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天麻质量评价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刚 秦民坚 +1 位作者 康继川 季祥彪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测定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以及多糖的含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与结论以天麻素和多糖两项指标来衡量,能更真实反映天麻的品质,且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关键词 天麻 含量 天麻素 多糖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野生平盖灵芝多糖含量 被引量:24
2
作者 梁琰 赵志国 +5 位作者 张敏敏 刘倩 程素盼 耿岩玲 王晓 赵恒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5-129,共5页
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并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含量进行对比,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技术提取平盖灵芝多糖,对超声提取条件(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系统优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 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并与不同品种灵芝多糖含量进行对比,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技术提取平盖灵芝多糖,对超声提取条件(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系统优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平盖灵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热水浸提结合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方法效率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g/m L),提取时间30 min。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灵芝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平盖灵芝的多糖含量最高,为2.68%;赤芝多糖含量其次,为2.01%;黑芝和紫芝多糖含量较为接近,分别为1.62%和1.61%。平盖灵芝多糖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平盖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盖灵芝 多糖含量 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沙枣果实营养、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艾百拉.热合曼 籍保平 周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沙枣是一种胡颓子属灌木像植物,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到俄罗斯北部等北半球地区。沙枣由于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防风固沙、抗森林火灾、固氮和快速生长等特点,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沙枣含有多种功能... 沙枣是一种胡颓子属灌木像植物,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到俄罗斯北部等北半球地区。沙枣由于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防风固沙、抗森林火灾、固氮和快速生长等特点,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沙枣含有多种功能保健成分,尤其是多糖、酚酸和黄酮,因此中亚到西亚国家民族传统药物中使用沙枣来治疗多种疾病。沙枣不同部位在维吾尔族民间使用于腹泻、胃溃疡、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等疾病治疗。作为药食两用,沙枣果实不仅是食品工业加工原料,而且是功能食品和新药物研发原料。本文基于沙枣相关的研究报道,综述了沙枣的营养组成、功能成分、药理活性,为沙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多糖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塬 张赫男 +5 位作者 谭贻 刘艳芳 冯杰 张越野 唐传红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1,共6页
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G0157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获得640个再生菌株,通过拮抗实验鉴定获得103个诱变菌株。测定诱变菌株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和... 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G0157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获得640个再生菌株,通过拮抗实验鉴定获得103个诱变菌株。测定诱变菌株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并计算多糖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诱变菌株A-434的多糖含量提高46.14%,诱变菌株A-246和A-434的多糖产量提高268.57%和63.07%。继代培养、拮抗实验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株A-246和A-434的遗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灵芝 原生质体 菌丝体生物量 多糖含量 多糖产量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对不同产地三七及其炮制品质量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雨昕 邢娜 +5 位作者 白浩东 王雪 曾元宁 于天颖 马恩耀 王秋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2-1259,共8页
目的 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建立三七Panax notoginseng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产地三七及其炮制品质量。方法 以水分、醇浸出物、皂苷含量、多糖得率、多糖总糖含量、糖蛋白含量及糖醛酸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以熵权法计算权重... 目的 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建立三七Panax notoginseng质量评价模型,评价不同产地三七及其炮制品质量。方法 以水分、醇浸出物、皂苷含量、多糖得率、多糖总糖含量、糖蛋白含量及糖醛酸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以熵权法计算权重,结合灰色关联法与TOPSIS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三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察红河、文山和曲靖3个产地共15个批次的三七及其炮制品的质量。结果 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三七各指标水平大不相同;将三七炮制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蒸制后水分降低,浸出物含量增加,皂苷减少,多糖含量增加;15批三七及炮制品质量排序结果 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熵权法的灰色关联法-TOPSIS法建立的质量评价模型方便有效,可用于三七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质量评价 熵权法 灰色关联法 TOPSIS法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水分 醇浸出物 皂苷 多糖得率 多糖总糖 糖蛋白 糖醛酸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不同居群的农艺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莉 王家金 +6 位作者 徐蕾 张庭 吴丽华 王翰墨 李智敏 査应洪 林良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对云南省收集到的36个铁皮石斛居群栽培植株进行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并对不同居群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以及其农艺性状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各居群间的株高、叶长、叶宽、丛数、茎粗、石斛碱、多糖等差异极显著。株高最高的是... 对云南省收集到的36个铁皮石斛居群栽培植株进行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并对不同居群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生物碱含量以及其农艺性状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各居群间的株高、叶长、叶宽、丛数、茎粗、石斛碱、多糖等差异极显著。株高最高的是广西石斛2号为19.36 cm,最矮的是文山石斛4号为3.04 cm。茎粗最粗的是增靓石斛为0.74 cm,最细的是文山石斛2号为0.28cm。多糖含量最多的是浙江石斛4号为0.095 mg,与浙江石斛5号和浙江石斛3号差异不显著,与大金石斛等32个居群差异极其显著;多糖含量最少是文山石斛2号为0.085 mg,与英茂石斛差异不显著,与瑞丽石斛2号等33个居群差异极其显著。生物碱含量最多的是文山石斛2号为0.0054 mg,与巨丰石斛差异不显著。分析表明,英茂石斛、标准药典石斛和增靓石斛3个居群是农艺性状好且多糖及生物碱含量较高的优质铁皮石斛资源,可以为今后铁皮石斛的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推广提供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农艺性状 多糖含量 生物碱含量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鹿茸菇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文佼 温世勇 +6 位作者 张洪勇 朱金英 裴艳婷 魏龙雪 陆学东 王秀芬 张书良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近年来,鹿茸菇因其子实体含有的鹿茸菇多糖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通过对围绕鹿茸菇人工栽培、营养成分、多糖提取、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对鹿茸菇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鹿茸菇 人工栽培 营养成分 多糖提取 加工利用
下载PDF
不同的产地加工方法对中药材金樱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四清 周日宝 +4 位作者 陈胜璜 高静 贺又舜 童巧珍 刘世骥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确定金樱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不同的产地加工方法对金樱子中多糖含量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烘干法比晒...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确定金樱子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不同的产地加工方法对金樱子中多糖含量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烘干法比晒干法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高,宜采用烘干的方法进行产地加工。但是烘干法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金樱子中多糖含量反而不断减少,呈现明显递减的趋势。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以40℃烘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产地加工方法 多糖含量 质量研究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金银花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燕文 王玲娜 +4 位作者 梁从莲 刘谦 李佳 胡晶红 张永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比较五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银花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把同一地区的同一金银花品种,分别采用硅胶阴干法、烘房烘干法、杀青干燥法、自然晒干法和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得到硅胶阴干品、烘房烘干品、杀青干燥品、自然晒干品和真空冷冻干... 比较五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银花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把同一地区的同一金银花品种,分别采用硅胶阴干法、烘房烘干法、杀青干燥法、自然晒干法和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得到硅胶阴干品、烘房烘干品、杀青干燥品、自然晒干品和真空冷冻干燥品。用20倍量的95%乙醇在60℃条件下预处理2次(每次1小时),弃滤液,残渣用超声辅助热水提取法提取,提取液经过sevage法除蛋白精制,苯酚-硫酸法测定金银花多糖的含量。结果:杀青干燥品金银花多糖含量最高,为14.57%,冷冻干燥品金银花多糖含量次之,为13.31%,硅胶阴干品金银花多糖含量最低,仅为11.29%。结论:结合对金银花的已有研究,从金银花多糖含量方面考察,得出杀青干燥法为金银花的最佳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多糖含量 干燥方法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年份黄精中多糖含量 被引量:11
10
作者 潘德芳 吕杨 +2 位作者 陈伟民 任凤莲 陈龙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90-5790,5795,共2页
[目的]测定九华山地区所产不同育成年份黄精中多糖含量,为九华山地区黄精的产品分级和种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九华山地区产不同年份黄精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年份的黄精中多糖含量变化较大,随着种植年限... [目的]测定九华山地区所产不同育成年份黄精中多糖含量,为九华山地区黄精的产品分级和种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九华山地区产不同年份黄精中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年份的黄精中多糖含量变化较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多糖含量呈现升高趋势。其中,1年生黄精中多糖含量最少,为13.02%;9年生多糖含量达到最大,为18.44%;10年生多糖含量出现下降,为15.64%。[结论]可以在实际采收中,通过不同育成年份对黄精进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不同年份 多糖含量 苯酚-硫酸法
下载PDF
云南多花黄精适宜采收期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佳 朱翔 +3 位作者 叶宏达 王文祥 叶怡然 海梅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7期88-91,共4页
为确定云南道地药材多花黄精的最适采收期,测定云南金平县多花黄精基地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鲜干物质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5年生多花黄精各节的多糖含量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其中1~3龄节多糖含量... 为确定云南道地药材多花黄精的最适采收期,测定云南金平县多花黄精基地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月份的多花黄精的多糖含量、鲜干物质重。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5年生多花黄精各节的多糖含量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其中1~3龄节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28、121、97 mg/g,4~5龄节降低为67、58 mg/g;在不同采收月份中,12月、翌年1月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31.11、133.85 mg/g,且12月根茎鲜重值最高,达到821.41 g,折干率为26.51%。云南产多花黄精最适采收期应该在12月底、翌年1月初,以根茎繁殖的多花黄精3年为其最佳采收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多糖含量 最适采收期
下载PDF
有机态和无机态硼对柑橘枳橙砧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林 刘磊超 +3 位作者 王宇函 吕波 姚子涵 姜存仓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以柑橘枳橙[Citrus si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对其生长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两种形态硼都能增加砧木幼苗各部位的干、鲜质量和株高;有机态... 以柑橘枳橙[Citrus siinensis(L.)Osb.×Poncirus trifoliata(L.)Raf.]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对其生长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两种形态硼都能增加砧木幼苗各部位的干、鲜质量和株高;有机态山梨醇—硼对地下部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有机态山梨醇—硼比无机态硼酸更易于向叶片等地上部位转运,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根和茎中的硼含量与无机态硼酸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叶片中的硼含量与硼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无机态硼酸处理,叶片占总硼含量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无机态硼酸处理。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各部位钾、钙、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而无机态硼酸处理各部位元素含量则比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高。缺硼易导致叶片中糖类物质的积累,有机态山梨醇—硼比无机态硼酸能更有效地促进叶片中多糖物质的转运,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和无机态硼酸处理分别降低26.3%和11.8%,淀粉含量分别降低43.5%和26.1%。在提高枳橙砧木叶片抗逆能力方面,有机态山梨醇—硼效果优于无机态硼酸,两种硼类型处理叶片中脯氨酸和伤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分别降低了20.6%和19.6%,有机态山梨醇—硼和无机态硼酸处理伤害率降低了13.3%和16.5%,有机态山梨醇—硼处理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无机态硼酸处理19.4%。有机态硼对改善枳橙砧木根系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优于无机态硼酸;能有效降低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顺利转移;而在减少叶片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护质膜方面,有机态与无机态硼有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砧木 元素含量 多糖物质 脯氨酸
原文传递
不同生育期香菇多糖、蛋白质积累规律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嘉铭 雷于国 +2 位作者 胡国元 但冬梅 吴晓丽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97,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生育期香菇多糖、蛋白质积累规律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首先对三潮香菇不同生育期总糖、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第一潮香菇不同生育期多糖提取液使用20%、50%、70%乙醇终浓度进行分级醇沉,得到12个组分粗多糖样... 为了探索不同生育期香菇多糖、蛋白质积累规律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首先对三潮香菇不同生育期总糖、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第一潮香菇不同生育期多糖提取液使用20%、50%、70%乙醇终浓度进行分级醇沉,得到12个组分粗多糖样品(依次命名L1P20,L1P50,L1P70,……,L4P50,L4P70),比较12个粗多糖组分得率、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第一潮香菇各时期总糖和多糖含量均高于第二潮和第三潮,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在第一潮L3达到最大,分别为13.13%和45.33%,而多糖含量在第一潮L4达到最大8.24%;12个粗多糖组分得率、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有一定差异,P20组分得率最高,但是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明显低于其他2个组分。抗氧化活性方面,12个粗多糖组分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在未成熟时期整体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P20组分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为香菇适宜采摘时期以及香菇多糖活性最优组分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发育期 香菇多糖 蛋白质 多糖含量 分级醇沉 抗氧化
原文传递
黄蜀葵中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永 葛兆宏 +4 位作者 段琼辉 于生兰 李勇军 谈祥宇 王丹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测定黄蜀葵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槲皮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黄蜀葵中多糖含量为5.68%,总黄酮含量为1.577 5%,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 目的:测定黄蜀葵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槲皮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黄蜀葵中多糖含量为5.68%,总黄酮含量为1.577 5%,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1.102%、0.404 1%。结论:黄蜀葵中多糖、总黄酮、金丝桃苷、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所选的相应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其质量控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 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金丝桃苷 槲皮素 多糖 总黄酮
下载PDF
金樱子中多糖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日宝 陈胜璜 +4 位作者 陈希平 高静 贺又舜 童巧珍 刘世骥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成熟度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上旬这一段时期金樱...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成熟度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上旬这一段时期金樱子果粉和果肉粉中多糖含量积累较高,为金樱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采收时应分期分批适时采收金樱子的成熟果实,采摘过早或过迟,不但影响药材的外形质量,也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金樱子产地加工方法以40℃烘干的效果较为理想。结论:为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采收期 成熟度 产地加工方法 多糖含量 金樱子果实 含量动态变化 最佳采收期 紫外分光光度法 加工方法
下载PDF
不同产地来源菘蓝根生物量、蛋白质和多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晓清 王康才 +2 位作者 陈暄 付志文 张金苓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将北京、河南、山西、内蒙古包头、内蒙古赤峰5个不同产地的菘蓝和河北的四倍体菘蓝引种到江苏省灌南地区,以江苏灌南菘蓝为对照,分析不同来源材料的生物量、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并以生物量、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各地材料引种... 将北京、河南、山西、内蒙古包头、内蒙古赤峰5个不同产地的菘蓝和河北的四倍体菘蓝引种到江苏省灌南地区,以江苏灌南菘蓝为对照,分析不同来源材料的生物量、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并以生物量、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各地材料引种到江苏连云港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河北的四倍体菘蓝根的生物量、蛋白含量和多糖含量均最高,且具备较好的生物性状和较好的适应性,是苏北地区最佳的引种材料;河南的材料也是较适宜的二倍体引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根 蛋白含量 多糖含量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石斛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韦练 郭力 +6 位作者 陈佳江 许莉 石媛慧 郝普彦 罗方利 张廷模 韩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建立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测定条件;并对不同品种石斛中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确定的DNS比色法的最佳检测波长510nm,显色剂用量5.0 ml,沸水浴... 目的建立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测定条件;并对不同品种石斛中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确定的DNS比色法的最佳检测波长510nm,显色剂用量5.0 ml,沸水浴中保持5 min。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5 9~0.177 1 mg/ml,r=0.999 3,加样回收率为97.88%~101.28%。不同品种石斛中糖类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石斛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 多糖 含量测定 石斛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百合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胜璜 周日宝 +1 位作者 汤艳红 刘月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百合的最佳采集时间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百合多糖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同一产地不同时间采集的百合10批,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在490 nm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样品浓度在2.4~7.2μg/mL... 目的:探讨百合的最佳采集时间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百合多糖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同一产地不同时间采集的百合10批,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在490 nm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结果:样品浓度在2.4~7.2μg/mL内,多糖的浓度和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56),10批品种多糖含量在13.64%~28.18%范国内,以9月份采集的百合多糖含量最高。结论:百合以9月份采收为佳,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可作为测定百合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采收时间 多糖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金荞麦和甜荞植物叶抗氧化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光 余霜 +1 位作者 周永红 陈庆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1,共5页
为了弄清荞麦抗氧化相关的物质,考察了48个金荞麦复合物植物(F.cymosum complex)收集系以及3个甜荞(F.esculentum Moench)品种植物叶的抗氧化能力、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及多糖含量等指标,并分析其与荞麦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 为了弄清荞麦抗氧化相关的物质,考察了48个金荞麦复合物植物(F.cymosum complex)收集系以及3个甜荞(F.esculentum Moench)品种植物叶的抗氧化能力、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及多糖含量等指标,并分析其与荞麦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在金荞麦与甜荞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而抗氧化能力、多糖含量、维生素E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在金荞麦与甜荞中不同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金荞麦与甜荞的抗氧化性与黄酮含量、维生素E含量相关性极显著,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维生素E、多糖含量相关性显著,维生素C含量与黄酮、多酚及多糖含量相关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甜荞 抗氧化活性 维生素C含量 黄酮含量 维生素E含量 多糖含量 多酚含量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来源桦褐孔菌多糖免疫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武永德 陈辉 徐向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45-648,共4页
利用水溶醇沉法分别从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中分离提取多糖,并采用两种免疫调节测定方法研究其免疫调节活性。所有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胞外乙醇沉淀多糖,除蛋白后多糖以及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胞内乙醇沉淀多糖,对NO的清除和人的... 利用水溶醇沉法分别从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中分离提取多糖,并采用两种免疫调节测定方法研究其免疫调节活性。所有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产物胞外乙醇沉淀多糖,除蛋白后多糖以及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胞内乙醇沉淀多糖,对NO的清除和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s)的增殖具有很强的活性,多糖含量和蛋白含量有明显的不同,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具有较高的多糖含量和较低的蛋白含量,并且其对NO的清除活性和hPBMCs的增殖活性相对天然的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弱。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蛋白含量 多糖含量 NO清除活性 细胞增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