通过引进内界点将求解区域分裂成若干子区域.在子区域间内界点上采用非对称格式计算,一旦这些点的值被计算出来,各子区域间的计算可完全并行.本文得到了稳定性条... 本文讨论了一类数值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的并行差分格式.在这个算法中,通过引进内界点将求解区域分裂成若干子区域.在子区域间内界点上采用非对称格式计算,一旦这些点的值被计算出来,各子区域间的计算可完全并行.本文得到了稳定性条件和最大模误差估计.它表明我们的格式有令人满意的稳定性,并且有着较高的收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热传导方程 有限差分 并行计算 区域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