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家监察权的性质 被引量:135
1
作者 陈瑞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共15页
监察机关对全体公职人员行使监察权,这是我国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预防和惩治腐败来对公职人员实施的专门性监督。在国家宪法层面上,各级监察委员会属于对公职人员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能的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不仅要对... 监察机关对全体公职人员行使监察权,这是我国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预防和惩治腐败来对公职人员实施的专门性监督。在国家宪法层面上,各级监察委员会属于对公职人员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职能的国家监察机关。监察机关不仅要对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查,而且其调查所取得的证据材料还可以直接在刑事诉讼中被作为证据使用,监察机关的调查权具有侦查权的性质和效果。监察机关的留置措施在取代"两规"方面取得了一些法治进步,但仍然属于在正式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之外,兼具刑事强制措施和隔离审查措施的特殊调查手段。监察法在加强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缺憾。未来,对惩治腐败与保障人权加以兼顾,对于监察机关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仍然是一项重大的法治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监察权 监察机关 调查权 留置 权利保障
原文传递
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 被引量:35
2
作者 魏后凯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共5页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认真学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可以从国家战略需求和政策实践的角度,归纳总结和梳理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包括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认真学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可以从国家战略需求和政策实践的角度,归纳总结和梳理当前"三农"研究的十大前沿课题,包括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提高脱贫质量和可持续性、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路径选择、发展县域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农业外商投资和乡村振兴负面清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三农”研究 前沿课题
原文传递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全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献勇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其中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最为根本。财政权是各国议会普遍享有的一项用以监督和制约政府的重要权力,我国宪法也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方面的权力... 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其中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最为根本。财政权是各国议会普遍享有的一项用以监督和制约政府的重要权力,我国宪法也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方面的权力。但是,我国全国人大对中央政府财政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虚置状态。为此,对国外议会财政权作比较研究,并寻求其中的可取之处,对于发挥我国全国人大财政监督权的功效,完善全国人大财政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财政监督制度 比较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权力虚置
下载PDF
选举权上的差别对待和农民的“国民待遇”——兼论《选举法》再次修改的必要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覃福晓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农业人口选举权是城市居民的1/4,这是他们的人均收入不足城市居民的1/4、政府对基层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人均不到城市的1/4,以及农民在其他方面长期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重视选举权对改变... 农业人口选举权是城市居民的1/4,这是他们的人均收入不足城市居民的1/4、政府对基层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人均不到城市的1/4,以及农民在其他方面长期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重视选举权对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重要作用,同时相信中国农民的民主能力。在将来再次修订《选举法》时,凡是对农业人口有歧视规定的条文,都在必要修改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待遇 户籍歧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选举法》修改
下载PDF
科层制还是民主制?——改革年代全国人大制度化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紧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6,158-159,共11页
改革以来,全国人大的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因此大大提升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与此同时,全国人大的制度化建设并未将其真正塑造成为宪法赋予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是因为:全国人大制度化建设中过分偏重提高行... 改革以来,全国人大的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因此大大提升了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与此同时,全国人大的制度化建设并未将其真正塑造成为宪法赋予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是因为:全国人大制度化建设中过分偏重提高行动效率的"科层制逻辑",使其偏离了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发展方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其成长的空间。因此,未来全国人大的成长应该在现有制度建设基础上凸显"民主制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制 民主制 全国人大
原文传递
维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功能——兼评《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彦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0,共6页
现行宪法通过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实现了全国人大制度功能上的调试,即民主代议与有效决策的适度区隔。全国人大的首要功能在于表达民意、汇集民智。在实践中,全国人大的民主功能却同时呈现发挥不足与负荷过重两方面的问题。《全国人... 现行宪法通过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实现了全国人大制度功能上的调试,即民主代议与有效决策的适度区隔。全国人大的首要功能在于表达民意、汇集民智。在实践中,全国人大的民主功能却同时呈现发挥不足与负荷过重两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组织法》的修改应当严格遵循宪法初衷,充分维护全国人大的民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功能 制度竞争 组织法
原文传递
简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蔚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共2页
本文对表决原则、方式、法定人数、计算基准等我国现行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学术上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表决 宪法
下载PDF
再论全国人大立法运作制度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旺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73,共8页
国人至今鲜有明了全国人大立法运作制度的。全国人大成文化的法定立法运作制度 ,一直由宪法和有关宪法性法律确定 ,其框架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立法法所建置的法律案提案和审议制度 ,也约略包括表决和公布制度。全国人大法律案提案权归属... 国人至今鲜有明了全国人大立法运作制度的。全国人大成文化的法定立法运作制度 ,一直由宪法和有关宪法性法律确定 ,其框架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立法法所建置的法律案提案和审议制度 ,也约略包括表决和公布制度。全国人大法律案提案权归属于全国人大系统的有关方面和中央行政、军事和司法机关 ,但只有其中那些国家机关才真正有条件行使法律案提案权 ,而主席团、代表团和人民代表事实上难以行使也未曾行使法律案提案权 ,他们的法律案提案权带有虚置意味。这就使提案权归属在法律上和实践中发生疏离。各提案主体提出法律案的方式是有别的。法律案的审议有两种情形 :旨在决定法律案是否列入议事日程的审议和决定法律案可否成为法律的正式审议。正式审议由大会说明开始 ,尔后分别由各代表团作基本审议、有关专门委员会作专门审议、法律委员会作统一审议 ,后者是尤为重要的审议关口。最后 ,必须注意常委会在全国人大立法运作过程中扮演着极端重要的角色 ,这种角色显然可收弥补全国人大立法行为能力不足之效 ,但是否会造成全国人大立法大权旁落 ,却是一个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全国人大 立法运作 法律案提案 法律案审议
下载PDF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看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10
9
作者 焦洪昌 古龙元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共18页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反腐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更是对我国不科学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变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在...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反腐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有机结合的需要,更是对我国不科学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变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在授权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宪法法律做好顶层设计,充分体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积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确保改革后与行政权、司法权并立的国家监察权能够健康高效顺畅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国家监察权 人大制度 宪法法律 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文传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稳定型权力机关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彦 《中外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5-645,共21页
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仅从地位、重要性等视角仍不足以充分反映其机构性质及特征。因此,需要借助历史、规范、实践三重维度弥补上述观察的缺陷。就历史背景而言,以充实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为核心的上下结构取代平行的“两院制”方案体... 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仅从地位、重要性等视角仍不足以充分反映其机构性质及特征。因此,需要借助历史、规范、实践三重维度弥补上述观察的缺陷。就历史背景而言,以充实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为核心的上下结构取代平行的“两院制”方案体现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宏观功能上的调整,即全国人大侧重于民主代议,其常委会侧重于有效议决。就职权规范而言,尤其从行使频率来看,全国人大职权具有明显的非常态性。该特性使其更侧重于例外决策,而其常委会则更侧重于常规决策。就行权实践观之,例外决策使得全国人大决策具有明显的稳定制度的效果。优化全国人大的功能应遵循适度扩充原则,并在实现议事资源均衡化的前提下通过观念更新激活主观非常态性职权,加强监督权行使,同时要防止其功能过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民主代议 非常态性职权 例外决策 稳定制度
原文传递
论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与完善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忠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两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制度 审查范围 衡平 全国人大 常委会 审查主体 完善 中国 体制 扩大
下载PDF
全国人大概括职权样态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清值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3,共12页
宪法上全国人大职权体系中存在颇具"中国性"的概括职权条款。基于五四宪法以来所有有效决定文本的实证考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经由"具体法律性决定"模式行使其概括职权,且常委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角... 宪法上全国人大职权体系中存在颇具"中国性"的概括职权条款。基于五四宪法以来所有有效决定文本的实证考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经由"具体法律性决定"模式行使其概括职权,且常委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角色。在实际功能发挥方面,法律性决定主要起到解决冲突的功能,总体上呈现为个案型冲突解决的特征;政治性决定形象地展示了全国人大的政治"发声"能力,即表达功能,以因应不同的政治需求。除全国人大自身制度能力提升的因素外,改革宪法秩序下解决特定问题的便宜主义考虑,也是促成全国人大概括职权实施初具雏形的动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决定权 概括职权条款 实证考察
下载PDF
简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俞可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论述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核心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主要作用,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五个主要特征,并且指出,建国60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和成型,但政治制度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 通过论述当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意义、核心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主要作用,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五个主要特征,并且指出,建国60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和成型,但政治制度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努力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仍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政治协商 一党领导 多党合作
下载PDF
论人大主导立法的适格主体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一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0,共15页
围绕人大主导立法的现有研究大都将人大视为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质点",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大"内部的复杂结构关系。官方对于人大主导立法的主体认知基本上穷尽了"人大"概念的所有可能所指。此种过于宽... 围绕人大主导立法的现有研究大都将人大视为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质点",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大"内部的复杂结构关系。官方对于人大主导立法的主体认知基本上穷尽了"人大"概念的所有可能所指。此种过于宽泛的认知方式反而导致了立法权的过度沉淀,造成了对主导立法之主体的不当界定。功能适当原则解释了立法权沉淀的原因,但该原则本身应当受到民主正当性要求的制约。人大主导立法首先应当发挥"有立法权的人大"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后者之中又应当首先发挥全国人大的主导作用。完善人大主导立法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主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主导立法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功能适当 民主正当性
下载PDF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其刚 蔡春红 苏东 《当代法学》 2004年第6期17-28,共12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直接关系到它的职权的行使 ,进而关系到它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及其运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以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为主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直接关系到它的职权的行使 ,进而关系到它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及其运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以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为主 ,兼及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 ,并借鉴发达国家议会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 ,对全国人大会议制度进行全面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具体内容包括 :全国人大会议的准备工作、会期制度、会议形式、会议的审议、询问和质询、信任或不信任投票、特定问题调查、罢免和弹劾、会议的表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会议制度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为制度支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清值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0,共16页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因而其具有显著意义。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特别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该适用规则... 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全面规范化是宪法全面实施的内在要求,因而其具有显著意义。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68条特别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该适用规则成为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全面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支点。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的规范化命题蕴含三个子议题:一是规范类型上,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包含抽象规范性决定、具体规范性决定和政策性决定三种规范类型;二是效力原则上,效力分层原则、程序判断效力原则构成了全国人大决定行权方式复合效力原则的核心;三是拣选标准上,“形式与内容的合比例性”构成了全国人大拣选决定行使方式的总理据,经立法程序决定之拣选标准的本质是立法便宜主义的政策考量,非经立法程序决定的拣选标准首先要考虑法律保留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 《立法法》第68条 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有关重大问题的决定 宪法全面实施
下载PDF
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习根 李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选举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民主形式,当今我国展开的乡镇直选则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选举民主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实现形式
下载PDF
论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规范内涵与发展逻辑
18
作者 陈佩彤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现行宪法第31条规定的“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和第62条第14项全国人大决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既有表述上的亲缘性,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是香港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现行宪法第31条规定的“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和第62条第14项全国人大决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既有表述上的亲缘性,又有内涵上的差异性。“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是香港基本法所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着眼于国家对特别行政区的宏观设计与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关于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特殊制度的综合体系,其以国家为规制主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全国人大作出的决定为主要表现形式。二者并不等同。为了实现制度效能,特别行政区制度可以通过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的方式不断发展,宪法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意涵的明晰将为其发展和完善提供规范和价值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行政区制度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原文传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宪法运行制约机制与“文革”的爆发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明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革"的发动与当时中国的宪法运行机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法外制度"与"法内制度"的相悖,消解了阻止"文革"发动的外部屏障。可见宪法功能的弱化失去了阻止"文革"爆发的最后屏障。
关键词 “文革” 全国人大 中国共产党 宪法 监督制约
下载PDF
博弈的均衡:人大和“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鹏 陈建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3,共5页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分析人大和"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调整人大与"一府两院"的行为,从而提高"一府两院"经济社会政策及其行为的理性和效率,遏制"一府两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这种调...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分析人大和"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调整人大与"一府两院"的行为,从而提高"一府两院"经济社会政策及其行为的理性和效率,遏制"一府两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这种调整实际上就是博弈的结果。只要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解决人大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可以达到合作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中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人大 一府两院 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