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也纳和会关于普鲁士的领土调整及其影响
1
作者 姚凤虎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33-135,共3页
19世纪初召开的维也纳和会,表面上是为了消除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实际上却是一次各列强赤裸裸的"分赃"会议。在各列强所谓"均势""正统"原则的指导下,欧洲的领土版图被重新划分。本文主要论述普鲁士... 19世纪初召开的维也纳和会,表面上是为了消除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实际上却是一次各列强赤裸裸的"分赃"会议。在各列强所谓"均势""正统"原则的指导下,欧洲的领土版图被重新划分。本文主要论述普鲁士的领土变更对它乃至未来德国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也纳会议 领土调整 普鲁士 影响
下载PDF
集体安全制度溯源
2
作者 陈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81-83,共3页
历史上的国家安全模式有三种:个体安全模式、集团安全模式、集体安全模式。在最为人们熟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之前,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欧洲协调时期已经存在集体安全制度的国际实践。在击败拿破仑之后,欧洲列强通过《神圣同盟宣言》... 历史上的国家安全模式有三种:个体安全模式、集团安全模式、集体安全模式。在最为人们熟知的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之前,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欧洲协调时期已经存在集体安全制度的国际实践。在击败拿破仑之后,欧洲列强通过《神圣同盟宣言》和四国集团(后为五国集团)建立了欧洲的集体安全制度,并通过国际会议来协调欧洲的国际关系。不管欧洲协调时期的政治基础和实际目的如何,它的安全模式已经具备了集体安全制度的基本特征,应是国际社会对集体安全制度的第一次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安全制度 欧洲协调 维也纳会议 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
下载PDF
维也纳世界人权会议——一座里程碑的历史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世彦 《人权法学》 2023年第4期41-63,162,163,共25页
1993年6月14-2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权会议是国际人权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此后三十年来联合国的人权工作奠定了基础、制定了计划,其意义远远超过了1968年的德黑兰人权会议。维也纳世界人权会议从提出到举行历时三年半,其间筹备委... 1993年6月14-2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人权会议是国际人权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此后三十年来联合国的人权工作奠定了基础、制定了计划,其意义远远超过了1968年的德黑兰人权会议。维也纳世界人权会议从提出到举行历时三年半,其间筹备委员会举行了4次会议,非洲区域、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和亚洲区域各自举行了区域会议。维也纳世界人权会议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新格局中筹备的,与会者对会议的目标各有不同认识,对于会议的议程各有不同要求。会议最终协商一致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份综合性文件,该文件尽力协调和反映了与会者对所有重要人权问题和工作的共同立场。维也纳世界人权会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认识人权的普遍性,以及不同人权之间的关系。经过激烈的争论,《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最终重申了人权的普遍性与不可分割性,意义重大。《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一直指引着联合国的人权方案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人权会议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 人权的普遍性 人权的不可分割性 德黑兰人权会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