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武术器与技的文化现象解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秋菊 曹建风 孙稷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拥有成熟的器械体系及独特的技术内容,长久以来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武术器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人因器显,器以人名;技的文化表现为攻守兼... 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拥有成熟的器械体系及独特的技术内容,长久以来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武术器的文化现象体现在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人因器显,器以人名;技的文化表现为攻守兼备,寓攻于守。武术器械的产生和军用兵器是分不开的,军用兵器是武术器械的基础。器与技相互影响,同为技击制胜的重要因素。建议着重武术技的挖掘,同时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对其研究。以史为鉴,对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谬误之处应找到辨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民族文化 器文化 技文化 兵器
下载PDF
技术作为一种文化与社会建构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梅芳 白馥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白馥兰的研究强调在"社会-技术体系"的象征维度和现象学维度,技术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产出人以及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由"技术作为文化"这一基本观念延伸出去,可以进一步区分出"技术景观"和&... 白馥兰的研究强调在"社会-技术体系"的象征维度和现象学维度,技术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产出人以及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由"技术作为文化"这一基本观念延伸出去,可以进一步区分出"技术景观"和"技术文化"两个略有差异却又无法分开的概念。技术景观指带有技能含量的异质性的物质性实践和人工物,技术文化则是关乎这些技术问题的思想理念,如动用不同类别的技术活动能带来怎样的力量,如何使用技术、是否应该使用技术、使用或者不使用技术要达到怎样的最终目的,技术效果的本质和重要性何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前者为后者提供产生的条件,后者为前者凝聚资源,并渗透到前者的再生产与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史 社会性别 技术-社会系统 技术景观 技术文化
原文传递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理稳 王仙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 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文化,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生态文化发展的最高成果和最高表现形式。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的生态文化素质,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技术文化视域下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4
作者 李生 曾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3期51-54,共4页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文以技术文化为研究分析框架,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前提,总结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并...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文以技术文化为研究分析框架,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前提,总结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即认知层面做好虚拟仿真技术介入思政课教学的定位,从功能发挥层面看待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的变革之处,从虚拟仿真技术的特性上建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能力提升上增强教师驾驭技术开展教学的适应力,以期不断提升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质量,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文化 虚拟仿真 高职思政课 运用评价 技术反思 效果提升
下载PDF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与发展对策探讨——以北京郊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守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745-8747,共3页
基于创意农业自身具有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特点和现代农业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探讨了北京郊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创意农业 发展模式 科技文化 生态休闲
下载PDF
技术课程化演进及其对技术通识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褚晓红 马良 刘成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2期45-47,51,共4页
文章通过对技术课程化演进轨迹的历史回溯,系统地分析了STS课程的教育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并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技术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基于STS教育的发展理念,技术通识教育应该走出技能应用教育或单纯技术素养教育的误区,着力加强技术课... 文章通过对技术课程化演进轨迹的历史回溯,系统地分析了STS课程的教育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并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技术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基于STS教育的发展理念,技术通识教育应该走出技能应用教育或单纯技术素养教育的误区,着力加强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联结统整,突出技术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课程化 STS课程 通识教育 技术素养 人文教育
下载PDF
工业技术与现代审美文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7-102,共6页
工业技术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工具理性对于传统审美表现理性的超越,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工业技术时代,传统美学的经典论述受到了极大挑战,审美活动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并伴随消费主义出现了审美泛化。工业技术带来了迥... 工业技术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工具理性对于传统审美表现理性的超越,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工业技术时代,传统美学的经典论述受到了极大挑战,审美活动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并伴随消费主义出现了审美泛化。工业技术带来了迥异的文化逻辑和规则。技术产品全面侵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深层次地介入了当代人的审美实践,带来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审美领域,技术文化的强势扩张,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的主体地位的全面失守。技术物品的大地化、代码化、工具化,成就的也不仅仅是技术文化,它同样也会为人类的审美文化提供难得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技术 技术文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下载PDF
科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的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向鹏 彭福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对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科技文化与社会文明具有的共同元素"真、善、美"分析入手,探讨了科技文化对社会文明建设推动价值的三个方面:科技文化决定社会文明的发展动... 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对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科技文化与社会文明具有的共同元素"真、善、美"分析入手,探讨了科技文化对社会文明建设推动价值的三个方面:科技文化决定社会文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水平,并提出了科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路径的两个步骤:科技文化的传播与普及以及科技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 社会文明 “真 美” 价值 路径
下载PDF
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樊旭 梁品超 +1 位作者 王政锋 韩正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第24期84-86,共3页
通过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文化概念的区别,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中文化内化目标的内涵和定位。为促进信息技术文化的内化,基于对信息技术文化结构的认识,提出"四元"课程内容框架,并依据此框架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文化内化 技术文化 课程内容
下载PDF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文化竞争力构建
10
作者 陈霞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时代,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科技文化、职业文化和创新文化重要辐射源,应将文化竞争力作为学院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文化引领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国家示范 高职院校 文化竞争力 科技文化 职业文化 创新文化
下载PDF
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境阈及对策分析——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技术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保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8-224,共7页
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技术实践,深入探讨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境域及对策。从外部而言,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是技术的社会形成,适应技术使用者的大众化和国际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需要不断推进技术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技术实践,深入探讨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境域及对策。从外部而言,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是技术的社会形成,适应技术使用者的大众化和国际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需要不断推进技术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从内部而言,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是技术知识选择和建构的过程,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企业技术含量偏低的事实,需要不断加强原创、引进和改进的有效结合。在以上两点基础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中西方技术文化的深度融合嵌入到技术范式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中,融合技术时空语境,促进港区技术实践迈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式 郑州航空港 技术实践 技术文化
下载PDF
船政文化辉映下的工匠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秋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船政文化脱胎于工匠文化,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船政文化在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都超越了传统工匠文化"正德、利用、厚生"的内涵,建立起中西合壁的近代技术文化体系。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脱胎于工匠文化,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船政文化在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都超越了传统工匠文化"正德、利用、厚生"的内涵,建立起中西合壁的近代技术文化体系。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船政文化的重要内涵。船政文化不仅赋予工匠精神更丰富的内涵,还为其注入了创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政文化 技术文化 工匠精神
下载PDF
科技文化与智能犯罪
13
作者 李锡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征的科技器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复杂体系。智能犯罪是运用科学思维、计谋等智慧和利用科学知识、技能实施的犯罪。智能犯罪是科技文化的产物,在智能犯罪发展过程中... 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征的科技器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复杂体系。智能犯罪是运用科学思维、计谋等智慧和利用科学知识、技能实施的犯罪。智能犯罪是科技文化的产物,在智能犯罪发展过程中,科技文化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为科技文化能为智能犯罪提供巨大动力、新的犯罪手段和有效的思维模式,并能催生新的犯罪类型,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正效应,努力克服其负效应,以防控智能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 智能犯罪 防控
下载PDF
中国传统设计与技术文化研究——中国工匠技术文化体系研究系列演变
14
作者 孙洪伟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4期62-69,共8页
技术是设计实现的物质基础,但技术问题又不是单纯的物质问题。在中国传统设计中,这集中体现为"机械"与"机心"的关系。所谓"机心",是指人的欲望和需求。设计中的技术与欲望,是中国传统设计与技术文化中的... 技术是设计实现的物质基础,但技术问题又不是单纯的物质问题。在中国传统设计中,这集中体现为"机械"与"机心"的关系。所谓"机心",是指人的欲望和需求。设计中的技术与欲望,是中国传统设计与技术文化中的两个基本维度。然而,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中,"机心"对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在劳动生产中,设计对技术的要求是减少人体力的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桔槔就是这类机械的典型。作为此类技术传播、发展的结果,人会获得劳动中的舒适性以及空余时间,这为人进一步在生活中追求舒适和娱乐提供了可能。如汉代丁缓设计的常满灯,如石虎的舂车,都是这一技术逻辑的直接呈现。并且,技术还会超越纯粹的物质生产与生活,而介入复杂的社会运作。象征属性的获得是技术得以进入社会生活的关键,如欹器、指南车。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设计 技术文化 工匠技术 工匠文化 工匠精神
下载PDF
“互联网+”变革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坐标 被引量:21
15
作者 梁兴连 张诗亚 罗江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51,共13页
教育技术文化客观存在,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技术理念、行为和制品,及其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中。当代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历经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正在形成基于联通主义的理念文化、基于自带设备教... 教育技术文化客观存在,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技术理念、行为和制品,及其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中。当代高校教学的教育技术文化历经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变迁,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正在形成基于联通主义的理念文化、基于自带设备教学的行为文化、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制品文化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技术文化坐标。新坐标的核心价值是指引高校师生自带设备联通开放教育资源,做出顺应"互联网+"新常态的教育技术文化抉择。新坐标的建立、旧坐标的让位,是教育技术文化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然而文化发展具有惰性、非理性和偶然性,变迁之际往往会产生内部结构不协调和不适应。新教育技术文化坐标面临联通主义"反智"、自带设备"遮蔽"教学、"搁置"开放教育资源等重大挑战。这就要求从"互联网+教学"的潜件、物件、人件、案例与制度全面施以治理,从而助力高校创建一流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教学 教育技术文化 联通主义 自带设备 开放教育资源
下载PDF
从物化到文化——论中国企业产品设计观念的革命 被引量:14
16
作者 许喜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062-2066,共5页
产品的技术设计是产品的物化设计 ,工业设计是产品的人化设计 ,即产品的文化设计。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技术设计为主体的产品设计观念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费需求。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从以... 产品的技术设计是产品的物化设计 ,工业设计是产品的人化设计 ,即产品的文化设计。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技术设计为主体的产品设计观念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费需求。中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从以技术为主体的产品设计观念发展为以物的文化设计为产品设计观念的工业设计 ,关系到竞争能力与企业生存 ,是中国企业无法回避而又迫在眉睫的一场产品设计观念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产品设计 设计观念 技术 文化 工业设计
下载PDF
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钟荣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1-14,共4页
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既是时势已至也是时势所趋。通过分析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意识到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在于创新战略一体化、人才培育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和政策调控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文... 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既是时势已至也是时势所趋。通过分析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意识到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在于创新战略一体化、人才培育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和政策调控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了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一体化发展 科技进步 文化发展 文化科技化 科技文化化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探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宏伟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1-76,共6页
技术哲学对技术有着全面、系统地反思,有助于揭示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前提,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生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并为其... 技术哲学对技术有着全面、系统地反思,有助于揭示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前提,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技术生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诞生并为其发展奠基;二是技术认识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三是人技关系转变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主体角色的转换;四是技术文化培育构成现代职业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技术哲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通过前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经由后者则有助于实现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技术哲学 技术生存 技术认识论 技术文化
原文传递
论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德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它是科学技术摆脱了粗陋原始状态获得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这些社会条件包括: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价值增值为追求目标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合理... 科技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前提和社会生活背景。它是科学技术摆脱了粗陋原始状态获得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这些社会条件包括: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价值增值为追求目标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合理化的制度安排和普遍化的社会交往等。正是科技文化与其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的这种良性运转和超循环上升,勾画了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化 生成和发展 社会条件
下载PDF
德国教育治理中的三种文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巫锐 陈洪捷 《比较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84,共9页
多元共治是德国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多种利益主体在相关程序和机制中都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并参与治理过程。这些利益主体可分为三类,即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产业界机构。这三类机构不仅代表着不同利益,而且也同时代表着三种不同文化。... 多元共治是德国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多种利益主体在相关程序和机制中都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并参与治理过程。这些利益主体可分为三类,即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产业界机构。这三类机构不仅代表着不同利益,而且也同时代表着三种不同文化。政府机构代表行政文化,教育机构代表学术文化,而产业界机构则代表工业技术文化。基于这三种文化,不同主体在参与德国教育治理中形成了不同特征。这三种文化有互补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它们通常可以保持一定平衡,这是德国教育治理的良好基础,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也会失去平衡,这对于德国教育治理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教育治理 文化问题 工业技术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