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子学”教育中教材修编的问题研究
1
作者
陈祥龙
陈祥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新子学"相关理念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参与。经历了近百年的文化断裂,传统经典需要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传统儒家教材注重经典性,兼具现代课程与教材的双重属性,表现为以教材定课程、以课程定学程、以教师定教材、以考法定...
"新子学"相关理念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参与。经历了近百年的文化断裂,传统经典需要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传统儒家教材注重经典性,兼具现代课程与教材的双重属性,表现为以教材定课程、以课程定学程、以教师定教材、以考法定教法等特点。现代教材则在学科规划下编写,重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表现为以学科范畴规划教材、以认知规律编纂教材、以课程标准教授教材等特点,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教材经过现代学科的规划改变了儒家经典教材的既有形态。儒家教材的沿革过程是诸子学说在传统教育中沿革的缩影,对其特点进行梳理有助于探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子学"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儒家
教材
课程
四书五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的编纂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海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8-52,94,共5页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大书,对于传承、弘扬宋元儒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大全》借助统一儒家经典及思想诠释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统一了当时的全国思想,极大地赢得了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有效地实...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大书,对于传承、弘扬宋元儒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大全》借助统一儒家经典及思想诠释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统一了当时的全国思想,极大地赢得了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有效地实现了统治阶层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
明初思想
经学史
儒学史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世界直接译介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努力
3
作者
邓联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F0003,共8页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狭、目的不纯、方式单一等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学内...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狭、目的不纯、方式单一等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学内容是其译介的重要方面。对科举制度,相关专文和译介评论都看到两面性:科举考试是一项保障社会公平、推进教育普及、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创举,同时有忽视实用知识的弊端;四书五经具有优秀的实践智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但存在缺乏宗教信仰的重大"缺陷";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的高等教育,存在内容过于偏狭、妨碍思维发展和科学进步等弊病。这场早期译介活动成为西方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其观察和分析对中国而言具有"旁观者清"的特殊价值。但是,因译介主体囿于宗教偏见、限于解读能力,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译介存在矮化、扭曲、浅化等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译介
儒学
科举
四书五经
新教传教士
中国丛报
教育交流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被引量:
4
4
作者
程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8,共8页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未被提出,学术界对于作为经目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与仅仅是一般经书合称的"开成十二经"等说法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区分不清;对于两汉各种"五经"说、南宋"六经"制、宋元"十四经"说的经学史意义、"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亦显不足,由此更带来对经学史整体演进的一些误判。而欲彻底厘清这些问题,则必须明确提出"经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在对"经目"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对经目的基本特征、经目与经学史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目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原文传递
15—18世纪李氏朝鲜汉学研习路径管窥
5
作者
李振政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15,共8页
通过考察15—18世纪朝鲜的科举内容以及部分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可窥知这一时期朝鲜汉学研习的大致脉路为:先以《童蒙须知》《孝经》《小学》《童子习》《千字文》等为启蒙,进阶以四书五经为主干,以文选、书传、风骚、诗传、诸家文字等为...
通过考察15—18世纪朝鲜的科举内容以及部分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可窥知这一时期朝鲜汉学研习的大致脉路为:先以《童蒙须知》《孝经》《小学》《童子习》《千字文》等为启蒙,进阶以四书五经为主干,以文选、书传、风骚、诗传、诸家文字等为辅助,伴以《家语》《近思录》等朱子学典籍以构成其汉学体系;同时亦见其本土特色,如《少微通鉴节要》以及《十九史略》较为广泛的流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朝鲜
汉学
研习路径
科举
四书五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人文促教化:我国传统儒学课程考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明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传统儒学课程指的是在我国古代社会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素材并得以课程化的部分儒家经典,以及体现和阐发儒家思想的其他供儿童青少年研读的学习读物。儒家思想是传统儒学课程的源头,有些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进入学校从而成为制度...
传统儒学课程指的是在我国古代社会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素材并得以课程化的部分儒家经典,以及体现和阐发儒家思想的其他供儿童青少年研读的学习读物。儒家思想是传统儒学课程的源头,有些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进入学校从而成为制度化的学习材料。传统儒学课程在维系古代中国的人文教化和维护德治取向的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课程
蒙学课程
四书五经
德治取向
人文教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言》中的科场众生相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定璋四川省社科联<天府新论>杂志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7,共4页
本文探索了《三言》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着重研究竞奔于科场中的形形色色的读书人的人生际遇与科举考试的密切关系,充分肯定《三言》这类题材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并进而指出考试型教育制度和选人方式的弊病,对当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也...
本文探索了《三言》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着重研究竞奔于科场中的形形色色的读书人的人生际遇与科举考试的密切关系,充分肯定《三言》这类题材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并进而指出考试型教育制度和选人方式的弊病,对当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股文
原文传递
张之洞的经学思想
8
作者
文丹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师从鸿儒、8岁即读完四书五经,勤于治学,可谓集文治武功与文章学术集于一身,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自汉代经学兴起以来,主要区分为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两派壁垒森严,互相攻讦,今古文之争...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师从鸿儒、8岁即读完四书五经,勤于治学,可谓集文治武功与文章学术集于一身,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自汉代经学兴起以来,主要区分为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两派壁垒森严,互相攻讦,今古文之争绵延数千年。张之洞强调治经"以汉学为本",从"文字训诂入手"精研经书。自宋代始,理学立为正统学说,传统学术的重心转入对人心、人性、人欲的主观世界的探究,使儒学由孔、孟时代的伦理政治学演变成道德哲学,明清逐渐走向空疏清谈。张之洞以汉学为宗,一贯反对空疏清谈而尊承孔儒"经世"之传统,主张"通经明理致用"。通经明理致用最终"归于有用",这种思想与张之洞尊承汉学"经世"之传统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五经
通经明理致用
汉代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丹亭》中的戏拟
9
作者
米亚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9-84,共6页
在《牡丹亭》里,汤显祖引用了"四书五经"中的很多句子,有些是直接引用,未改变原话的意思;而有些则是通过谐音、读别字、联想、歧义等手段来故意曲解儒家经典,以达到一种插科打诨的"笑"果。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当时...
在《牡丹亭》里,汤显祖引用了"四书五经"中的很多句子,有些是直接引用,未改变原话的意思;而有些则是通过谐音、读别字、联想、歧义等手段来故意曲解儒家经典,以达到一种插科打诨的"笑"果。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关,也与社会风气相联,同时还取决于汤显祖的创作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拟
“四书五经”
探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子学”教育中教材修编的问题研究
1
作者
陈祥龙
陈祥凤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青岛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文摘
"新子学"相关理念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参与。经历了近百年的文化断裂,传统经典需要以崭新的面貌再现。传统儒家教材注重经典性,兼具现代课程与教材的双重属性,表现为以教材定课程、以课程定学程、以教师定教材、以考法定教法等特点。现代教材则在学科规划下编写,重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表现为以学科范畴规划教材、以认知规律编纂教材、以课程标准教授教材等特点,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教材经过现代学科的规划改变了儒家经典教材的既有形态。儒家教材的沿革过程是诸子学说在传统教育中沿革的缩影,对其特点进行梳理有助于探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子学"教材。
关键词
新子学
儒家
教材
课程
四书五经
Keywords
Xinzixue
Confucianism
text
books
curriculum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的编纂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
1
2
作者
姜海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8-52,94,共5页
文摘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大书,对于传承、弘扬宋元儒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大全》借助统一儒家经典及思想诠释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统一了当时的全国思想,极大地赢得了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有效地实现了统治阶层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
关键词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
明初思想
经学史
儒学史
文化认同
Keywords
The
Complete
Works
on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Si
Shu
Wu
Jing
Xing
Li
Da
Quan)
prevailing
thought
during
the
early
Ming
period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世界直接译介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努力
3
作者
邓联健
机构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F0003,共8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教传教士百年汉籍英译史研究”,项目编号:16BYY033。
文摘
西方以英语为媒介对中国教育进行的直接译介始于19世纪上半叶。这场以来华新教传教士为主体的较大规模译介活动,系统介绍中国各层次教育情况,分析其优劣,并着重指出其内容偏狭、目的不纯、方式单一等问题,其中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和教学内容是其译介的重要方面。对科举制度,相关专文和译介评论都看到两面性:科举考试是一项保障社会公平、推进教育普及、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创举,同时有忽视实用知识的弊端;四书五经具有优秀的实践智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但存在缺乏宗教信仰的重大"缺陷";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的高等教育,存在内容过于偏狭、妨碍思维发展和科学进步等弊病。这场早期译介活动成为西方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其观察和分析对中国而言具有"旁观者清"的特殊价值。但是,因译介主体囿于宗教偏见、限于解读能力,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译介存在矮化、扭曲、浅化等弊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译介
儒学
科举
四书五经
新教传教士
中国丛报
教育交流史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translation
Confucianism
“Keju”(China’s
imperial
examination)
“Sishu”(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he
Chinese
Repository
history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被引量:
4
4
作者
程苏东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8,共8页
文摘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未被提出,学术界对于作为经目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与仅仅是一般经书合称的"开成十二经"等说法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区分不清;对于两汉各种"五经"说、南宋"六经"制、宋元"十四经"说的经学史意义、"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亦显不足,由此更带来对经学史整体演进的一些误判。而欲彻底厘清这些问题,则必须明确提出"经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在对"经目"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对经目的基本特征、经目与经学史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目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Keywords
Jing
Mu
(
经目
),
history
of
Confucian
classics
,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
theThirteen
classics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15—18世纪李氏朝鲜汉学研习路径管窥
5
作者
李振政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1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中心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青年项目“利用现地汉文化资源的对韩汉语教育研究”(21YH06D)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汉文化元素的对韩汉语教学研究”(2020jyxm0670)。
文摘
通过考察15—18世纪朝鲜的科举内容以及部分文人士大夫的笔记,可窥知这一时期朝鲜汉学研习的大致脉路为:先以《童蒙须知》《孝经》《小学》《童子习》《千字文》等为启蒙,进阶以四书五经为主干,以文选、书传、风骚、诗传、诸家文字等为辅助,伴以《家语》《近思录》等朱子学典籍以构成其汉学体系;同时亦见其本土特色,如《少微通鉴节要》以及《十九史略》较为广泛的流传使用。
关键词
李氏朝鲜
汉学
研习路径
科举
四书五经
Keywords
Li
Dynasty
of
Korea
Sinology
study
rout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分类号
K31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人文促教化:我国传统儒学课程考辨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明全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文摘
传统儒学课程指的是在我国古代社会被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素材并得以课程化的部分儒家经典,以及体现和阐发儒家思想的其他供儿童青少年研读的学习读物。儒家思想是传统儒学课程的源头,有些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进入学校从而成为制度化的学习材料。传统儒学课程在维系古代中国的人文教化和维护德治取向的社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关键词
儒学课程
蒙学课程
四书五经
德治取向
人文教化
Keywords
Confucianism
curriculum
elementary
courses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morality
humanity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言》中的科场众生相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定璋四川省社科联<天府新论>杂志社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7,共4页
文摘
本文探索了《三言》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着重研究竞奔于科场中的形形色色的读书人的人生际遇与科举考试的密切关系,充分肯定《三言》这类题材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并进而指出考试型教育制度和选人方式的弊病,对当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三言》
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股文
Keywords
San
Yan”,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
stereotyped
writing
分类号
I24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张之洞的经学思想
8
作者
文丹
机构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文摘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时师从鸿儒、8岁即读完四书五经,勤于治学,可谓集文治武功与文章学术集于一身,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自汉代经学兴起以来,主要区分为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两派壁垒森严,互相攻讦,今古文之争绵延数千年。张之洞强调治经"以汉学为本",从"文字训诂入手"精研经书。自宋代始,理学立为正统学说,传统学术的重心转入对人心、人性、人欲的主观世界的探究,使儒学由孔、孟时代的伦理政治学演变成道德哲学,明清逐渐走向空疏清谈。张之洞以汉学为宗,一贯反对空疏清谈而尊承孔儒"经世"之传统,主张"通经明理致用"。通经明理致用最终"归于有用",这种思想与张之洞尊承汉学"经世"之传统并行不悖。
关键词
四书五经
通经明理致用
汉代经学
Keywords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mastering
classics
understanding
reasons
and
applying
to
practice
classics
in
the
Han
Dynasty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丹亭》中的戏拟
9
作者
米亚运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9-84,共6页
文摘
在《牡丹亭》里,汤显祖引用了"四书五经"中的很多句子,有些是直接引用,未改变原话的意思;而有些则是通过谐音、读别字、联想、歧义等手段来故意曲解儒家经典,以达到一种插科打诨的"笑"果。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当时的科举制度有关,也与社会风气相联,同时还取决于汤显祖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拟
“四书五经”
探源
Keywords
The
Peony
Pavilion
parody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s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子学”教育中教材修编的问题研究
陈祥龙
陈祥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的编纂与文化传承
姜海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语世界直接译介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努力
邓联健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程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原文传递
5
15—18世纪李氏朝鲜汉学研习路径管窥
李振政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人文促教化:我国传统儒学课程考辨
杨明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言》中的科场众生相
王定璋四川省社科联<天府新论>杂志社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原文传递
8
张之洞的经学思想
文丹
《教育文化论坛》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牡丹亭》中的戏拟
米亚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