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金属镁工业的环境效应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鸿文 曹瑛 +2 位作者 蒋芸 吴秀文 刘玉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9-837,共9页
中国的优质白云岩、菱镁矿资源丰富,为发展金属镁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20世纪90年代末,以相对浪费能源、资源和牺牲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依赖皮江法炼镁技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现今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 中国的优质白云岩、菱镁矿资源丰富,为发展金属镁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20世纪90年代末,以相对浪费能源、资源和牺牲区域环境质量为代价,依赖皮江法炼镁技术,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金属镁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现今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挑战,决定了必须对皮江法炼镁技术进行变革,以实现金属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节约发展。以优质白云岩为原料,经煅烧和钙镁分离,生产轻质碳酸钙和氧化镁,进而采用碳热还原法提取金属镁的技术,较之传统的皮江法具有资源利用率高、节能高效、且可完全实现清洁生产等优势。这一创新技术体系,将在现今中国国情背景下,引导金属镁工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镁 白云岩 皮江法 碳热还原法 温室效应 清洁生产
下载PDF
金属镁生产新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车玉思 杜胜敏 +1 位作者 宋建勋 何季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9-1733,共15页
镁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可用于助剂、添加剂与结构功能材料,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金属镁进入工业化生产,主要经历了电解法与热还原法,并分别衍生出各种电解法工艺与热还原法工艺。本文综述近20年国内外镁冶炼技术的研究现状,... 镁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可用于助剂、添加剂与结构功能材料,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金属镁进入工业化生产,主要经历了电解法与热还原法,并分别衍生出各种电解法工艺与热还原法工艺。本文综述近20年国内外镁冶炼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一些典型的新型镁冶炼技术工艺,其中部分工艺方法已进入中试与产业化示范阶段,为我国原镁冶炼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最后,针对主流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新工艺的研究现状,提出原镁冶炼技术发展的建议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冶炼 硅热法 碳热法 镁音速
下载PDF
氮化铀粉末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易伟 代胜平 +4 位作者 沈保罗 左国平 谈先球 彭倩 王莹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9,118,共5页
氮化铀燃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纯度高、烧结活性好的氮化铀粉末合成工艺技术。本文开展了以三碳酸铀酰胺(AUC)流程制备的高活性氧化铀粉末和高纯度的碳黑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氮化铀粉末的工艺研究,初步考察了碳铀... 氮化铀燃料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纯度高、烧结活性好的氮化铀粉末合成工艺技术。本文开展了以三碳酸铀酰胺(AUC)流程制备的高活性氧化铀粉末和高纯度的碳黑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合成氮化铀粉末的工艺研究,初步考察了碳铀摩尔比、反应气氛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合成产物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碳铀摩尔比(2.3~2.4)以及反应制度可以制备出较高纯度的氮化铀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铀 碳热还原 合成工艺
下载PDF
氮化工艺对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AlN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小锋 彭虎 +1 位作者 钱端芬 夏广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0,共5页
根据微波加热特点,选择合适的合成氮化工艺,合成出优质的AlN,并探讨了在微波环境下各种因素对合成AlN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微波合成氮化工艺合成AlN,不但在节能省时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在合成质量上也有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 ALN 微波合成 碳热还原法 合成工艺
下载PDF
碳质还原剂在电硅热法冶炼FeV50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东明 卢永杰 +3 位作者 孟旭光 万贺利 贾立根 王方 《河北冶金》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介绍了电硅热法、碳热法冶炼钒铁的原理。对比分析了碳质还原剂在电硅热法冶炼Fe V50时,加入时间和剂量不同对最终产品含碳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方案。实施后,有效降低了电硅热法冶炼钒铁的生产成本,且钒收率提高1%-2%。
关键词 钒铁合金 电硅热法 碳热法 碳质还原剂
下载PDF
反应原料对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AlN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小锋 彭虎 +1 位作者 钱端芬 夏广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微波加热特点,选择合适的反应原料,合成出优质的AlN粉末。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反应原料微波合成AlN,由于微波的“非热效应”以及微波环境下整个反应系统的均匀加热,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极大的减少了合成成本。
关键词 ALN 微波合成 碳热还原法 反应原料
下载PDF
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7
作者 刘谋盛 王平艳 +1 位作者 戴永年 刘耘畦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6,共4页
对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经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在常压下,该反应发生的起点温度为2121.21 K,而当系统压力下降时,该反应的起点温度也会下降;经过计算得到了该反应起点温度与系统压力间的关系,也得到了... 对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经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在常压下,该反应发生的起点温度为2121.21 K,而当系统压力下降时,该反应的起点温度也会下降;经过计算得到了该反应起点温度与系统压力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同系统压力下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与系统温度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碳热还原 氯化法 低价氯化铝 热力学
下载PDF
合成Fe_3Si-Ti(C,N)多相材料的热力学研究
8
作者 刘明 徐利华 +2 位作者 邸云萍 仉小猛 郝洪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671,共5页
本文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铁尾矿中主体元素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理论分析表明,尾矿中Fe3O4和FeTiO3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虽有中间产物的产生,但随温度的升高,最终转化为Fe3Si和Ti(C,N),这为合成制备Fe-Si-Ti多相材料提... 本文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铁尾矿中主体元素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对生成的产物进行了预测。理论分析表明,尾矿中Fe3O4和FeTiO3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虽有中间产物的产生,但随温度的升高,最终转化为Fe3Si和Ti(C,N),这为合成制备Fe-Si-Ti多相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了Fe3Si-Ti(C,N)多相材料,并借助XRD和SEM对烧结体的物相和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300℃以上时,产物的主晶相为Fe3Si和Ti(C,N),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吻合。通过SEM分析可知,生成的Ti(C,N)相富集在Fe3Si相的周围,形成一种高硬度、耐磨、抗腐蚀的复合材料,表明这是一条从废弃尾矿制得良好的耐磨材料的绿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Fe3Si—Ti(C N)多相材料 反应热力学 碳热还原法
下载PDF
预凝胶法碳热还原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
9
作者 马涛 郭成初 +2 位作者 陈铭 宋彤 常振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3-867,共5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凝胶方式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研究实现凝胶微球常温条件下的形成以及预凝胶液中的反应物炭黑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实现均匀分散。采用包括zeta电位仪、纳米粒度仪等多种技术对产物表征,对预凝胶液中...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凝胶方式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UO_2核燃料微球。研究实现凝胶微球常温条件下的形成以及预凝胶液中的反应物炭黑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实现均匀分散。采用包括zeta电位仪、纳米粒度仪等多种技术对产物表征,对预凝胶液中的炭黑分散机理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凝胶微粒与炭黑通过固有电性发生交错式结合而使得炭黑均匀分散。成功制备了密度大于90%理论密度的UO_2燃料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核燃料微球 碳热还原 炭黑分散 预凝胶法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铁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跃东 张国华 周国治 《铁合金》 2017年第6期31-35,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以五氧化二钒或者三氧化二钒、氧化铁和石墨为原料,以高温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制备氮化钒铁合金的新工艺,分别研究配碳比、反应温度、取样方式、合金牌号对于氮化钒铁产品质量(氮含量、氧含量、碳含量、密度)的影响。以此工艺制... 提出了一种以五氧化二钒或者三氧化二钒、氧化铁和石墨为原料,以高温碳热还原氮化反应制备氮化钒铁合金的新工艺,分别研究配碳比、反应温度、取样方式、合金牌号对于氮化钒铁产品质量(氮含量、氧含量、碳含量、密度)的影响。以此工艺制备氮化钒铁,所得产品具有高氮、低碳、低氧及高密度等特性,能够满足合金化过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钒铁 碳热还原氮化法 氧化钒
下载PDF
Al_4O_4C的碳热还原合成及其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建立 汪长安 +3 位作者 山口明良 孙加林 白春丽 白周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2-1296,1302,共6页
以氧化铝(Al2O3)和石墨(C)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合成铝氧碳(Al4O4C),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合成铝氧碳(Al4O4C)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加热温度,可加快Al2O3和C反应生成Al4O4C的反应速率... 以氧化铝(Al2O3)和石墨(C)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合成铝氧碳(Al4O4C),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合成铝氧碳(Al4O4C)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加热温度,可加快Al2O3和C反应生成Al4O4C的反应速率;延长保温时间可增大Al2O3和C反应生成Al4O4C的反应程度。在反应初期主要为固-固反应,Al2O3和C直接接触反应生成Al4O4C和一氧化碳(CO);后期主要为气-固反应,Al2O3和CO气体反应生成Al4O4C和二氧化碳(CO2)。计算得到气-固反应的频率因子和活化能分别为338.66和264.1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碳 氧化铝 石墨 合成 动力学 碳热还原工艺
原文传递
炼钢粉尘中锌分离和回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刘东 李萍萍 +1 位作者 杜传明 于景坤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0,共10页
锌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但全球锌矿资源不足以支撑未来的锌需求。因此,从工业固废中回收锌是解决我国锌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炼钢粉尘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若锌能被有效分离,回收的锌可作为一种锌资源,并且剩余的铁能返回冶金流程再利... 锌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但全球锌矿资源不足以支撑未来的锌需求。因此,从工业固废中回收锌是解决我国锌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炼钢粉尘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若锌能被有效分离,回收的锌可作为一种锌资源,并且剩余的铁能返回冶金流程再利用。炼钢粉尘中的锌主要以ZnO和ZnFe_(2)O_(4)的形式存在,因ZnFe_(2)O_(4)性质相对稳定,导致炼钢粉尘中锌的分离和回收比较困难。基于各物相及化合物物化性质的不同,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从炼钢粉尘中分离回收锌的方法,主要包括火法工艺、湿法工艺和火法湿法联合工艺。本文系统总结了各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着重介绍了湿法火法联合工艺的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炼钢粉尘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粉尘 锌分离 锌回收 碳热还原 ZnFe_(2)O_(4) 湿法火法联合工艺 氧化钙焙烧重构
下载PDF
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谋盛 王平艳 +1 位作者 戴永年 刘耘畦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20,共4页
对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经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在常压下,该反应发生的起点温度为2121.21K,而当系统压力下降时,该反应的起点温度也会下降;经过计算得到了该反应起点温度与系统压力间的关系,也得到了... 对氧化铝碳热还原氯化法制低价氯化铝的反应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经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在常压下,该反应发生的起点温度为2121.21K,而当系统压力下降时,该反应的起点温度也会下降;经过计算得到了该反应起点温度与系统压力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同系统压力下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与系统温度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碳热还原 氯化法 低价氯化铝 热力学研究
下载PDF
Effects of synthesis temperature and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on preparation of β-Sialon based composites from fly ash 被引量:9
14
作者 MA Bei-yue LI Ying +1 位作者 YAN Chen DING Yu-sh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29-133,共5页
β-Sialon based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from fly ash and carbon black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Effects of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β-Sialon based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from fly ash and carbon black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Effects of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on synthesis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sites was also discussed.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heating temperature or mass ratio of carbon black to fly ash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β-Sialon. The β-Sialon based composites can be synthesized at 1723 K for 6 h while heating the sample with mass ratio of carbon black to fly ash of 0.56. The as-received β-Sialon in the composites exists as granular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2-3 μm.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β-Sialon based composites includes the formation of O′-Sialon, X-Sialon and β-Sialon as well as the conversion processes of O′-Sialon and X-Sialon to β-Sia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COMPOSITES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fly ash synthesis temperature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β-Sialon/ZrN/ZrON composites using fly ash and zircon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北越 孙明刚 +2 位作者 丁玉石 闫晨 厉英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638-2643,共6页
β-Sialon/ZrN/ZrON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an in-situ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with fly ash, zircon and active carbon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 β-Sialon/ZrN/ZrON composites we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an in-situ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with fly ash, zircon and active carbon as raw materials. The effects of raw materials composition and holding time on synthesis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sites was also discussed.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and SEM. It was found that increasing carbon content in a sample and holding time c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β-Sialon, ZrN and ZrON. The prop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to synthesize β-Sialon/ZrN/ZrON composites were mass ratio of zircon to fly ash to active carbon of 49:100:100, synthesis temperature of 1550 °C and holding time of 15 h.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β-Sialon and ZrN(ZrON) synthesized at 1550 °C for 15 h reached about 2 and 1μm, respectively.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β-Sialon/ZrN/ZrON composites included the formation ofβ-Sialon and ZrO2 as well as the conversion of ZrO2 to ZrN and Z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ZRN ZrON in-situ synthesis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process fly ash ZIRCON
下载PDF
高岭土碳热还原氮化制备Sialon粉末的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隆 尹斌 余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末.通过对产物物相组成分析,探讨了合成Sialon粉末的反应过程,并对可能发生的不利于Sialon粉末合成的部分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有显著影响.氮气流量小,产... 以高岭土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Sialon粉末.通过对产物物相组成分析,探讨了合成Sialon粉末的反应过程,并对可能发生的不利于Sialon粉末合成的部分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反应条件对产物组成有显著影响.氮气流量小,产物中有SiC生成;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将有莫来石相存在;温度过高或时间太长则产生AlN多型体和Si3N4相;只有足够的氮气流量、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才有利于Sialon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碳热还原 SIALON粉末 反应过程
下载PDF
氟磷灰石碳热还原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任飞 李银 +2 位作者 夏举佩 李宛霖 韩跃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2-379,共8页
为探明电炉法黄磷的反应历程,采用纯物质模拟电炉法黄磷生产,并使用HSC热力学软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该过程进行辅助研究。HSC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碳热还原反应历程如下:Ca_5(PO_4)_3F优先与SiO_... 为探明电炉法黄磷的反应历程,采用纯物质模拟电炉法黄磷生产,并使用HSC热力学软件、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该过程进行辅助研究。HSC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碳热还原反应历程如下:Ca_5(PO_4)_3F优先与SiO_2发生脱氟反应生成Ca_3(PO_4)_2,而Ca_3(PO_4)_2又被碳还原产生CaO,并结合SiO_2形成钙硅酸盐,而F最终以SiF_4(g)的形式排出体系;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氟磷灰石的碳热还原反应是一个变级反应,反应级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时间增大而降低,其反应活化能为188.96 kJ×mol^(-1),表明是一个高能耗反应;渣相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的液相逐渐增多,物质扩散加快,导致反应速率增大,这与动力学分析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灰石 碳热还原 反应历程 动力学
下载PDF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for vacuum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Pidgeon process used in magnesium production 被引量:3
18
作者 Yang Tian Lipeng Wang +4 位作者 Bin Yang Yongnian Dai Baoqiang Xu Fei Wang Neng Xio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56-767,共12页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based alloys,the demand for primary magnesium is increasing dramatically all over the world.The Pidgeon proces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based alloys,the demand for primary magnesium is increasing dramatically all over the world.The Pidgeon process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agnesium in China,but suffers from problems such as high energy,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While the process of vacuum carbothermal reduction to produce magnesium(VCTRM)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its advantages,but it has not been well-practiced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there also is no comprehens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is process.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flows of resource and energy for the Pidgeon process and the VCTRM process,then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se two processes with each other from three aspects.The VCTRM process results in 63.14%and 69.16%lower of non-renewable mine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s when compared to the Pidgeon process,respectively.Moreover,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2.675 tce vs.8.681 tce)and material to magnesium ratio(2.953:1 vs.6.429:1)of the VCTRM process,which lead to lower greenhouse gas(GHG)emissions(8.777 t vs.26.337 t)and solid waste generation(0.522 t vs.5.465 t)with a decrease of 66.67%and 90.45%,respectively.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CTRM process is a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cess for magnesium produc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but low cost and low pollution,and it shows a good potential to be industrialized in the future after solving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the reverse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production Vacuum carbothermal reduction process Pidgeon process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下载PDF
中低品位磷矿碳热还原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艳 戢峻 +2 位作者 李鹏飞 田琦峰 杜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11-15,共5页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在1 250℃下,以反应时间、碳过剩系数及硅钙物质的量比为实验因子,磷矿还原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磷矿碳热还原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碳过剩系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1 250℃下的优... 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在1 250℃下,以反应时间、碳过剩系数及硅钙物质的量比为实验因子,磷矿还原率为实验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磷矿碳热还原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与碳过剩系数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1 250℃下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44 min、碳过剩系数2.28、硅钙物质的量比2.7,在此条件下,磷矿还原率可达95.22%,与模型预测值96.91%接近。采用组成不同的中低品位磷矿矿2进行验证实验,磷矿还原率为95.50%,接近预测值。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中低品位磷矿碳热还原工艺有助于热法磷酸工艺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碳热还原反应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用粉煤灰合成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北越 厉英 翟玉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2-1285,共4页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350~1 550℃下保温6 h合成出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相组成的影响,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分析了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相组成影... 以粉煤灰和炭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 350~1 550℃下保温6 h合成出不同组成的Sialon环境材料.研究了合成温度对材料相组成的影响,观察了其显微结构,并分析了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材料的相组成影响显著;提高合成温度有利于莫来石的分解和Sialon的生成,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可以合成不同组成的Sialon材料;1 350~1 400℃,1 450~1 500℃和1 550℃保温6 h可以分别合成(O′+β)-Sialon/莫来石、(X+β)-Sialon/刚玉和β-Sialon材料;在1 550℃下合成β-Sialon的平均粒径约为2~3μm.粉煤灰的碳热还原氮化过程包括O′-Sialon,X-Sialon和β-Sialon的氮化生成过程,以及O′-Sialon向X-Sialon和β-Sialon的转化与X-Sialon向β-Sialon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ialon环境材料 碳热还原氮化法 原位合成 粉煤灰 高附加值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