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 |
高黎平
|
《德州学院学报》
|
2005 |
5
|
|
2
|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学校教育 |
仇世林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3
|
美国传教士笔下的海南──《棕榈之岛──海南概览》评介 |
王翔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4
|
美国传教士的中国研究的特点及其影响 |
周密
陈君静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0 |
|
5
|
19世纪中后叶的潮汕方言音系——以三种美国传教士的著作为据 |
马重奇
马睿颖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6
|
美国赴华传教士与《中美望厦条约》 |
何大进
|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1 |
1
|
|
7
|
晚清入闽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的西学翻译 |
高黎平
|
《闽江学院学报》
|
2006 |
2
|
|
8
|
美国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的传教活动及其影响 |
蒋真
李小娟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从书信传记材料看早期来华美国传教士的汉学研究 |
段宇晖
|
《唐都学刊》
|
2022 |
0 |
|
10
|
晚清在华美国传教士的《圣经》汉译 |
高黎平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1
|
晚清在华美国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国际法的传入——以伯驾为中心的考察 |
谭树林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
2010 |
0 |
|
12
|
洁净的危险——论19世纪美国传教士书信传记中的中国人特性书写 |
段宇晖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孔子与美国来华传教的舆论准备(1800—1830) |
张涛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试析二战后美国传教士在琉球(冲绳)的活动 |
安文斌
|
《南开日本研究》
|
2021 |
0 |
|
15
|
游走在两种对话方式之间——刍议明清天主教耶稣会及近代新教传教士入华所引发的中西对话 |
林孝斌
|
《基督宗教研究》
|
2020 |
0 |
|
16
|
来自西方的记忆:南京大屠杀中的五位美籍传教士 |
王晓阳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5 |
0 |
|
17
|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澳粤的翻译活动 |
高黎平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8
|
论美国传教士介入对华外交的影响——以卫三畏为中心的考察 |
黄涛
|
《基督宗教研究》
CSSCI
|
2018 |
0 |
|
19
|
鸦片战争后美国来华传教士与中国形象之分析 |
姚斌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20
|
晚清在华英美传教士西学译介的本土化 |
高黎平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