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汪森的词学及其家族传承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水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3,共7页
桐乡汪氏是清代重要的词学世家。汪森是清初浙西词派的重要成员,在他周围还形成了一个以华及堂六客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他不但协助朱彝尊编成《词综》一书,而且对浙派词学理论的建设贡献极大,提出了尊词体和宗南宋的审美主张。正是在他... 桐乡汪氏是清代重要的词学世家。汪森是清初浙西词派的重要成员,在他周围还形成了一个以华及堂六客为代表的文人群体。他不但协助朱彝尊编成《词综》一书,而且对浙派词学理论的建设贡献极大,提出了尊词体和宗南宋的审美主张。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孙辈汪筠、汪孟、汪仲鈖等发展了他的词学思想,并促成了汪氏词人群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森 浙西词派 《词综》 汪氏家族 词学传承
下载PDF
汉晋时期山阳高平王氏家族藏书考述
2
作者 何贤英 刘伟 《河北科技图苑》 2022年第2期88-92,81,共6页
山阳高平王氏家族是汉晋时期著名的文化士族、藏书世家,但后世学者对其家族藏书的研究却很少。王氏家族藏书丰富,由蔡邕赠书、家族传承藏书及家族成员的个人著述三部分组成。王氏家族藏书具有来源的特殊性、内容的多样性及历史的传承性... 山阳高平王氏家族是汉晋时期著名的文化士族、藏书世家,但后世学者对其家族藏书的研究却很少。王氏家族藏书丰富,由蔡邕赠书、家族传承藏书及家族成员的个人著述三部分组成。王氏家族藏书具有来源的特殊性、内容的多样性及历史的传承性等特点;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王氏家族藏书的重要贡献,指出藏书不仅为家族成员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为子孙后代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资源,读书对个人成才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山阳高平 王氏家族 家族藏书
下载PDF
灵武回族王氏家族的近代变迁——都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回流特例
3
作者 许宪隆 王永亮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7-94,共8页
宁夏灵武穆斯林王氏家族在近现代社会从乡村到都市,从都市回到乡村的运动轨迹,揭示了近现代回族民族工业不仅受到封建政治、官僚资本的压迫,还要在其它民族工业挑战与挤兑的夹缝中生存。
关键词 回族 家族 迁移 民族资本
下载PDF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与建设思路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键 郜峦 +3 位作者 王又闻 叶敏 叶铭钢 厍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9-801,共3页
文章介绍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的背景意义、历史沿革和建设思路,认为今后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文献史料,厘清流派发展渊源;②根植传统文化,开展流派传承研究;③立足临床疗效,提炼特色诊疗技术;④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传... 文章介绍了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的背景意义、历史沿革和建设思路,认为今后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文献史料,厘清流派发展渊源;②根植传统文化,开展流派传承研究;③立足临床疗效,提炼特色诊疗技术;④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传承人才梯队;⑤加强推广运用,增强辐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王氏医学 流派传承 工作室 思路
原文传递
卒中后肢体痉挛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焕芹 李彬 +2 位作者 孙敬青 龙德怀 冯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17-4219,共3页
肢体痉挛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生减少了卒中患者的移动,不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成功。针刺以其简、便、廉、验特点在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选穴方案主要包括夹脊穴法、平衡... 肢体痉挛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生减少了卒中患者的移动,不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成功。针刺以其简、便、廉、验特点在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常见的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选穴方案主要包括夹脊穴法、平衡肌张力针法、针刺拮抗肌群穴法和经筋刺法等。其中后3个方案选穴均在痉挛局部,但现代医学对痉挛局部选穴存在较大争议,且缺乏随机、对照、盲法等高质量研究设计。夹脊穴避开了肢体痉挛局部取穴争论的焦点,且王氏夹脊穴取穴少,简单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对于降低痉挛严重程度,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肢体痉挛 针刺治疗 王氏夹脊穴
原文传递
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不寐经验探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玲 胡建鹏 +4 位作者 洪靖 王丽娜 李玉 雷梦南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新安王氏内科在临床辨治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别具一格。新安王氏内科认为不寐病位在脑,脏腑关系上重视心、脾、肝、肾;脏腑失调,阴阳失交是病机关键;治疗总以调整脏腑阴阳偏颇为主:从脑入手,补肾填髓,养心安脑宁神、肝肾同治... 新安王氏内科在临床辨治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别具一格。新安王氏内科认为不寐病位在脑,脏腑关系上重视心、脾、肝、肾;脏腑失调,阴阳失交是病机关键;治疗总以调整脏腑阴阳偏颇为主:从脑入手,补肾填髓,养心安脑宁神、肝肾同治,注意精神调护、交通心肾,调节阴阳升降、重视心脾,不忘痰热扰神;临证善用对药,疗效显著。文章通过文献整理,从病因病机、辨治经验、用药特色、验案分析等方面剖析新安王氏内科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王氏内科流派 不寐 辨治经验
原文传递
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与文化成就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善军 《河北学刊》 200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三槐王氏家族是宋代颇具代表性的世家大族,本文着重从仕宦、婚姻、文化成就等方面分析了其社会状况。作者认为,在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宋代世家大族只有以“忠信仁厚”的家风为基础,家族成员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有利的社会条件,努... 三槐王氏家族是宋代颇具代表性的世家大族,本文着重从仕宦、婚姻、文化成就等方面分析了其社会状况。作者认为,在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宋代世家大族只有以“忠信仁厚”的家风为基础,家族成员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有利的社会条件,努力进取,才能使地位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世家大族 三槐王氏 王旦 仕宦 婚姻 文化成就
下载PDF
新安医家验方脑络欣通改善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玲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1-1925,共5页
始于宋,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得益于家族世医传承而延绵不绝。歙县王氏内科作为名医世家之一,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身学术与临床特色,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王氏医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具特色... 始于宋,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得益于家族世医传承而延绵不绝。歙县王氏内科作为名医世家之一,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身学术与临床特色,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王氏医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尤其是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文章对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溯源、益气活血疗法和近年来课题组对益气活血法及其代表方剂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王氏内科 缺血性中风 益气活血 脑络欣通
原文传递
新安王氏医学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特色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洪靖 谭辉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82-4086,共5页
新安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徽学特色明显、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新安王氏医学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认真梳理新安王氏医学医案,探讨并总结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经验。王氏医家认... 新安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徽学特色明显、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新安王氏医学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认真梳理新安王氏医学医案,探讨并总结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经验。王氏医家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脾肾两虚为本,痰、湿、热、瘀为标,虚实夹杂;治疗上通利为法,补摄兼顾;疏达厥阴,祛瘀通弊;通畅三焦,调气行水;创制验方,强调药性专长,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新安王氏医学 慢性前列腺炎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新安王氏医学辨治脾胃病学术经验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洪靖 谭辉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47-5550,共4页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始于歙县王学健(履中)先生,是新安医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上博取诸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论。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和医案整理,认为新安王氏医家辨治脾胃常用四法:益气健脾,助胃纳运;宣通胃阳,苦辛通降;条达木郁,疏畅气... 新安王氏医学流派始于歙县王学健(履中)先生,是新安医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上博取诸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论。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和医案整理,认为新安王氏医家辨治脾胃常用四法:益气健脾,助胃纳运;宣通胃阳,苦辛通降;条达木郁,疏畅气机;活血化瘀,逐痹通络,使得脾升胃降,中焦有序,脾胃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的功能正常。若病程日久,脾病常累及于脑,以祛痰宣醒之法,脾脑同治。新安王氏医家用药以轻巧灵动著称,以顾护胃气为首务,所谓治"中焦如衡",并善用对药,屡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新安王氏医学 脾胃病 学术经验 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从摹古到创新:四王、四僧与清初山水画的两个面相
11
作者 蔡芝竖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四王、四僧对于清初山水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摹古与创新两个方面。四王恪守南宗正脉,致力于摹古,旨在保留古法,更好地实现创新;四僧强调师法自然,虽突显出强烈的自我革新精神,但无不是筑基于深厚的摹古能力之上。对于二者而言,摹古与创... 四王、四僧对于清初山水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摹古与创新两个方面。四王恪守南宗正脉,致力于摹古,旨在保留古法,更好地实现创新;四僧强调师法自然,虽突显出强烈的自我革新精神,但无不是筑基于深厚的摹古能力之上。对于二者而言,摹古与创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摹古 创新 四王 四僧
下载PDF
新安王氏医学王乐匋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12
作者 刘兰林 郭锦晨 +1 位作者 时潇 黄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43,共4页
王乐匋出生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成长于古徽州钟灵毓秀之地,自幼继承家宗,先后随父亲王季翔、伯父王仲奇、堂兄王广仁学医,且对张仲景、陆九芝、尤在泾、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柳宝诒等各家医学悉心研究,对温病学有着深... 王乐匋出生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成长于古徽州钟灵毓秀之地,自幼继承家宗,先后随父亲王季翔、伯父王仲奇、堂兄王广仁学医,且对张仲景、陆九芝、尤在泾、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柳宝诒等各家医学悉心研究,对温病学有着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临证见解。王老提出伤寒学为根,温病学为叶,学术体系上寒温根叶相连,临证倡导寒温并重并用,诊治温病擅辨明“邪机”所在,注重疏动气机予邪出路,还充分发挥吴鞠通“顾护阴液为第一要义”之论,治温热病时强调护阴泄热,治湿热病时注重分消上下,遣方用药承新安王氏家风,以“慎”“轻”“巧”见长,至精至专,择效而从。文章梳理总结了王乐匋教授辨治温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启示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乐匋 温病 寒温根叶相连 学术思想 新安王氏医学
原文传递
新安王氏内科中风病辨治思路与特色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玲 王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61-1563,共3页
发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作为新安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安王氏医学,历经200余年,传承7代,以王仲奇、王任之、王乐匋和王键为代表性医家。文章简述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中风病特色与思路,以期更好的... 发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医学流派之一,作为新安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安王氏医学,历经200余年,传承7代,以王仲奇、王任之、王乐匋和王键为代表性医家。文章简述新安王氏内科辨治中风病特色与思路,以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新安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王氏医学 中风
原文传递
新安王氏内科流派滋肾柔肝息风法论治眩晕经验浅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聂多锐 王键 +1 位作者 黄学武 郭锦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560,共5页
新安医学发轫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王氏内科作为新安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博采众长,注重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安王氏内科认为眩晕多为上实下虚之证,病机多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阳上扰而兼痰浊... 新安医学发轫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王氏内科作为新安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博采众长,注重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安王氏内科认为眩晕多为上实下虚之证,病机多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阳上扰而兼痰浊、瘀血、火邪,治疗上滋阴柔肝息风之法兼以化痰、祛瘀、清热,遣方用药时常习用药对,疗效显著。并举验案几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王氏内科流派 眩晕 滋肾柔肝息风法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基于“阴阳水火气血论”探究新安医家王仲奇血证辨治特色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烨 王键 +2 位作者 杨洪涌 郭锦晨 陶双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58-3060,共3页
新安医家王仲奇作为新安王氏内科第四代传人,一生潜心临证,苦心钻研,精于内科诸证,对血证亦有着独到的见解。王仲奇以清代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为血证理论之基础,认为水火气血互生互用,强调血证与水火气血、脏腑功能息息相... 新安医家王仲奇作为新安王氏内科第四代传人,一生潜心临证,苦心钻研,精于内科诸证,对血证亦有着独到的见解。王仲奇以清代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为血证理论之基础,认为水火气血互生互用,强调血证与水火气血、脏腑功能息息相关,临床从阴、阳、水、火、气、血6个方面,根据不同疾病的致病机制,采用滋阴、扶阳、逐水、清火、理气、活血等不同治法,治疗虚劳、崩漏、肺痈、咯血、鼻衄、月经不调、蓄血等疾病,特色突出,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仲奇 阴阳水火气血论 王仲奇医案 血证 新安王氏内科
原文传递
论俞樾《庄子平议》中“理训”的生成——以俞樾《庄子平议》对二王《庄子杂志》的继承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泓志 《武陵学刊》 2023年第1期103-109,115,共8页
俞樾《庄子平议》对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庄子杂志》的考据形式与考据结论均有吸收。俞樾《庄子平议》的一大特色,是在对二王《庄子杂志》继承的基础上,一方面发展了二王“相对为文”的考据形式,使“相对为文”成为可以不依赖任何考据... 俞樾《庄子平议》对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庄子杂志》的考据形式与考据结论均有吸收。俞樾《庄子平议》的一大特色,是在对二王《庄子杂志》继承的基础上,一方面发展了二王“相对为文”的考据形式,使“相对为文”成为可以不依赖任何考据质料的考据形式;一方面提高了以庄解庄考据质料的地位,使《庄子》文句的结构和语义成为可以支撑结论的唯一考据质料。两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造成了“理训”的必然生成。“理训”既是文献考据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献考据学的基本精神有所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二王 《读书杂志》 俞樾 《庄子平议》 理训
下载PDF
古章草书与《出师颂》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燕翼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4,共9页
章草书,广义而言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草写法;狭义而言是在隶草的基础上进而规范化的一种专门书体。章草书盛行于东汉末期,历经魏晋时代而渐成衰势,隋唐以后罕有书者。故宫博物院新近征得的原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书《出师颂》... 章草书,广义而言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草写法;狭义而言是在隶草的基础上进而规范化的一种专门书体。章草书盛行于东汉末期,历经魏晋时代而渐成衰势,隋唐以后罕有书者。故宫博物院新近征得的原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书《出师颂》恰恰弥补了章草书发展末期的历史空缺。本文简述章草书之由来以及古代章草书家的简况,以便读者从中了解隋人书《出师颂》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颂》 章草书 隶书草写法 崔瑗 张芝 《淳化阁帖》 汉朝
原文传递
湖南“二王”与近代湖南书院改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赫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0-83,共4页
王闿运与王先谦在近代史上并称湖南“二王,”他们都与湖南书院改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王闿运不认同西式学堂教育,主张在传统书院教育体制之内改善书院教育,船山书院在其主掌之下至1915年方改为学堂;王先谦接受了西式学堂体制,但其坚守... 王闿运与王先谦在近代史上并称湖南“二王,”他们都与湖南书院改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王闿运不认同西式学堂教育,主张在传统书院教育体制之内改善书院教育,船山书院在其主掌之下至1915年方改为学堂;王先谦接受了西式学堂体制,但其坚守学堂不能离“道”而行,在湖南书院改制中呈现出双重趋向。“二王”与湖南书院改制的关系,透射出传统型知识分子在晚清变局中的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王 王闿运 王先谦 书院改制
下载PDF
清代宫廷画家唐岱和张雨森 被引量:3
19
作者 聂崇正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本文以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为主,结合画史中的有关记载,叙述宫廷画家唐岱和张雨森的关系,并由此探讨“四王”绘画风格对于宫廷山水画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四王”绘画及其画派成为清代画坛“正统派”的缘由。
关键词 清代 宫廷画家 唐岱 张雨森 造办处 山水画 王时敏 王鉴 王原祁
原文传递
由《吴养充墓表》看王铎小楷对二王书法的继承
20
作者 黄硕钊 王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6期1-6,共6页
《吴养充墓表》碑版书丹小楷作品刻于明朝万历年间,为王铎最早的存世作品。由于王铎早期书作存世相对较少,故《吴养充墓表》小楷入碑的稀有性、碑面的完整性及其后期书风的巨大差异性为王铎早期小楷书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以... 《吴养充墓表》碑版书丹小楷作品刻于明朝万历年间,为王铎最早的存世作品。由于王铎早期书作存世相对较少,故《吴养充墓表》小楷入碑的稀有性、碑面的完整性及其后期书风的巨大差异性为王铎早期小楷书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以王铎《吴养充墓表》为切入点,以王铎在小楷中师法“二王”为研究对象,对王铎早期小楷书风进行梳理与研究,兼及历代书家对王铎师法“二王”的研究品评等,可以看出“二王”书法对王铎早期书风影响颇深,这对于进一步完善王铎书风演变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可为书家书风演变历程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养充墓表》 王铎 碑版 小楷 二王 书风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