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二郎爷赶山》的传说说到白马人的来源与其民俗文化的价值——《首届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研讨会论文集》序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逵夫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6,114,共7页
陇南至四川有多处叫"二郎坝"、"二郎山"和叫"鸡石坝"、"石鸡坝"的地名,也广泛流传着"二郎神斩蟒"的传说,反映了氐人由仇池山、骆谷一带向南迁徙的踪迹。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老爷山是仇池山的象征,平武白马人中关于白马老爷山的... 陇南至四川有多处叫"二郎坝"、"二郎山"和叫"鸡石坝"、"石鸡坝"的地名,也广泛流传着"二郎神斩蟒"的传说,反映了氐人由仇池山、骆谷一带向南迁徙的踪迹。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老爷山是仇池山的象征,平武白马人中关于白马老爷山的传说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氐人由陇南经文县到平武的经历。文县铁楼石鸡坎等处白马人是氐人南迁中最早留下来的一支,保留着氐人较原始的民俗和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人 氐族 仇池山 文县铁楼 二郎神传说 民俗文化
原文传递
论賨人、冉駹之称“氐”:来自语言方面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照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40,共11页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 汉魏时期,賨人、冉駹分别居于四川盆地的东、西两侧,虽然他们在相关文献中被称为“氐”,但后世好些研究者并不认为二者与狭义上的“氐人”为同类。不过,古籍记录的出自賨人、冉駹的语词都可用藏语进行释读,即在语言方面,二者确实与狭义的操氐语(一种古代藏语方言)的“氐”相近甚至相同。如此,古人之将賨人、冉駹称为“氐”是合理的,他们对当时族群的分类值得今人考虑,乃至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賨人 冉駹 氐人 氐语 藏语
下载PDF
氐语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照中 Seda Karatas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8,共14页
对于上古至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西部的氐人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已有数种研究。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同意将之归入藏缅语族,但究竟属于彝缅语支还是藏语支,尚无定论。本文对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语义较明确的氐语词进行了收集和考释,并为这些... 对于上古至隋唐时期活跃于中国西部的氐人所使用的语言,学界已有数种研究。目前为止,学者们大都同意将之归入藏缅语族,但究竟属于彝缅语支还是藏语支,尚无定论。本文对汉文古籍中所记载的语义较明确的氐语词进行了收集和考释,并为这些词找到了语音、语义两方面都对应的藏文词。由此发现,氐语其实极接近藏文所反映的古代藏语,是一种古藏语方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语 氐人 藏语
原文传递
古氐人及其在陇南的踪迹考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峰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5-58,共4页
氐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族群,甘肃陇南曾是其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区域。前111年,汉攻灭氐王,置武都郡,这是在氐人居住地设郡县之开始,后又设陇西郡、阴平郡、广汉郡、蜀郡等,并置十三氐道,这些郡、县(道)所辖范围就包括今... 氐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族群,甘肃陇南曾是其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区域。前111年,汉攻灭氐王,置武都郡,这是在氐人居住地设郡县之开始,后又设陇西郡、阴平郡、广汉郡、蜀郡等,并置十三氐道,这些郡、县(道)所辖范围就包括今陇南市及其周边地区。从西汉至三国,氐人有两次较大的迁徙,经历了与其他族群的交流、融合,经历了吐蕃(藏)化、汉化的发展过程,但也有部分氐人,因各种原因,与他族同而未化、融而未合,今甘肃陇南文县及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等地的白马藏族似是其后裔。西晋至南北朝时,聚居陇南的氐人杨氏建立霸业,它与中原汉民族政权时而依附时而抗衡,共传衍284年,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人 陇南 踪迹
下载PDF
江堤文化散文论——当下衡阳作家系列研究之一
5
作者 董正宇 张百惠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7,27,共5页
江堤文化散文集中考察古老的书院文化,以书院为代表的种种文化景观、遗存、碎片成为作者反复探寻、感受、体悟、吟唱、思索的对象。同时,洞察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现代性冲突,提出了"两栖人"这一独特文化概念。形式方面,在诗... 江堤文化散文集中考察古老的书院文化,以书院为代表的种种文化景观、遗存、碎片成为作者反复探寻、感受、体悟、吟唱、思索的对象。同时,洞察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现代性冲突,提出了"两栖人"这一独特文化概念。形式方面,在诗性与乡土的连缀中,丰富的生活意象闪烁着生命力度的智慧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堤 文化散文 书院文化 生活意象 两栖人
下载PDF
魏晋十六国北朝关中侨置武都郡研究
6
作者 周莹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4期47-53,148,共8页
前秦时关中氐人分布的武都是指侨置武都郡。侨置武都郡始于曹魏。曹魏为与蜀汉争夺陇右,将武都氐人迁徙至关中,并先后在小槐里和美阳设置武都郡以进行管理。西晋江统的《徙戎论》反映出此时关中武都氐聚居的地方未置武都郡。十六国初期... 前秦时关中氐人分布的武都是指侨置武都郡。侨置武都郡始于曹魏。曹魏为与蜀汉争夺陇右,将武都氐人迁徙至关中,并先后在小槐里和美阳设置武都郡以进行管理。西晋江统的《徙戎论》反映出此时关中武都氐聚居的地方未置武都郡。十六国初期屠各刘氏和羯族石氏先后统治关中,将大量氐羌迁往关东,因此这一时期在关中侨置武都郡缺乏现实基础。苻健立国关中后,在战略要地宝鸡附近侨置武都郡,是其氐人本位政策的体现。北魏时侨置武都郡始领县级行政单位,统治范围扩大,标志着氐人的关中化,同时它也是太武帝平定盖吴叛乱时分化关中南道氐人的重要战略举措。西魏北周立国关中后受政区滥置影响,武都郡领县减少。隋开皇间侨置武都郡在当权者废郡、保留州县的地方行政政策的影响下消失于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置武都郡 氐人 关中 十六国北朝
下载PDF
传承与新变:《天地》杂志的编辑策略
7
作者 满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3-118,128,共6页
20世纪40年代,苏青主编的《天地》杂志承传了20世纪30年代《论语》等杂志的编辑理念,在满足都市读者文化消费需要的同时,追求较高的文学品格。但在上海沦陷区的特殊文化环境下,正常的文学生产体制遭到破坏,文学刊物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 20世纪40年代,苏青主编的《天地》杂志承传了20世纪30年代《论语》等杂志的编辑理念,在满足都市读者文化消费需要的同时,追求较高的文学品格。但在上海沦陷区的特殊文化环境下,正常的文学生产体制遭到破坏,文学刊物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度恶劣,制约了传播功能的正常发挥。苏青审时度势,使《天地》杂志的内容向饮食男女主题和日常生活题材拓展,受到了读者的青睐,成为特殊语境下文学刊物成功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 编辑策略 饮食男女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前秦氐族苻氏家族败亡的文化根源
8
作者 翟云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族苻氏建立了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空前强大,可是在军事实力优于东晋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免不了淝水惨败,前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灭亡,苻氏家族解体,氐族走向了衰退之路。这主要是前秦种种不合...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临渭氐族苻氏建立了前秦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势力空前强大,可是在军事实力优于东晋的大好形势下,还是免不了淝水惨败,前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灭亡,苻氏家族解体,氐族走向了衰退之路。这主要是前秦种种不合时宜的文化措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秦 氐族 苻氏家族 儒教 正统之争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正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动物信仰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它在不同的地域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华北地区的“四大门”和东北地区的“地仙”表面上虽具有相似的信仰形态,但在东北地区,动物信仰经过融合多种地方因素已经发展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 动物信仰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它在不同的地域反映出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华北地区的“四大门”和东北地区的“地仙”表面上虽具有相似的信仰形态,但在东北地区,动物信仰经过融合多种地方因素已经发展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信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仙 白人 保家仙 拟制亲属关系 认同
下载PDF
云南中甸县的石棺墓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9,i004,共13页
1988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中甸县的三处墓地进行发掘,共发掘石棺墓43座,墓葬多为单个建造,平面以圆角长方形为主,葬式有屈肢葬、二次葬、解肢葬和直肢葬。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骨器和石器等。这些墓葬的发掘,对进一步认识横断山区。
关键词 云南 中甸县 石棺墓 西周时期 氐羌民族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略论北京昌平白浮M2墓主人身份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建业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8,共3页
随葬较多兵器的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女性墓葬M2,当属于商遗民性质的燕国墓葬,墓主人可能为燕国女将军。其中随葬的少量北方系兵器可能是其与北方民族打仗时缴获,并不能作为其为狄人女首领的证据。
关键词 北京 白浮墓葬 燕国
原文传递
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5,共7页
在1999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先秦史》第十三章《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中,柯斯莫的以下基本观点值得肯定:一、从欧亚大陆的游牧文化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这一大背景来考察中国北方地带的游牧人群出现。二、由于兼营牧羊业和农业的... 在1999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先秦史》第十三章《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中,柯斯莫的以下基本观点值得肯定:一、从欧亚大陆的游牧文化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这一大背景来考察中国北方地带的游牧人群出现。二、由于兼营牧羊业和农业的社会群体在中原和游牧区之间充当"缓冲器",所以中国古籍中到公元前4世纪才出现对游牧人的记载。三、中国北方地带是一个众多考古学文化的发生地和多个族团的栖息地。它的游牧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另一方面,我们对柯斯莫界定的"北方地带"的范围和分期方案有不同的看法,他所臆想的狄人和戎人在北方地带自北向南的大更替、未加具体分析就误判"最早的匈奴式"遗存的做法,以及对战国以前北方地带主体居民为东亚蒙古人种的忽视,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柯斯莫对外贝加尔和蒙古东部地区的独特文化注意不够,而且只谈自西向东的文化影响是有片面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带 游牧 匈奴 戎狄 蒙古人种
下载PDF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以瓮安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例
13
作者 付星毓 《贵图学苑》 202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策略与实践,强调了技术创新、分馆多元化和硬件优化在构建高效、先进的图书馆网络中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必要性,以确保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实现知识的... 本文深入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策略与实践,强调了技术创新、分馆多元化和硬件优化在构建高效、先进的图书馆网络中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必要性,以确保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实现知识的分享和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建设 技术创新 多元化分馆 硬件优化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藏彝走廊氐羌民族住屋主室“中柱-火塘”空间原型衍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蔚 戴月 +1 位作者 郭宏楠 刘晨 《建筑技艺》 2022年第10期26-31,共6页
原型是建筑研究的基础话题之一。借助荣格“集体无(潜)意识”文化原型生产理论,对影响藏彝走廊地区住屋主室空间结构深层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结构和象征寓意非常稳固的“中柱-火塘”结构的共享内核。
关键词 走廊 氐羌 原型 火塘 中柱
下载PDF
询簋新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治国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5,共7页
对于金文啻官■一词,学者们已有多种看法,笔者认为释啻为嫡当是正确的,但笼统的认为"啻官■"为嫡长子世袭某官或者世袭之官的意思却是不妥的,嫡有"正"和"直系的"等意。从孝王时开始,秦始成为周之附庸。... 对于金文啻官■一词,学者们已有多种看法,笔者认为释啻为嫡当是正确的,但笼统的认为"啻官■"为嫡长子世袭某官或者世袭之官的意思却是不妥的,嫡有"正"和"直系的"等意。从孝王时开始,秦始成为周之附庸。近来有学者认为询应当为师酉之祖父,并将询簋定在恭王世,笔者认为与史实相悖。我们在为其母作器的西周金文中,从未见到称其母氏加母姓的例子,如将师酉簋中的■当作氏称,则不符合西周金文的通例。从各方面综合来看,师酉当为询之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啻官■ 询簋 师酉簋 秦人 谥号
原文传递
《春秋·庄公三十二年》伐邢之“狄”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怀通 《中原文物》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 《春秋》所载伐邢之“狄”应为商人。在邢国墓葬考古中,发现有“毁墓”现象,由年代和情势判断,只能是对邢有“亡国”之恨的商人所为。狄也叫戎。戎在金文中写作“■”,最初是商王小乙之子“子■’的氏族徽志。这个氏族一部分居于王畿北境,今河北新乐一带,负守土之责。周公东征后逃匿太行山中。狄也作翟。翟,《说文》云“山雉尾长者”,《赵世家》云“子姓”。图腾和族姓皆与商人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 东征 墓葬考古 商王 邢国 《春秋》 年代 王畿 现象 周公
原文传递
古奇异趣羌葬俗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国基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5-6,24,共3页
远古时期,葬法葬式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历史上居住在今甘肃陇南境内的宕昌、参狼、白马、邓至等羌氐民族,普遍存在着火葬、石棺葬、石棚葬和悬棺葬的葬法、葬式习俗。尽管葬法多种多样,葬俗百态纷呈,但它实际上... 远古时期,葬法葬式的形成或选择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历史上居住在今甘肃陇南境内的宕昌、参狼、白马、邓至等羌氐民族,普遍存在着火葬、石棺葬、石棚葬和悬棺葬的葬法、葬式习俗。尽管葬法多种多样,葬俗百态纷呈,但它实际上始终是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反映着人们对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观念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羌氐民族 丧葬习俗 观念
下载PDF
黄帝与华夏文明——黄帝治理天下及其创造发明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东晨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19,共7页
华夏部落联盟的形成,标志着古代五大民族集团的格局初步形成,也标志着黄帝的"武功"告成。他的"文治"随着部落迁徙和定都,也日趋重要和突出。其主要表现在安抚万民、创造发明、制度建立、各部族和睦相处等方面,被史... 华夏部落联盟的形成,标志着古代五大民族集团的格局初步形成,也标志着黄帝的"武功"告成。他的"文治"随着部落迁徙和定都,也日趋重要和突出。其主要表现在安抚万民、创造发明、制度建立、各部族和睦相处等方面,被史学家誉称为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黄帝文治 创造发明 黄帝建制 华夏文明
下载PDF
中共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维稳与利民工程——以修筑宋公堤为中心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侨杰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8,12,共5页
宋公堤是中共苏北抗日根据地修筑的维稳与利民的标志性工程。近代以来,因旧海堤年久失修,阜宁县饱受海潮侵害。1941年夏季,中共阜宁县县长宋乃德在中共苏北边区党委领导下,带领全体修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悉力修堤。宋公堤的修建,既是中... 宋公堤是中共苏北抗日根据地修筑的维稳与利民的标志性工程。近代以来,因旧海堤年久失修,阜宁县饱受海潮侵害。1941年夏季,中共阜宁县县长宋乃德在中共苏北边区党委领导下,带领全体修堤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悉力修堤。宋公堤的修建,既是中国共产党维护苏北抗日根据地稳定的有效举措,又是一项利民工程,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北抗日根据地 宋公堤 宋乃德 执政为民
下载PDF
《内经》治疗思想中的人本意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6期363-364,368,共3页
以人为本是《内经》治疗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内经》的"法天则地"说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强调的主体是人,是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本",强调的是证候的内在本质,辨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动... 以人为本是《内经》治疗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内经》的"法天则地"说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强调的主体是人,是因人制宜;"治病求本"的"本",强调的是证候的内在本质,辨证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动态分析和判断的过程;"顺而治之"包括顺应人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正气的祛邪之势,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和为圣度"表明任何治疗方法和手段都必须依靠机体的"自愈"能力,促进、调动、激发机体"自和"、"自制"机制,才能达到愈病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中医是"治人"的医学,其治疗思想反映了浓厚的人本意识,体现了《内经》治疗体系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以人为本 治疗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