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汴河、淮南运河的通航能力与漕粮定额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同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4,共13页
北宋时期,汴河、淮南运河是东南漕粮北运的主要交通线。为提高通航效率,北宋政权于淮南运河推动改堰为闸。但受开闸频率、过闸船只量、船只载重限制,运河的通航能力仍不乐观,全年北上总货运量在730万石以内。通航能力的局限,是制约北宋... 北宋时期,汴河、淮南运河是东南漕粮北运的主要交通线。为提高通航效率,北宋政权于淮南运河推动改堰为闸。但受开闸频率、过闸船只量、船只载重限制,运河的通航能力仍不乐观,全年北上总货运量在730万石以内。通航能力的局限,是制约北宋财政调拨与民间商货运输量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景德三年(1006)漕运600万石上供斛斗的立额,应是当时北宋政权倾尽其运输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此后漕运立额再未有提高,北宋前期发运司转般仓一度贮存上千万石上供米而难以将其北运,朝廷亦难以再额外刬刷东南廪粟,均反映出运河通航能力对漕运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淮南运河 通航能力 漕运定额
原文传递
北宋东京汴河东水门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合群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99,共2页
本文综合研究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认为北宋东京汴河东水门应由河道之上的水闸门、汴河南北两岸的陆行门,以及南北拐子城所组成。拐子城,系直门两重,是为了保卫上善与通津两座陆行门和汴河漕运而建,在北宋末年抗击金人的东京保卫战中,起... 本文综合研究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认为北宋东京汴河东水门应由河道之上的水闸门、汴河南北两岸的陆行门,以及南北拐子城所组成。拐子城,系直门两重,是为了保卫上善与通津两座陆行门和汴河漕运而建,在北宋末年抗击金人的东京保卫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制的那座城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东京 汴河 东水门 拐子城 河东 《清明上河图》 考古资料 文献记载 综合研究
原文传递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考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鲍君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18,共11页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一段。隋唐时期,郑州段运河西连洛阳通长安,东接淮河达杭州,位居大运河的中心。北宋时期,郑州段运河作为汴河上游,直通国都开封,在国家漕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蒙元时期,因黄河泛滥而开凿的贾鲁河,沟通了黄淮水系,郑州段运河成为贾鲁河一部分,在元明清时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郑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现为郑州市一条重要的排涝河和景观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郑州 鸿沟 通济渠 汴河 贾鲁河
下载PDF
黄河与运河的纠葛:《梦溪笔谈》与运河事迹札记
4
作者 王健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黄河与运河密切相关,黄河对于运河就是唇齿相依、利弊相伴的双刃剑。这种状况不但在明清时期表现突出,北宋就已经存在。北宋以开封为都,实施引黄济运,使汴河成为地上河,极大影响了汴河航运功能的发挥,需要巨额费用加以治理。北宋各时期... 黄河与运河密切相关,黄河对于运河就是唇齿相依、利弊相伴的双刃剑。这种状况不但在明清时期表现突出,北宋就已经存在。北宋以开封为都,实施引黄济运,使汴河成为地上河,极大影响了汴河航运功能的发挥,需要巨额费用加以治理。北宋各时期,汴河漕运功能应该是不一样的,需要动态研究。沈括《梦溪笔谈》提供了珍贵资料,使我们对汴河的地上悬河状况、形成原因、治理情况、工程质量等有所了解。这对动态研究唐宋运河,客观评价唐宋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与唐宋帝国盛衰间的关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运河 汴河 唐宋 《梦溪笔谈》
下载PDF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水溃遗迹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隆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2,共8页
水溃遗迹是近年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最新发现之一,对于今天的运河申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水溃遗迹位于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湖泊———圃田泽范围之内。圃田泽是隋唐大运河郑州—开封段用于调节水量的天然水柜。水溃... 水溃遗迹是近年来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最新发现之一,对于今天的运河申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水溃遗迹位于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湖泊———圃田泽范围之内。圃田泽是隋唐大运河郑州—开封段用于调节水量的天然水柜。水溃遗迹对于研究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即汴河)河道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该遗迹的发现证明唐宋汴河河道应在其北20华里左右,而水溃遗迹东侧的古河道应为明清贾鲁河故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汴河 水溃遗迹 圃田泽
下载PDF
《清明上河图》虹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2-74,82,共4页
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虹桥之形成、定型过程做了考察,同时,做为拱桥完整"制度"之一部分,还对桥头两侧高杆的性质做了推测.通过这样的工作,期望能够补充前人在相关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北宋东京 汴河 虹桥 表木
下载PDF
汴河及其在中国运河开发史上的地位
7
作者 李泉 《运河学研究》 2020年第1期59-79,共21页
汴河(通济渠)是宋代沟通黄、淮的重要人工运河。它始于隋炀帝开挖的通济渠,其上游河道与汉魏汴渠大体相同,但开封以东则转向东南流,直接入淮。北宋政府十分重视汴河的维护治理,采用修狭堤岸、变更水源和设置水柜等创新举措,保证了汴河... 汴河(通济渠)是宋代沟通黄、淮的重要人工运河。它始于隋炀帝开挖的通济渠,其上游河道与汉魏汴渠大体相同,但开封以东则转向东南流,直接入淮。北宋政府十分重视汴河的维护治理,采用修狭堤岸、变更水源和设置水柜等创新举措,保证了汴河的畅通。北宋末年,汴河被黄泛泥沙淤废,但北宋治理汴河的经验,为明清会通河、中河水工建设及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汴河 木岸狭河 引洛入汴 水柜
原文传递
唐宋汴河的变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井红波 杨钰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 唐宋汴河经历了由盛转衰、废而复通、最终堙废的变迁过程。导致其变迁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根本原因是黄河泥沙的长期侵袭和改道北流,战乱中以水代兵又加剧了它的淤废程度。汴河的变迁一方面阻遏了黄河的南泛,改变了淮北地貌,淤泥用以肥田改土,分洪排涝保障了黄河安流;另一方面又导致土地的沙化、盐碱化,破坏了正常水系,淤塞了湖泊,致使流域经济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汴河 古河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略论北宋汴河漕运的维护与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6-79,共4页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 汴河漕运在北宋的漕运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北宋政府从河道的维护治理与漕运的制度管理两个方面解决汴河漕运存在的问题,保证汴河漕运的有效运行。北宋末期,由于在汴河治理方面的懈怠与漕运管理方面的失误,使得汴河漕运不断被破坏,逐渐失去其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汴河治理 漕运管理
下载PDF
北宋时期汴河的治理及其漕运管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迎 《开封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通济渠是隋代开通的大运河的中段,它由汴河故道改造而成。大运河开通之后,汴河恢复了通航功能,并延续了500余年,成为维持中原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重心联系的大动脉。北宋时期,一方面加强对汴河的治理,一方面加强对汴河漕运的管理,保证了... 通济渠是隋代开通的大运河的中段,它由汴河故道改造而成。大运河开通之后,汴河恢复了通航功能,并延续了500余年,成为维持中原政治中心和江南经济重心联系的大动脉。北宋时期,一方面加强对汴河的治理,一方面加强对汴河漕运的管理,保证了汴河漕运的正常运行。北宋时期是汴河漕运历史上的巅峰时期,汴河堪称都城东京乃至整个大宋王朝的生命保障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治理 漕运 管理
下载PDF
北宋运河走向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卓然 梁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古代开挖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沟通,这也无形中影响了运河的走向。北宋运河走向的变化,与当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日渐分离,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的转移有关。北宋运河也成为大运河历史走向从"弓... 古代开挖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沟通,这也无形中影响了运河的走向。北宋运河走向的变化,与当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日渐分离,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向南的转移有关。北宋运河也成为大运河历史走向从"弓背"向"弓弦"转变的过渡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经济中心 运河
下载PDF
黄洛汴水运与北宋东京能源安全探析
12
作者 柴国生 何金龙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8-73,共6页
北宋都城东京能源供给倚重汴河。北宋前期引黄入汴,冬春停运疏浚河道,又因气候变化造成大雪严寒天气频仍,严重影响东京能源供给,加剧供需矛盾,引发燃料荒,而百姓薪粮储备有限,因而数次致人畜大量冻饿而死。为保障东京能源安全,北宋朝廷... 北宋都城东京能源供给倚重汴河。北宋前期引黄入汴,冬春停运疏浚河道,又因气候变化造成大雪严寒天气频仍,严重影响东京能源供给,加剧供需矛盾,引发燃料荒,而百姓薪粮储备有限,因而数次致人畜大量冻饿而死。为保障东京能源安全,北宋朝廷导洛通汴,保障汴河四季畅通;推广利用煤炭,繁荣燃料贸易,增加燃料供给;建立燃料常平仓,增加储备,提升赈灾备荒能力。这些措施较好缓解了东京能源供需矛盾,避免了人畜冻饿而死状况的再发生,保障了东京发展繁荣的能源供给。对于今天城市能源安全保障,北宋朝廷的相关措施仍不失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东京 能源安全 黄河 汴河 水运
下载PDF
汴河——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江”水
13
作者 韩鹏 《开封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中国历来有江、河、淮、济"四渎"之说,一般人都将"四渎"之一的"江"认做"长江"。可是,当我们结合开封人文历史对"江"进行研究时发现:"江"在上古时期并非指"长江"... 中国历来有江、河、淮、济"四渎"之说,一般人都将"四渎"之一的"江"认做"长江"。可是,当我们结合开封人文历史对"江"进行研究时发现:"江"在上古时期并非指"长江"。它被先人排在"四渎"之首绝不是偶然的,原因就在于它在养育、繁衍、传承华夏民族及其人文历史方面,有着河、淮、济"三渎"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和历史贡献。"江水"的主要流域,不仅是炎黄二帝生长、称帝、建都的地方,还是商代之前的统治者称帝称王、建都城的地方,即昆仑山"中央之国"的核心地区。"江水"流域比"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更早,地理上更接近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独特的华夏历史文化资源。"鸿沟"、"汴河"文化比"江"文化晚了数千年之久,它们是"江"文化的直系传承者。当我们大力发掘"鸿沟"、"汴河"文化并申报这一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江"文化是"鸿沟"、"汴河"文化的鼻祖这一华夏人文历史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沟 汴河 黄帝 昆仑山 华夏历史
下载PDF
北宋汴河水运述论
14
作者 孙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9-31,共3页
北宋汴河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息息相关,却并非总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断进行的开发建设,地质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完善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通过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 北宋汴河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息息相关,却并非总是相宜。宋都汴梁不断进行的开发建设,地质地形的局限,都加重了汴河的淤塞。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北宋政府不断完善以汴河为主的水运网,通过设置提举汴河堤岸司、河防兵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后继统治者疏于维护,以致金蒙元时期,汴河的水运价值不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汴河 汴梁
下载PDF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水路交通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颜 杜文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33,共9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水路交通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历史时期南北方的水路交通状况,重点对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的变化情况和南、北方新开凿或疏浚的小运河进行了详尽地研究;其次,对这一历史时期各地的自然水... 五代十国时期的水路交通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历史时期南北方的水路交通状况,重点对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的变化情况和南、北方新开凿或疏浚的小运河进行了详尽地研究;其次,对这一历史时期各地的自然水道的通航情况进行了考察。初步勾画出了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水路交通网,对促进中国古代交通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汴河 五丈河 天平渠 永济渠 江南河 中江 新洋江
原文传递
北宋河清兵考论 被引量:6
16
作者 淮建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6,共9页
河清兵是北宋时期厢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利专业兵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堤埽,其主要职责是黄河防汛、抢险以及埽岸、堤防等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汴河沿线也分布着河清兵,承担汴河的堤防维护和河道疏浚工役。河清兵的设立及其... 河清兵是北宋时期厢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利专业兵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堤埽,其主要职责是黄河防汛、抢险以及埽岸、堤防等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汴河沿线也分布着河清兵,承担汴河的堤防维护和河道疏浚工役。河清兵的设立及其在治河工役中广泛使用,改变了汉唐以来主要是用民力进行水利建设和水患防治的做法,不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强化了封建政府兴修水利这一基本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变革之际政府履行职能方式的变化。北宋时期的河清兵还有种种治河以外的役使,如修城、守备、运输以及官府的其他役使,甚至还存在官员私役河清兵的现象,妨碍了河清兵防汛抢险、修护堤防的本职作用的发挥。河清兵来源于破产失业的社会群体和罪犯,本身就和宋朝统治者存在着尖锐对立,沉重的劳役负担、险恶的工作环境和官僚的勒索,又引起了他们的反抗,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河清兵防治水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河清兵 埽兵 水利 黄河 汴河
下载PDF
安徽泗县刘圩汴河故道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庆元 任一龙 +12 位作者 王志 刘松林 田松亭 王红乾 张晓荣 李毛宁 王忠启 史少锋 毛炳钧 曹宽宁 周崇文 张伟 杨钰侠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6,I0001,共13页
2011年3~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徽泗县刘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示一批汉至唐宋遗迹。其中,唐宋汴河北堤的发现,在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尚属首次;宋代踩踏面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反映了汴河漕运的繁华;北宋末至南宋初土坑墓的发现印... 2011年3~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徽泗县刘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示一批汉至唐宋遗迹。其中,唐宋汴河北堤的发现,在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尚属首次;宋代踩踏面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反映了汴河漕运的繁华;北宋末至南宋初土坑墓的发现印证了相关文献记载的汴河废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圩遗址 汉至唐宋 踩踏面 汴河北堤
原文传递
化缘的道具——明代寺院图像的一个功能
18
作者 蔡春旭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7,共16页
明代僧人在化缘时往往使用道具,在通行本《清明上河图》中,僧人举着描绘寺院、佛塔、佛像的立轴在街头募捐,辅以跪拜仪式、乐器表演,而针对士绅阶层进行化缘时,僧人借助卷册形式的化缘疏文、题跋与寺院图像。本文通过相关图像和文献材料... 明代僧人在化缘时往往使用道具,在通行本《清明上河图》中,僧人举着描绘寺院、佛塔、佛像的立轴在街头募捐,辅以跪拜仪式、乐器表演,而针对士绅阶层进行化缘时,僧人借助卷册形式的化缘疏文、题跋与寺院图像。本文通过相关图像和文献材料,讨论这两类情况,还原寺院图像在化缘活动中的使用情境和作用,展现僧俗互动的细节,钩沉图像背后的社会脉络。明代江南的佛教活动颇为兴盛,并且日益世俗化,寺院成了文人居住、游览的空间,成为多种图像的表现对象,寺院图像被赋予多重社会意义。江南社会对图像有着广泛而高涨的需求,祝寿、送别、雅集等活动中都有画家参与,这是促使当时视觉文化日趋绚烂的推动力,寺院图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图像 化缘 清明上河图 视觉文化
原文传递
新汴河宿州市段水质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其华 《宿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63-64,共2页
本文对新汴河1980~2000年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新汴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属以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等为主要污染物的有机污染。污染原因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新汴河污... 本文对新汴河1980~2000年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新汴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属以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等为主要污染物的有机污染。污染原因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新汴河污染是严重的,应尽早采取措施,抓紧治理河水污染,对改善宿州市环境、提高河水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汴河 水污染 分析
下载PDF
通济渠“汴河新柳”景观的传承
20
作者 鲍君惠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41-45,共5页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整治河道河堤、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以及开展生态保遗工作等,打造了一条柳青水秀的美丽运河,为通济渠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济渠 汴河新柳 郑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