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润年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0-97,共8页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在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位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在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位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的特色及其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寺院教育 历史作用
下载PDF
云南傣族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现代转型探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海涛 梁艳玲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通过对历史上云南傣族南传佛教寺院教育的优势和社会功能的考察,针对寺院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诸多冲突问题,提出了其现代转型的路径。
关键词 云南傣族 南传佛教 寺院教育 现代转型
下载PDF
佛教寺院教育对宋代书院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双喜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67,共4页
佛教的寺院教育发展到宋代,呈现出不断与儒学相融合的趋势,并且对宋代书院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方面,具有以下五种特点:书院将教学与学术相结合,形成研究型教学;采用兼容并蓄的教学方式,形成开放型教学;以自学... 佛教的寺院教育发展到宋代,呈现出不断与儒学相融合的趋势,并且对宋代书院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方面,具有以下五种特点:书院将教学与学术相结合,形成研究型教学;采用兼容并蓄的教学方式,形成开放型教学;以自学为主导,质疑问难为特色,形成自由型教学;在美的环境中去陶冶学生的心性,形成美感型教学;提倡尊师爱生,以诚相待,形成师生间的融洽型教学。在书院这些独具特色的教学形式中,始终贯穿着佛教寺院教育对其影响的轨迹,在这种影响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佛教文化与儒家理学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多元文化的融合对于我们现今教育思想的发展,是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教育 宋代书院 教学影响
下载PDF
明清时期云南傣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及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古永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傣族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南等沿边各地,元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多为土司之地。元代,傣族地区的儒学教育,实际处于空白状态。明清两代,傣族地区虽然办学的规模及效果各不相同,但在大一统的格局下,该地区的教育已成为国家教... 傣族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南等沿边各地,元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多为土司之地。元代,傣族地区的儒学教育,实际处于空白状态。明清两代,傣族地区虽然办学的规模及效果各不相同,但在大一统的格局下,该地区的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政策,以国家政治的需要而变化,在儒学、书院不断增加的同时,增置了数量众多的义学;在改流较早的地方,施行与内地基本一致的文教政策,以儒学教育为主;改流稍晚之地,儒学教育、寺庙教育相伴而行,两者互为补充;未改流地方,则以寺庙教育为主,形成二元化的教育体系。明清傣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变落后习俗以及维护边疆安全,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傣族教育 儒学 义学 寺庙教育 特点
下载PDF
融合师承、家传和寺庙社会教育资源的特色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可惠 王静 +4 位作者 赖先荣 降拥四郎 张丹 德洛 张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4-36,72,共4页
随着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具有文化、理论、临床等藏医学相关的复合型藏医学人才成为了优先选择,社会对藏医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探索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目的,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高... 随着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具有文化、理论、临床等藏医学相关的复合型藏医学人才成为了优先选择,社会对藏医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探索适合社会需求的特色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目的,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藏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普遍是在效仿高等院校中医专业,没有充分发挥藏医药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缺乏更多的藏医学特色,因此,将"家传教育"和"寺庙教育"融入目前以"师承-院校"为主的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迫切的需求;进而结合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的学科基础、师资团队、教学经验等背景优势,讨论新模式实施的内容;提出将"师承-院校-家传-寺庙"新模式推广到高校藏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以达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藏医药本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学 家传教育 寺庙教育 师承教育 人才培养新模式
下载PDF
当代佛寺教育中的傣文传承教育现状综述——以云南省德宏傣文传承教育个案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板永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4期187-188,共2页
本文通过对德宏傣文传承发展历史的梳理,并结合德宏傣文在当代佛寺教育中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德宏傣族地区当代佛寺教育式微下的傣文传承教育现状,同时期望能够引发语言教育学界对德宏傣文传承教育危机的关注,并为探索出一条适... 本文通过对德宏傣文传承发展历史的梳理,并结合德宏傣文在当代佛寺教育中传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德宏傣族地区当代佛寺教育式微下的傣文传承教育现状,同时期望能够引发语言教育学界对德宏傣文传承教育危机的关注,并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德宏傣文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教育、德宏傣文 传承教育 现状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
7
作者 张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学校教育还未介入之前,寺庙教育承载着传播佛教信仰和传承傣族文化的任务;学校教育建立后,分别代表官方文化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和代表民间文化系统的传统寺庙教育并存共同作用于傣族社会。但由于... 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学校教育还未介入之前,寺庙教育承载着传播佛教信仰和传承傣族文化的任务;学校教育建立后,分别代表官方文化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和代表民间文化系统的传统寺庙教育并存共同作用于傣族社会。但由于双方本质上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文化再制过程中出现了交错碰撞,寺庙教育不断衰微,学校教育发展缓慢。本着"存异"的理念,从"传统"与"现代"、"习俗"与"制度"、"民间"与"官方"3个角度不断探索两种文化教育体系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寺庙教育 学校教育 文化再制 教育选择
下载PDF
南传佛教对云南傣族社会的影响——从寺庙教育分析
8
作者 李环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4期55-59,共5页
寺庙教育作为南传佛教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不仅向信众传递了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还向信众传播了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甚至体育运动等知识。作为南传佛教的盛行地,云南傣族地区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寺庙教育作为南传佛教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不仅向信众传递了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还向信众传播了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甚至体育运动等知识。作为南传佛教的盛行地,云南傣族地区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傣族人民的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傣族的社会稳定也得到了一定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寺庙教育 傣族社会 进步
下载PDF
傣医药学寺院教育传承模式探讨
9
作者 王雪梅 杨梅 胥筱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3-25,共3页
通过分析佛寺教育传承的精神,认为寺院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实现佛教思想、教义的教育,更重要是实现了傣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延续了傣族文化的传承。傣医药作为傣族科学文化知识的组成部分在佛寺教育中也得以充分体现,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 通过分析佛寺教育传承的精神,认为寺院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实现佛教思想、教义的教育,更重要是实现了傣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延续了傣族文化的传承。傣医药作为傣族科学文化知识的组成部分在佛寺教育中也得以充分体现,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仅依靠寺院教育或者简单的师带徒的民间传承模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大力培养傣医药各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教育 傣医药 传承模式
下载PDF
从寺庙教育探究南传佛教对云南傣族社会的影响
10
作者 李环 《酒城教育》 2020年第1期90-93,共4页
寺庙教育作为南传佛教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不仅向信众传递了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还向信众传播了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甚至体育运动等知识。作为南传佛教的盛行地,云南傣族地区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寺庙教育作为南传佛教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不仅向信众传递了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还向信众传播了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甚至体育运动等知识。作为南传佛教的盛行地,云南傣族地区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傣族人民的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傣族的社会稳定也得到了一定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 寺庙教育 傣族社会 进步
下载PDF
傣族佛寺教育之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科 刀福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佛寺教育的主要特点,简要地分析了佛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它对傣族社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傣族地区发展佛寺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 德宏 傣族 佛寺教育
下载PDF
论云南傣族奘房教育与回族经堂教育的异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之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
云南小乘佛教奘房教育和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各有其独特性,这两种寺院教育一方面传承了宗教文化,另一方面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虽然经堂教育走向了衰微,奘房教育也被常规教育所取代,但就其当时发生和发展的情况来看,有... 云南小乘佛教奘房教育和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各有其独特性,这两种寺院教育一方面传承了宗教文化,另一方面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虽然经堂教育走向了衰微,奘房教育也被常规教育所取代,但就其当时发生和发展的情况来看,有其合理性,我们应对其所起过的作用给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小乘佛教 奘房教育 回族 经堂教育
下载PDF
试论佛寺教育何以成为傣族社会的“传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吉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西双版纳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男子接受佛寺教育成为傣族的一项重要传统。通过分析傣族佛寺教育为何能成为傣族社会的"传统",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佛教自身的改变、统治阶层的需要、个人选择的必要性以及相对稳定... 西双版纳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男子接受佛寺教育成为傣族的一项重要传统。通过分析傣族佛寺教育为何能成为傣族社会的"传统",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佛教自身的改变、统治阶层的需要、个人选择的必要性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社会 佛寺教育 传统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教育世俗化与边疆文化安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杰 张志锋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傣族佛寺教育是傣族传统的教育手段,对于傣族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地处边疆地区的傣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以往对傣族文化研究多关注南传佛教文化、傣族民族教育以及西南边疆文化安全,多涉及... 傣族佛寺教育是傣族传统的教育手段,对于傣族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而地处边疆地区的傣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以往对傣族文化研究多关注南传佛教文化、傣族民族教育以及西南边疆文化安全,多涉及宗教渗透,但这些社会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南传佛教佛寺教育通过自身桥梁纽带作用把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南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傣族文化统一体。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社会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使得傣族佛寺教育出现了世俗化现象,佛寺教育发展呈现出与世俗教育分离、去超验性(祛魅化)和私人化的特点,解构着傣族群体的传统观念,为异质文化元素的进入提供了契机,从而影响了西南边疆傣族地区的文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佛寺教育 边疆文化安全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孟连县芒沙村佛寺教育探析
15
作者 张智林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长期居住在云南西南部,主要信仰南传佛教,而佛寺作为信仰的主要载体,其传统功能主要是祭祀诵经、教育教化,以一种教育空间的形式展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群观念的转变,当代的佛寺功能已从传统教育空间... 傣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长期居住在云南西南部,主要信仰南传佛教,而佛寺作为信仰的主要载体,其传统功能主要是祭祀诵经、教育教化,以一种教育空间的形式展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人群观念的转变,当代的佛寺功能已从传统教育空间转变为象征符号,这种转变的过程同时反映出佛寺作为符号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文章在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中论证佛寺教育的象征符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教育 象征符号 学校教育
下载PDF
傣族佛寺教育存在原因的文献分析
16
作者 张志锋 李杰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我国南传佛教的主要信仰地区,傣族居民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而南传佛教的佛寺教育正是傣族人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直到今天仍然被广大傣族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佛寺教育的繁荣与延续主要与其高度的灵活性、内容的...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我国南传佛教的主要信仰地区,傣族居民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宗教色彩,而南传佛教的佛寺教育正是傣族人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直到今天仍然被广大傣族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佛寺教育的繁荣与延续主要与其高度的灵活性、内容的实用性以及近现代民族教育方针的影响有关。通过回顾对南传佛教佛寺教育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长期存在于傣族社会的可能原因,为傣族佛寺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教育 存在原因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化潮流下的积极调适
17
作者 郭潇嵋 陈昌文 臧肖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5-228,共4页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寺院教育,支撑这种教育模式的三个要素为寺院、僧侣和信众。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在藏区的推进,藏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这三个要素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变化:寺院改良了建筑规模,将现代传媒、...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寺院教育,支撑这种教育模式的三个要素为寺院、僧侣和信众。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在藏区的推进,藏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这三个要素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变化:寺院改良了建筑规模,将现代传媒、通讯工具和科技设备吸纳入寺,还尝试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组织教学。僧侣接受寺院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年限差距不断缩小,自身知识构成体系获得了更新,增强了适应新时代各类新生事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 寺院教育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