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边缘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蔡荣太 吴庆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8-181,1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脉冲神经元的脉冲放电时间对图像像素进行编码和边缘提取的方法.首先将图像像素转化为神经元的输出脉冲序列.再用脉冲序列的首个脉冲放电时间编码图像的像素.并将一个窗口内的首个脉冲同时输入下一层的一个脉神经元,若窗... 提出了一种利用脉冲神经元的脉冲放电时间对图像像素进行编码和边缘提取的方法.首先将图像像素转化为神经元的输出脉冲序列.再用脉冲序列的首个脉冲放电时间编码图像的像素.并将一个窗口内的首个脉冲同时输入下一层的一个脉神经元,若窗口内对应的像素在一个平坦的区域,这些脉冲同时到达神经元,只能激发出稀疏的脉冲序列;如果窗口内对应的像素在一个边缘区域,这些脉冲在不同时刻到达神经元,将激发出稠密的脉冲序列.最后设定一个阈值,根据输出脉冲序列的密度区分边缘像素和非边缘像素,提取图像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边缘检测效果,更加符合生物信息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脉冲神经网络 时域编码 I&F模型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神经信息编码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雅婷 王如彬 +1 位作者 倪力 王梓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共9页
神经信息编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实验与理论的综合发展不断丰富着编码模式的种类,因此对编码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将着重阐述感受器中的编码、发放率编码与时间编码、群编码、能量编码。试图比较不同层次... 神经信息编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实验与理论的综合发展不断丰富着编码模式的种类,因此对编码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是十分重要的。将着重阐述感受器中的编码、发放率编码与时间编码、群编码、能量编码。试图比较不同层次编码的动力学特征与各自的优缺点,从而评估它们的适用系统,找出适用范围广泛的有效的编码和解码的方法。这将对了解大脑的内部工作机制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器编码 发放率编码 时间编码 群编码 神经能量编码
下载PDF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红外目标提取 被引量:4
3
作者 蔡荣太 吴庆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27-3330,共4页
模拟生物信息处理机制,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提取的脉冲神经网络(SNN)。首先,利用输入层脉冲神经元将激励图像转化为脉冲序列;其次,采用中间层脉冲神经元输出脉冲的密度编码红外图像目标的轮廓像素和非目标轮廓像素;最后,根据输出层... 模拟生物信息处理机制,设计了一种用于红外目标提取的脉冲神经网络(SNN)。首先,利用输入层脉冲神经元将激励图像转化为脉冲序列;其次,采用中间层脉冲神经元输出脉冲的密度编码红外图像目标的轮廓像素和非目标轮廓像素;最后,根据输出层神经元输出脉冲的密度是否超过阈值提取红外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脉冲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红外目标提取性能,并且符合生物视觉信息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提取 脉冲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时域编码 累积放电神经元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耳蜗核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月晋 周凌宏 肖中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耳蜗核内的信息处理,是中枢对听觉信息处理的最先一环。根据神经元对短纯音刺激反应的时间特性来分类,耳蜗核神经元可以分为多种反应类型。我们用模型的方法来探讨这些不同反应类型的机制。方法基于Matlab7.0平台,在经典的积分-放... 目的耳蜗核内的信息处理,是中枢对听觉信息处理的最先一环。根据神经元对短纯音刺激反应的时间特性来分类,耳蜗核神经元可以分为多种反应类型。我们用模型的方法来探讨这些不同反应类型的机制。方法基于Matlab7.0平台,在经典的积分-放电模型基础上构建时间编码模型。结果模型通过改变与神经元特性有关的参数可以很好的模拟耳蜗核中初级反应型、梳状型、给声开始型和建立型神经元。结论耳蜗核神经元反应特性主要是由神经元本身的特性决定。模型仿真结果与文献十分吻合,为后续研究听觉系统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核 时间编码 积分 放电模型
下载PDF
小鼠下丘神经元对声音起始瞬时声压的时间反应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丛文东 杨晓丽 +2 位作者 王晓 杨尉国 肖中举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声音刺激与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之间的编码关系是否可通过所示方程来更好地表现出来。方法:在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上,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采用不同起始动态特征的纯音包络波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给予双耳声音刺激,并... 目的:探讨声音刺激与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之间的编码关系是否可通过所示方程来更好地表现出来。方法:在4~6周BALB/c小鼠下丘神经元上,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采用不同起始动态特征的纯音包络波对小鼠下丘神经元给予双耳声音刺激,并同时改变声刺激的3个实验控制参数: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分别设为2,5,10,20,50,100 millisecond,ms)和稳态声压(阈值到90 decibel,dB),并记录对应于特定上升函数、上升时间和稳态声压时的第一动作电位发放延时。然后以特定的数理模型对单位神经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确定声音起始瞬时声压与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记录到70个神经元反应。通过分析发现,推导出来的方程中的时间转换常数(T)和声压指数(K)是预测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的重要参数。结论:声音包络波的瞬时声压与小鼠下丘神经元第一发放延时良好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此方程的两个常数预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编码 短纯音包络波 神经元 下丘 小鼠
下载PDF
人工耳蜗的音高感知编码机制和限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庆林 周华莉 余光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9-287,296,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健听者和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外周听觉系统中的音高感知机制,讨论了人工耳蜗音高感知研究的现状,并介绍了改善人工耳蜗音高感知的研究方向和进展.
关键词 音高感知 人工耳蜗 位置编码 时域编码 心理物理学
下载PDF
癫痫电网络重建过程中的海马-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燕 刘青 +5 位作者 魏晓菲 汪胜 吴俊芳 邹祖玉 齐勇建 韩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目的:观察右侧海马(HPC)微量注射印防己毒素(PTX)诱导HPC癫痫电网络重建过程中HPC-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的形成。方法:将PTX(7.2μg)微量注射到大鼠右侧HPC诱发HPC癫痫,四通道同步记录左侧深部电图、单个HPC细胞外单位放电、左侧股动... 目的:观察右侧海马(HPC)微量注射印防己毒素(PTX)诱导HPC癫痫电网络重建过程中HPC-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的形成。方法:将PTX(7.2μg)微量注射到大鼠右侧HPC诱发HPC癫痫,四通道同步记录左侧深部电图、单个HPC细胞外单位放电、左侧股动脉血压和标准II导联心电图。结果:将PTX微量注射到右侧HPC后可以引起以下效应:①对侧HPC神经元长时程爆发式单位放电与单位后放电,并具有相似的脉冲间隔(interspikeintervals,ISI)点分布;②延迟对侧HPC神经元爆发式单位放电与相对应的股动脉血压下降发生的时间关系;③出现复合式的对侧HPC神经元爆发式单位放电或单位后放电和股动脉血压下降耦合;④具有相似点分布特征的对侧HPC网络波峰间隔(interpeak intervals,IPI)和单个神经元ISI共同参与了HPC-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的构成。结论:将PTX微量注射到右侧HPC可以在诱导对侧HPC癫痫网络形成的同时通过特征性的瞬时编码形式调制HPC-体循环动脉血压调节网络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体循环动脉血压 信息编码 印防己毒素 癫痫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时空码和数联网技术的新型“可信数据空间”体系构想
8
作者 李林 任伏虎 +2 位作者 蔡华谦 董锦华 叶自燊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
梳理回顾欧盟“国际数据空间”和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由来,针对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存在的制度和技术层面的瓶颈问题,引入一个新的“时空码+数联网”底层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新型“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内涵、系... 梳理回顾欧盟“国际数据空间”和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由来,针对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存在的制度和技术层面的瓶颈问题,引入一个新的“时空码+数联网”底层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新型“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内涵、系统架构、功能视图以及有特色的融合底座等体系化设计。其主要创新体现在可信体系与实现路径、技术框架与系统架构、平台定位与生态培育等层面。并建议以新型“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我国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路线,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试点验证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流通 数据基础设施 时空码 数联网
下载PDF
基于记忆引导双流时空编码网络的视频异常检测
9
作者 李博男 张宏 曹瑞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由于监控视频异常事件的不可知性和异常环境的复杂性,视频异常检测备受关注。当前,视频异常检测往往利用无监督的方法获取视频信息,但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缺乏时空信息的获取,导致时空特征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记忆引导的双流... 由于监控视频异常事件的不可知性和异常环境的复杂性,视频异常检测备受关注。当前,视频异常检测往往利用无监督的方法获取视频信息,但在特征提取过程中缺乏时空信息的获取,导致时空特征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记忆引导的双流时空编码器网络(MSTAE)模型,设计了一种双流时空特征提取网络,分别以连续的视频帧序列和光流图为输入,空间流获取视频的运动特征,时间流获取视频的时序特征,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改进编码器,降低因数据冗余导致的风险误差。在3个公开标准数据集(Ped2、Avenue和ShanghaiTech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AUC精度优于目前大多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模块 双流时空编码 异常检测 编码器 解码器
下载PDF
支持时空耦合计算的HTM-ST日地空间系统数据组织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栋贺 邹自明 +1 位作者 胡晓彦 钟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5-743,共9页
数据组织模型是对科学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共享与应用的基础。日地空间物理学科通常采用基于语义标注的传统数据组织模型,但是该模型忽略了数据间的时空关系,难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关联分析,应建立一种支持时空计算的数据组织模型,从... 数据组织模型是对科学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共享与应用的基础。日地空间物理学科通常采用基于语义标注的传统数据组织模型,但是该模型忽略了数据间的时空关系,难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关联分析,应建立一种支持时空计算的数据组织模型,从而有效支持当前日地空间物理领域对数据快速发现、精细结构识别、耦合关系研究与时空演化分析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了HTM-ST离散化时空数据组织模型,该模型在层次三角网格的基础上,在时间维度通过等长剖分进行扩展,从而形成离散化的时空剖分,采用时-空耦合编码将高维的剖分单元组织到一维空间中,并基于上述剖分结构与编码算法在HBase环境下设计了模型的存储方案。本文利用多颗极轨卫星的能量粒子探测数据实现了该数据组织模型的原型示范系统,并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时空查询算法和地方时全球数据插值算法,用于对该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分析表明,HTM-ST模型具有高效性和鲁棒性,可以作为面向时空关系的日地空间物理数据组织与存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组织模型 层次三角网格 时空编码 日地空间
原文传递
基于初级视通路视觉感知机制的轮廓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明琦 范影乐 武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考虑到初级视通路中视觉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机制的轮廓检测新方法.构建视觉信息局部细节检测与整体轮廓感知的不同路径.利用高斯导函数提取初级轮廓响应;构建神经网络,利用时空编码提高主体轮廓对比... 考虑到初级视通路中视觉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机制的轮廓检测新方法.构建视觉信息局部细节检测与整体轮廓感知的不同路径.利用高斯导函数提取初级轮廓响应;构建神经网络,利用时空编码提高主体轮廓对比度;然后,利用非经典感受野的侧抑制作用抑制纹理背景;另外,针对轮廓信息强化以及检测鲁棒性的要求,在视辐射区提出了一种信息冗余度增强编码机制;最后,将初级轮廓直接前馈至初级视皮层,以达到轮廓响应的快速调节和完整性融合.以RuG40图库为实验对象,经过非极大值抑制和阈值处理,得到的轮廓二值图与基准轮廓图比较,在整个数据集中的最优平均P指标和每张图的最优平均P指标分别为0.48和0.55,并且FPS达到了1/2.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突出主体轮廓并抑制纹理背景,为后续图像理解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检测 时空编码 信息冗余度增强编码 前馈
下载PDF
一种低功耗抗串扰的自适应时空总线编码方法
12
作者 刘毅 钟广德 杨银堂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5-950,共6页
深亚微米片上总线的功耗、布线面积约束和线间串扰是限制总线数据吞吐率的关键因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时空编码方法以降低总线的串扰延迟和功耗。该方法首先采用空间编码将总线分割为两个子总线,从而减小了恶性串扰发生几率;然后... 深亚微米片上总线的功耗、布线面积约束和线间串扰是限制总线数据吞吐率的关键因素,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时空编码方法以降低总线的串扰延迟和功耗。该方法首先采用空间编码将总线分割为两个子总线,从而减小了恶性串扰发生几率;然后通过恶性串扰判决器分别判断子总线的原码数据及反码数据是否存在恶性串扰:对于任意子总线的原码数据与反码数据均存在恶性串扰的情况,传送屏蔽字;否则,选取无恶性串扰且动态功耗小的总线数据形式并传送。采用SPEC标准数据源对算法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在消除恶性串扰的同时使总线数据吞吐率提高了62.59%~81.62%,功耗比同类方法降低14.63%~54.67%,对于32位数据总线,仅需7根冗余线,在动态功耗、布线资源和性能方面获得了有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线编码 时空编码 串扰延迟 吞吐率 低功耗
下载PDF
动态地球磁层的时空剖分编码
13
作者 王慈枫 胡晓彦 +2 位作者 邹自明 李云龙 白曦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1-900,共10页
动态地球磁层时空剖分模型借鉴了广泛应用于地学大数据的地球格网模型思想,实现了面向地球磁层的动态、非规则化物理空间的多层级剖分,且剖分格网形变稳定,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地球磁层时空特性的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对剖分得到的时空格... 动态地球磁层时空剖分模型借鉴了广泛应用于地学大数据的地球格网模型思想,实现了面向地球磁层的动态、非规则化物理空间的多层级剖分,且剖分格网形变稳定,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地球磁层时空特性的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对剖分得到的时空格网进行编码表达,以便于计算机存储和处理,这是构建地球磁层大规模观测数据统一管理基础时空框架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地球磁层特殊的时空特性,经典、单一思路的地学编码方案较难完整地反映格网间的时空关系,因此难以支持格网间的基础时空关系计算。本文融合了整数坐标编码与Morton曲线编码的基本思路,实现了对漂移壳剖分格网的高效编码方案设计,完成了动态地球磁层的时空框架构建,从而为地磁数据的高效组织和处理奠定了基础。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编码效率较高,且可以支持高效的相邻关系计算,为动态地球磁层多源、多层级、异构的大规模观测数据的组织与计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地球磁层 漂移壳 动态时空剖分 时空编码方案
下载PDF
基于宏块的具有时域和SNR精细可伸缩性的视频编码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晓艳 高文 +2 位作者 吴枫 李世鹏 张亚勤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5-352,共8页
提出了一个高效灵活的视频编码方法 ,称为基于宏块的具有时域和SNR精细可伸缩性的视频编码方法(简称为PFGST视频编码方法 ) .将原有的基于帧的渐进精细可伸缩的视频编码技术扩展为基于宏块的编码技术 ,即增强层编码中运动补偿和重建时... 提出了一个高效灵活的视频编码方法 ,称为基于宏块的具有时域和SNR精细可伸缩性的视频编码方法(简称为PFGST视频编码方法 ) .将原有的基于帧的渐进精细可伸缩的视频编码技术扩展为基于宏块的编码技术 ,即增强层编码中运动补偿和重建时所用的参考信息是基于宏块选择的而不是基于帧 ;然后将时域可伸缩特性引入到基于宏块的渐进精细可伸缩的视频编码中 ,从而实现了PFGST编码方案 .在时域可伸缩的增强层编码中 ,根据运动补偿中使用的参考宏块的不同 ,提出了时域可伸缩增强层宏块编码的两种方式 .由于在时域可伸缩的增强层编码中使用高质量的参考宏块不会造成任何误差传播 ,因此通过选用最佳的参考宏块 ,PFGST方法的编码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实验结果显示 ,同MPEG 4标准中的FGST编码方法相比 ,基于宏块的PFGST视频编码技术的编码效率提高了 2 .8dB ,并且同样具有FGST的所有特性 ,即可以根据不同的通道、客户和服务器的需求来分别支持精细的SNR可伸缩特性、时域可伸缩特性和SNR 时域混合可伸缩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块 时域 SNR 视频编码 精细可伸缩性编码 时域可伸缩性编码 运动补偿
下载PDF
基于H.264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世平 蒋刚毅 郁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H.264是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压缩标准,它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基于H.264的高效编码压缩技术,文章研究了块基立体视频编码方法,并对基于H.264和基于H.263+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案进行了编码效率的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264的编码方... H.264是一种高效的视频编码压缩标准,它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基于H.264的高效编码压缩技术,文章研究了块基立体视频编码方法,并对基于H.264和基于H.263+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案进行了编码效率的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264的编码方案大大超过了基于H.263+的编码方案,是一种高效的立体视频编码压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标准 立体视频压缩 时间可分级编码
下载PDF
时间顺序信息加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国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20,共7页
该研究运用Glucksberg和McCloskey(1981)的问答模型,通过两个实验检查了项目的时序信息是通过项目学习时的时序编码获得的,还是在项目提取时建构的;时序加工是自动的,还是控制的两个问题。结果表明:项目... 该研究运用Glucksberg和McCloskey(1981)的问答模型,通过两个实验检查了项目的时序信息是通过项目学习时的时序编码获得的,还是在项目提取时建构的;时序加工是自动的,还是控制的两个问题。结果表明:项目的时序信息是通过项目学习时的时序编码获得的,而不是在项目提取时建构的;时序信息的编码是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编码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 时序信息
下载PDF
时态XML索引Txmlsindex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小平 林衍崇 +2 位作者 陈钊滢 郑凡清 彭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时态XML数据操作的基本途径是相应时态索引模式,而时间信息与结构信息的整合协同是涉及索引效率的关键技术.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时态拟序和时态编码协调的时态XML快照索引Txmlsindex,实现了"一次一集合"的时态数据查询和基于Tc... 时态XML数据操作的基本途径是相应时态索引模式,而时间信息与结构信息的整合协同是涉及索引效率的关键技术.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时态拟序和时态编码协调的时态XML快照索引Txmlsindex,实现了"一次一集合"的时态数据查询和基于Tcodes编码的结构信息重置;比较评估Txmlsindex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出的技术框架和索引模式还可拓展到时态XML的一般查询过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XML 拟序关系 时态结构编码 快照索引
下载PDF
利用时空特征编码的单目标跟踪网络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蒙蒙 杨小倩 刘勇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33-2748,共16页
目的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出现,视觉跟踪快速发展,视觉跟踪任务中的视频时空特性,尤其是时序外观一致性(temporal appearance consistency)具有巨大探索空间。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简单实用的跟踪算法——时间感知网络(temporal-aware networ... 目的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出现,视觉跟踪快速发展,视觉跟踪任务中的视频时空特性,尤其是时序外观一致性(temporal appearance consistency)具有巨大探索空间。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简单实用的跟踪算法——时间感知网络(temporal-aware network, TAN),从视频角度出发,对序列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同时编码。方法 TAN内部嵌入了一个新的时间聚合模块(temporal aggregation module, TAM)用来交换和融合多个历史帧的信息,无需任何模型更新策略也能适应目标的外观变化,如形变、旋转等。为了构建简单实用的跟踪算法框架,设计了一种目标估计策略,通过检测目标的4个角点,由对角构成两组候选框,结合目标框选择策略确定最终目标位置,能够有效应对遮挡等困难。通过离线训练,在没有任何模型更新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跟踪器TAN通过完全前向推理(fully feed-forward)实现跟踪。结果 在OTB(online object tracking:a benchmark)50、OTB100、TrackingNet、LaSOT(a high-quality benchmark for large-scale single object tracking)和UAV(a benchmark and simulator for UAV tracking)123公开数据集上的效果达到了小网络模型的领先水平,并且同时保持高速处理速度(70帧/s)。与多个目前先进的跟踪器对比,TAN在性能和速度上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即使部分跟踪器使用了复杂的模板更新策略或在线更新机制,TAN仍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的各个模块的有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跟踪器完全离线训练,前向推理不需任何在线模型更新策略,能够适应目标的外观变化,相比其他轻量级的跟踪器,具有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目标跟踪 时空特征编码 任意目标跟踪 角点跟踪 时序外观一致性 高速跟踪
原文传递
基于x264实现H.264的时域可伸缩编码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群娥 曾学文 刘马飞 《微计算机应用》 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
介绍一种以开源编码器x264为基础,在其上实现H.264的时域可伸缩编码的设计方案和实现。实现时域可伸缩编码的NAL单元切片类型重定义,编码顺序重排,并增加了所需的语法结构,编码器能够实现QVGA格式的实时时域可伸缩编码。
关键词 时域可伸缩编码 X264 H.264
下载PDF
引入初级视通路计算模型的轮廓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薇 周涛 +1 位作者 朱亚萍 范影乐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5-815,共11页
目的轮廓是对图像目标的一种稀疏表达方式,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效物体轮廓可以更好地完成后续的视觉认知任务,所以轮廓检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本文考虑到初级视通路中视觉信息传递和处理流程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级视... 目的轮廓是对图像目标的一种稀疏表达方式,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效物体轮廓可以更好地完成后续的视觉认知任务,所以轮廓检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本文考虑到初级视通路中视觉信息传递和处理流程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级视通路计算模型的轮廓检测方法。方法在视网膜神经节环节,提出一种体现方向选择特性的经典感受野(CRF)改进模型,利用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来模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图像目标的初级轮廓响应;在视网膜神经节到神经节—外膝体(LGN)的视通路中,提出一种反映视觉信息时空尺度特征的时空编码机制,模拟神经节—外膝体通路对初级轮廓响应的去冗余处理;利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Gabor变换协同作用,模拟非经典感受野(NCRF)的侧向抑制特性。最后利用初级视皮层对整体轮廓的前馈机制,实现对轮廓局部细节信息的完整性融合。结果选择将Ru G40图库的所有图像作为测试集合进行模型性能测试,对检测结果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和阈值处理,最终将得到的二值轮廓图与基准图比较,整个数据集和单张图的最优平均P指标分别为0. 49和0. 56。对于单个图像最优参数条件下的检测结果均值,将本文方法与非经典感受野抑制模型(ISO)和多特征外周抑制模型(MCI)比较,较两者分别提高了19. 1%和7. 7%。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突出主体轮廓并抑制纹理背景。结论面向图像处理应用的初级视通路计算模型,将为后续图像理解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检测 视觉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侧向抑制性质 时空编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